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508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508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艺文类聚》

    4。《太平御览》

    第二题:编修加工整理的作用不包括哪一项。

    1。决定稿件取舍

    2。履行出版单位职责

    3。保证书刊质量

    4。发挥编辑人员的创造性

    ……

    上面的字侯青都认得,只是想要解题却都麻了爪。

    他连忙翻页,想看看下一页的题目都是些什么。

    只是一看,更加慌了。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钱买给另外一个,问他赚了多少?

    一个裁缝,有一块6长长的呢料,她每天从上面剪下来2尺,问多少天后,她剪下最后一段呢料?

    ……

    这些题目一道一道地看下去,侯青的脑袋一下子嗡嗡嗡地响了起来,只感觉要胀破天际。

    但这些题目却又不答不可。侯青也是考试老手了,在京就是准备着两年后的会试,自然明白最基本的道理:写了好歹有几分能得分,要是不写,那可就一分也别想指望了。无奈,只好哗啦啦写过去。

    一路胡言乱语写完后,眼见整个试卷满满都是自己工整的楷书,侯青一颗焦躁的内心终于得到了片刻的安宁。

    只是,为了得到这一份片刻的安宁,侯青的精神都要崩溃了,一路上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题目,整得他脑袋一团浆糊。

    忽然间,侯青又发现试卷上还有一页,是最后几道题。这几道题倒是看起来简单许多。尤其最后两题颇为简单。

    一个是:九乘以七是多少?

    1:九十七。

    2:七十九。

    3:六十三。

    另一个则是:大明总田亩为多少,平均税率为百分之几??

    1:七十万万亩,平均百分之十。

    2:八十万万亩,平均百分之二十。

    3:一百万万亩,平均百分之三十。

    脑子昏沉的侯青刷刷刷纷纷画了个1与3。

    当他走出贡院的时候,只觉得自己昏沉的脑袋只想大睡一觉,这才能够重新恢复思考。这天上地下,纵然是天翻地覆,他也兴不起一点点的注意力。

    一日后……

    崇文门大街上,又响起了报童清脆的的卖报声。

    “新闻出版总署编修考试结果通报!报名者一千,通过者九十三。喜讯,京师时报全员通过!”

    “卖报喽卖报喽。编修资格考试通过名单出炉喽!”

    “京师时报,第一时间获得时事新闻!”

    ……

    刘一和拦住了一个报童,仔细在报刊上寻找了起来。

    九十三人的名字说多不多,一眼扫过去,顶多百来息的时间就能扫过去。只是,怎么看怎么都没发现里面有侯青的名字。

    刘一和心中一沉,知道这是朝廷的反击。

    就当刘一和想着如何应对的时候。

    忽然间,路上有一人高声大呼起来:“怎么可能!京师广评上下竟然一人都没有!”

    “就是!堂堂京师广评的总编修,那可是报业第一才子,竟然榜单无名?定然有那黑心之事!我不服!”

    “我也不服!等等,大家快看,京师时报也说了,这新闻出版总署可以查卷!走,我等查卷去!”

    “同去同去!”

    ……

    街道上一阵喧哗,刘一和亦是感动连连:“民心可用啊,正道在我啊!查卷去!”

    众人纷纷去了澄清坊的新闻出版总署里。

    却不料,这里早已严正以待。一路上,到处都是值守的书吏与士卒。

    “查分?行行行……不过,你们不能进去。就在这大门口查!”夏允彝穿着一身白衬衫,声音沉稳,气度威严。崇祯初年时,夏云彝与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为几社,都是十余年的老交情了。

    这些人虽然被算到复社东林一党名单中,但其实这几人都堪称忠烈。

    五年前,夏云彝进士及第在福建长乐任职知县,革除弊病,考评上佳。这一回陈子龙入京,自然也想起了这些旧友。

    而这,便是这些历史上名人的厉害之处了。寻一番夹带就有好些人才相助。

    这一回,夏云彝便任职新闻出版总署法规清吏司主事,位在六品。

    刘一和见了夏云彝,也不由惊叹了一声:“卿本才子,奈何为虎作伥!”

    但仔细一想,人家没有从中作梗,答应了查分啊。

    一念及此,刘一和急忙闪开身,面色一阵发红。好在,那些嚷嚷着要查分的人也都没注意刘一和这一号人。

    很快,试卷都被拿了出来。

    “咳咳,这一次呢。新闻出版总署为了规范行业秩序,打击不合格的从业人员,故而设立了这一套试卷。为了嘉奖出色者发放津贴,又一套加分题。当然,这些答不对也没关系。但一些基础的常识总要明白吧?”夏云彝朗声道:“所以……竟然有这么一位行业同仁,算不会九乘以七,不晓得大明的田赋多少,税率几何……这种基本常识都不会的人,能答应他从业吗?”

    说着,夏云彝朗声举起了侯青的试卷。

    众人望过去,只见到了一片片的红色叉叉记号。这都是搭错的标志。

    尤其是最后两题上,格外显著。

    刘一和站在夏云彝的十米外远远听着,却依旧觉得脸上火红火红的,滚烫着发烧。他知道,京师广评这一回完了。

    果不其然,全场哗然一片:“我等竟然支持的是这样一个无能之辈,真是瞎了我的眼啊!”

    【读者群号码:。想要催更讨论剧情聊天就来这里吧!我的读者都欢迎来加哟~】


第五章:占领舆论阵地

    澄清坊的大街上,议论声爆炸开来,让京师的这个上午变得格外热闹。在大明帝国新闻出版总署面前的大街上,前来查卷与一种吃瓜群众都不由议论纷纷起来。

    京师天子脚下,懂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大明税率高者不过百分之十,低者亦是有到百分之三,竟然选了百分之三十,这侯青不是胡说八道吗?”

    “就是,我可听在户部当差的二哥说过。广东顺德县,税率也就在3。5%到6。1%之间,就是山东省一些高的的地方亦是不过8。6%到12。2%之间。这一位书生真是迂腐啊,真以为大明朝廷没有善待百姓?还不是那些大户与胥吏逼得!”

    “还有啊,连七九六十三都不知道,如此荒谬,能指望这样一位同仁在议论朝廷大政上有何见解吗?”

    “亏我前些日子还听了京师广评的报道,以为朝廷要对此次打赢了鞑子的忠良收税,忿忿不平呢。眼下再回想,圣上可从来没说过要对将士们征税,只不过是京师传闻要重新理清楚田赋罢了。要我说,这京师广评什么的,一早就是胡说八道。”

    “是啊是啊,圣上都没开口呢。只是京里都说圣上要改田赋罢了,怎么也扯不到忠良上去。眼下一看这侯青的卷子,错的一塌糊涂,能有什么高见?散了吧散了吧,往后啊,那京师广评再也不买了,再也不看了!”

    “如此一位只会妖言惑众却无知可笑的主笔,这京师广评,不看也罢!”

    “请诸位放心。任何开办的报业今后都必须先在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登记。若无超过两位通过编修职业资格考试之人,再也无法办报。朝廷不会容许低劣之人误导舆论,遗祸苍生!”夏云彝高声道出,掷地有声。

    博得满街上一片喝彩:“夏大人做得好!”

    “新闻出版总署这一回做的公正!”

    “好哇!”

    ……

    一片欢乐之下,只余下十步外的刘一和失魂落魄,他知道,他那一位好友这一回是彻底栽了。

    翌日一早。

    京师全城的大小报纸顿时面临了一场大洗牌,能够通过考试之人十不存一,自然还能继续办报的也就一下子稀少了起来。

    原本那些靠着歪门邪道卖了一些报纸的更是在这一场新闻出版总署的扫荡之中倒下。原本,像是京师广评这样编修上百,发行过十万的大报按说也能挺过去的。

    只可惜,报业同仁都晓得京师广评在最近的文章上做了什么蠢事,连侯青都无法通过最基础的编修资格考试,那些草草加入的编修们又有多少本事能通过这一回刁钻的题目呢?

    自然,京师广评全军覆没,连下一期的报纸都无法再行刊发。就是拿到印刷工坊去也绝无一人敢于接单。

    当然,通过率极高的报社也是有的。

    就比如拿到了参考资料的京师时报社陈子龙。以及那些在此前面对传闻官绅一体纳粮新政时没有胡乱发表言论的一些报刊。

    这些人自然明白这一回通过考试都是能够拿到参考资料的缘由。面对侯青落榜,纷纷兴高采烈一拥而上。

    于是,转瞬间,京师的报刊画风徒然一变。

    “竟有堂堂一报主笔算不会九乘以七!”

    “是什么,让一报之长误以为朝廷竟然有百分之三十的税率?”

    “无知还是无德?评侯某的良心与知识!”

    ……

    位于京师某处小屋内的圆桌前,王卓如面色漆黑。他的身边,多了一人。那是侯青。

    侯青一脸青红交加,不甘心地道:“这是暴政!暴政!突然宣布考试,一点准备都无,哪里会考过?一点四书五经的题目都没有,竟是些什么数学题,我哪里会啊!我不甘心!诸位,想想办法吧!京师广评不能关啊!”

    “够了!丢人都没丢够吗?数学不会,难道我大明的税率你还不知道?这什么新闻出版总署分明是冲着你去的!现在全京师都知道你不知道九成七是多少,胡言乱语田赋税率之事。京师广评之前发的那些废话,全都没用了!”梁清标年轻气盛当下就忍不住了,他可是领衔捐了三千两啊,前后丢了上千两银子给京师广评,现在却整个京师广评都废了。

    屋内一片乱糟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