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921章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921章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同化皮糙肉厚,一点感觉都没有的道:“我们所最近几年的发展的确很不错。其实,在国外发表论文也不难,关键就是英文要过关。我专门向上级申请,进了两个英文好的大学生,这不是,一方面帮大家学习英文,另一方面,还可以帮所里年纪比较大的同志翻译文献,翻译论文,成绩立即就好起来了。”

    看看李文强,蒋同化又道:“通过这件事,也让我发现了人才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将人才放在他应该在的地方。比如这些英文好的大学生,如果不是我要过来,就要派到工厂里去了。工厂要那么好英语的学生做什么?翻译机器上的铭牌吗?”

    “工厂也有翻译资料的需求嘛。”

    “他们要翻译资料可以找我们研究所呀,这才是新时代的共生关系。否则,他们自己建一个研究所算了。”

    “蒋所长有怨气。”

    “我就是觉得不公平。现在人都说,造导弹的不如走卖茶叶蛋的,咱们做生物学的,现在也有这样的现象,一名钻研饲育学的学者,拿的工资不说比谁多,但是只有养殖户的几十分之一,这种脑体倒挂的问题,也太严重了。”

    许正平语气淡淡的,道:“蒋所长有解决方案?”

    “全国性的系统性的,没有。但在我们所,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今年年初就决定了,以后,我们所的奖金,必须比工资多,做不到,我到外面拉私活,也给大家把钱补上。”

    他说话一直看着李文强,紧接着又道:“我们所是卫生部直属的部级重点实验室,不管是编制还是经费,一直以来都是有保障的,这也是我做事的底气。我个人觉得,要是没有这种底气,光是做实验做实验做实验的,实验室迟早要被搞垮。”

    这句话就说的相当清楚了,许正平不由看向李文强。

    李文强实在是无奈,摇摇头,道:“我已经说了,我无所谓编制不编制的。”

    “有编制总比没编制好吧。”蒋同化笑笑。

    这个话在此时的环境下不好回答。

    许正平拉了准备说话的李文强一把,道:“蒋所长,我们实验室有我们实验室的规矩,你如果想要挖人,摆明车马的开条件就好了,不要试探一句又一句的。”

    “好,痛快!”蒋同化呵呵的笑了起来,同时不忘离间的道:“我刚才跟咱们李研究员谈了一会,他现在等于是临时工的身份,在离子通道实验室工作,许主任,您说句公道话,这合适吗?”

    “你有更好的条件?”许正平问。

    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待遇在全国范围内是超顶尖的,许正平很想听听,蒋同化能拿出什么条件来外月薪过千的李文强。

    李文强的脸却白了一下,连忙道:“许主任,我刚才就说了,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去蒋所长的实验室。”

    “是来我们研究所,不是到我的实验室。”蒋同化微妙的转动身体,直接面对李文强,用手在面前比划了一下,道:“我们研究所,目前仅有4个实验室,计划还要再新建一个膜蛋白实验室。李研究员,如果你肯来我们实验室,就凭你的著作和论文水平,我保你一个实验室主任的位置。当然,编制更不在话下。”

    许正平和李文强同时呆住。

    一个实验室主任的位置,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实在是万金难买的诱惑。

    ……
………………………………

第903章 没那么简单

    李文强知道,自己还是被蒋同化的奸计给陷害了。

    蒋同化开出一间独立实验室的条件,李文强就算是拒绝了,也难说会不会在杨锐心里造成芥蒂。

    许正平亦是脸色微变,他相信蒋同化开不出比离子通道实验室更高的薪水和奖金了,实验室的条件也不可能比现在的离子通道实验室更好。但一间独立实验室,依旧是非常难得的。

    杨锐当初自筹经费,也就是在唐集中实验室的一个项目组里安家,之后,他是战胜了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理查德教授,做出了钾离子通道的课题,又发表了《cell》,才有的自己独立的实验室,如此算下来,杨锐前期拉到了几十万美元的经费。

    以李文强今时今日的水平能力,他要想有一间独立的实验室,固然不需要到唐集中教授那么大的年龄,可也不是最近三五年所能达到的。

    可以说,蒋同化的确开出了令人难以拒绝的答案。

    只是这份答案的真实性待考。

    李文强不是小年轻了,更不会听说有个实验室主任给自己,就一下子跳过去。

    但这个位置也是确实可口。李文强咳嗽一声,道:“蒋所长太看得起我了,一个实验室,我还撑不起来。”

    未来的李文强是强悍的不行的三国院士,而现在的李文强只是一条小牛,如果是实验室水平的实验室,他要凭借一个人来运作,的确是比较艰难的。

    “李研究员不要谦虚……你看咱们俩,客气来客气去的,我叫你文强吧,你叫我老蒋好了。”蒋同化一副咱们已经很熟的模样,又道:“文强,我之前就说了,你写的书和你写的论文,我都是看过了,就膜蛋白这一块,你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了,一个实验室有什么撑不起的。”

    李文强摇头,道:“我这个不是谦虚,我确实是力有不逮,请蒋所长另请高明吧。”

    “文强啊文强。”蒋同化忽然笑了起来,亲热的揽住李文强的肩膀,道:“我就是喜欢你这个性格,说实话,当初我看到你写的文章,我就敲定是你了。我现在还记着全名《菌外膜蛋白的电泳特征》,就这么一篇文章,谁敢说你撑不起这个实验室。”

    李文强微微皱眉,道:“《菌外膜蛋白的电泳特征》是杨锐做的项目,我只是配合他工作,第二作者。”

    蒋同化哈哈大笑,喘着气道:“咱们都是圈子里的人,这潭水是怎么样的,谁不知道。杨锐是实验室主任,他做的项目,有多少是自己完成的?最后还不是你们给他做。第二作者就是第一作者,第一作者只是挂名作者的事还少吗?”

    李文强看了一眼许正平,回过头来,道:“蒋所长,《菌外膜蛋白的电泳特征》的课题是杨锐立的,方向是他确定的,实验中遇到的难题是他解决的,他不是第一作者的话,咱们这种署名方式就没意义了。”

    “方向是他确定的,这个我信。实验中遇到的难题都是他解决的?”蒋同化摇头道:“我宁愿相信,杨锐解决的才是难题,别人解决的都是简单问题,对吧。”

    按照国内实验室的状况,蒋同化还真不是信口开河。

    小研究员,比如初中级职称的实习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给副研究员和正研究员做枪手的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在全东亚地区,包括文教更发达的日本和韩国,这都是科研界难以根绝的恶习。

    尤其是资质普通的研究员们,当他们评到了职称的时候,都已经是五六十岁的年纪了,不止是精力和体力弱化了,认知水平也会随着年龄而减退。

    而小研究员们,年轻的身体赋予了他们更强的精力和体力,更活跃的大脑,从而更容易得到成果。虽然不是每名年轻的研究员都是这样,但对职位更高的老年研究员们来说,可供剥削的年轻人数量不菲,而且总有换代。

    就国内的情况来说,因为博士p就是李文强这个年龄的科研员。至于大学本科刚毕业的学生,受剥削的主要是体力。

    蒋同化也是做过调查的,他看到了杨锐的大量论文,再加一本书――以正常人的模式,事实上,就是以天才的模式,这些论文和书的量也太大了。

    蒋同化将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查了个遍,最后决定将李文强当做突破口。

    国内的政策,一向是民不举官不纠的。

    在蒋同化看来,如果李文强等人不说,那杨锐自然就蒙混过关了。

    但要是李文强等人开口指控,杨锐非得吃不了兜着走――杨锐可不像成名多年的老教授,有门生故旧,有利益有情谊,连一个确定单位都没有的杨锐,在蒋同化眼里,就是一个大大的浮萍,总有撕烂的时候。

    至少,蒋同化是想要将之撕烂的。

    就是首先要将李文强给喂饱了。

    蒋同化看着李文强,道:“给杨锐做论文,不如给自己做论文。做科研的,黄金年龄就是这么十年二十年的,别把时间浪费在别人身上。”

    李文强苦笑:“蒋所长,我看你是误会了。”

    “我没误会,我看过你的书,就膜蛋白方面,你的水平太高了。杨锐?没听说他有什么成果。”蒋同化露出不屑的表情。

    李文强道:“你刚才说的论文,不就是杨锐写的。”

    “那是你写的。”

    “你这个循环逻辑……”许正平听的都十分无语,忍不住插话了。

    “许研究员,你如果愿意来,我给你一个研究所的副所长。”蒋同化魄力十足的扔了一根缆绳给许正平。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传统,而在国内的体制下,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行政级别,科研体系亦不例外。研究所的副所长,不止意味着行政权力的变化,更多的还有薪水和福利的上升,以及业内的影响力的上升。

    许正平不得不承认,蒋同化还真的挠到了自己的软肉。

    他的年纪大了,科研成绩不上不下,如今的目标,就是评一个正教授,也曾考虑过学校的行政职位。相比之下,地处北京的研究所的副所长,也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许正平只用了三秒钟,就从蒋同化编制的美梦中清醒了过来。

    “不用了,我对现在的位置很满意。”许正平对蒋同化道:“我想过不了多久,我说不定能做一个研究所的所长。”

    许正平直视蒋同化。

    蒋同化大笑:“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挺简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