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920章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920章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文强堆起笑容,转身过来,看到是蒋同化,不由的收起笑容。

    “看来李研究员认识我。”蒋同化呵呵的一笑,道:“这样也好,免得咱们要介绍试探的。”

    “不算认识,不过,知道咱们没什么话聊就够是了。”李文强的态度再冷淡不过。

    “不会,怎么会没话可聊,您写的那本书,我看过三遍,不说倒背如流吧,起码是记忆深刻。”蒋同化说着背诵道:“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大多是含有二硫键或糖基化位点的蛋白质,具有多个结构域,新生肽链转位至内质网后信号肽被切除……”

    蒋同化背的抑扬顿挫,眼睛直直的看着自己,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在背情诗呢。

    李文强有些尴尬,但表情还是松动了许多。

    蒋同化露出微笑,道:“李研究员,你留在离子通道实验室,屈才了。”

    李文强撇撇嘴。

    “我听说,您还没从北大拿到编制?”蒋同化像是说秘密似的,靠近了李文强。

    李文强沉默不语。对于80年代人来说,编制问题的确是个严重的问题,干部编制,事业编制和工人编制,就是三个等级,落在人们头上。

    在后世,各种编制问题都已经淡化了,可还是有无数人削尖了脑袋往里面冲。

    在80年代,问题就更敏感了,编制不止是身份问题,还代表着待遇和发展问题。简而言之,干部、事业和工人三种编制,在同一个单位里,是绝对同工不同酬的,不仅不同酬,升迁和奖励的时候,亦是截然不同。就是得病了,干部、事业和工人的报销都不一样,退休更不用说了,哪怕是三十年后,干部的退休工资也有同级工人的好几倍。

    而在工人以外,其实还有一种不存在的编制,既是所谓的临时工。临时工等同于民工、农民工或者一切没有丝毫保障的打工人群。

    从理论上来说,李文强就属于临时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北大的编制有限,能给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更有限。

    李文强的学历普通,履历普通,如果不是杨锐“慧眼识珠”的话,他是进不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

    然而,就算是他能进离子通道实验室,可北大的编制办,却是不会给李文强开后门的。

    也是因为这样,杨锐才给李文强开出了两万元的安家费,并且给他配上了一辆价值五六十万元的公爵王。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后者代表的就是李文强的待遇。

    李文强这位未来的三国院士,最终会选择到离子通道实验室来,也是杨锐的投入实在令人头晕。

    但是,编制始终是横在李文强心里的一根刺。

    即使是蒋同化提出来的,李文强亦是无力反驳。

    蒋同化注意着李文强的神色,语气低沉的道:“别的不说,就凭您写的这本书,难道还不值一个编制?”

    李文强嘴角抽抽一下,道:“书是杨锐帮我出的。”

    “书是您写的,又不是杨锐写的。要说这个,您帮杨锐写的文章可是不少啊,我看到的都有三四篇了。还都是杨锐第一作者的,他这么搞,实验室里还不天怒人怨。”蒋同化啧啧有声,道:“我就是压学生,都不会压这么狠,文章让人家写,自己留个通讯作者不就够了,起码分一个并列第一作者出来吧,我可是看您都有好几次第二作者了。”

    李文强第一作者的论文其实也不少,不过,无论杨锐是否参与了意见,杨锐做第二作者的时候是很少,他如果参与的比较深入了,那起码是要有第一作者的,如果参与的比较浅,杨锐多数是会放弃署名的,这也是实验室老板最常采用的方式。毕竟,对他们来说,第二作者的头衔价值有限,反而因为介入的程度不够深,容易出现纰漏,不如不去署名。

    但这种实验室内部的分配模式,解释起来是很费工夫的,李文强不想对蒋同化说,于是还是以沉默对待。

    蒋同化像是受到了鼓励似的,脑袋昂了起来,道:“如果我是你,我受不了这个。反正都是没编制,干嘛要抱着离子通道实验室这么一颗歪脖子书,你说是吧?”
………………………………

第902章 条件优厚

    李文强看着蒋同化,眼睛像是个栗子似的。

    蒋同化觉得自己说动了李文强,信心起来了,说辞也越发流畅了:“杨锐的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条件的确是挺好的,但咱们私下里说,这实验室的条件越好,没编制的人就越吃亏。你看,现在你是给杨锐写文章,等他的实验室规模起来了,他要是把你一脚蹬开了,你怎么办?还不是要到其他的实验室里,重头来过?”

    李文强道:“我们实验室里,不看编制。”

    “这个我信。”蒋同化翘起大拇指道:“你们总共不到十个人的规模,坐满了就是一间办公室,谁本事大,谁是混的,大家心里都和明镜似的,平时也没法看编制。不过呀,工作是部分彼此的,好处呢?”

    话说到这里,李文强已经摸清了蒋同化的套路,不想再谈下去了,遂道:“蒋所长,交浅言深了。”

    “我是为你不甘心。”蒋同化不在乎李文强的拒绝,又道:“以你的本事,李研究员,我也算是做老了研究的人了,就我眼光说,以你的本事,你就是自己主持一个实验室,都够格了,何必给杨锐干活?别的不说,凭什么苏先凯有编制,你没有编制?”

    李文强知道为什么,因为他自己在编制和高额的安家费之间,选择了安家费。

    85年的数万元安家费,近千元的工资奖金,还有一辆汽车的使用权,比后世的几百万都有用,那些放弃了公职下海的人,又有几个人能赚到这么多钱?

    苏先凯是坚持要拿编制的人,所以杨锐给他弄到了编制。

    不过,离子通道实验室和国内其他单位不一样,简单的说,就是没编制的人的薪水比有编制的人多。

    就这一点来看,离子通道实验室还是有很多外企风的。

    对此,苏先凯等人也没有意见,或者说,有意见也只能藏在心里。

    因为有编制的人的薪水是北大给发的,根据每个人的工龄学历和级别的不同,薪水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都在一百多元浮动,这还是去年末才涨上来的工资。

    同在实验室的奖金虽然有,但北大对奖金的发放也是有规定的,像是李文强等人动辄拿走几百上千元的模式,北大根本是不允许的,否则,你把实验室里的经费都当奖金发了,岂不是经费自带洗钱属性了。

    基础薪水和奖金都受到限制,使得苏先凯等人还拿不到李文强一半多的薪水,因为这个原因,私下里甚至有人考虑过辞职的。

    所以,李文强本身还是满足的。虽然有编制更好,但李文强并不是特别在乎编制了。

    比起编制,还是薪水最实在。

    但蒋同化觉得李文强心里一定是遗憾的。

    蒋同化自觉个人洞察力骤升到了略,道:“李研究员,我说话直,您别生气,我是真的看不惯杨锐这种人。压榨别人写文章,自己发表赚名声,这是人做的事吗?要是在我的实验室里,就您的水平,起码是一名正研究员。”

    李文强有些好笑:“正研究员不是要国家评?”

    “您以前就是副研究员吧,不是也没关系,在我们所,评个副研究员,就是我一句话的事。正研究员的要求相对多一点,你硬条件够,干个两年就能评了。”蒋同化大包大揽的同时,将自己招揽的意思藏在了里面。

    研究所里的副研究员职称就相当于副教授,正研究员的职称就相当于正教授,都是比较难以按资排辈升迁的位置了。

    为了评职称,许多讲师或者副教授,都要请客吃饭,托不少关系。

    不过,到了蒋同化的地位,他已经是别人眼里的关系。

    诸如职称评定委员会这样的组织,蒋同化都是有资格进入的,不用李文强落在自己手里,他找个熟人就能将评定通过了。当然,硬条件是要够的,但这通常都不是问题。

    李文强确定了蒋同化的招揽意图,忍不住露笑。

    战不过杨锐就跑过来挖墙角,李文强暗自摇头。

    他早就猜到了蒋同化的目的。不过,明确的拒绝还是要给的。蒋同化说的有一点是很对的,李文强在离子通道实验室是没有工作保障的,杨锐想开他就能开了他,普通的事情自然不会引起这种结果,但与蒋同化勾勾搭搭的,绝对是要触及危险线的。

    蒋同化的目的或许就是这样,李文强心想,真是个简单的离间计啊。

    正这么想着,许正平却是说完了话,回转了过来。

    “呦,蒋所长,过来了。”许正平家常式的打了个招呼,目光看向李文强。

    李文强有点尴尬了。

    没想到这么简单的离间计,竟然真的匡住自己了。

    许正平是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大管家,深得杨锐的信任,如果让他以为李文强在和蒋同化暗通款曲,消息一定会传到杨锐耳中去的。

    李文强不自然的向右边看一眼,先前拦住许正平聊天的老学究一闪而走,现在想来,恐怕就是蒋同化安排的人。

    虽然不知道蒋同化给他做了什么暗号,但用下巴想也猜得到,蒋同化如果有把握能说服他,大概就会让那人继续缠着许正平,如果没把握说服,那就用来恶心恶心杨锐。

    有没有恶心到杨锐,李文强不知道,但他是被恶心到了。

    “蒋所长在关心我们实验室的建设呢。”李文强撇撇嘴。

    “蒋所长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还是很权威的,听说去年在国外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许正平不知道两人在聊什么,但不妨碍他刺蒋同化一下。

    蒋同化皮糙肉厚,一点感觉都没有的道:“我们所最近几年的发展的确很不错。其实,在国外发表论文也不难,关键就是英文要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