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第7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的工作自然是不能停的,甚至工作进度都不能慢,因为实验室是一环套一环的,你这边慢了,影响到的可不是自己一个人或者一个实验组,所以,抽调出来的科研汪依旧要保持原有的工作进度。
而抽调出来的工作,自然要加班完成了。
84年的实验验证,不说做实验的部分,就是搜索资料的部分,就能烦的人不要不要的。
这其中最惨的是蔡教授手下的研究生赵宣锦。因为是高年资的科研汪,赵宣锦由此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工作量,带领两名本科生,每天加班四五个小时在图书管里,希望将杨锐的《基因组学》涉及到的资料尽可能的找到。
在没有电脑的年代,这是一份硬活,尤其是佐证,因为不牵扯到文后的参考资料,更是恐怖的工作量,你得靠翻书寻找佐证,或者纯凭记忆。
赵宣锦忙了三天就不行了。
但他想了个办法。
他问了好几个朋友,继而在周三的中午,蹲守在生物系的宿舍楼后,一直等到杨锐出现。
“杨锐,杨同学,请等等。”赵宣锦等了四个小时,等的腿都麻了,却是终于看到了杨锐,刷的冲了出来,迫不及待的喊住他。
杨锐手里兜了两只鸡腿,好奇的看着赵宣锦。
“杨锐,那个……实在不好意思,我有点事想麻烦你,恩,是挺大的事,但我确实要您的帮忙……”赵宣锦越说越紧张,又连忙道:“我是生物系的研究生,今年大二,跟着蔡教授读研。”
“哦,是蔡教授让你来的?”杨锐问。
“不是,不是蔡教授让我来的。”赵宣锦连忙否定。‘
“但是与蔡教授有关?”
“这个……不能说是与蔡教授有关,也不能说与蔡教授无关。”
“咱直说吧,一会饭凉了。”杨锐举了一下手里的东西,道:“要不然,边走边说。”
“哦……好,好吧。”赵宣锦跟着杨锐并肩而走,稍微侧身一点,道:“我手里有一个任务,是阅读您的著作《基因组学》……”
“好看吗?”杨锐突然问。
“有点复杂。”赵宣锦并没有用难来形容,复杂是最好的形容。
杨锐微微点头,道:“你继续说。”
“恩,蔡教授给我一个任务,是对你的著作里的一些结论和论据做分析,有参考资料的很容易,但是,有些部分没有参考资料,我很陌生,不知道怎么找,我想,您是否能提供一些资料给我,我的意思是,书名就可以了。”
“当然,我可以提供一些书名给你。”杨锐很大方的说过,又道:“但我恐怕没法提供所有你想要的东西。”
“啊!为什么?”赵宣锦的高兴没过去,又是一惊。
杨锐耸耸肩,道:“很多东西是我自己写的,不是来源于某本书,所以……”
“那你怎么证明它。”
“一些比较复杂的部分,我准备留在附录里证明,比较简单的部分,我是说不言自明的部分,我觉得就不用特别证明了。”杨锐说的正是学术著作中常见的现象,答案(略)这种事情,不是只有中小学习题册后面才出现,学术著作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那些喜欢在习题册的后面写答案(略)的作者,往往在求学生涯中饱受论证“不言自明”的袭击。
总是有些推论或者论据是不需要解释的,是不言自明的,就好像初中数学的证明中,可以直接写“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不要再去论证为什么了,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不言自明的推论。
但是,问题总是会扩展起来的,不言自明的程度也会越来越大,于是,总有些不言自明又需要被论证。
一些人发现了问题,比如非欧几何的出现,就让平行定理在某些环境下失去了效力。
然而,更多的情况,更凄惨的情况是,在经过长时间的论证之后,不言自明的论证往往是正确的。
这更是对辛勤努力和智商自信的双重打击。
没有人真的想做一名勤能补拙的人。
赵宣锦还年轻,他读中学的时候,习题册还很少有答案,而他进入大学以后,还很少有机会去论证学术专著的论点和论据……
所以,他对杨锐的回答并没有准备。
十秒钟后,赵宣锦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处于何种凄惨的境地。
按照蔡教授的要求,他要证明所有不言自明的论据!
赵宣锦眼前一黑,只觉得人生了无生趣。
“不好意思,我先回宿舍了,一会写了书名,你过来拿就行了。”杨锐很礼貌的向赵宣锦告辞,转过身,趁着鸡腿还有温度,迅速的咬了一口,满足的大嚼。
赵宣锦望着少了一大快的鸡腿在杨锐手里晃荡,只觉得自己比它还悲剧。
……
………………………………
第857章 新鲜
“当!”
“咣!”
“duang!”
迫近的撞击声,回荡的说话声,偶尔还有汽水和啤酒的开瓶声,令两层楼高的大厅显的热闹非凡;四个口袋的干部服,中山装,不伦不类的西装和严谨的三件套,随处可见,配合通红的脸颊和松散的身材,就像是党校的毕业仪式似的。
“这个就是保龄球啊。”赵宣锦跟在蔡教授身后,稍有些怯场的道:“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
比起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被击倒后又重新站起来的白色瓶子,以及使它们站起来的隐蔽机械,似乎更能吸引赵宣锦的目光。
蔡教授微笑道:“本来就是外国人玩的游戏,才传到咱们国家。”
“这里面的设备,听说连地板都是进口的,花了不少外汇。”刘院长的关注点又不同,左右打量着保龄球馆的配置,默默的计算着要用多少美元,之后长叹一口气:“香港人真有钱呀。”
“赚的更多。”同来的北大出版社的杨昊主任啧啧两声,道:“打一局要45块,办卡以后是40块,一局最多一刻钟,二十分钟就打完了。”
“那一个小时不是要一百多块?”赵宣锦吓了一条,他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够打一局的。
但是,看看周围,入目皆是国人,看穿着打扮,似乎并没有特别之处。
刘院长笑笑,回头看看赵宣锦的学生样,道:“公款消费而已,多少有什么关系,反正花的是人民币。”
赵宣锦怎么说都是个学生,还有些不适应这样的对话,脸色亦有了变化。
蔡教授咳嗽一声,道:“杨锐在前面呢。”
“怎么选在这么个地方谈话,这里不好谈话啊。”出版社主任杨昊听着周围的叮叮当当的声音,不是特别满意。
“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人喜欢这里。汤姆和杰瑞,他们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的重要干部,有很大的权利决定事情。”
听刘院长这么一说,出版社主任杨昊就不吭声了,洛克菲勒家族在知道的人耳中,还是威力无穷的,而且,就像是很多大家族那样,洛克菲勒家族很早进入了中国,也受到了中国高层领导的欢迎,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目前顶厉害的主儿。
虽然只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里的职员,但在杨昊眼里,这些都是角儿,也值得他跑上一趟。
唯一让杨昊有些纠结的是兜里的钱,要是无缘无故的在这里买一次单,就是公款消费,他也得肉疼半天。
“杨锐!”刘院长远远的喊了一声。
“呦,你们来了。”杨锐没有当众喊出几个人的职务,连忙过来接了一下,到了跟前笑道:“实在不好意思,我今天是脱不开身,正和汤姆和杰瑞谈国外出版社的事呢。”
汤姆和杰瑞是杨锐在友谊商店里遇到的两个美国人,他们喜欢保龄球,而在中国,能打保龄球的地方实在不多,唯一的丽都饭店的球道往往是人满为患。
对他们来说,能随时提供球道的杨锐,或许才是真正的贵人。
三五不时的,有空闲的杨锐,也会和他们来上几局,一来二去的就混熟了。
蔡教授只对出版感兴趣的,问:“聊到哪里了?”
“实际上没聊多少,我们打球的时候,正好说起了出版社,我就想了解一下国外的出版社是怎么运作的,要多久才能知道是否确定出版的消息。汤姆说能找两个朋友帮我问问看。”杨锐穿着保龄球服,大致的解释了一下。
“那正好,一起聊吧。”杨昊听到外国出版社,眼睛都亮了起来,恨不得立即冲上去拉关系。
“这位是杨昊。”刘院长熟悉杨锐的很,先给他介绍。
“还是我本家。”杨锐笑笑,并没有特别的尊重。他不喜欢这种只看好处不看人的家伙。
对国内学者来说,出版社的确是很重要的资源,但杨锐并不用求着学校出版社,国内的出版社多了,更别说史贵同志手底下就掌握着一个出版社。
相比之下,国外的出版资源就很稀罕了。
杨昊也没有太在意杨锐的表情,转而与猫和老鼠打起了招呼。
汤姆和杰瑞很礼貌和热情的与杨昊打了招呼,然后就邀请他们一起打球。
不用说,两人的球瘾是很重的。
北~京城的娱乐活动对美国人来说是极单调的,偏偏汤姆和杰瑞还要在这里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即使他们原本没有保龄球瘾,这种能够让他们回忆起家乡生活的游戏,也会牢牢的吸引住他们。
“我们边打球边说吧。”杨锐转身让服务员准备。
兼职的大学生服务员手脚麻利的送来了椅子,端来了茶水,拿来了纸笔。
杨锐的体育馆的试运营已经结束,远超国内的硬件条件,以及相对高端的大学生服务员们,吸引了无数人。
现在的保龄球馆的最大客户群是京内使馆区的外国人,他们不在乎一局几美元的消费,而且往往都有车,很容易就来到了五道口的新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