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669章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669章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大的讨论,很快自内而外的传播了出去,没两天的功夫,就有报纸开始了自发的讨论。

    与电视台的严谨正相反,现在的报纸或许是太多了的缘故,每天的新闻消息根本不够登,于是出现了讨论版的热烈,就是将读者或者专家或者行业内人士,分成辩论双方,对一条评论进行讨论,报纸同时刊登正反两方的意见和文章。

    简略的说,就是高成本的油印论坛。

    经常出现在报纸上的大v们……作者们,或者出于守序中立,或者出于守序善良,或者出于绝对中立或者中立善良,纷繁的讨论着每一个新闻热点。

    比如曾经的潘晓事件,相关的讨论如果全部剪报整理出来,能放满满一个屋子都不止。

    而在1984的新学年,杨锐成为了新闻热点。

    从高考状元,一直到pcr的可能获奖,过去一年的杨锐,实在是制造了太多的新闻热点了。

    而他以前的新闻也被翻了出来,被人重温了一遍。

    记者们再次蜂拥来到北大,有熟门熟路的,更是直接找上了离子通道实验室。

    但这一次,所有记者都被拦了下来。

    “实验室正在改造啊,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在京城,看门大爷的威力不可小觑,等闲人,他们都是不放在眼里的。

    记者在他们看来,自然也都是等闲人。

    “我们是来采访杨锐的,你们学校也同意的。”有年轻的记者不甘心,还想再试一试。

    看门大爷咧牙一笑:“学校同意也没用,有大红章子说了,闲人免进的地方你们也能进?你们怎么不到校长室里去耍呢?”

    “大爷是四川人吧,我也是呀。”有记者用上了老乡攻势,川普随口就来。

    大爷再咧牙一笑:“我当年有个战友是四川人,后来死了。”

    “大爷还当过兵啊。”有摄影师希望发掘一下自己的采访天赋。

    大爷又咧牙一笑:“当过,本来能提干的,就因为守仓库的时候打了个盹,就给赶回家了,这不是,只能到学校来给人看门。”

    摄影师默默退下,觉得自己还是继续技术流这个有前途的工作吧。

    记者们在外面呆的久了,渐渐地不耐烦起来。

    就在一群人开始考虑要不要强行进入的时候,两条实验汪笑嘻嘻的从里面搬了桌子出来,就摆在实验室前面的院子里,道:“各位,稍安勿躁,鉴于有许多媒体朋友的到场,我们杨主任决定开一场简短的新闻发布会,每个单位的记者,都可以问一个问题,大家都有机会,你们可以自己商量顺序,新闻发布会半个小时后进行。”

    “杨主任是杨锐吗?他是主任了?”记者们对级别和编制的敏感性是极强的。

    实验汪点点头,说:“杨锐现在是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主任。”

    “那他算是学生还是老师?”

    “不清楚。”

    “你们离子通道实验室是什么级别的?”

    “现在是校级重点实验室,各位,新闻发布会之后开,让我们搬椅子好吧。”两名科研汪劈开道路,开始往外搬一切能坐的东西,试剂桶,试剂桶,试剂桶和试剂桶……

    一名活的比较小心的记者看的一阵蛋疼,望着黑白灰三色的试剂桶,不禁拉住一名科研汪,问:“小哥,这些桶不会有毒吧。”

    “一般情况下不会。”

    “一般……哎呀,那就是会有危险了?”

    “实验室的事,说不准的,有时候你看着没事,结果出事了,有时候你以为死定了,结果没事。”化学系的帮忙汪有感而发。

    活的小心的记者眼泪都要汪汪了,说:“你们就不能弄点正常的椅子板凳吗?”

    “这不是时间来不及了。”

    “那哪个桶一定安全。”

    “这个不好说,有时候,你以为没事,结果就出事了,有时候你看着……”化学系的帮忙汪诗兴大发,感慨万千。

    “总有一个安全点的吧。”记者拉着他套近乎,说:“这位小哥,先别忙了,抽支烟,你怎么称呼?”

    “实验狗不需要名字。”科研汪深深的吸了一口烟,满脸的沧桑╭(╯e╰)╮

    ……

   
………………………………

第721章 如释重负

    “各位来了。”半个小时后,杨锐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态度亲切的像是给老朋友们打招呼,坐到了铺着白桌布的主席桌后面,也是一样的态度谦和,还和前排的几个记者聊了起来。

    他也接受过好些次采访了,因此认识了不少的记者。

    记者们一愣,新闻发布会什么的,他们其实也是见识过的,但像是杨锐这种不坐主席桌,走平和流的,还真是不常见,现在不说是有点级别的官员,就是村小组里开会,组长都是学着新闻联播里的主席讲话一样走形式的。

    30年后的朝鲜电视台的播音员是什么样的,84年的中国式新闻采访就是怎么样的。

    采访之前的态度谦和没问题,采访过程中还用这种态度的,就不多见了。

    不过,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就太强了。

    几分钟后,不熟悉的记者都能和杨锐聊了起来。

    还有人趁机就将前面的问题拉了出来:“杨锐,都说你现在是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主任了,你现在是北大的老师了吗?你是要提前毕业了吗?”

    提前毕业在84年其实不罕见,一个更经常出现的词是“跳级”,就是高一的学生不读高二了,直接读高三,或者三年级的学生不读四年级了,直接读五年级甚至六年级,科大少年班就可以看做是跳级的高端版。比起后世教育要求的制度化,在80年代还有90年代,教育体制其实相对灵活,各个学校和基层教育局都有很大的决策权。

    之后,它们就变成了事务局,只能执行上面的政策,并没有多少主导权了。

    尽管跳级和提前毕业如此普遍,但北大的一举一动,依然影响力巨大,就好像北大出个学生卖猪肉了,社会也要讨论一下,仿佛北大就应该按照未曾读北大的大众意愿来教育北大学生似的。

    杨锐如果提前毕业并成为北大教师,在场的某些记者或许是理解的,但他们也认为,这具有很大的新闻性。

    杨锐依旧没有采用冠冕堂皇的态度,而是从白桌布后面走了出来,拉了一个试剂桶过来坐下,笑道:“主任或者负责人,都是一个称呼而已,我暂时还没有提前结业的意愿,学校也没有对此进行讨论。”

    “就是说,学校并不允许你提前结业?”记者都是抓点的高手,转眼间又逮了他一句话。

    杨锐笑道:“都没有讨论,何谈允许不允许的,不要这么严肃嘛,坐下坐下,咱们现在就是聊天,等你们不想聊天了,再一人一句的问问题。”

    记者们也不愿意一人一句的提问,不光麻烦,而且不能深入连续的问一个问题。

    抓点的记者犹豫了一下,只好坐下,咄咄逼人的气势也就不见了。

    “我们这个离子通道实验室呀,本身其实就算是北大的一个实验室,在做实验的实验室之外,也是实验实验室的实验室,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必要谈级别什么的……”

    杨锐说的很多,可就记者们想知道的核心答案,他却是含混不清的代过去了,同时,抓住一个空档,笑道:“我今天找大家过来,其实还想宣布一件事。”

    众人正襟危坐。

    “不用太紧张,我就是准备成立一个专门的科研组,做人体基因图谱的研究,这项计划呢,美国人已经开展起来了,我们稍微落后一点,但落后的不多,大概就是几个月一年的时间吧,不过,在这个项目上,我们其实不用强调与美国人的竞争,因为这是一个对全体人类都有意义的计划。”杨锐说着大略的描述了人体基因组计划,又道:“虽然不能说是马上,或者说十年二十年内,我们就能见到人体基因组计划的直接成果,但在我们有生之年,基因药物是一定能够见到的,到时候,治疗疾病可能不再是单纯的根据疾病的症状来进行改善,而可能是根据不同的基因来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无论是亚洲人还是中国人,我们都需要了解自己的基因组成,知道我们的基因与其他人种的基因的不同,这既是出于科学的需要,也是出于医药等各方面的发展的需要……”杨锐的发言不短,于是贴心的让人印了演讲稿给大家。

    相对于级别和编制的问题,人体基因组这样的命题,就有些过于生僻了。

    过了一会儿,才有人问:“这个计划应该会很费钱吧?”

    “花钱是一定的,但这是一项很有必要的研究,通过人体基因图谱的研究,我们能够衍生和发展许多的相关技术,非常重要。”这是目的性的研究工作,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类似,人体基因组计划的研究,也将生物学的发展大大的提升了。

    “您准备从哪里筹集这些资金?”

    “我会想办法申请国家经费的。”

    “你计划筹集多少资金?”

    “我想,两千万元的初期启动资金就足够了。”杨锐话音刚落,下面的记者就乱起来了。

    2000万可真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是做个比较的话,到85年,中国的军费是191亿元,要养兵400万,科研院所更可怜,有些军事所被裁撤的只剩下工资了,一年说不定连一百万都没有。

    当然,基建方面的投入还是不小的,修铁路、公路或者建大楼,两千万都是等闲。

    可是与基建比,人体基因组计划这种听起来很厉害,实际上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难道能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不成?

    有记者立即就问了出来:“或许以长期来看,这笔钱的社会意义是很大的,但就短期来看,这笔钱就是纯投入了,因此,是否现在有必要做这样一个项目?”

    “有些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