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523章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523章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怕不赚钱?”朱姐低头看了一下盘子,道:“也是,卖的贵了,来的人少,就要有菜剩下来,卖的便宜了,你们就亏了,现在人可都是大肚汉,确实要多想想,哎呀,有点可惜哦。”

    史贵却不怕,目光灼灼的道:“我看就是一个定价问题,多试几次,应该就知道深浅了。”

    “做餐饮很麻烦的。”杨锐有点不太愿意。厨房里的猫腻太多,光是油料一项,花生油与菜籽油,菜籽油与棕榈油,棕榈油与地沟油,就有倍数的差距。小餐馆的老板的主要工作就是做采购,免得被厨师给坑了,连锁餐馆的管理就更难了,许多国内的连锁饭店,一开分店口味就下降,要么是材料被替换,要么是员工怠工,而不管是哪种,都比工厂里的流水线的管理要复杂。

    杨锐才不想在这种地方浪费时间。别看就是一间小小的自助餐厅,他能把人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消耗掉,剩下的时间也不是因为工作忙完了,而是因为累的睡着了。

    史贵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小餐馆,又想想自己的出版社,顿时也有些举棋不定了。

    眼前的自助餐在他看来是高端餐饮,这和史贵的经历还是有不同的。

    朱姐实在喜欢这个自助餐,就站在那里,吃了两片牛肉,然后出主意道:“正常经营不用做这么好了,肉管够,时令蔬菜弄一些,这些蛋糕保持住,别人不来我来呀……当然,我一个月也就能来一半次的,但北京人多多呀,你们再贵,总不能贵过仿膳庄去吧。”

    “这个环境,和仿膳庄没法比啊。”

    “仿膳庄是清朝的,你这里是罗马的,一样一样的。”朱姐为了敞开了吃肉,也是很卖力。

    李月倒不像是她那么积极,趁着一群人围着说话的当口,赶紧排队要了一块牛排。

    当穿着古罗马铠甲的厨师,将一块巴掌大的牛排放在李月的碟子里的时候,李月不禁笑眯了眼。

    “用这个酱汁。”黄茂积极的从旁边的炉子上拿起黑椒汁,帮李月浇在了牛排上――中式牛排毫不犹豫的沿着黑椒汁之路迈进,即使是杨锐也无法改变。

    李月脸红了一下,小声说:“谢谢。”

    “不客气。”黄茂的情商不足以在这种时候说出提升温度的语言,干巴巴的回答一句,就傻乎乎的走开了。

    李月看他这种做派,也是无奈又好笑,不过,旁边新出炉的蛋糕很快就吸引了她的注意力,纯白色的奶油,瞬间吸引了一排队列。

    李月也毫不犹豫的拿了三块蛋糕,并分给朱姐。

    随着新一轮供应食物的步伐,杨锐也被从人群中解放出来,重新回到角落里,杨锐呶呶嘴,对史贵道:“咱们这才是不到一百人的规模,你要开自助餐店,每次不得两三百人,这些队伍得排到天荒地老去,也影响消费体验不是?”

    “太费时间,太贵的,咱们不提供不就完了。”史贵观察了一会,心里更加笃定了,却道:“锐哥儿,咱们合伙做这个买卖吧。”

    “我没时间。”

    “您出一部分钱,再出地方就行了。”史贵眼巴巴的看着杨锐,又道:“出版社我继续弄着,那边工作清闲,我忙的过来。”

    杨锐想了一下,倒是没有断然拒绝。餐饮这么麻烦,偏偏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偌大的体育场,也不能没有餐饮。

    杨锐以前是准备引进几家,再弄一个食堂的,史贵要是愿意入场,倒不是个坏主意。

    毕竟,出版业在中国的确是一个夕阳产业了,虽然有各种杂志,各种考试,间歇性的帮忙续命,但单论经济收益的话,开一个出版社还真没有一个饭店赚钱。

    “你要是真想弄,就和李章镇谈,我没有意见。”杨锐也不指望着从这里赚钱,不过,史贵既然拉他入股,他也不必拒绝,一家好点的餐馆年流水破百万很正常,李章镇应该能谈出一个好合同出来。

    反而是杨锐自己,与史贵的交情不浅,没必要直接插手。

    他们这么做,史贵也觉得自在,立即拉着李章镇往边上走,不一阵子,两个人就联袂而归。

    “谈好了,咱们所有罗马装饰品,包括这些铠甲,瓷器,作价两万五,另外,您再出两万五,占49%的股份,史贵自己出五万块,占51%,餐厅的事,史贵说了算,您光看分红就行了。另外,新餐厅租咱们体育馆的地方,就用停车场前面一楼的门面,一共600平,一个月两千块,一年两万四,签6年合约,先一次性付一年的,以后每年加5%的租金。”李章镇噼里啪啦一口气将谈好的内容说了出来,然后和史贵一起看向杨锐。

    “我出两万五,收回来两万四,等于没出钱拿了49%的股份?”杨锐望着史贵,道:“你太吃亏了点吧。”

    “两万四又不是白给的,这不是租了房子,再说,还有这么多东西呢。”史贵笑道:“我出的钱,刚好再买点锅具什么的,再请人开薪,就够了。我本来想要这些锅具的,老李说是食堂的,不肯给……”

    看他确实满意,杨锐点点头,道:“李章镇是华锐的经理,让他和你签约,再成立一个新公司吧,你决定名字……”

    “就叫罗马时代怎么样?”史贵和李章镇早就讨论好了。

    “没问题。”杨锐笑笑,又道:“你的出版社可别落下了,我还准备在你那里出专著呢。”

    “尽管来,尽管来。”史贵的脑袋点的飞快。

    “杨锐先生写了书?那我可要好好的拜读一番。”又是一位端着盘子路过的说话了。

    李章镇一直在跟前察言观色,小心伺候着呢,此刻连忙上来,道:“这位是咱们科委的贾主任。贾主任特别关照咱们华锐实验室!”

    他是用半京腔的粤语说的,偏偏大家就非常吃这一套,贾主任就一点都不着急,等着李章镇把一句话说的像是八句话那么长,然后才笑着摆摆手,说:“没有什么特别关照的,我们科委就是要支持科学技术,这就是我们科委的工作嘛,你们的实验室搞的好,我们也有面子。”

    “多谢领导支持。”杨锐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华锐实验室的所有人,但他负责华锐实验室的工作是确定的,缓了一口气,他又连忙回答刚才的问题:“我是说有史老板的出版社,以后出专著就简单了。我现在可没资格出书。”

    实际上,任何人只要愿意出钱,都有办法出书,国内的出版管制看似严格,书号却是半公开出售的,给钱就卖。而有了书号,剩下的就是印刷和宣传成本了。对于学术专著来说,宣传成本都可以省下来,厉害一点的直接卖给学校里的学生,甚至塞到本校的教科书采购计划里,影响力不够的就少印一点,塞到自己的床底下见人就送。

    这种事情在80年代还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书号和印刷成本,相对于教师们的工资来说比较高,不是虚荣心爆棚的,不一定会这样做。到了2000年以后,情况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那时候,很多学校评教授都要求学术专著了,没办法正常出版专著的副教授们,为了评教授,硬着头皮借钱也要自己出书了。

    杨锐还没到有资格出书的江湖地位,更无此必要,自然不会去花这个冤枉钱。

    贾主任却显的有些失望,反而道:“有机会出书,就要抓住机会,咱们区今年评奖的书还没有凑够呢。”

    说了这么一句,贾主任摇摇晃晃的寻肉去了。

    杨锐没什么表示,却见身后的李文强等人亦是摇摇晃晃的,一脸激动。

    “怎么了?”杨锐奇怪的问。

    “我听贾主任的意思,是不是咱们出了书,就能获奖?”李文强低声问。

    “大概是吧,你写了书?简历里没说啊。”

    “我写了,没发表,因为以前也没钱,书稿就在家里堆着。”李文强说着脸色一红,又道:“我现在不是有钱了……”

    “那是给你的安家费……算了,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杨锐劝了一半,觉的没必要再说。

    李文强的老婆此时站了出来,道:“我支持文强,文强想出书很久了,我们以前是没办法,现在要是能出了书,再得一个奖,家里钱花光都乐意。”

    后面的段波和张学通亦是大为心动,不过,他们都没有完成的书稿,此时只在心里绕着念头,然后听李文强与史贵低声讨论。

    ……

   
………………………………

第555章 心痒难耐

    史贵的出版社挂靠在中丝公司的出版社下面的,严格来说,其实只是一个图书公司。

    像是后世的许多图书公司一样,这间公司也是依靠教育刊物来盈利的,当然,他也从大流的出了一些名著小说什么的。

    80年代初是知识匮乏的季节,如果再早两年的话,大家想找一本书来读都难,北大的流动售书点刚开的时候,根本是人山人海,想买书的人是挤都挤不进去。

    然而,经过两年的发展,到了84年的当下,书籍的匮乏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大家再也不是见到什么都想买了,史贵的图书公司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积压。

    好在杨锐给他做的几套试卷还很好卖,另外,史贵时不时的还能拿到一些中丝的订单,才算是小有收益。

    可是,他的这些收益和同时代的其他行业比起来,实在太少太少了。

    不说倒卖批文的赚的有多少,就是其他下海经商的人,无论是卖家具的,卖电器的,卖衣服的,一个个都比他赚的多的多,至于做家具的,做衣服的,做电器的,那就赚的更多了,这真正是一个实业兴邦的年代。

    而在所有产业中,唯独出版赚钱很难。一方面,他们要付版权费,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受新华书店系统的挤压,除此以外,印刷所需的纸张,也属于控制物资,想拿到合适的价格,并不容易。

    最后,盗版对出版社和图书公司造成的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