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我们安排专人介绍。”李章镇想的似乎极细致。
“好吧……做的好。”杨锐最后还是鼓励了一下李章镇。人家的确是用心做了,虽然有点太超前,甚至比杨锐想的还超前,但东西都做出来了,钱也花出去了,他也就不纠结了。
李章镇被夸的一脸笑容,假意谦虚道:“没什么的,欧美人举行婚宴都喜欢做主题,白雪公主的主题啦,绿野仙踪主题啦,尼斯湖水怪的主题啦,罗密欧与朱丽叶主题啦……咱们做的古罗马主题其实也不新鲜,不过,咱们毕竟是在仿古罗马的建筑里,这个味道就出来了,您说是吧。”
“你这一口您您您的,北京味是有了,我就是有一点奇怪。”
“哎,您说。”李章镇继续用粤味京腔回答。
杨锐摸着下巴,思索着问:“你刚说的欧美人举行的婚礼主题里有尼斯湖水怪的主题,谁做水怪?”
……
当杨锐穿着哈德良皇帝阁下的衣服出现在场地上的时候,全场轰动。
在短暂的惊诧过后,则是忍不住的笑声与议论声。
老实说,古罗马的建筑是极其优美的,尤其是皇家的单个建筑,看起来比我大清的建筑有味道的多。
但是,古罗马的衣服实在是瞅的够呛,比我大清的马蹄袖也好不到哪里去,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的古罗马人像雕塑,十之**都是躶体或半身躶体。反而是铠甲一类的战斗服,稍微看的过眼一些。
当然,李章镇胆儿再大,也不敢把杨锐穿成逗比,他给杨锐准备的,是从香港特别定做的,稍微经过了一些设计加工,再加上杨锐的身材极佳,整套儿展示出来,倒也是英姿勃发。
就是看的人民群众一抽一抽的。
这年月的人,哪里去过什么主题餐厅,玩过什么cosplay啊,一个个都当西洋镜似的参观。
就是黄茂,都在李月的撺掇下,大着胆子,过来摸了摸杨锐的衣领。
“丝绸的。”杨锐声音沉闷,说不上高兴不高兴。
他高兴不高兴,来参加宴会的各位都管不着了,尤其是几位带着夫人来的小牛们,他们原本都是三十好几岁的人了,现在下海跟着杨锐,要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现在看着杨锐的打扮,全都乐了。
杨锐也不管其他人,就在几只小牛跟前绕着,隔三差五的聊两句联络感情,顺便帮人家捋捋毛。
现在想挖点人可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放弃编制的这种,别看以全国层面来说不少,具体到个人就稀罕了,真正的下海热潮要到92年,也就是南巡讲话以后才开始。
在84年的当下,干个体户是丢人的事,有多丢人,基本就和上街当乞丐差不多,不是家里的条件特别困难的,没有干这个的,尤其是知识分子家庭更是如此,有些时候,赚的多几倍工资都没有用,因为钱够用了。
别说是大学里懂英语,有前途的教师们了,就是后世的中小学校或者幼儿园,一个月拿两三千元薪水的多了去了,让他们去做月薪两三万的乞丐,又有几个人愿意?
杨锐的华锐实验室多亏了有外资背景,这才能吸引到几名小牛加盟。
毕竟不是纯粹的个体户,不过,就算是这样,杨锐弄来的四辆车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同样是84年,第一批进入中国的外企,比如可口可乐,依旧很难招到大学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宁愿拿每个月几十元的薪水,去包头工作,也不敢到月薪几百上千元的可口可乐应聘,习惯的力量如此强大,更别说杨锐想要的是指定的几条小牛。
而这几条小牛的加盟,也终于充实了华锐实验室的基础,让杨锐有了参与高水平国际竞争的信心。
李文强等人的年纪都比黄茂和涂宪大,经验也更加丰富一些,而在个人水平方面,至少都比涂宪强。
杨锐第一次见涂宪的时候,涂宪还在为sci入门级期刊而忙碌中,李文强等人虽然不一定都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过文章,但他们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也都是有些水平的。
这差不多也是杨锐能找到的最强选手了,再厉害一点的,基本属于科研界中混出了一点名堂的,那杨锐就是端公爵王出来,估计也没什么用。就比如杨锐认识的云南大学的副教授康弘,严格说来,他的水平可能还比不上李文强,但人家在地方大学可要滋润太多了。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真能达到地方大学的教授水平,又是年轻人,就比如加强版的李文强,文章积累的再多一点,项目做的再多一点,那人家也用不着放弃编制这么纠结了,就在地方大学里混着,几年下来,什么都少不了,学校里不分配小车,自己用经费买辆吉普212却是没问题。
如果不是有杨锐的干扰,这些小牛里的某些人,还真的会就此路线发展下去。
所以,为了留住小牛们,杨锐不光给钱,还要走心的,嘘寒问暖什么的,是少不了的。
只有这样对待小牛们,才能成为一名好的牧场主,也只有成为一名财大名粗的牧场主以后,他才能随便宰牛。
杨锐套着古罗马的皇帝装束,一边摆pose,一边吃牛肉,一边对人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直到史贵怀着赞美的声调,将他唤醒:“锐哥儿,你做的这个自助餐,绝了!”
作为一家挂靠在中丝旗下的正规出版社,史贵的存在对实验室的研究员们是一个利好,因此也被杨锐邀请了过来。
在与文化人打了一年的交道以后,史贵的文化属性也极具提升,一件白衬衣穿的有模有样的问:“锐哥儿,这个自助餐是谁想出来的?一个人多钱?”
“这是招待宴,不收钱。”杨锐把手里的权杖倒腾了一下,顺便吃两口哈密瓜清火。
史贵呵呵的笑两声,道:“我知道是招待宴,我的意思是,正式营业以后,这里一位多钱?”
“正式营业?这就是一天招待宴,今天弄完了,明天就撤掉了。”
“那这些东西呢?堆库房?那不是全白瞎了?”草帘子破席子不值钱,但如杨锐身上穿的衣服,厨师身上穿的盔甲,那还是很像模像样的,另外,李章镇为此专门购买的瓷器,也为数不少,看的史贵心焦。
杨锐耸耸肩,道:“这衣服我穿一次就够了,再穿我可跟人急了。”
“不用你穿啊,找个体型好,身材高的就行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还不是遍地都是。”
杨锐为遍地都是的两条腿男人深深默哀了五秒钟。
史贵以为杨锐在思考,看看周围,道:“这么好的条件,怪浪费的,咱们不如专门搞个罗马自助餐厅,你看怎么样?”
“你的出版社不搞了?”杨锐并不意外的看了史贵一眼。
“盗版太厉害,书号也贵,你帮我弄的那个印刷厂,比出版社赚钱。”史贵叹口气,道:“生意不能说是不好,也不忙就是了,我想再弄个啥试试,你知道的,我家里以前就开了个小饭店,这边要是开个自助餐厅,我让老婆主管,肯定好赚。”
“你想用这些东西,开在哪?”
“就开这里,成不?能玩得起保龄球馆的都是有钱人,玩一圈都饿了,附近也没别的吃的了,我开一个自助餐,说不定还能和保龄球馆互相促进。”史贵是越说越振奋。
两人本来就是站在取餐的地方聊天,史贵的音量提高了,自然有人听到,还毫不客气的围拢了过来,竟是开始打问起来:“啥时间营业?多钱一个人?”
……
………………………………
第554章 出书
84年的中国,至少在城市里,温饱问题是解决了,尤其是北京城里,但凡是有工作的人家,总少不了一口吃的。
但是,吃与吃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现如今,米饭和面自然是管够的,想要精白面富强粉也没有问题,但肉食和蔬菜就很少了。
夏天还好一点,如果是冬天的话,就只有白菜、土豆和萝卜三种冬储菜,大部分人家,都是从秋天开始就做腌菜了,北方人家,城市里不一定家家户户有储水缸,但是一定有腌菜缸的。
家里女主人认真一点的,还可以在秋天的时候做西红柿酱,把西红柿切碎了灌到打点滴的玻璃瓶里再蒸熟,封口以后,也能放一个冬天,随用随取,这差不多就是冬天最高档的蔬菜了。
至于不健康的大棚蔬菜,那都是特供。
对老百姓来说,肉制品几百年以来都是稀罕物,没有票证的年代,有钱还可以随便吃肉,有了票证以后,能顿顿吃肉的家庭就很少了,敞开了吃肉,对大部分人来说更是少有。
即使是领导干部,在吃肉的问题上,也不是自由的,看他们的身材就知道了,能培养出大腹便便的体型的领导干部,还是不多的。而他们参加的各种宴会,虽然少不了大碗吃肉的场景,可毕竟不是每一口都是肉。
在这个年代,每一口都是肉,那真的是如天堂一般。
就比如现在的自助餐。
朱姐和李月,都不由自主的来到杨锐身边,看他怎么说正式营业的事。
杨锐没想到客人比自己积极,不禁摸摸鼻子,道:“八字还没一撇呢,大家先好好吃饭,以后真要是开这么一家店,我再通知大家。”
“不着急,站一会有助于消化,等会能多吃点。”朱姐摸着小肚子,一副我要听评书的模样。
杨锐苦笑:“您想消化就到小树林里溜一会好了……”
“不去,小树林里都是一对一对的。”朱姐说完盯着杨锐,道:“这个店有意思的很,你啥时候开呀,我们好来捧场,先说好,不能太贵。”
杨锐无奈道:“我们还没决定要不要做这个自助餐。”
“害怕不赚钱?”朱姐低头看了一下盘子,道:“也是,卖的贵了,来的人少,就要有菜剩下来,卖的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