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第4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组原本就在做钾离子等方面的研究,对于领域热点的研究非常关注,所以,他们在杨锐于jmc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之后,就开始了理论储备,这样才能在杨锐发表大论文于cell以后,迅速跟进。
然而,诱变基因,确定突变基因,克隆基因等一连串的步骤,确实艰难,中间的关键点成千上万,四个人加上十几条科研狗,忙了小半年的时间,也不能得到最后的结论。
面对数百万美元的经费开支,以及穷追猛赶的竞争对手,即使是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组,也被迫屈从于现实。
当然,他们一开始是不准备全面复制杨锐的研究的,然而,当自己的路走不通的时候,他们也实在缺少其他的选择。
科研从来都是一种容错率很低的工作,它实在是太贵了,不论投资人是国家还是个人,没有人会轻易给失败者第二次机会。
而越是霍普金斯大学这样的研究机构,科研竞争也就越残酷。
他们中的优胜者,可以轻易的得到几百万,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资金。
但是,一旦失败来临,一旦优胜者变成了失败者,经费的削减是不会绅士的变成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用一无所有来形容还差不多。
实验室毒药的生活,可比票房毒药的生活难捱的多。
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们假如有一两年的时间,很可能用不着再利用杨锐的实验方法,然而,他们并没有一两年的时间。
事实上的,大部分的研究者都没有一两年的时间去耽搁。
如果这样考虑的话,在未来可期待的时间段里,似乎可能看到更多的孪生论文。
想到此点的教授们表情各异。
“原信在你这里吗?”校长放下复印件问。
“我暂时借了过来。”蔡教授笑着拿了出来,递给校长。
校长也是留过学的人,又读了一遍,道:“交给外宣部,想办法发表出来。”
蔡教授瞬间醒悟,连忙说“好”,又笑道:“这可有意思了。”
“会是一个大新闻的。”庞校长酸溜溜的来了一句。在此之前,他是杨锐科研竞争的对手理查德的支持者,为了与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合作,庞校长甚至提供资金给理查德。
然而,理查德钱花了不少,科研竞争却是输了,不得不灰溜溜的回国,现在都没有爬起来。
相比之下,杨锐没有学校和政府的支持,反而获胜,如今更是得到了多方赞誉,庞校长的脸是很不好看的。
好在他仍是副校长,正常人也不会当着他的面提起这茬,不过,威信受损是不可避免的。
蔡教授甚至没有理他,只是笑说:“正好用霍普金斯的教授们做铺垫,帮他们好好宣传一下,也让大家了解一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要宣传胜利者,最好的办法是宣传敌人的强大,比如对陈景润的宣传,间接作用是宣传了哥德巴赫定理,甚至引来了无数民间数学家的关注。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中国几乎没什么名气,想来这种情况,会在一轮宣传后得到改善。
想想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们撸着黄色的胡子,愁眉不展的写论文,并因此为中国人所知,大家竟有莫名的兴奋感。
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学者,大家对霍普金斯的认识都相对客观。
简单的说,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组,不敢说是地球最强,那也是地球至强了,“不得不全面采用杨锐的方案”的分量有多重,与会众人都有点想不出来。
“霍普金斯大学的学者们是很认可我们北大的研究和教学水平的。”蔡教授又将话题给拉了回来,乘热打铁道:“咱们总不能自己把人往外赶吧。”
这一次,即使是有反对意见的,也说不出话来,校长也微微点头。
“一个独立实验室换一名高水平的学者,也是赚到了,对吧。”蔡教授得了便宜,顺便调戏一下众人。
物理系的教授有气无力的道:“那也要他留在北大才行。”
“离毕业还有三年时间……”蔡教授呵呵的笑了两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那就这么定了。”校长考虑结束,算是拍板了。
蔡教授拊掌道:“我们一定把这个独立实验室办好了。”
“这次开支的都是额外经费,必须办好了。”校长默算了一下开支,略有些肉疼,加了一码。
蔡教授笑着拍胸脯,其实还有点不放心的道:“杨锐已经准备好了项目,但申请经费很耗时间,还请把学校的经费优先拨下来。”
“现在谁还敢卡杨锐的项目。”庞校长阴阳怪气的来了一句,但也就仅此而已。15万美元和美国驻华大使这样的短句,本身就像是匕首一样锋利。
仅仅两天的时间,学校首批5万元的拨款就给送了下来,绝对的优先通道,而且直接送到了杨锐的私人账户里。
说起来似乎有点违规,可事实上,直到90年代末,科研资金都是这样一种模式,申请的时候固然困难,可一旦申请下来,怎么用就很难监管了,在没有严格纪律的情况下,不仅研究员觉得对公账户麻烦,单位财务人员也觉得对公账户麻烦。
在全国各个火车站都有人喊“发票发票”的状态下,过程监管自然也形同虚设,大部分情况下,也只能是分阶段拨款,再分阶段看成果,归根结底,也就是成果。
用了5,000元经费的,你就要做出5,000元的东西来;用了50,000元经费的,也请做出50,000元的东西来;用了500,000元经费的,请一定做出500,000元的东西来;用了5,000,000元经费的,拜托做出5,000,000元的东西吧!
至于什么样的东西值五千元,什么样的东西值五百万元,归根结底,也就是看论文与其影响因子了。
不过,杨锐这一次却没有自己使用这五万元,而是一股脑的转给了系里,让生物系里决定。
一方面,他的前途远大,不愿意沾染黑灰白色的经费,另一方面,权利和义务对等,学校和院系是依靠经费生存的,研究员们若不上供,又如何维持这样的科研体系运行?
天底下没有哪个体系是完美的,杨锐不是政客,也无心对抗和改变它,不如让院系自己做决定与分配。
5万块钱对杨锐来说,可有可无,但对大学里大多数拿着一两百元工资的人来说,却是一笔巨款。
这笔钱的拨付,也理所当然的进行了公示:本校一年级生杨锐,将独立主持生物系离子通道实验室,筹建经费25万元,研究经费18万元……
不到半天时间,全校师生都知道了此事。
……
………………………………
第529章 别谦虚!
早晨。
杨锐踩着点儿跨进阶梯教室,三个班的噪杂,也像是阶梯音似的,一档档的降低。
须臾,这教室就像是从视频变成了幻灯片,还不带配歌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定了杨锐。
杨锐略微发愣,旋即表情轻松。
他是什么品种的?他是补习老师出身啊!补习老师看学生,从来都和看土鸡瓦狗一般,三个班的目光算什么,想当年,他的补习班做的最火的时候,举行家长会,布置下来的作业,吸引了多少想杀人的目光?然而,土鸡瓦狗们的目光并没有什么卵用。
“早安!”杨锐挥挥手,动作流畅面带微笑,如领导检阅一般。
稍沉默了片刻,角落里悠然响起一声湖南腔:“款爷!”
“款爷!”其他学生也嬉笑着叫了起来。
今天上课的都是大一新生,好奇心多于嫉妒心。
杨锐坦然认了,继续挥手,然后坐在前排。
周围的同学立即如同记者一般,用目光围起杨锐,几秒钟后,更有人好奇的询问起独立实验室和经费的事。
跟前的一名女生更是彪悍的道:“五万元长什么样子?啥时候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五千元呢。”
“还五千块?我一千块摆一起都没见过……”
“钱是打入银行账户的,不是现款。”杨锐像是聊天似的回答。
“不能取出来?”
“能取出来,但要提前给银行说。”杨锐笑答。
“对哦,我一直奇怪银行里要准备多少钱,这么说,要取钱多的时候,要提前告诉银行,他们才准备钱?”
“没错。”
“那咱们要是抢银行的,不是趁机能多抢一点?”
“现在转行,有点晚了吧。”杨锐轻松的配合说话,自然而然的消弭了隔阂。
北大出的杰出人物多了,在校期间出名的,杨锐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没人会真的“追星”。
80年代的北大,精英思想更甚,都是骄傲之极的高材生,大多数人心里想得,恐怕还是“彼可取而代也”。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大约就是胥岸青同学了。
坐在窗边的胥岸青同学,原本也是金字塔顶端的存在,光是高考状元的名头,本来就足够他高兴四年了。
可惜,他虽然得到了省状元,却是全国理科排名的第二位。
没有人会记得第二名。
胥岸青比任何人都更清晰的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开学不到半年,就没有人再说这个茬了――杨锐的全国高考状元的名头,三五不时的还是会被人提出,但全国高考第二名,这种绕口的名号,仿佛根本不存在似的。
胥岸青尽其所能的努力,同时尽其所能的调整自己的心情。
在今天以前,胥岸青觉得自己做的几近完美。
直到杨锐灿烂的笑容,出现在这间教室。
教室里的阳光,仿佛都被杨锐所遮蔽了。
胥岸青看着杨锐帅气的笑容,看着周围人的各色笑容,不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的人生之路,该如何走下去?
杨锐也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