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478章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478章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玻璃心也好,说是底线太高也好,他是宁愿得罪杨锐,也不想在学界同仁面前丢脸。

    当然,这也就是杨锐声望不够了,换一名学霸级人物,就算指着大便说干燥,食品专业的也可以接一句“真空包装更保鲜”。

    肖经理内心里是不愿意复述的,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只好示意小郭说。

    小郭有点紧张,低了一下头,说:“杨先生刚才说,那个……碳酸饮料不健康。”

    现场有明显的吸气声。

    对于2014年的中国人来说,可口可乐也许就是一种饮料,健康或者不健康的讨论,仅止于商业和健康。

    然而,1984年的中国人,却不免要联想到更多的东西,而最重要的,永远是政治因素。

    作为进入中国的外资标杆企业,可口可乐在最初几年经历的风波,总是与中国政坛息息相关。

    1978年,允许可口可乐进入中国的协议签订4天以后,中美双方正式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宣布“中美双方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师级外交关系”。

    1982年,可口可乐在北京各大商场,做了中国现代市场上的第一次卖场促销,北京各大报纸发音强烈,《内参》频发,继而有了陈云的批示。

    1983年,刚刚过去的“咖啡因风波”则是让小郭、肖经理,以及众人不安的主要原因。

    因为东北某研究所给小白鼠喂食可口可乐后,小白鼠出现兴奋现象,一些地方卫生部门以“可口可乐含有咖啡因,不符合卫生要求”为由,不允许可口可乐在市场上销售。这次事情闹的很大,一度让可口可乐有打国际官司的冲动,但最终,这家跨国企业还是以中国思维,通过中粮解决了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口可乐综合了数十个国家的数据,提供了数百份的证明文件,证明咖啡因来自一种cocacola的植物本身含有的咖啡因,并非人工添加,其他国家并不禁止咖啡因,而中国的茶里含有的咖啡因超过可口可乐好几倍……

    整个过程,对可口可乐来说,并不比一次国会质询容易。

    现在,杨锐再次提出健康问题,不禁令人怀疑,这是有人授意的?还是一次偶发事件。

    ……

   
………………………………

第505章 我家的实验数不清

    “这个……杨锐同志,你说这个话,有依据吗?”前排的中年人思索片刻,就问了出来,又道:“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咱们中粮北京研究所的,常世辉,副研究员,我回忆了一下,最近没看到这方面的文章呀,不知道是不是错过了。”

    他的语气沉了一些,略有质问的因素,显然是准备来一场大讨论了。

    在场诸人大多与可口可乐有这样那样的关系,眼神里也都是跃跃欲试。

    只要将讨论范围局限在学术范围内,那就算是惹到了谁,也没关系,怪只怪你们找的人学问不精。

    相反,如果能用学术方式解决政治问题,想必可口可乐也不会吝啬于一些付出。

    过去几年的经验表明,可口可乐在某些方面还是相当大方的。

    杨锐没有想到还会有政治问题,他只是单纯的考虑,不要说出太超前的东西。

    稍一思索,杨锐既道:“依旧的话,首先从碳酸饮料的成分说起吧。排在首要位置上的是热量,一瓶可乐含有150千卡的热量,这可能引起肥胖问题。”

    严正以待的常世辉愣了几秒钟,噗的笑了出来:“热量?我算一下,150千卡就是大概……三四十克的白糖的热量,一个月喝一瓶可乐算多了吧,三四十克的白糖算什么?咱们国家的主要问题是营养不足,不是热量过剩。”

    另有几个人也都笑了出来,如果所谓的健康问题是这样的话,那根本不算是问题。

    甚至可口可乐的小郭都笑了出来。

    杨锐没笑,淡定的道:“热量还能算平均?我今天吃了四碗饭,山区受灾的老乡一口都没吃,我们俩平均吃了两碗饭?我今天喝4瓶可乐,你一瓶都没喝,咱们俩平均两瓶?肖经理,你们可口可乐的主要销售对象是什么人?”

    “哦……主要是在中国的外国人。”这是政治正确的回答,写在文件里的标准答案。

    常世辉还在为杨锐的平均论不高兴,道:“你不要岔开话题,健康或者不健康,本来就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能算平均,但你也不能盯着一个人看呀。”

    “砒霜的量小是中药,量大是毒药,你要说平均,你知道美国人可口可乐的年平均摄入量是多少?人均200升每年?肖经理,是不是?”杨锐询问似的看向肖经理。

    虽然不是什么机密信息,但在封闭的80年代,这样的数据不去查也是不知道的。

    肖经理显然知道,期期艾艾的道:“差不多是这样。”

    他刚才其实也有点轻松,现在又觉得没那么轻松了。人均两百升每年的数据张口就来,要说杨锐对碳酸饮料一点认识都没有,这是不可能的,谁没事查这些资料记在脑袋里?

    但是,如果杨锐对碳酸饮料有一定的研究,又持有不健康的认识,这就麻烦了。

    肖经理提前了解过在场每个人的背景资料,而杨锐的资料,可是相当的显眼。

    《cell》不是大白菜,在场的三四十号人里面,估计只有十分之一接触过,还不一定是第一作者。

    这也就是在北京,而且是可口可乐的邀请了,哪怕换成是美国,比例也不会扩大多少。

    至于这些人的话语权,那更是可怕。

    因为你没有反驳的力量。

    两个闲人吵架,可以说来说去说不清楚,两名科研员吵架,能做评断的就很少了,许多时候,就要历史来评断。

    但是,当一名顶级期刊的作者持有某种意见的时候,大众往往只有聆听的份,当然,大众大多数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听到的是什么,但是,在切身利益相关的时候,听不懂也只能听,听不懂也只能根据权威的话来照做。

    经济学家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早在凯恩斯时代以前,经济学家就在实质上掌握了国家和普通人的钱袋子。加息还是减息?加多少减多少?印钞还是回收钞票?刺激经济还是债务重组,这些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决定,往往就是一两名,至多数名经济学家所作出的决定,在未知因素诸多的环境下,权威学者也许在频繁的出错,但他们的权威却鲜少受到质疑,因为用其他人的话,出错的可能会更多。

    可口可乐非常清楚学界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力,否则也不会三五不时的组织这样的活动。

    不过,肖经理的经验显然还不足够,甚至来不及影响局面。

    这时,杨锐彻底进入了辩论状态,道:“每人年均喝200升的可口可乐,这个热量水平,肯定超过健康值了吧,正常人一年是吃不了这么多糖的,但喝可乐就变的很轻松了吧。”

    “美国人还家家都有一辆车呢,中国的国情不一样。”常世辉倒还轻松。

    周围还有研究员议论纷纷:美国佬太有钱了,200升可乐要花多少钱?

    杨锐说道:“中国在发展,经济水平提升以后,面对的问题是一样多的。”

    “问题归问题,喝一口可口可乐,不会使人不健康。”

    “说的不止是可口可乐,碳酸饮料,也包括咱们平时喝的汽水,北冰洋之类的饮料,一样会产生叠加效果。”

    杨锐这么一说,另有研究员不高兴了,道:“北冰洋汽水出售多年以来,顾客都是一致好评,并没有产生你说的问题……”

    这位自然与北冰洋的生产企业有关系了。

    “天底下哪里有一致好评这种事。”杨锐兴致来了,接着道:“再者说,热量只是碳酸饮料问题中的一个,磷酸问题又是一则。”

    “磷酸?”常世辉调动脑筋,回忆起来。

    杨锐早就组织好了语言,此时噼里啪啦的道:“许多碳酸饮料,比如可乐中的酸味,主要是来自磷酸的,你们在可乐中尝到的涩味,主要来源就是磷酸。大家都知道,磷酸是中强酸,面对金属离子的时候,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而且,磷酸结合金属离子产生的磷酸盐,溶解性很低。我记得有多篇文章,有写到,磷酸在消化道中,会降低钙铁锌铜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

    清晰严密的逻辑,是辩论中最强的武器。

    常世辉没想到杨锐还真有准备,只能道:“即使降低了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影响也不会太大。”

    杨锐逼问:“也就是会产生不利影响了?”

    “微乎其微。”

    “对你可能是微乎其微,对青少年呢?青少年的骨骼生长需要大量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钙质,磷酸影响了钙质的吸收,必然会导致骨骼密度峰值下降,关于这一点,完全可以设计一组实验。”杨锐脑海中有的是相关研究,财大气粗的道:“我的实验室正在增加人手,正好可以给新人练手……”

    接着,杨锐间断性的将一套小白鼠实验说了出来。

    常世辉顿感无力。

    这不是中国式的学术讨论啊!

    中国式的学术讨论,一般就是嘴炮,说的多了,还会互相在各种会议发表演讲,或者做报告的时候带两句,但归根结底,还是嘴炮。

    嘴炮多便宜啊,意气之争这种事情,虽然心情激荡,但大家都是社会人,当然要用便宜的方式解决问题了。

    当然,不光中国的学术讨论如此,外国的学术讨论也是这样。

    不过,略有不同的是,中国学者比较穷,就算是嘴炮越放越生气,也是宁愿在对方评职称的时候使绊子,不愿意花费宝贵的研究资金在这种地方。老外比较富,又缺乏节俭观念,念头不通达了,就算花完投资人的钱,也要先赢下一城再说。

    84年的时候,科研人员就更穷了。

    别说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