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287章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287章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上,凡是人们所知道的名人,就没有能逃得过的……

    即使不以恶意来判断,签约也是保护双方的好办法。

    您别占我便宜,我也不占您的便宜,这是一份好合同所应该体现出来的东西。

    杨锐想到此处,爽利的在合同上签字,道:“2倍的赔偿金额并不高,我不会在实验室里做其他实验的。”

    他确实不准备做,两倍金额对他来说也的确不高。

    唐集中见他落了笔,来不及阻止,只好摇头道:“你这孩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到时候学校里找你要钱,你给是不给?”

    “当然给了。”杨锐苦笑。

    周处长也觉得杨锐莽撞,想想领导的吩咐,咳嗽一声道:“这个律师,有没有其他的合同,我们再考虑一下,重新签一下。”

    律师再次智商崩塌,心想:果然没有一次的合约是好签订的。

    还是杨锐好说歹说,才确认了继续签合同。

    这一次,唐集中和杨锐,以及周处长同仇敌忾,一起强烈谴责李章镇代表的华锐公司。

    骂人的时候,总是让时间过的飞快,上百页的合同也签的顺利。

    签好了合同,唐集中一拍手,乐呵呵道:“行了,杨锐你从今天开始,就算是咱们电泳实验室的人了,电泳实验室就在咱们实验楼的二层,一共三间,都是咱们的,这也是我新申请的实验室,目前是省级重点实验室,有希望申请国家级。另外,我还有一间做凝胶蛋白的实验室,以后会合并过来,目前还放在3栋的一楼……”

    被用过就扔的周处长完全没有做卫生纸的觉悟,也呵呵的笑着说:“恭喜唐教授。”

    “哎呀,麻烦周处长了……”唐集中这才回过神来,重新说起了场面话。

    翌日。

    杨锐尚未抵达实验室,唐集中找了小老板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他的实验室。

    当然,现在人并不用小老板这个称呼,头马也不能用,于是,“小组长”的头衔就挂在了杨锐身上。

    不得不说,这个头衔难听透了。

    可是为了不出丑,杨锐在唐集中介绍了自己以后,装作听不到其他人的议论。

    实验室就是一个操作间,和工地差不多,这是一个讲实力的地方。在工地上,一天搬5000块砖的就是比3000块的受尊重,在实验室里,一天能做五十组对照试验的,就是比三十组的受尊重。

    无论是实验室还是工地,纯用口号和理想都是没用的。

    杨锐看了一圈,首先发觉研二的汪颖的实验能力比自己强。

    要是论理论知识,杨锐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唐集中上次选人的时候,被杨锐当鸡一样鹤掉的学生里,不乏研究生。

    就是在实验技能方面,杨锐的水平也是必然高于80年代的研究生平均水平的,就是普通讲师,也不见得比他厉害。

    但这位汪颖同学是个特例,他本来就是南京一所研究员的助理研究员,因为是工农兵大学的学历,自觉升副高的副研究员困难,升正高的研究员极难,于是一咬牙就考了北大的研究生。

    不过,汪颖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太独。

    这也是同时代的能人们的通病,总觉得自己厉害,总想着一个人力挽狂澜,有点水平的总是敝帚自珍。80年代的传奇故事,通常是某某人在一个厂都束手无策的时候,站了出来抵抗外辱并完胜。

    就杨锐的一日见闻,汪颖在实验室里不仅不帮忙,还不按照时间表使用仪器,仗着比别人大几岁,汪颖争取到了更多的实验室资源,代价是干扰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汪颖虽然年纪较大,水平较高,在实验室里的威信却不高,做不了小老板的工作。

    尽管如此,但杨锐要是想展现权威的话,汪颖是他首先需要突破的关口。

    此外,已然大四的赵平川也是唐集中实验室里的主力军,他的数学根底非常深,需要的公式随手就能写出来不算什么,随手就能算出来就厉害了。

    现在还没有计算机代劳,所有的高等数学计算都是用手算的,这让赵平川也成为了唐集中实验室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杨锐自诩再练一年的数学,也及不上这位赵平川同学的数学基本功。

    所以,杨锐第一天,什么话都没说的走了。

    第二天,杨锐祭出了惯用的大招。

    ……

   
………………………………

第292章 交换论文

    “大家集合一下,我说点事。”唐集中拍拍手,将几名大清早赶来工作的科研狗给唤了过来。

    研二的汪颖,大四的赵平川,还有大二的孙汝岳渐次放下手上的东西,站到了唐集中面前,目光看向一侧的杨锐。

    汪颖依旧是嘴角蔑笑的狂傲样子,在这个实验室,他是最接近科研民工的存在,换言之,他目前处于随时可能变成人的蜕变状态,做的好了,甚至有可能留校做助教,即使分配到其他单位,也是北大研究生起步的助理研究员,是三只科研狗中最高端的存在。

    赵平川略显木呐,他的数学功底是在实验室里生存的法宝,但也因为数学思维太重,专业水平不足,赵平川很难独立完成实验,不得不与人合作,这让他的科研前景蒙上了阴影。如果是已成名的牛人,赵平川完全可以招募两个生物基础很好的研究生给自己打下手,剥削他们的同时完成自己的研究,可惜赵平川目前仍然是科研狗的存在,只能给唐集中打下手,奉献自己的数学能量,这让他的实验室工作平淡无奇,反正无论唐集中还是其他的实验室里的成员,丢来工作给他做,他算就是了,孤独的像是守山犬一样。

    大二的孙汝岳是前度新人新星,他本学期刚刚加入唐集中实验室,踌躇满志了还没有三个月,孙汝岳就遇到了更闪的杨锐。作为幼犬,孙汝岳只能用蠢萌蠢萌的眼神观察四周,他还不明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总的来说,唐集中的科研狗结构还是非常理想的,这得益于北大的优秀生源。优中选优的情况下,这里随便拉出来一条,都是外校遛狗的教授羡慕的品种。别说二本学校在这方面根本没有可比性,就是一本的许多高校,专人悉心培养,开小灶喂养优质狗粮也不定能有相当的结果,品种是硬伤,再者,唐集中也有给自己科研狗开小灶,更被说后者还往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较而言,唐集中的科研民工阵营就有所欠缺了。首先,他现在还不能招收博士生和博士后,虽然在申请,但就像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一样,刚刚恢复正常教学的国内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只是刚刚展开。

    接受过少则三年,多则七八年年实验室专业训练的博士生和博士后是科研民工的主力,他们和半工半读的研究生还是有相当差别的。

    当然,助教和博士后其实是一个档次,后者本身就不是一种学历,而更像是一种工作资历。但是,唐集中手下也只有一名助教,两名讲师,虽然比富教授多了两名讲师,可是分配到两个实验室里,也是根本不够用。

    唐集中吸收杨锐,就是为了解放一个或半个助教,增加科研民工的实战力。

    这种时候,维护杨锐的权威,就等于维持科研狗的纪律性。

    唐集中威严的看看对面,又和蔼的转头对杨锐道:“另外还有两名同学,在凝胶蛋白实验室。这里是主实验室。”

    再转身,唐集中道:“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杨锐同学昨天已经来过实验室,他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大家的实验室同伴,为了让大家互相熟悉,我建议你们互相阅读各自的论文,汪颖,赵平川,你们去整理一下。孙汝岳,你还没有写过论文,就看其他人的。”

    “好的。”孙汝岳和赵平川答应的痛快,他是无所谓的。

    汪颖更是觉得爽快,心里存着要给杨锐一个下马威的意思,道:“教授,我的论文样刊东一本西一本的,要回去整理一下。”

    “我办公室里有你的,你自己去拿。”唐集中给了汪颖钥匙。

    “行,那我搬过来。”汪颖话里话外,都为了说明自己的论文多。

    唐集中不禁莞尔,点头应了,又道:“杨锐也去搬吧。”

    汪颖没听出来,兴冲冲的出去了。

    说是“搬过来”,实际上,汪颖发表过的论文样刊,用一只手就能抓过来。

    总共5篇文章,全部是中文期刊,但水平各有不同,以80年代学生的水平来说,其实算得上是高端了。

    现在的大学,根本就不要求学生发表外文期刊,除了有外国教育背景的学者,一般人也发表不了外文期刊。往大里说,中国学者的数据老外根本就不予采信,往小里说,中国的某些学者也没有掌握期刊发表的方式。

    这时候的中国人,还相信外国学者和期刊是公正严明的,因为英文水平差的原因,很多时候,中国学者并不会发表普通文章到外国,以免消费人情做麻烦。他们往往是自觉做了一篇厉害的文章,才想着发表到国外,然而,具有突破性的论文往往是富有争议性的论文,一个从未在国外发表过论文的学者,其实与陌生人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学者第一篇论文就想发表“相对论”,又如何能够得到承认。

    所以,在80年代早期,中国人在外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很少,教授们都在摸索门路,学生们甚至不会考虑这种事情,对汪颖这样的老派人来说,只要能将文章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他就满足了,国内反正也没有影响因子的考量,好坏评价就只能看期刊社的行政级别了。

    杨锐却是从来没有把外国期刊看的有多神秘,到了后世,别说是研究生了,稍微强悍一点的本科生,都像是买大白菜一样的在外国期刊发表论文,有的期刊,差不都就被中国人给占领了,满篇都是“zhao”“qian”“sun”“li”的署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