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258章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258章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的又帅,又考上了北大,还能写文章赚稿费,文小满觉得,这应该是自己见到的最完美的男生了。

    最重要的是,这是她见过的最帅的男生了,即使是音乐学院,也没有这么帅而有型的男生。

    文小满甚至没有去琢磨要写多少字的稿费,才能赚到一台随身听,她用无比佩服的目光看着杨锐,说:“我如果也能写文章就好了,这样就可以自己买磁带,买乐谱了。”

    “你可以先听我的。”被女孩子赞美总是愉快的,杨锐大方的拿出walkman,一并几盘磁带,递给她。

    文小满俯身去够,舒展的身体显出美好的曲线,两人的手指也轻轻的碰在了一起。

    杨锐的手指温热,文小满的手指冰凉,各有不同的触感。

    文小满不自觉的屈了一下手指,再后悔也是来不及了。

    “谢谢。”文小满动作文雅的戴上耳机,在杨锐的说明下,轻轻的打开播放按键。

    悠扬的歌声,如泉水一般流淌了出来,娓娓动听,令人陶醉。

    耳中是清婉的歌喉,眼中是帅气的男神,文小满舒服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杨锐笑了笑,盘腿坐在铺位上,展开一叠草稿纸,一笔一划的验算起来。

    高数是理工科大学生避不开的拦路虎,也是决定科研蓝领和科研白领的关键因素,早一点复习总是好的。

    以拉格朗日、牛顿、莱布尼兹等人为代表的微积分,在17世纪就差不多建立了起来,换言之,1983年的大学生和2014年的大学生,学的都是300年前的数学家们研究的东西,杨锐在这方面的优势,远远没有他在生物学方面来的明显。

    好在现在的杨锐还很年轻,思维也异常的敏锐,这让他在复习的过程中毫无阻碍,反而让学高数,变成了一件快乐的工作。

    ……

   
………………………………

第260章 京城

    文小满希望列车走的慢一些,再慢一些。

    然而,平江进京的列车还是准点抵达了。

    文小满恋恋不舍的向杨锐道别,问:“你什么时候去学校报名呀。”

    “再过十天左右吧。”杨锐将摆在桌上的东西一个一个的收回双肩背包中,外面人山人海,他也不急着下车。

    文小满忽闪着眼睛,说:“那你不去报道,住哪里呢?”

    “招待所吧。”

    “哪家招待所?”

    “小满……该走了。”马丽华不满意了,叫住了女儿。

    文小满跺了跺脚,回到父母身边,边走边向杨锐招手,道别说:“我走了,记得哦,我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初二,文小满,明年就是高一了!”

    “记住了。”杨锐笑着向她招招手,只觉得文小满是个很有趣的小女孩,性格上很像是后世的女孩子,又多了一丝乖巧,殊为难得。

    文小满依依不舍的继续挥手,直到看不到人为止。

    文思也留了单位和电话给杨锐,让他有空寄稿子过来,在他想来,杨锐既然能考上北大,那用稿费买了东西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反而更能说明他的稿件质量,身为北京日报社的编辑,文思收罗稿件几乎是一种本能。

    待车厢里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杨锐方才背起双肩包,提起拉杆箱,慢悠悠的下了火车。

    也就是软卧车厢才有这样的待遇,在硬座车厢,任何企图耍帅的行为都会被汹涌的人群给挤变形了,即使耍帅者本人不被挤出翔来,旁边被挤出翔来的家伙也会沾他一身的。

    一分钟后,杨锐踩在了硬实的土地上,身子不禁摇了一摇,稳住身形,方才抬头看向前方茫茫多的人群,以及颇显壮丽的火车站背影。

    北京!

    作为首都,这里集中了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无论是艺术、文化、政治、经济、科研,在过去这些年里,北京都在从全国各地优中选优。

    对杨锐来说,北京也曾是他向往的科研圣地。

    不是圣地也不行,当如山一般的钞票砸在北京的时候,这里自然就泛出了金光灿灿的光环。

    科研都是用钱堆出来的。

    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动辄需要六千万八千万,而要出成果,科研经费也得有相同的数目,再加上基建费用和数十名科研人员的成本,投入两个亿,也就只能坚持几年时间。

    在2014年,仅仅清华北大两家的年度科研经费,就要70亿元人民币之多,虽然也有市政府的拨款,但里面的大部分,都是国家拨款,这么多钱,丢给任何一所学校,它都是科研圣地,而年复一年的投入,等于是十个,二十个,三十个70亿元。

    而在北京,超过10亿元拨款的学校还有北京理工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杨锐也曾幻想过师均50万元人民币的科研生活,未能成功。

    如今,他却是怀揣着百万美元来到了北京。

    1983年的百万美元,已经足够建立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了。

    当然,这是以目前的低标准和低研究经费来说的。直到30年后,中国的师均研究经费仍然没有追上国外,更不用说是1983年了。

    “北京!我来了!”就在杨锐想要发表什么感慨之词的时候,身后不远处,一名跳到了长椅上的男人,用大十倍的声音替他做了。

    在众人用各色眼光看向他的时候,此人却是脸皮子都不红一下的举起了拳头,使劲的挥在空中,并再次喊道:“我来!我见!我征服!”

    他的手臂健壮,身材高大,腰上的裤带则在随风飘荡。

    荡来。

    荡去。

    杨锐的眼神,凝望着那条红色的束腰带,莫名的觉得幽默。

    没有掌声,没有笑声,也没有议论声。

    围观众人呆了半分钟,见长椅上的男人仍然保持着一个姿势,就默默的散了。

    男人保持着了更久一点的姿势,才收起拳头,颓然跳下长椅,叹道:“北京不好混啊。”

    杨锐听到了,嘴角抽动两下,低下头,放斜拉杆箱,悄然向前,准备出站。

    “这位同学,你觉得我刚才的动作,有没有气势?说的好不好?”刚刚表演了行为艺术的男人一眼瞅到杨锐,追了上来。

    瞅不到杨锐是不可能的,就现在的火车站,男人们要么穿绿军装,要么穿灰布衣,白色和灰白色的的确良衬衫都显的非常特别,杨锐一身香港代购的黄蓝相间的阿迪达斯,脚上穿的还是海军蓝的慢跑鞋,简直像是灯泡一般明亮。

    对方显然觉得,杨锐这种装束的人,必然能够理解自己。

    杨锐上上下下的看了看他。

    汗渍衬衫、高腰西裤、圆头皮鞋,再加一条用来当裤带的红绳子。

    虽然说不能以貌取人,但这位大鼻子小眼睛的男人的外貌,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杨锐顿了一下,认认真真的道:“你刚才那句,不适合做口号,不响亮”

    “你可能不知道,那是名句。唉,我看你也挺有文化的样子才问你的,怪我老秦,我是觉得来北京的人都挺有知识的,谁知道连名句都没听懂。”红裤带儿又急又恼,更多的是自我埋怨。

    杨锐嘴角抽动了两下,踢斜了拉杆箱,继续前进。

    “我给你说说这句话吧。”老秦肩上扛着一个大包袱,依旧健步如飞的追了上来,用教学似的腔调,道:“我来我见我征服是凯撒说的,知道凯撒吗?罗马最厉害的国王。罗马知道吗?现在的意大利,古代的时候可了不得,和咱们的唐朝似的……”

    杨锐本来是当笑话听的,听到“唐朝”,不由莞尔。

    老秦一直看着他呢,见他嘴角翘起来了,立刻问:“你笑啥?”

    “我们以前都是把秦朝和罗马比的,时间比较相近。用唐朝比其实也不错,都是很强大的王朝。”杨锐给解释了一句,免得这位又冒出什么幺蛾子。

    老秦却是嘿嘿的笑了两声,用空出来的手指指杨锐,笑道:“行嘛,知道罗马,还知道秦朝,说的不错,用罗马和秦朝比更像,不过,我虽然知道,却不能这么说,你知道为啥吗?”

    “因为你姓秦。”杨锐被追的有点烦了,讽刺了一句。

    老秦却是“呀”的一拍大腿,赞道:“厉害!厉害!你怎么知道的?”

    他声音太大,险些造成围观。

    杨锐愕然。他真的是讽刺,又怎么能想得出来,真是这样的答案。

    “再说说,再说说。”老秦有种找到知音的感觉。

    杨锐被他闹的有点烦了,叹口气道:“我来我见我征服,只有征字带鼻音,不够响亮,所以不适合演讲的时候用。拉丁字母是怎么样的我不知道,人家凯撒说这个话的时候,是写信里的,不是说出来的。”

    “啥鼻音啥的?啥意思?”老秦被杨锐侃晕了。

    “中国话里面,最响亮的字,就是带鼻音的字,比如‘冲啊’,‘上啊’,‘胜利”之类的,声母都有g,越是讲究力度的演讲,就越要用这些带鼻音的词,这样才有力度,才响亮。我来我见,最多就是开口音,阶梯性说出来可以,单独用来当口号,单薄……”杨锐一边拖箱子,一边抖出一串字演讲真言来。

    老秦三十多岁的人了,连拼音都没学过,哪知道这个,仔细一想就当机了。

    杨锐嘿嘿一笑,快步拉着箱子撤离。

    老秦在后面重启了,却是盯住前方的一抹亮黄色,追了上去。

    到了出站口,杨锐意外的看到举着“西堡中学杨锐”牌子的涂宪。

    杨锐这次提前十多天出来,是想在老北京城里好好的逛一圈的,因此连打前站的史贵都没告诉。不过,涂宪是个例外。他回到北京钢铁学院以后,和杨锐一直有书信来往,杨锐也曾问到北京的情况,进而告诉了他进京的时间。

    却是没想到,涂宪竟然跑到站口来接他了。

    这也是杨锐没有习惯80年代的人际关系。现在是在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