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246章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246章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妈你真会说。”胥岸青不由笑了出来。

    “不是我会说,社会就是这样,只以成败论英雄。”胥母少见的做起来了教育家,说道:“咱们自家人都觉得你是状元的材料,可没有这个分数和成绩,别人不承认的。”

    胥岸青无奈笑笑,换一个话题说:“比我想的分数低。”

    “是状元就行了,你看这里,第二名和你差二十多分呢。”胥母指着茶几上的一篇文章。

    “全省状元是拿到了,全国的就不知道行不行了。”胥岸青还是存着一丝期望的。广东、湖南山东等省,历来都是高考大省,分数线超过其他省一大截,在这些省做了省状元,就很有可能做到全国状元。

    83年的高考,是最后一次全国一张卷,也是有全国状元诞生的最后一届高考了,在此之后,各省纷纷做了自己的高考试卷,而此类消息,也令胥岸青的渴望加大了。

    “我给你看看,有的报纸,是有说别的省的分数线的。”胥母最少买了三十份报纸,一张一张的慢慢翻,有见到说其他省的文章,就给抽出来。

    胥岸青坐在旁边细看,不是特别的专心。

    这时候,胥母的动作停了一下,就在胥岸青以为她要抽报纸出来的时候,胥母将之迅速的翻了过去。

    “不是?”胥岸青奇怪的问了一句。

    胥母闷闷的“恩”了一声。

    胥岸青觉得好奇,抢着将那张报纸给抽了出来。

    第二版正中的黑体字,映入胥岸青眼帘:全省理科第一名无缘全国状元。

    胥岸青眼都不眨的读了下去,并且很快锁定文中的数字与其前后文,只见这家报社的记者,以平实的语言表现着夸张:全国高考已确定最高分,为河东省第一名杨锐,670分!

    语言确实平实,内容确实夸张。

    胥岸青大脑,瞬间就“嗡”的一声,闷了。

    不是全国高考第一名,他能接受,在高考估分阶段,他就发现了自己的失误。

    在一场全国性考试中,发生了10分左右的失误,你不能指望对手会放过自己。

    但是,670分却让胥岸青的大脑过热了。

    书房的写字台上,还放着他对自己分数的预测,即使按照最高分来计算,即使他没有失误,化学生物和语文的失误,也会将他的分数打到650分以下,事实上,640分都是一个难以达到的高峰。

    越是接近满分的成绩,就越难以加分。

    这就好像是金属的纯度一样,什么都不准备的人,也有可能考到五六十分,就像是自然界会有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六十的金属存在一样,但是,当金属的纯度达到百分之九十,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再要提高它的纯度,就会异常的困难,以至于不可能做到。

    胥岸青将自己的大部分学习时间用在了化学和生物方面,但是,他不擅长这个,就总是会丢分。

    胥岸青自己,一直以来是将目标放在650分的,他从来没有给人说过,因为只丢40分的高考考卷,还没有人见过,他不想别人贴狂妄的标签在自己胸前――尽管他背后已经贴满了狂妄的标签。

    然而,再狂妄的胥岸青,也没有设想过670分。

    可是现在,他就看到了670分的考分。

    “也许是弄错了。”知子莫若母,胥母想办法安慰胥岸青。

    胥岸青将报纸的眉角翻了翻,摇头道:“广州日报,不会错的。”

    “广州日报怎么就不会出错了,说不定印错了都有可能,等等,再看看别的报纸怎么说。”胥母买的报纸,有的是晚报,有的是早报,消息自然有先后。

    而在广州日报下面,同样收到消息的官媒,接二连三的蹦了出来。

    “670分,这人是怎么考的!”胥岸青瞅着杨锐的名字,心里是各种的纠结,其中滋味,也只有他自己,才能品咂一二。

    忽然,胥岸青推开报纸,站了起来,道:“妈,帮我问一下这个学生考哪个学校,考什么专业的。”

    ……

   
………………………………

247。第247章 我们的状元

    “状元啊,这可是状元,唉,你没见过状元吧,哪天我给带过来,让你沾点文气。”杨山一只手叉腰,一只手拿着报纸,站在南湖干休所的食堂们前,见人就打招呼,时不时的还给相熟的人发一张报纸。

    干休所的勤务兵就站他身后,按照杨山的要求,不时的运送不同品种的报纸过来。

    这些报纸,无一例外的在宣传1983年的全国状元:杨锐同学。

    只不过,有的报纸主要宣扬670分的史上第一高分,有的报纸主要宣扬杨锐来自乡镇中学的奋斗史,有的报纸主要宣传杨锐的学习方法……

    杨山看到有文化的退休干部,比如老政委老干事什么的,就发宣扬高分之类的报纸,看到大老粗型的退休干部,比如老团长老营长什么,就发宣扬杨锐本事的报纸。

    当然,不管发哪一个报纸,末了,杨山同志都要来一句:“这就是我老杨家的种,看到没有?”

    平时爱和杨山置气的几个老头儿,今天都没了脾气,拿了报纸,瞅上一眼,连说话的劲儿都没了。

    住在南山干休所的老干部,级别什么的都差不多,条件也都差不多,到了他们这个年纪,能比较的也就是家里的子侄了。

    杨山的儿子杨峰做了老长时间的乡党委书记,在一众老干部子弟中,算是中等水平,不好不坏,杨山从来没有因此而收获过羡慕。

    其实,杨峰就是做到县委书记,干休所的老干部也不羡慕。

    但高考状元,却由不得大家不羡慕了。

    而且还是全国的高考状元。

    那就相当于是同龄人的第一了。

    现如今,所有年轻人的上升渠道就是一条,读书工作再升职,放在30年后,读书不好的可以玩体育搞艺术做生意,进不去体系的可以进外企私企混社会,谁都不比谁差。

    可在1983年的,读书不好几乎是无路可走,而读书好,简直是畅通无阻。

    老干部们越是大老粗的,越是把文凭看的无比重要。

    杨山更是得意洋洋,转着壮硕的身体,到处找人说话:“想当年,高小毕业就能做干部了,我孙儿如今是大学生了,还是排第一的大学生,嘿嘿,老张,我的种怎么样?”

    “就让你先得意几天。”和他一起下棋的老张头看不得杨山的得意样,瘪嘴道:“学校考第一的,工作了不见得行。”

    “学校考最后的,工作也不见得行。”杨山嘿嘿的笑,说:“老张,你家孙子,不是和杨锐一般年纪?他工作了吧,行不行啊?啊?”

    老张头没好气的道:“工作的好的很,最多一年就能提副科了,等你孙子毕业了,要是配到我孙子手下,记得提我老张的名字。”

    老张头的孙子连高中都没读,靠父荫进了单位,如今也有五六年的工龄了,算算时间,差不多是到了提职的时间。

    只要单位进的好,这种安排也是不错的,依靠函授一步步拿文凭的80年代人很多,函授大专,成人本科,党校硕士的干部,稍稍用点心,就能省去许多的麻烦。

    当然,成人教育充其量是让人不吃亏,想占便宜是做不到的。

    杨山虽然退休了,体系内的猫腻却是一清二楚,微微一笑,说:“现在的本科生,一年就能评副科,我孙子去的学校,出来就副科也正常,你说是不是。”

    老张脸色变了一变,转瞬叹口气,说:“我们家的那个,当年打死都不上学了,说也没用,哎,等他吃了亏,才知道好坏。”

    杨山同志意志坚定,不受老张的影响,继续攻击道:“他继续读下去,也读不到大学,不如早点工作,你说是不是。”

    老张气的扬手,骂道:“杨山你个棒槌!”

    杨山笑的无比畅快,说:“棒槌怎么了?我孙子是状元!”

    “行行行,算你孙子厉害。”老张说着停了一下,又道:“前两年怎么没看出来啊。”

    “男孩子淘气,这不是懂事了,懂事了就会好好学了。”杨山哪里有什么教育经,一通胡说,反而吸引了不少老干部围观。

    第二天一早,杨峰派人将老爷子接回西寨子乡。

    杨锐披红挂彩的坐着借来的吉普车,在乡界将爷爷接到,直返乡里。

    杨山的心情甚好,看着杨锐就笑,和颜悦色的问:“你爸摆酒了?摆了多少桌,都请了哪些人?”

    “叔伯兄弟都请了过来,再就是各个单位的人,还有他的老战友,老朋友,再就是您这边列的表……外公那边的人是他们请的,说是过两天到平江再办一次……”杨锐浑身不自在的道:“你不如给他说说,弄的太排场不好。”

    “怎么不好?”这一次,杨山不像杨锐想象的那样,端起老革命的自我要求了。

    杨锐诧异之余,堆砌理由道:“搞宴会铺张浪费不是,就是考了一个第一名,而且名次还没公布……”

    “考了状元还不请客,人家要说你小气,你不是赚了钱?就拿出来,都做了状元了,要钱有什么用,你这以后啊,国家就都给你负责了,你就好好努力就行了。名次不用等公布,我问了人,你的分数没问题,等学校提档就行。”杨山迎着风,手抓着吉普车的门,又道:“你外公要办酒也是大办,你准备一下,这两天别喝太醉了,到了平江,好好给你外公撑场面,咱们两家出个状元不容易……”

    “怎么还要喝醉。”

    “不喝醉能行?那么多嫉妒的人,得让人家发泄发泄,这可是状元!”杨山说着,又顿了一下,道:“你也别翘尾巴,现在的状元和以前的状元不是一回事了,你到了学校,还得好好学习,明白吗?”

    杨锐被爷爷的混乱话语彻底搞糊涂了,只是感觉到杨山同志很开心。

    开心也就行了,杨锐傻笑两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