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国的城建局里面,首都城建局是最惨的。
自北平时代以来,京城的居住问题就很突出,不过,那个时候没地方住,是建筑水平不达标,穷人连大杂院都住不上,只能藏在窝棚里以求遮风挡雨。
建国以后,京城的居住问题就变成了地皮不够用,皇城根下塞满了,二环很快也不够用了……
不像是民国时代的政府模式,新中国施行的是超级大政府,自上而下的国家公职人员数不胜数,而这些人的家属子女,也都需要体面的住宿。
曾经住四户人的大杂院,不得不再涌入四户新北@京人,政府用地更是规模庞大,光是学校所需要的面积,就是一个大数字,医疗等公用设施的配备,又带来了无数的事业编制的人群。
除此以外,代表着中国最先进阶级的工人们,同样有理由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
所有这些压力,全部抛给了城建局。
但是,建设的压力,根本没法和说服搬迁相提并论。
雷局长看着上级转来的告状信,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
要说拆迁,80年代其实并不难。
因为房子的现金价值很低,价格主要体现在建筑本身。40平米的平方配一个400平米的院子,是没有60平米的楼房值钱的。
所以,即使是住在皇城根脚下的居民,其实也不介意从大杂院换房到三环的位置去,若是平房换楼房的话,许多单位还会要求集资出钱,依旧得论资排辈。
比较起来,单纯的借房子就难多了。
那是纯粹麻烦人家的事,且毫无利益可谈,更麻烦的是要将对方安排下来。
差不多500个家庭,近两千口人,还都集中在几个单位,虽然有各单位的领导帮忙,依旧谈的费心费力。
少不了,还有无数的信访,状告建设局一杆领导。
整整三天时间,局长雷震画加起来没有睡够8小时,整个人的眼珠子都是红的。
办公室主任看不过眼,担心的道:“局长,实在不行,咱们和区里商量一下,各街道应该都有一定的名额。”
“把人分散到各个街道?街道的条件可就差了,人家更不愿意了。”雷局长蒙着头,一脑门子的烦闷。
他是有些后悔接下这份工作的,但是不接下来也是不行的。
市里领导决定了的事,他不主动提,就是不知趣了。
“联系的学校怎么样了?”雷局长再问了一句。学校的教学面积常有富余,尤其是那些有住宿楼的学校,若能借出些房间的话,也要轻松许多。
主任摇摇头,道:“没有一个好说话的,有说能帮忙的,最多也就是三间五间的,不解决大问题。”
“三间五间的也都答应下来。”雷局长顿了一下,道:“凑一下,再找公安之类的要点地方,他们应该也有剩。”
这就是城建局长的尴尬了,建房子的时候有他,建好了并不归他,市里托管的房子多数是有主的,灵活空间很小,任务却又很重。
平日里,这样的权责关系也就算了,现在又有求人的任务,局长的人脉顿时不够用了。
公安之类的大单位,富余的房子总归是有一点的,可最难缠的,其实也都是大单位,关系不到位的话,说出花来都没用,除非拿领导命令出来压人——估计也就能拿一个安慰奖。
“实在不行,就把任务拆解出来吧。”主任提出一个馊主意。
拆解任务是单位里常做的事。所谓上级压下级,现在要拆迁1000户人,那就分配到每个处室,科室,乃至于个人,说起来好像有些公平似的,但是,这不等于是把销售的工作交给会计做吗?
到最后,很多拆解出来的任务,都是亲戚朋友帮忙消化的。
腾房子的任务,比起其他的任务大约还要更困难一些。
如果这也要拆解出来的话,最后弄不好大家得把自己的房子让出来了。
雷局长也不想闹的众叛亲离,坚决的道:“这个任务还是要集中做下来,我们先不要急,一步步的来,先把第一批搬迁的人搬走,腾出一栋楼来,再搬入一栋楼。领导给的时限还有,不要太着急,不用着急……”
实际上,雷局长已经着急的不行。
砰砰的敲门声,打断了雷局长的思绪。
“进来。”雷局长喊了一声。
“老雷,有空吗?”推门而入的是副局长窦辉,他是平反的老干部,资格比雷局长深多了,并不客套什么,自动自觉的就坐在了办公桌对面。
在88年,全国各单位都是老干部的天下。
建国前后参加工作的一批人,还没有来得及退休呢,级别越高的老干部,燃烧的时间就越长。
雷局长也习惯了窦辉在自己办公室里的随意,烦闷中还送了一个笑容,道:“正说话呢,小王,给窦局长倒杯水,愣着干什么。”
180斤的小王连声答应,转身去找杯子。
“有事?”雷局长再开口问。
窦辉笑笑,道:“我看您这两天忙的很,就想问问能不能帮个忙。”
“我这两天光忙腾房子的事了。”雷局长不相信窦辉能这么好帮忙。城建局下面十几个副局长,就没有一个主动来揽这个活计的,大家都知道不好做,自然不愿意触雷。
窦辉笑呵呵的问:“房子找齐了吗?”
“找齐?能找五成我就烧高香了。”雷局长自嘲道:“再不行,我就只能往自己家里领人了。”
“有五成了啊,可以呀。”窦辉道:“剩下五成,我帮你想想办法?”
“五……五成?”雷局长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五成起码是一两千平米的房子,在拥挤的京城里,没有几家单位能拿出这么多的空房子来的。
窦辉点点头,道:“我刚打了个电话,对方说没问题,我就来向您汇报了。”
“哪个单位的房子。”
“也不算单位吧。”窦辉停顿了一下,道:“要说单位的话,算银行和个人共有吧。”
“啊?”
窦辉也不卖关子了,笑笑道:“就是杨锐的房子。”
雷局长彻底懵了。
窦辉道:“杨锐之前把专利卖给外国公司,赚了些钱,后来就用这个钱买了些房子。后来,为了做实验,他把这些房子,全部抵押给了银行,所以,这些房子算是银行和杨锐共有的吧。他贷款还没还清呢。”
“杨锐有这么多房子?”
“他得了诺贝尔奖,国家应该会拨一些经费,把他当年垫的钱给一部分,这样银行应该也会松口让我们用房子。”窦辉没有直接解释,而是感慨的道:“幸亏杨锐得了诺贝尔奖,要不然,这些钱的利息,都得拖死他。”
雷局长无言点头。
他心里更在乎的道:敢情我白忙活了这么久?
窦辉继续感慨,道:“你别说,杨锐这个孩子,本性就是个仗义疏财的人。当年,我们在德令农场的时候,要不是杨锐帮忙,还不知道怎么样呢。不过,也是好人有好报,他要不是自己垫钱继续做研究,又哪里有机会得诺贝尔奖啊,人啊,一饮一啄都是有道理的。”
雷局长心里只想说:你早干什么着呢?就不能早点来说?n
………………………………
第1426章 挑选
在银行和建设局的职员的监督下,几十套属于杨锐的四合院被腾空了出来。它们原本都是充当仓库来用的,就像这个时期的许多四合院一样。
不同的是,其他四合院多是放些日用品,例如柴米油盐肥皂搪瓷盆之类的东西,或者预防物价增长,或者干脆就是囤积居奇。
这段时间,国内的物价可是以每月30%以上的速度在飙升,昨天一块钱的肥皂,转天就变成了一块三了,不得不让人怀疑自己的工资怎么了。
相比之下,房价的增长就很有限了,尤其是当大家都将钱用来购买日用品以后,用来购买房产的资金就更少了。
唯一让杨锐有点麻烦的,还是四合院内的收藏品要重新安置一番,但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作为8811工程的负责人,杨锐甚至用不着亲自去做这些事,簿耿鑫同志就很乐意的效劳了。
作为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安全主管,簿耿鑫的职位亦是水涨船高,一口气升任8811工程的安全副主任——如此重要的工程,主任自然是要由重要部门的一把手来兼任了。
当然,研究机构最重要的,永远是实验室。
以及实验用动物……
“第100只,全部送到!”中牧的干部,一只只的在绵羊身上画押,顺口道:“你们要的绵羊种类还挺怪的啊,国内的品种让你们一网打尽了啊,这杂交出来,好不好吃不知道,好看的估计没几只。”
刚刚被画了符号的绵羊回头看了眼中牧的干部,再回过头去,慢悠悠的向前走。
负责接收的许正平咳了一声,道:“吃的。”
“吃种羊?你们真是要开先河了。”中牧的干部就算不是在一线工作的,也能分得清种羊和普通样的区别。
许正平一时说错了话,眼神都僵了。
在侧旁观的簿耿鑫面无表情的走过来,道:“把你的证件拿出来。”
“干什么?”
“这是我的。”簿耿鑫将自己的大红本子亮了一下,顿时让中牧的干部慌了神。
“我……你要我的证件干什么?”
“我现在怀疑你在刺探情报。把你的证件拿出来。”簿耿鑫的声音不大不小,也说不上严厉,却是听的人倍感心虚。
“不是……我就是随便问了两句……那个……”
“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你来之前,没有人给你教过?行了,带着证件跟我去办公室。”簿耿鑫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就见两名身着制服的壮汉,站在了中牧来的干部身后。
“没事的,没事的,就是问问话。”许正平一边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