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锐吃惊的张开嘴,这种挑衅,这种语气,这种态度,这是中二吧,果然就是中二吧,86年的中二少年吗?真是稀罕动物呢。
谷强的脸色却是瞬间涨红了,怒火让他攥起了拳头,道:“你什么意思。”
“你不要误会,技师并不是歧视你什么的。”韦兴思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兀自解释道:“我在国外的时候,还是蛮佩服技师的,像是我去的哈佛大学有位技术史密斯,与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合作过,不管是什么实验,任何实验室的细节,你去问他,都能得到答案,是非常厉害的人。”
谷强瞪着韦兴思,道:“你把话说完。”
“我说完了啊。”韦兴思自然而然的道:“我就是想赞你的技术好,实验做的好。”
“你说我最多就是做个技师。”谷强又不是傻的,重复了韦兴思的话,一副你不好好说,我就要揍你的表情。
韦兴思耸耸肩,道:“国外的技师是没资格发表论文的,不过,你毕竟做出了自己的东西了,发表论文也是应该的,所以说是你运气好。”
谷强的拳头毫不迟疑的举了起来。
“不要打架,不要打,不要打……”好心的中国人将谷强给拉开了。
韦兴思整整衣服,向旁边看着自己的杨锐,道:“我是实话实说,也是他问的。”
杨锐莫名其妙的想笑,心道:没想到真实的韦兴思,年轻的时候竟是这样的中二少年。
“杨主任,恭喜您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韦兴思算是认出了杨锐,又说了一句。
杨锐点点头说了“谢谢”,道:“一般人都是恭喜我发表论文到《科学》的,你了解G蛋白偶联受体吗?”
韦兴思笑笑,道:“您要发表一个science,还不是手到擒来。我的导师法兰西斯说您做出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以后只要等着获得就可以了,我想,诺贝尔奖比一篇science值得恭喜的多了。”
韦兴思的导师法兰西斯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日后的成绩也少不了有导师的光环在。
科学界向来是个很注重师生门第的地方,其实与武侠里的门派差不多,名门大派的年轻俊彦轻而易举的就能得到江湖人的追捧,即使是弃徒也要被人高看一眼,小门小派或者独行客就辛苦了,往往要付出十分的力气,才能获得三分的荣誉,以至于往往做到极限才能进入主流圈子。
韦兴思的中二病和他的诺奖导师的光环相比,至少能两相抵消。
杨锐露出笑容来,问道:“你是学成回国了吗?没有想在国外多呆一段时间吗?”
韦兴思自然而然的道:“清华有邀请我回国,我考虑……”
“到北大来怎么样?”杨锐打断了韦兴思的话,他早知道韦兴思会去清华的,不过,有小牛还是应该抓住的,虽然中二了一点,但依旧是小牛。
“您可以做决定吗?”韦兴思有些好奇。
杨锐自信颔首,道:“我想没有问题,你有什么要求?”
“我想要一个独立的实验室……”
“在我的实验室里开个课题组给你怎么样?”杨锐依旧是打断韦兴思的话。
“我还是想要一个独立实验室。”韦兴思稍微有点固执的样子,但是,对学者来说,拥有独立实验室的诱惑,确实是非常大的。
杨锐轻笑两声,将《科学》拿到手里,翻到自己的论文处,递给韦兴思,道:“你先看看我们做的项目,再参观一下我们的实验室,然后做决定。我敢肯定,清华是没有这样的条件的。”
韦兴思迟疑了一下,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发展,确实是有极高的水平了,光是他们在论文中使用过的仪器设备,就是很庞大的家底,不是清华现在所能比的。
未等韦兴思再说什么,谷强却是从其他研究员手里挣脱了出来,狂吼:“有他没我,有我没他。杨主任,这是个狼崽子!”
杨锐心道,拉雪橇的狗,谁在乎是哈士奇还是狼呢。明面上,杨锐咳嗽一声,道:“我会全盘考虑的,对了,得给大家看一下我们的论文了,还有,感谢一下大使馆……”
杨锐一句句的吩咐过去,实验室很快又回到了井然有序的状态。
只有韦兴思看着论文,一门心思的琢磨,还有谷强咬牙切齿的发出磨后槽牙的声音,像是哈士奇在搞破坏似的。
………………………………
第1331章 都是套路
“这样的话,G蛋白偶联受体的项目,我们就算是完成了?”苏先凯将论文瞅了一遍,浑身燥热的想要一把扯掉衣服,高唱一曲东方之珠。
杨锐笑看他一眼,将一本《科学》拿出来,塞到苏先凯手里,道:“G蛋白项目是你开启的,课题组的基础也是你打出来的,这本期刊给你拿着,可以吹个牛什么的。”
刚刚回到各自岗位上的实验室众都笑了起来。
苏先凯摸摸脑袋,压抑着兴奋道了谢,又道:“没想到我们竟然能做到今天的程度。”
“做着做着就出来了,没有刚起义就想着当皇帝的道理。”
苏先凯赞同的点头,用回忆往昔的语气道:“我当初就指望着有100万,能把钝化再做一做……”
在杨锐决定启动G蛋白偶联受体项目之前,苏先凯是独领G蛋白项目组的,并为此做了许多的前置工作。事实上,如果不是G蛋白项目需要的经费太多,以至于苏先凯不得不将该项目交给实验室来完成,他原本是有几率做出国际级的突破的。
但也就仅此而已。
苏先凯现在获得的,远比独立做项目好的多。
科研总归是资本的战场,知识资本和物质资本都是少不了的。杨锐这一次做G蛋白偶联受体的项目,基本等于动用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全部人力,若是再算上杨锐开金手指省下的,他起码等于动用了两个世界顶级的实验室的人力资源。
也许有人说,难道两个世界顶级的实验室,就只有10多名的研究员吗?
然而,80年代的科研世界就是这样子的,到21世纪初,也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一名科研细分领域的研究者,就是一个课题组;一名科研细分领域的研究者,再加一些科研狗,其实还等于是一名科研细分领域的研究者,就是一个项目组;至于一个实验室,到了做某个项目的时候,也抽不出几个人来。
做科研是很需要资源的,但科研活动的核心又是很私人的。
能拉出5名研究员的实验室,已经很庞大了,再多就该自己打架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离子通道实验室隐然间也是世界顶级的实验室了。
杨锐能够管理10名左右的研究员,大量的科研附属人员,并且策划正确的研究方向,提供正确率较高的科研思路,也差不多是一流的科研管理者了。
杨锐拍拍苏先凯的肩膀,再对韦兴思道:“论文看完了吧,咱们实验室里遛一圈。”
听他的语气,和商量着遛狗差不多。
韦兴思瞅了眼还有十几页没看的论文,道:“您如果是为了招揽我的话,我觉得不必再看实验室了,您的论文确实很精彩,但不符合我的想法。”
“我倒是觉得,只要你参观了实验室以后,我用不着招揽你,你就自愿加入我的实验室了。”
韦兴思哈的笑了起来,笑的鼻涕都要喷出来似的,拿出手帕狠狠的擤了下,才道:“你的实验室再好,能比哈佛的实验室好吗?”
“虽然没有去过哈佛……”杨锐顿了一下,没有继续说下去,却是笑了笑,道:“但是,就你的问题来说,哈佛的实验室好坏没有意义,决定你去哪里的,应该是我的实验室比清华的实验室好多少的问题。”
韦兴思皱了皱眉,虽然不会想到“比烂”这个词,但他大约是明白了杨锐的意思。
“我知道清华大学的实验室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我既然放弃了哈佛实验室的条件,就同样可以放弃你的实验室……”韦兴思的脑袋又昂了起来,中二之气忍不住冒头。
“这是不一样的。”杨锐打断韦兴思的话,道:“我不知道你回国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不管是报效祖国也好,叶落归根也罢,甚至单纯的因为吃不惯国外的饭也可以,但我想,除非你的理想是回报清华,否则,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优良条件,就是决定性的。”
韦兴思中二的脸颊顿时僵住了。
清华并不是他的母校,事实上,清华去年才开设生物系,招募韦兴思的原因,正是为了充实这个新兴专业,也因此给出了极好的条件。
但是,对于研究员来说,好的个人待遇只是基本要求而已,科研环境才是决定性的。
做科研的魅力,就在于站在科学前沿,为人类开疆扩土,若是没有这样的成就感和事业心的支持,大家都去产业界工作好了。
卖茶叶蛋,又哪里有造导弹有趣。
韦兴思之前并不是没有考虑过清华的实验室条件,但就像是他说的那样,他已经放弃哈佛的实验条件了,所以早就对清华的实验室条件不佳,有了心理准备。
但是,如果有了更好的选择呢?
正如杨锐所言,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相比清华也是丝毫不逊色的,事实上,还要好的多。
“你都不知道我做过什么研究,就想要我加入吗?”韦兴思的中二之魂被略略的压了下来,说了句正常人才会说的话。
杨锐耸耸肩,道:“反正是要扩张的,无非是增加一个人而已。”
他是知道韦兴思的大名的,这位主儿后来又出了国,又回了国,又出了国,造出好大一片舆论声浪,算是生物学界的娱乐名人,在基因工程和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更是让他蹭了不少的热点。
这样的小牛,学术水平是不用说的,杨锐也不介意拉到离子通道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