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锐看的好笑,道:“你们不至于吧,不想让他录音,就直接说好了。”
这边来自加拿大的骑警就摇摇头,道:“我们在国际航线上没有执法权的。”
杨锐撇撇嘴,心道:咱到中国转个机,保管全给你执了法。
不过,国家级的执法机构是难得的金主,杨锐的实验室也不做什么国家机密研究,能有外国机构的捐款是难得之事,他也就耐着性子,向他们详细讲解pcr。
对于这些机构代表和专家来说,他们需要的也不是技术细节,更多的反而是想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
毕竟,花费巨资筹建的实验室,不能转眼间就过期吧。再考虑到某些案件审理动辄数年,案件存续动辄以十年为单位,那就得考虑到为未来搜集证据的情况。
譬如十年前,若是有机构知道会有pcr的出炉,早早的搜集相关证据,现在能破获的疑案非得多几倍十几倍不可――这种想法说起来似乎有些奇怪,但实际上,也就是向前多看几步而已。
来自fbi的专家,就抓住机会询问杨锐新一代pcr的分辨水平的问题,日本警视厅则将重点放在搜集证据的流程方面。
杨锐能解释多少就解释多少,差不多就飞机办成了补习班。
一群老烟枪一边说话一边抽烟,要不是换气系统给力,非得把飞机给抽成一只空中大烟囱不可。
自瑞典到中国,也是一路走一路停,中间还有两次中转,停的时间颇久。
飞机上的乘客也是一路走一路下,给杨锐的感觉,就像是坐大巴车一样。80年代的飞机和飞机场,尽管是比大巴车的面积大些,但还真的有诸多相似之处。
且行且谈的,到了回国的最后一程,飞机上却是几乎只剩下中方代表团一行了。
黄茂等人此时才抽出空来与杨锐聊天。
团内多是学者,说着说着,就将聊天转成了科研,杨锐的论文全集也被拿了出来,当做了野聊的中心。
瑞典的学术业发达,斯德哥尔摩常年定居着两位数往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修撰论文全集这种事,简直是手到擒来。
休斯顿从无到有,几天的功夫,就给杨锐印刷出了数百套的论文全集。
一本全集分成了三册,总页数破千,从杨锐最初的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小论文,到辅酶q10的论文,再到离子通道、pcr和g蛋白偶联受体的论文,全部收录其中,只是少了《基因组学》的专著,却是变成了单独附送的项目。
杨锐拿到书之日,就体会到了瑞典人的豪富。三册的论文集,印制颇为精美,字迹清晰配图准确且不说,光是配套的《基因组学》,一本的售价就要好几百块人民币,休斯顿竟是配套起来到处送人,一点浪费钱的自觉都没有。
也是杨锐从几家司法机构拿到了经费,可以走斯德哥尔摩大学的pcr实验室的账,否则,休斯顿光是首期方案,就能让普通的中国教授破产。
不过,代表团里的教授却没有一个觉得不划算的,只是翻着杨锐的书羡慕。
更有人道:“都是著书立说,杨锐这下子,著书到了国外,厉害厉害……”
杨锐只能谦虚:“只是印来送人而已,算不得著书立说。”
“印的如此之好,我都想收藏一套了,还说不是著书立说。”
“钱教授喜欢就拿一套去好了。”杨锐自然相送。
其他人亦是纷纷要求。
杨锐干脆笑着道:“蒙大家看得起,不如这样,我让人从瑞典寄了过来以后,再分寄到各位的单位,不嫌弃的话,我就每位送一本。”
于是皆大欢喜。
杨锐也是一样的高兴。
代表团的成员本来就是他需要统战的对象,如今主动要书,自是要真诚奉上了。
辗转数十个小时回到京城,所有人都是累的够呛,好在有华锐实验室和华锐公司派了车来,总算将众人都给送回了家。
杨锐回到家里,略作收拾,就爬上床酣睡起来。
他这一觉,睡了差不多20个小时,才觉得疲惫尽去,再起身洗澡出来,就见景语兰已经在换衣间里忙碌了。
“你几点钟起来的?”杨锐赤着身子进到换衣间里,找了行装换上,就见景语兰面前铺开一大片的衣服,正是在斯德哥尔摩购物所得。
景语兰推了他一把,道:“你挡住光了,我都起来好几个小时了。”
“不累吗?”杨锐看着她忙忙碌碌的叠衣服就着急。
景语兰笑了起来,道:“我在飞机上,大部分时间都睡着的,哪里像你,和人聊了一路。”
………………………………
第1329章 敲门
“轻一点,轻一点,小心给砸了。”
“慢点啊,手脚麻利些。”
杨锐翻了个身,躲开晒到身上的太阳,尤自不愿起床。
窗外传来隐隐约约的呼和声,闹腾了好一会儿才散去,杨锐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瞬间又陷入了沉睡。
杨锐是被午饭的香气给勾引起来的。
不用爬起来,他就闻到了浓郁的酸甜味和肉味,仔细分辨一番,杨锐的脑海中就浮现出糖醋里脊、糖醋排骨、糖醋肉条、糖醋蜜肉、糖醋带鱼等一串名词,引的他口水直流……
恩,糖醋带鱼的话就不流口水了,海鲜为了遮腥而流窜至糖醋之中,想必也是羞于见人的。
杨锐懵懵懂懂的爬起来,就在房内的卫生间里洗漱。
京城的四合院,到2000年以后,自装卫生间的才渐渐多起来,而在80年代,没有上下水管的地方,卫生间却不是想装就能装的。
事实上,就是到30年后,只能去公共厕所用卫生间的四合院也多的是,杨锐能提前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纯粹是用钱砸出来的。
要么科技改变生活,要么金钱改变生活,古代的老财主不懂科技,照样活的逍遥自在,现代的小老百姓没有钱,就只能指望科技了。
80年代的国内谈不上有多高的科技水平,也就是北京和上海有一定的积累。
好在杨锐赚到的金钱绰绰有余,生活水平却是比以前只高不低。
他慢悠悠的走到院子里,立即看到几名余大厨的徒孙在摆放碗碟,一股子爽快立即涌上心头。
任你瑞典的收入再高,又哪有我大京城的特权阶级舒服呢?
杨锐大马金刀的坐到了餐桌上,过了会儿,才见景语兰从厨房出来,只见她一只手端着盘子,一只手拿着根小排,津津有味的啃着,直到看见杨锐,愣了一下,眼睛突然瞪圆了。
“唔……”景语兰嘴里塞着小排,却是说也说不出话。
杨锐也有些发愣,他好像还没有见过景老师这样一面。
“好吃吗?”杨锐突然问了一句。
景语兰轻轻点了两下头,再若无其事的将右手背到身后去,才将糖醋排骨放在桌面上,道:“余大厨来家里帮忙呢,我正准备叫你去起床。”
“余大厨还到家里来了啊,太客气了。”杨锐也做若无其事状。
按照他向朱院士要求的,余大厨只要每日在小食堂中做一餐就可以了。不过,杨锐将余氏师徒腐蚀的厉害,偶尔到家里来的帮忙的情况也是有的。
“我去给余大厨打个招呼。”杨锐说着笑两声,起身去向余大厨道谢。
现在可不是给钱就行的年代,腐蚀也要腐蚀的很讲技巧才行。
余大厨也不是纯为了钱出面的,他要想赚钱的话,自己开餐馆的收入更高。
“余老,今天又麻烦您跑了一趟。”杨锐进到厨房就说感谢的话。
余大厨手持大勺,脊背挺的笔直,瞄了杨锐一眼,就笑道:“没有麻烦不麻烦的,是我主动来的嘛。你在瑞典搞的风生水起,在国内都有报道了,我孙子都问,给咱们出国争光的杨锐,是不是我认识的杨锐。”
杨锐笑了起来。
“本来想送你个什么礼物的,后来一想,你是个爱吃的性子,到外国去,不一定能吃的习惯,就主动上门来给你做一餐了。”余大厨说着摆摆手,道:“厨房油烟大,你先去忙,我再炒两个菜就出来来。”
“好嘞。”杨锐也不多说,出门就回餐桌上了。
再看背对着自己的景语兰,此时手上依旧拿着一根小排,细细的咀嚼着,桌面上还放着三根小骨棒。
“我想想你都已经看到我偷吃了,不如正大光明的吃饱算了。”景语兰挺挺胸,双峰傲然。
杨锐心里念叨着“你胸你有理”,摸摸肚子有些饿了,干脆也抓一根小排啃了起来。
余大厨的糖醋排骨,是典型的外酥里嫩。这里的嫩是软烂的嫩,再加上糖醋口原本就易开胃,杨锐一吃就停不下来。
在瑞典吃外国菜的时候,杨锐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习惯的。
北欧人惯吃牛羊肉,做法多变,如瑞典肉丸之类的,还是相当世界化的,但是,在国外的时候没有感觉,回家再一吃中餐,杨锐却是有想要泪流的感觉。
“真好吃。”杨锐对景语兰道。
“是呀。”景语兰狠狠点头。
“你嘴角沾了酱。”
“你也是。”
“真好吃。”
“是呀。”
两人以循环聊天的方式,迅速的将一盘糖醋排骨给消灭了。
杨锐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道:“现在才有回国的感觉。”
景语兰重重点头,然后悄然擦干净嘴角,再正襟危坐,一副等正式开饭的乖模样儿,道:“你今天要不要去见见人,像是蔡教授他们,都得拜访一下吧。”
“是要走动一下的。”杨锐点点头,道:“得把瑞典带回来的东西分好。”
“我都装好了。”
“那就好。”杨锐笑一笑:“再跑两天,就轻松了。”
说话间,余大厨擦着手从厨房出来了,顺手还拎着一瓶茅台,道:“我知道你挺喜欢这个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