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122章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22章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平辉顾不得埋怨,向众人笑了一下,将卡顿掩饰了过去,继续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颗粒的辅酶q10,明显是西捷工厂的新产品,它的纯度有多高,因为没有测试,还不好确定,但就颜色和结晶程度来看,它比目前国际市场上最好的产品还要好,是国际一流的,填补了国内空白……”

    总算拐到了熟悉的套话领域,沈平辉说的也顺畅起来。

    梁省长却不爱听套话,要听也听省委书记的。他轻轻的咳嗽一声,打断沈平辉的话,问道:“这么说,试生产是成功了?”

    “从第一批产品来看是没有问题的,试生产是否成功,还要看两点,一个是产量,一个是质量均衡……”沈平辉说到此处,灵光一现,心道:杨锐会不会在实验室里做了一批辅酶q10,然后装作是工业生产的端上来了?

    他看看托盘上的辅酶q10,首批大约是两三百克的样子,如果通过实验室来做,直接购买半成品,再用这个工厂里的部分好仪器,也就是一两天的时间。

    不过,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啊。

    就算生产出来的是粉末状的辅酶q10,也算说得过去了,国内能做到此点的工厂屈指可数,且产量不高,西捷制药厂怎么都不会丢人的。

    除非,他们连粉末状的辅酶q10都生产不出来,只能弄虚作假?

    沈平辉的脑子转的极快,全新的技术体系,全新的设备工厂,做不出东西来或者做坏了东西,其实并不奇怪,相反,做不出东西的概率比做出东西的概率要高,因为新东西是较难掌握的,就像是始终用毛笔的人,突然改用钢笔了,学是肯定能学会的,但总得费些时间和精力,熟悉一段时间……

    西捷制药厂投资100万美元,在国内自然是数一数二的新工厂,可新并不一定就是好的。

    “咚!”

    就在沈平辉的怀疑升到顶峰的时候,又是一个托盘放在了桌面上。

    “这是第二批的辅酶。”杨锐戴着口罩,声音有点闷的放下就走。

    沈平辉立刻走近了去看。

    与他预料的不同,第二批辅酶的质量出奇的好。

    比较一下的话,似乎比第一批的辅酶质量还好,颗粒似乎更大一些,也更均匀一些,颜色依旧是亮眼的橙黄色,光泽度极佳。

    这让沈平辉的阴谋论瞬间破产,毕竟,除非专门去挑拣,否则,实验室生产的辅酶不会产生如此效果,小批量的生产,很难做出如此均匀的颗粒。

    “杨锐。”沈平辉不由叫了一声,问:“这批的颗粒怎么更大了?”

    他实在忍不住好奇,也想据此来判断西捷制药厂的状况。

    “刚刚开始生产,质量还不稳定,现在出来的都是结晶发育不良的。”杨锐隔着十几米回了一句,又闷头工作去了,这是他熟悉的领域,也是他喜欢的地方。

    沈平辉开始觉得脑子不够用了,什么叫“发育不良”?

    米粒大的辅酶结晶,还是发育不良?

    那沙粒大的应该叫什么?胚胎吗?

    “沈所长?”梁省长的秘书不得不再次提升一次沈平辉,心里亦有些恼怒:这么好的机会你不把握住,你脑袋里缺根弦吧,这种人是怎么做到研究所所长的?难不成是靠技术?国家干部的提拔制度真是完蛋了!

    “我想,沈先生大概是因为产品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太惊讶了。”捷利康的首席技术官特拉普出面说了一句,笑道:“我们最初见到杨锐拿出的成品,也很激动,生物技术的魅力尽显无遗,有这样的年轻人,中国龙的腾飞指日可待。”

    特拉普说的简单,他的翻译却是个聪明的小伙子,怎么让国人开心怎么翻。

    梁省长听到“中国龙”就翘起了嘴角,等全部听完,更是哈哈大笑:“中国的强国梦从未停息,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的奋斗,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说了长长的一段,梁省长歇了一口气,像是刚想起来似的,问道:“你说的杨锐,是一个人名吗?”

    “是的,西捷公司的技术提供者。”

    “哦,我记得,好像是有一个学生参与了此事。”梁省长每天的工作繁多,对西捷制药厂仅止于了解罢了。毕竟,国医外贸和捷利康在签订合同以前,都不会有意突出杨锐的价值,签订合同以后,也没有必要再谈起他了。

    如果不是前期关注了几方的谈判,梁省长连有一个学生参与都不可能知道。

    “这个杨锐,目前在哪里?对了,是不是咱们省的学生?”梁省长意料之中的问了出来。

    有知道的本地官员,连忙出来混了个脸熟说:“不仅是咱们本省的学生,而且就是西堡中学的,离此十公里左右的西堡镇中学。”

    “镇中学的学生?不错。”梁省长颔首,道:“既然是他提供的技术,就让他来谈一谈嘛。”

    沈平辉的讲解沉闷而断续,工厂尽管现代化程度很高,却颇显沉闷,找一个有故事的学生来问问,倒也不失为佳话。

    若是专门的研究员,梁省长就不一定会要求见面了。

    “我去安排。”他的秘书转身去问了,旁人一阵羡慕。

    沈平辉苦笑两声,心里怪怪的想:捷利康也许是不懂国情,所谓未曾邀请杨锐,国医外贸没有邀请杨锐,说不定是存着怨气,本应该感谢杨锐的西堡肉联厂也没有邀请杨锐,要么是名额不够小心眼了,要么是看人家年轻没当回事。结果,人家还是被邀请到了副省长跟前,且是面对面的谈话了……人的际遇,还真是有意思。

    ……提示:如何快速搜自己要找的书籍

    《》即可快速直达

   
………………………………

第126章 中国好儿子

    五分钟后,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杨锐搬着一个托盘,出现在梁省长面前,且道:“梁省长,我就是杨锐,这是第三批辅酶q10。”

    “哦,沈所长刚才叫你杨锐,我以为是同名,没想到是同一个人。”梁省长乐呵呵的点头,问:“你现在是西捷制药厂的工人了?”

    照他的想法,杨锐显然是以辅酶q10的生产技术为进身之阶,被西堡肉联厂或西捷制药厂招工了。

    毕竟,80年代初的中国根本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人士因为发明创造被“招安”就算是最好的回报了。毕竟,有了工厂的编制,就等于一辈子都有国家管了,端上了铁饭碗。

    在不知道国企会倒闭的前提下,这份编制的重量,也够报偿许多发明创造的价值了。

    杨锐却是微笑着摇摇头,说:“我只是试生产期间负责调试的。”

    “哦,那你现在的工作是什么?”

    “还是学生。”

    “高二吗?”

    “在复读呢。”

    “今年没有考上啊,也没关系,看你能做出这项技术来,应该是很聪明的学生。”梁省长很亲切的样子,又问:“家里人是做什么的?”

    杨锐也配合的表现出纯真的中学生模样,没看后面的记者都开始拍照了吗?表情不到位的话,会被要求摆拍的。

    梁省长露了几个笑脸,觉得疲倦了才让记者们回去,转头笑道:“没想到一名学生,竟然能给河东省吸引到100万美元的投资。对了,沈所长说你们生产的辅酶q10结晶很大,是怎么做到的?”

    “结晶其实有一个生长的过程,重点是要尽可能的提纯辅酶q10,我们以前用的一些技术,在提纯方面是有劣势的,我设计的新工艺,能够通过碱皂化的方式,提高辅酶q10的纯度。有了高纯度的辅酶q10,得到大颗粒的结晶就相对容易了,主要是要计算一些结晶动力学方面的东西。”杨锐说的半真半假,真的部分是原理正确,假的部分就是答案来源了。像是这样的中小型工厂,设计繁琐的要人命,至少比他的硕士毕业论文要复杂的多。给一个普通单位做设计的,三五个月总是要的,杨锐这么快能拿出来,也是用了脑海中记忆的成熟图纸。

    捷利康的人检查了合理性以后,提不出反对意见,基本原样采用了他的设计,如此一来,西捷制药车间的实际水平至少是80年代中后期的世界优秀水平,得到大颗粒的辅酶q10,也就是应有之义了。

    梁省长拿起一粒辅酶颗粒,好奇的道:“可以生长的意思是,能慢慢变大吗?”

    “在生产的最后阶段是这样的,您看,层析部分都是液体和蒸汽,到了结晶器,它们才开始凝聚起来,此时,高纯度的辅酶q10就会更容易集聚,然后慢慢增大为结晶,继而变大……”杨锐指着一个个仪器,顺手还画了两个简单的示意图。

    他是做过补习老师的人,很注意说明的技巧,一下就让无基础的梁省长等人听懂了。

    至少,梁省长以为自己是听懂了。接着,他又关心的问道:“这么说来,西捷工厂很快就可以向国外出口产品了,是吗?”

    “是的,我们有专门的销售公司,与西捷制药厂签订了协议,不管生产出多少来,只要质量合格,有多少要多少。”国医外贸派来的人趁机刷了一下存在感。

    特拉普也说:“西捷制药厂的产品向外出口没有任何问题,质量非常好,价格应当会高于市场平均价。”

    “比你们在国外工厂的产品如何?”梁省长对此还是挺在意的。

    特拉普笑笑,说:“仅就辅酶q10来说,西捷工厂的产品,应当是全球最好的。”

    翻译犹豫了一下,才全文翻译了过去。

    梁省长讶然万分。国人虽然自尊又自卑,可要说全球第一的称号,多数是不敢认的。

    特拉普似乎看穿了他的不自信,又或者是科研男的执拗出现,指了指托盘上的结晶,无比肯定的道:“绝对是全球最好的辅酶q10了,这样的产品,一旦出现在市场上,就会出现疯抢。它可以直接溶入维生素e中食用,但最大的用途是用来注射,这种辅酶q10会比其他产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