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1165章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1165章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主任斟酌着语气,道:“杨锐同志,已经付出了许多,即使有什么不顺利,也不能让他背一身债……我们不能让战士流血又流泪,也不能让做研究的学者,在背负着民族的命运前行的时候,再让他承担难言包袱……”

    这一番话,说的李行长感慨万千又心惊胆战,他小心的道:“您放心吧,我一定好好研究政策,尽可能的给出恰当的贷款方案。”

    胡主任微微笑说:“那就麻烦李行长了,关于杨锐这边,有什么事你就联系我。”

    接着,胡主任就递了一张名片给李行长。

    李行长恨不得蹦起来,束手而立将胡主任送出门去。

    小跑着到停车场,李行长有些气喘吁吁的坐上车,再看杨锐,他的表情再次刷新成了洋溢的笑脸,就像是宕机重启了一样。

    “杨主任,贷款方面,你有什么要求呢?”李行长等小汽车启动,小声的问了一句。

    杨锐有些好笑,问:“银行方面的要求是什么样的?”

    “按照85年8月1日以后执行的贷款利率,现在半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年利率是百分之七点九二,但是只能借一年。用固定资产贷款的话,时间会长一些,从一年到十年都可以,但是利率会变高,一年期的是7。92,三年期的就是8。64了,10年期以上的要10。8%……”李行长小心翼翼的看着杨锐,道:“这个年利率是国家规定的,虽然能降一点,但是降的也不多。”

    杨锐“恩”的点点头,没什么变化。

    李行长只当杨锐不明白,连忙解释道:“现在的定期存款的利率是7。2%,等于说,一年期的贷款,一年要多交0。6%的利息,三年期的多了1。4%,十年期的更厉害,每年的都要多3。6%。”

    “恩。”

    “如果你贷款10万块,一年多1%的利息,就要多1000块!”李行长说的郑重其事。

    对80年代人来说,1000块可不能说是小钱了,等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了。

    杨锐依旧是点头,道:“我明白。”

    身为隐藏的千万富翁,杨锐根本不怕一千块两万块的小钱钱利息,再者说,现在的银行利息也算得上良心了。

    三年期贷款的利息只比定期存款的利率多了一个1。4,这在三十年后是想都别想。

    后世的银行,恨不得做出两三倍的差价来。

    就是有利息稍高的理财产品,亦是现金多多,妙趣横生。

    要是将通货膨胀算进来的话,80年代的银行贷款基本属于白送性质,杨锐要求贷款的目的之一,也是如此。

    当然,如果不是有特别的路子,现在也没有杨锐贷款的空间。

    银行抢着贷款的时代虽然没有结束,高额贷款却已经比较困难了。

    李行长颇有些无奈,又道:“我的想法,还是不要按照10年期的贷款来进行了,当然,我不是说借款的时间不能久,而是按照十年期的贷款,利息会太高。与其如此,不如先贷款一年,之后我再帮你改做一个长期的贷款。当然,这样就不太能保证时间了,但三四年还是没问题,算下来能省不少利息,比如你要借10万块。”

    “100万。”

    “啊?”

    “我准备贷款100万。”杨锐回答。

    李行长有些僵住了,虽然是分行的行长,也批的出来一百万元的贷款,但这个数额给企业是可以的,给实验室合规吗?

    李行长自己也说不上来,毕竟,没有这样的先例啊。

    可是,回想胡主任说的话,人家可是代宰相发言的,李行长又怎么能回绝杨锐。

    他寄希望杨锐自己打消主意,道“100万的话,利息很高的。虽然没有抵押物也不是不能办……”

    “我有抵押物的。”

    李行长笑了,说:“100万的抵押物可多着呢……”

    “我当初大概买了100套左右的四合院,另外还有一些邮票和书画。”

    李行长再次濒临宕机状态,问:“100套四合院,怎么会那么多?”

    “当初拿到了钱,我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就买了些东西。”杨锐一副我年轻我任性的表情。

    李行长动动嘴,承认道:“四合院的确不好卖了,如果有100套的话,做100万的抵押贷款倒是绰绰有余了。”

    “能多办一些当然最好。”杨锐打蛇随棍上。

    李行长点头,问:“您考虑要多少。”

    “多多益善。”

    “好,我能保证200万元以上的贷款额度。”李行长答应的无比爽快,之后,仍然忍不住道:“100套四合院也太多了。”

    “是啊,买的时候顺手了。”

    “顺手吗……”李行长摇摇头,劝道:“我先帮你办了抵押贷款,你之后有空的话,还是把剩下的四合院卖掉吧,现在国家到处都在搞建设,房子越盖越多,大家都想要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四合院以后就更难卖出手了。”

    ……

    公众号内新做了人物肖像,想看书中帅哥妹子的请移步。公众号搜索”志鸟村“,或者查找(放大镜)里输入znc100,然后点“搜一搜”就能看到了

    ……
………………………………

第1192章 我要

    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

    对普通人来说,跑一次银行贷款的麻烦,得晒掉一层皮,跑出一脚的水泡才能明白,而对杨锐来说,他就用不着明白了。

    李行长不仅将事情给他办的妥妥当当,而且速度还比其他人要快的多。对一个地区的分行行长来说,两百万虽多,其实也算不得什么。

    仅仅一天时间,李行长就将200万元的款子,打到了杨锐的账上。

    之后,银行才一间间的四合院,一套套的书画和邮票的查看,并补办手续。

    杨锐当初买收藏品的时候,就着重手续完整,也不怕被勘察出问题来,拿到了贷款,又确认了600万美元的外汇可以存在账户里直接使用,就返回了北大,重新召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员们。

    “大家应该考虑好了吧,愿意加入新的g蛋白偶联受体组的,有几个人?”杨锐说话的时候,也是看向苏先凯的。

    做g蛋白偶联受体是苏先凯提出的,他此时不禁紧张了一些,看看四周,才道:“暂时算是三个半。”

    “三个半?”杨锐有些奇怪。

    “我,范振龙,王思胜三个人,田兵想将自己手头的项目做一个阶段性的结果出来,算是半个人。”苏先凯摸摸脑袋。

    许正平代替苏帆和焦阳平说话,道:“我们考虑着,如果是开始阶段的话,应该用不了那么多人,当然,我们这边也会缩减经费,争取能多让一些经费出来。”

    “让经费?”杨锐更加奇怪。

    范振龙肯定的道:“我们现在都在准备申请项目,预计总能申请几十万元的经费出来,虽然说是不多,但也是一笔补充。”

    几十万元人民币的经费,在80年代堪称巨款,就北大的标准来说,也是第一流的了。

    但是,几十万元人民币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真是连启动都启动不起来。

    杨锐一脸讶异,道:“你们申请项目是好事,补充之说,是想补充给谁?”

    “g蛋白偶联受体组啊。”

    “好意心领了,但是没有必要。你们能自给自足就不错了。”杨锐摇摇头。申请经费可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的,需要填写大量的表格,接受各种询问和判断,还要抵押上自己的学术名声。

    一名学者的长期经费是与他的实力与名气挂钩的,在实力和名气没有太大的涨幅的情况下,经费也是不会有太多的增加的。

    因此,范振龙所说的补充经费,就等于是让渡经费出来了。

    这虽然在国内实验室里很常见,但并不等于杨锐喜欢这种方式。一方面,他本人筹集的经费就是比较多的,如今做g蛋白偶联受体,虽然比较紧张,但也就是减少各组的补贴而已,另一方面,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又不是一个人的实验室,与其自己费劲的分配资金,还不如让他们自己争取。

    见范振龙的表情有些震惊,又有些不解,杨锐就解释起来:“不是说我不需要资金,但是我还需要你们实验室里的课题组继续运作起来,你们申请经费就给自己用好了,多申请的多用,少申请的少用,实验室内的补贴,长期来看肯定是要减少的,所以,这个路线我是赞成的。”

    顿了一下,杨锐又道:“g蛋白偶联受体是个大项目,我的确希望参与的研究员越多越好,这对你们来说也有提升的可能性。但是,参与g蛋白偶联受体组并不是强迫的要求,我也会尽量保证经费的充沛……”

    “就是说,我们用不着停下手头的项目?”田兵小心翼翼的问。

    杨锐点头,道:“你的项目正做在紧要关头,你继续做就行了。”

    “项目经费依旧?”

    杨锐回答道:“实验室的公共开支会降低,但不是一下子降,循序渐进的降,不用太担心,你要是申请项目了的话,肯定能够用。”

    杨锐能给出这么肯定的回答,也是因为他在国内学术界的名气越来越大了,不说决定某个项目经费的分配权利,影响却是能做到的。

    再者,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小牛们的水平,一人申请个10万元或者20万元的,还是比较容易的。

    田兵的脸上不禁露出笑容,他的实验做的颇为辛苦,虽然期间发表了一篇论文,但还没到真正要收网的时间呢。

    不过,田兵的笑容没有持续太久,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道:“不裁撤项目的话,怎么凑出500万元的首期经费?”

    “谁告诉你说,经费要从项目裁撤中来。”杨锐看傻子似的看田兵,道:“咱们一整年的经费也就200万元,其中一半都是常设经费,剩下的100万人民币能做什么。”

    “总能补充20%吧。”范振龙跟了一句。

    杨锐用玄妙的眼神望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