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唐-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从早上开始,御膳房的数百人就开始忙碌个不停了,晚上宴会参加人员超过两百人,两百人每人一套酒菜式样,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午后,宫女太监们川流不息地进出含元殿,开始正式准备宴席。依旧是大唐规制,皇帝居中,左侧是文臣,右侧是武将,人手一张小型案几,案几上有酒有菜有肉有果品点心。当然,宴会之上还少不了笙歌燕舞。教坊司的歌舞女们正在最后紧张的排练之中,面对回纥人,可不能丢了泱泱大唐的面子啊。
因为是国宴,招待回纥使臣,所以皇帝将移地建的席位设立在了自己与文武大臣之间的交接部位,以彰显皇帝对回纥王子的重视。但如果不经意看上去,倒像是大唐皇帝文武百官将回纥使臣包围在其中。
好在移地建根本就不懂这些繁琐的大唐礼仪,更不在乎自己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反正他来参加宴会的目的本来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酉时,朱辉光就在内侍省待不住了,他亲自来到含元殿坐镇指挥宴会的筹备。这是皇帝非常看重的一场盛宴,事关外交,事关大唐威严,容不得有半点懈怠。
朱辉光站在殿中,环顾来回忙碌的宫女太监,神色凝重严肃。他眼角的余光时不时从他身后亦步亦趋紧紧跟随的一名青衣太监身上掠过,心头泛起某种奇怪的感觉。
孔晟化妆成朱辉光的随身太监大摇大摆地进了大明宫,如今就置身在这含元殿之中,看这么多人竟然没有一个认出他来啊。
曾经声威显赫的大将军,如今就是低眉垂眼站在他身后的侍从太监,这种古怪的存在让朱辉光心头泛起一种异样的感觉来。
朱辉光从头至尾看了一圈,见一应调度没有问题,就缓缓走出含元殿,准备去皇帝的寝宫了伺候着,准备皇帝出行。
再有一刻钟,参加宴会的文武大臣们就该提前到场了。而回纥使臣入场的时间应该在文武百官和皇帝之后。换言之,皇帝也应该做好准备,前来含元殿礼节性地等候了,宴会在卯时之前就要正式开始。
朱辉光回头望着孔晟,压低声音轻轻道:“大将军,杂家要去陛下寝宫,你……”
孔晟低眉垂眼,声音沉静:“我现在是朱省监的替身随从,自然要跟随在朱省监身后才是。朱省监请便,不要因为我受到影响。请你放心,孔晟一定不会坏了朱省监的大事,更不会让你因此受到牵连。”
朱辉光轻叹了一口气,继续行去。他心道你这样留在我身边,一旦被皇帝发现,那该如何收场?当然,今天是盛大国宴,参与人数众多,为之服务的宫女太监也多如牛毛,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皇帝发现孔晟存在的可能性还是不高的。
所以朱辉光也没有太过担心。
半个时辰后。
受邀参加国宴的文武百官悉数到齐,众人进入含元殿之后没有入座,而是静静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前,静候皇帝的入场,皇帝归座后,众人参拜完毕后方能入座。这是礼仪和规制。
皇帝头戴冕旒身穿滚龙袍,冠带整齐,威严万分地缓步走入含元殿,身后是朱辉光等礼仪太监和手执宫扇的霓裳宫女。没有人注意到,孔晟其实就混杂在其中。
正式场合,皇帝盛装出席,这种礼制朝廷自有规定。大唐之所以成为中华上邦,礼仪文明是其中之一。
皇帝缓步向龙座之上行去,众臣纷纷行注目礼。
皇帝袍袖一甩,慢慢坐定。
“吾皇万岁,万万岁!”太子李豫这时才率文武百官拜了下去,山呼万岁。皇帝点了点头,挥挥手:“众位爱卿平身,免礼,请坐!”
众臣有条不紊地起身然后归座,别看这么多人,但场面秩序井然,丝毫不乱。别看很多朝臣干别的不行,内讧也是一把好手,但对于秩序和品级的遵从,发乎于心,深植于血脉之中。
孔晟在太监人群中看到暗暗点头,在这些礼节上、形式上,大唐朝臣的确是训练有素了。
李亨环视四周,目光沉凝而具有某种穿透力,声音更是低沉:“宣回纥使臣移地建等入殿!”
朱辉光尖细的嗓门在含元殿中久久回荡着,不多时,殿外传来有力的脚步声,回纥使臣、回纥可汗磨延啜二王子移地建,昂首挺胸雄赳赳气昂昂走了进来,叶护虽然与他并肩行走,但给人的感觉气势却是比移地建略逊三分。
很多大唐朝臣都暗暗眉头一皱。
这移地建竟然身着回纥军服腰挎弯刀,大刺刺地走进大唐朝廷招待外国使臣的国宴大殿,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礼貌和狂妄自大了。
而叶护则身着回纥文官的制式礼服,虽然看上去比较简陋,式样花色更是与大唐朝服没得比,但毕竟是一种尊重大唐皇帝的礼仪。
这移地建就显得太狂悖无礼!
大殿之中鸦雀无声,众臣虽然心怀不满,但却不能宣之于口。李亨心里也极为不爽,但念及回纥是游牧民族,带刀是回纥人的民族习惯,又是在公开外交场合,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其实皇帝比谁都清楚,这与民族习惯其实无关。真正的原因还是移地建此人狂妄自大,看轻了大唐国力,对皇帝更是不放在眼里,有恃无恐,本身就带着某种高高在上的骄傲心态。
当年太宗皇帝在位、乃至他的父亲玄宗皇帝在位时,万国来朝,番邦使臣络绎不绝进出长安,排队拜谒大唐皇帝,哪一个敢像移地建这般狂妄无礼?若有,也早就被拿下交大理寺法办了。
可现在的大唐,似乎有些惹不起回纥人。皇帝百般顾忌,受制于人,也就只能不计较移地建的失礼了。
皇帝装作什么都没有看到,也只能如此了。
孔晟在大殿一侧暗暗打量着移地建。见此人年约二十五六,身材魁梧高大,气度骄矜傲慢,眸子里转动着阴险狡诈的光彩,一看就是那种心狠手辣的主儿。
孔晟笑了笑,将目光悄然从移地建的身上收回来,心道回纥人现在真的是有恃无恐,趁大唐内乱前来落井下石,再加上有十万回纥铁骑大军压境,他们也不怕大唐皇帝不就范。
第四百九十三章 复出(9)
第四百九十三章复出
皇帝干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那意思是等待回纥使臣移地建拜见之后再说两句客套话,然后才宣布国宴开始。然而移地建进入大殿之后,傲慢的目光环视大唐朝臣,慢慢腾腾随意向李亨行了一个回纥人的见面礼,声音更是具有某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回纥使臣、二王子移地建,见过大唐皇帝!”
移地建玩了这么一出,让一旁参拜下去的叶护显得非常难堪,脸色当即阴沉了下去。
李亨尽管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知道这位回纥使臣不会太过谦卑谨慎,但也没想到是如此骄矜傲慢,连基本的礼仪都不从了。面对自己这个大唐皇帝,上邦天子,竟敢不大礼参拜?!
不要说皇帝当时心生怒气,就连参加宴会的满朝文武大臣都是脸色骤变。
孔晟低眉垂眼站在伺候一旁的太监群中,嘴角轻轻一抽。心说移地建这厮似乎也忒狂妄了一些,就算现在大唐国力衰弱,也不是你们回纥一个游牧蛮夷能踩在脚下的,你现在站在大唐的国土上,处在大唐帝都皇宫之内,连基本的礼节都没了,这不是找死吗?
作死啊。自作孽,不可活。
孔晟猜测肯定会有人发作,但这人不可能是皇帝,但八成会是皇太子李豫。皇帝各种忌惮各种顾虑,皇帝若是直接发怒,就再也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在孔晟看来,皇太子李豫对于皇室的尊严和大唐的国威看得很重,哪怕是他同样对回纥有着这样那样的忌惮,但移地建如此放肆无礼,李豫肯定按捺不住。
果然,李豫一脸愤怒之色,霍然起身走到殿中,扬手指着移地建怒斥道:“尔不过回纥一个小小王子,竟敢面见大唐皇帝陛下不大礼参拜,如此狂妄无礼,该当何罪?!”
移地建转头望向了李豫,其实他虽然不认识李豫,但看李豫的服色就应该猜出他的身份来。眼前此人,英气逼人贵不可言,显然是大唐储君李豫了。
但移地建故作不知,故意愕然道:“你又是何人?大殿之上,指手画脚开口羞辱外国使臣,莫非这便是大唐的礼仪风度吗?”
李豫冷冷一笑:“本宫乃大唐储君,皇太子李豫!”
移地建哈哈一笑,更加草草拱了拱手道:“原来是大唐太子!本王子是回纥使臣,代表回纥可汗陛下前来与大唐皇帝陛下交涉两国和亲事宜,本王子代表的是我回纥可汗,非大唐臣子,我以回纥礼节拜见大唐皇帝,又有何不妥?”
李豫勃然大怒,但却被移地建这番强词夺理的说辞给噎住了,一时间找不到话来反驳,顿时气得满脸涨红。表面上看,移地建的话也没有错。他是回纥王子,不是大唐臣下,意回纥礼节拜见大唐皇帝也勉强说得过去。只是回纥什么时候跟大唐平起平坐了?一直以来,大唐都是上邦,回纥不过是从属番邦,主从关系确定了几十年,突然一下子回纥人站直了腰板要跟大唐叫板,谁又能接受得了?
其实你想想也是,移地建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皇太子。最关键的根本问题是——以移地建为首的相当一部分回纥权贵目前看轻大唐国力,觊觎大唐疆土,有侵犯大唐边境的意图。此番回纥可汗磨延啜以迎亲为由陈十万大军于灵武外线,说白了就是一种危险的挑衅。
这是移地建百般游说磨延啜的结果。磨延啜本不想这么做,但架不住移地建一群好战党竭力游说,压力所致。
如果移地建这番从大唐捞不到相应的好处,回纥人欲壑难填,肯定会兴起刀兵。
移地建面无惧色,昂首望着皇帝。
李亨深深压住火气,摆了摆手勉强一笑:“也罢,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