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权唐 >

第340章

权唐-第340章

小说: 权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平有把握的数量。只要李豫肯站出来撑起大旗,这些人一定会唯东宫马首是瞻。

  无他,因为目标利益共同一致。李豫若是失势,他们这些人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李适沉吟了一下,低低道:“父王,儿子以为,暂时不能轻举妄动。一个搞不好,东宫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落人口实,成为枉顾陛下和太上皇性命的千古罪人……”

  李揆有些焦躁不安,反驳道:“世子,再不行动,若是等太上皇发布了复位诏命,就形成了既定事实,一切就再也很难更改了……”

  李揆心道你一个毛头少年懂什么?眼下貌似是危局,其实对东宫来说未尝不是机会,若是李豫抓住机会当机立断,最大的赢家就是东宫。皇帝和老皇帝在平叛过程中出现意外,那是谋反作乱之人所为,与东宫储君何干?

  相反,危难之时,储君当仁不让站出来力挽狂澜,有功无过。一旦皇帝和老皇帝驾崩,那就储君继位,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天下人没有可能不接受!

  李适苦笑一声:“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静观其变。李少师,你可曾明白,今日之危局,关乎大唐江山社稷,任何处置草率都会遗患无穷!”

  与李揆不同,少年老成的李适想的却是另外一层。

  一则,若是皇帝在事变中得以保全,将来他势必要对不顾他性命安危草率进攻的东宫派系进行凶狠报复。

  二则,就算是皇帝和老皇帝在叛乱中丧生,皇帝的儿子这么多,有威望的还有一个在外统兵的赵王,孔晟掌控禁军大权,与赵王素来交好,若是两人联合一起向东宫发难,有机会将东宫扳倒,皇位未必一定属于李豫。

  事实上,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孔晟为了保全自己的权势,肯定借机发难,将赵王推上皇位。赵王在外统兵,麾下有郭子仪等人的支持,声势浩大,不可小觑啊。

  平时,赵王面对具有继位合法性的太子李豫,可能很难相争,但在这种皇帝和老皇帝罹难的大动荡背景下,情况就截然不同。因此,在李适看来,东宫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冒天下之大不韪,最后的获利者却极有可能是赵王和孔晟。

  这种得不偿失的事儿,不能干啊。

  从长计较,只要能救下皇帝,平息叛乱,皇位将来还是东宫的。至于老皇帝,可以忽略不计了。

第四百四十八章 力挽狂澜(3)

  第四百四十八章力挽狂澜

  见自己的儿子和心腹竟然因此争执起来,意见分歧,李豫脸色阴沉了下去。

  李豫有些烦躁地摆了摆手,“好了,你们不要争论了,本宫自有主张!”

  李豫的心思其实外人很难捉摸。作为皇长子和地位最高的皇太子,他能走到今天的位置上,绝非偶然。他的城府,他的谋略,他的胆识,以及他的气魄,都是诸皇子之首。即便是孔晟,也不得不承认,李豫是李亨的这些儿子当中,最有能力和最具备皇帝素质的一个。

  赵王李系与李豫相比,还是蛮有些差距的。

  但是李系最大的特点是真诚,待人以诚,而且本性良善宽容。若是李系当皇帝,他可能不是一个有为之君,但一定会是一个宽容之君,会善待朝臣和百姓。

  李豫性格强悍,手腕刚硬。他当上皇帝,或许会开创大唐王朝崭新的局面,但也有可能会让本就走向了下坡路的唐朝更加凋敝破败。

  更重要的是,李豫与孔晟交恶,这在无形中将孔晟推到了李系的一边。

  而经过尔后种种,隔阂嫌隙积压在胸,想要磨合和弥补修好,几乎是不可能了。

  李豫出面,李揆和李适自然是不能再争执起内讧了。两人唯唯诺诺,退了下去。

  李豫脸色阴沉地望向了孔晟那边。

  沉沉的夜幕下,孔晟昂然立在肃然无声秩序井然杀气腾腾的禁军阵型之前,神色凝重而平静。

  李豫就这么望着孔晟,迟疑着没有开口。他在等待孔晟的动作。他倒是要看看,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这个号称天才的青年俊彦将如何处置。

  毫无疑问,孔晟也是在再三权衡斟酌,这事究竟该如何处置才算妥当。一个处置不妥,他首当其冲,要被牵扯进去很难脱身。

  说起来,皇帝被逼退位对于孔晟而言,其实也是极端不利的。但孔晟却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单单凭一群疯狂的太监,就能做成此事。皇帝也好,老皇帝也罢,难道就不长脑子吗?

  更重要的是,单凭一道复位或者退位的诏命,这大唐朝廷就认可了?难道这些朝臣也不长脑子吗?明知道皇帝是违心下诏,还要认可这种荒诞事?

  见孔晟迟迟没有动静,李豫终归还是按捺不住,他心焦不安地大步走来,身后跟随着李泌、杜鸿渐、李适、李揆、马平等朝中显贵,乃至宗室皇亲。

  李豫怒斥道:“孔晟,陛下和太上皇危在旦夕,被贼人绑架,尔还不速速率军平叛,营救陛下,还要等待何时?”

  孔晟神色不变,平静道:“如今局面,还请殿下教我,我该如何行动?当着满朝文武大臣诸位王公大人的面,请殿下下令,孔某无不惟命是从,只不过,将来若是出了任何差池,都有殿下承担责任吧?!”

  孔晟反将了李豫一军,李豫一时语塞,虽然怒不可遏,却是无言以对。

  他想拿孔晟当枪使,但孔晟岂能是被人轻易当枪使的人呢。

  李揆上前沉声道:“大将军值司宫禁,陛下和太上皇此番被贼人绑架挟持,祸乱宫廷,大将军其实难辞其咎!”

  李揆还是忍不住跳了出来。

  孔晟心道你这个李揆算哪根葱啊?你跳出来叽叽歪歪,难道以为老子就怕你不成?他冷笑一声,目光锋利望着李揆一字一顿道:“李少师,本官的确值司宫禁,但这内宫之内,连本官都不能擅入,何况是普通禁军?!内宫巨变,内宦谋逆,与本官何干?若说要追究这失察失职之责,恐怕李少师也脱不了干系。”

  李揆怒道:“孔晟,你少血口喷人,内宦谋逆,与本官何干?本官值司东宫,辅佐太子殿下,这大明宫,本官从未涉足!”

  孔晟哈哈大笑:“李少师,你莫要忘记了,当日向陛下举荐鱼朝恩取李辅国而代之,充任内侍省监之高位者,舍你其谁?”

  李揆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当初鱼朝恩被提拔的时候,的确有李揆这些人的推波助澜。可是当初谁又能想到,这厮竟然胆大疯狂至斯,竟敢绑架皇帝啊?!

  从古至今,太监专权者不乏其人,但太监谋反做出如此惊天大案的,却绝无仅有。鱼朝恩,算是开了唐之前历朝历代太监疯狂的先河了。

  “将叛臣逆贼举荐在陛下身侧,将陛下安危置于何地?李少师,某家倒是要问问你,你到底居心何在?!”孔晟言辞慷慨,当面质问。

  其实鱼朝恩如何如何与其他人根本没有关系,孔晟本不是这种刻薄之人。但奈何李揆主动发难,想要将鱼朝恩谋逆的脏水往孔晟身上泼,孔晟又岂是吃亏之人?三两句话,口风如刀,就将李揆质问得掩口无言,羞愤不堪。

  李豫有些不满地握紧了拳头,冷视了李揆一眼,心说这夯货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这种节骨眼上,你去捅孔晟的马蜂窝,这不是给本宫添乱吗?

  谁轻谁重分不清吗?现在最重要的是消弭老皇帝复位的危机……至于谁的责任,过后再说!

  察觉到李豫冰冷愤怒的目光,李揆心里忐忑不安起来。他是李豫的心腹,跟随李豫时间最久,自然之道李豫心狠手辣,若是自己表现不力,让东宫难堪丢了面子,李豫一定不会放过他——至少,可能会认为他无用无能,进而会疏远他。

  李揆在李亨登基之后就投靠了李豫,可以说是在李豫身上押下了全部筹码。李豫即位称帝,他将是最大的得益者,可现在李豫还没当上皇帝呢,他就引起李豫不满,将来又情何以堪呢?

  一念及此,李揆硬着头皮故作暴怒道:“孔晟,你指鹿为马,污蔑本官,该当何罪?!”

  孔晟轻蔑地笑了,声音冷漠至极:“李少师,孔某说话办事从来都是丁是丁卯是卯,从无半句谎言,也从不说半句虚伪的面子话。你道孔某指鹿为马,那么,孔某且来问你,当日鱼朝恩入郭子仪军中为监军,是何人举荐?后来,鱼朝恩任三宫巡检使,是何人举荐?而鱼朝恩此獠取李辅国而代之,又是何人举荐?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你难道还能否认不成?”

  李揆张大了嘴,面红耳赤,神色难堪之极。

  孔晟说得没错,前番,李揆是举荐过鱼朝恩。但是,当时的鱼朝恩主要是皇帝信任,他不过是迎合皇帝的心思罢了——万万没想到,到了此刻,鱼朝恩竟成叛逆之贼!

第四百四十九章 力挽狂澜(4)


  第四百四十九章力挽狂澜

  李揆被孔晟反驳得体无完肤,一旁的李适有些无奈,面上也不好看。;: 。

  作为东宫之后,他不得不出面来替父亲李豫帮着东宫辅臣说几句话,毕竟李揆也是当朝重臣,资深权贵,东宫臣属之首,若是眼见他受辱而无半点反应,无疑会冷了东宫从属的心——若是如此,将来还有谁肯为东宫太子卖命?

  “大将军,李少师也是担心陛下和太上皇安危过甚,话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将军见谅一二。”李适笑了笑:“不知大将军准备如何行动?”

  李适出来打圆场,孔晟不为己甚,就顺势下了台阶,也算是给东宫几分面子。

  “奉节郡王客气!实事求是地讲,孔某暂时还没有想出处置之策,宣政院内被数百太监把持掌控,高墙之上架设强弩,宣政殿内泼满火油,若是强行进攻,一则会损伤禁军士卒‘性’命,更重要的是万一引起贼人铤而走险,陛下和太上皇就难以保证安全……因此,孔某不得不谨慎从事。”孔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