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权唐 >

第310章

权唐-第310章

小说: 权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孔晟临时起意进宫请旨。无论如何,将皮球踢给皇帝,一切让皇帝来处置就是。反正当众之下,皇帝不可能置之不顾。

  皇帝的脸色变得更加铁青。他知道孔晟不敢也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撒谎危言耸听,而一旦真的发现掳走太上皇骏马的贼人藏匿在十王宅中,哪怕他是皇帝,都是跳进黄河也说不清了。

  皇帝冷视着孔晟。

  皇帝心里自然不认为孔晟是撒谎的,但这种事情,你为什么不单独向朕禀报,而非要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说出来,让朕措手不及,更无法处理。皇帝心里有些怨气,他也知道孔晟是故意为之,将事情摆在桌面上,避免再把自己陷进去。

  孔晟无所畏惧地回望着皇帝阴沉几欲要发狂的目光,昂然而立。

  他是不能也不想背上这种黑锅的。冒犯太上皇,践踏皇室尊严,这可是要株连九族的死罪,不管这背后蕴藏着多大的阴谋、无论涉及到谁,孔晟都将倒逼皇帝一查到底,彻底摘清自己。

  进宫的路上,孔晟也在判断究竟是谁幕后主使。

  从表面上看,皇帝是最大的嫌疑人。皇帝能调动神龙卫,而将这批人和一百多匹马神不知鬼不觉地藏匿在十王宅中,恐怕也只有皇帝才能做到。

  但孔晟非常了解李亨的本性。李亨对李隆基还怀有几分父子情谊的,只要李隆基不去复辟,李亨就不会逾越雷池半步。况且,皇帝也没有必要做这种事,打压太上皇的权威,作为皇帝他有太多的机会和手段。

  最关键的是,这起事件中,朱雀门血案只是诱因,最终目标还是孔晟,对于皇帝来说,孔晟是他当前最倚仗的臣子之一,还要指望孔晟帮着他巩固皇权,他不可能这么做。至少现在还不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时候。

  如果不是皇帝,皇太子李豫的嫌疑就大增了。

  不过,孔晟也有些拿不准,因为这有些不太像李豫的风格。李豫这人强势固然强势,心狠手辣固然心狠手辣,但他崇尚阳谋,这种背后捅刀子的事不是说他干不出,只是似乎承受着太大的政治风险,李豫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就为了拖孔晟下水?得不偿失。

  另外,到底是谁给自己暗中送信、挑破十王宅这一层窗户纸的?孔晟也一直没有想明白。此人隐在幕后,一切洞若观火,或者也与此事脱不了干系?

  孔晟眼角的余光从李豫身前身后的一些长安权贵和李唐宗室诸王身上掠过,心念电闪。

  皇帝突然怒吼道:“传昭出宫,尔等随朕一起前往十王宅,朕要亲自查验,孔晟,若你有半句不实,朕定斩不饶!”

  孔晟神色不变:“若臣所言不实,自当领罪并以死向天下人谢罪!”

  孔晟心道你吓唬谁呢,老子根本不吃这一套。

  孔晟有着百分百的把握。他暗中派遣穆长风潜入十王宅,已经在十王宅的后花园中发现了铁板一样的证据——一百多匹御用良马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百多具血淋淋尸身,被射杀在后花园的人工湖中,用穆长风的话说,血水染满了整个湖面。

  而数千禁军和神龙卫已经将十王宅和安国寺围了一个水泄不通,还有穆长风等江湖高手坐镇,如果那38名失踪的神龙卫藏匿其中,想要逃离十王宅是万万不能的。而即便跑了那么一两个,对孔晟来说也无关大局——这场一环扣一环向他包围过来的惊天阴谋和血腥杀局已经被他所破。

  以神龙卫的手段,撬开这批神龙卫的嘴,获知幕后真凶,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孔晟料幕后那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因为孔晟得到密报之后,第一时间派人封锁了宫门和十王宅、安国寺,不要说人了,就是一只飞鸟都飞不出去。这前前后后,还不到半个时辰,幕后元凶没有时间清理残局。而后园这批马的尸体,恐怕就是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干净。

  安宁宫。

  定王少年李侗站在宫门口,凝望着前宫的方向,神色湛然。突然,一个慵懒的声音在身后传来:“我儿,你在此流连多时,作甚呐?”

  李侗神色一紧,回身望着张皇后躬身拜了下去:“母后,儿臣在宫中读书多时,有些困倦,就索性出宫来散散心,也无他事。”

  张皇后意味深长地笑了:“我儿,你年纪也不小了,待过些日子,本宫跟你父皇说说,也给你委派一个职司,或者出宫开府就藩,总留在本宫身边也是耽误了你的前程。”

  按照大唐宫廷规制,皇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尤其是有了封号的皇子,可以出宫开府或者入朝担任职务了。张皇后以为李侗心思不在宫里,所以就有此论。

  李侗脸色微红,拜伏更深:“母后,儿臣只愿意留在安宁宫伺候娘亲,聆听母后教诲,除此之外,别无念想。”

  张皇后朗声大笑:“你这痴儿!阿娘了解你的心思!不过,也难得你一片孝心,本宫心里记着哩。罢了,索性今日阿娘就去见你父皇,替你求个差使,让你出宫去历练历练。至于阿娘这边,你随时可以进宫来的嘛。”

  李侗心里微喜,却是有些诚惶诚恐道:“母后,儿臣实在是不愿意离开母后身侧,儿臣……”

  张皇后摆了摆手:“好了,我儿,这事就这么定了!”

  少年李侗嘴角划过一丝不着痕迹的笑容,轻轻道:“母后之命,儿臣无不遵从!儿臣作为皇子,理当为父皇分忧解难,但是儿臣实在是担心母后身边无人伺候……”

  张皇后似笑非笑地望着李侗:“你我母子一气同心,你将来有些前程,能建功立业,阿娘脸上也有光彩。”

第四百零八章 十王宅(2)

  第四百零八章十王宅

  皇帝率满朝文武出建福门,直奔十王宅。因为行色匆匆,皇帝的銮驾甚至没有准备完毕,一些仪仗职司还未到位,皇帝就有些等不及,黑着脸摆了摆手上了銮驾,吩咐摆驾十王宅。

  皇帝的銮驾刚出现在视野之中,皇帝视野之中的所有禁军和神龙卫军卒都霍然拜伏在地,动作整齐划一,山呼万岁不止。

  黑压压一眼望不到边的禁军、神龙卫悍卒齐声高呼,场面是何等的震天动地和惊人,至少气势非常罕见。

  尽管皇帝的心情很糟糕,但还是对禁军和神龙卫对自己这个皇帝如此拥戴倍感欣慰。他端坐在銮驾上摆了摆手:“尔等起身待命吧。”

  小太监尖着嗓子高呼:“陛下有旨,禁军、神龙卫一干人等起身待命!”

  皇帝向孔晟投过略带赞许的一瞥。这一点,皇帝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孔晟掌控禁军和神龙卫,这支军队对自己的忠诚度是毋庸置疑的,而有了神策军和神龙卫的拱卫,他这个皇帝在长安就没有半点危险。

  没有人敢跟现在的皇帝叫板。若是激怒了皇帝,动用皇权,甚至是不按路数出牌,谁也拿皇帝没有办法。而原先就不一样了,皇帝的权威只局限在后宫,即便是在朝会之上,也会受到各种掣肘。而皇帝的大多数昭命,有些甚至出不了后宫,更谈不上贯彻落实了。

  这比什么都重要。

  皇帝还没有下銮驾,南霁云就快步向前,率十余名将官拜在了当场:“末将等迎接陛下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皇帝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南八,尔等值司在身,朕岂能怪罪你们。好了,诸位将军,平身吧。”

  南霁云没想到皇帝竟然会记得自己,虽然他知道这是皇帝的拉拢和御下恩宠手段,心头还是略有些激动。

  南霁云等人刚要拜见皇太子李豫,却被孔晟在旁边一个眼色给止住了。揣摩皇帝心思之准,莫过于孔晟了。

  皇太子是一国储君,作为禁军将领,不拜见于礼不合。但现在是特殊时刻,又有满朝文武大臣在场,禁军将官此番只拜见皇帝,无视群臣和太子,也是情有可原的。这也算是打一种擦边球。

  而哪怕是此举会让太子有些不爽,但对于禁军诸将来说,让皇帝满意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不足为虑。禁军是皇帝的禁军,拱卫皇帝是第一职责和神圣使命。

  果然,南霁云毕恭毕敬地退下去站在了孔晟身后,皇帝眼眸中再次掠过一丝满意之色——这是皇帝一种非常微妙的心态,若是在这种公开场合、在有满朝文武大臣的当面之下,他越是想要见到禁军对自己的绝对忠诚——换言之,孔晟以下这些禁军将官,眼里只有皇帝,迎合着皇帝此时此刻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真实心态。

  这是一种独掌大权的高高在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让皇帝非常兴奋和满足。

  皇帝似乎将因为十王宅藏匿贼人所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抛之脑后,竟然不急于派人进十王宅搜查,而是笑吟吟地向南霁云等诸将及手下士卒挥手致意,朗声道:“朕记得你们——朕当日在城外灞桥边检阅尔等,间隔短短时日,神策军更加军容严整纪律严明,足见孔晟大将军和诸位将军治军有方,朕心甚慰。”

  这一次,孔晟亲自率南霁云等将官拜了下去:“陛下隆恩,臣等岂敢懈怠、岂敢不为大唐、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亨大笑:“免礼平身。”

  孔晟起身,挺直了腰板。他缓缓举起了右臂,振臂一挥,随着他手势在半空中的定格,在场数千禁军悍卒神色激动地齐声呐喊:“驱逐胡虏,振兴大唐!誓死保卫家国天下,誓死守护皇帝陛下!”

  “大唐万岁!陛下万岁!万万岁!”

  数千禁军情绪激昂异口同声的口号声如同山呼海啸,声震全城,久久回荡在重重深宫的宫苑之上,惊起不少飞鸟鸣叫着扑腾飞起,掠过内宫的辽阔天际。

  内宫深处不少嫔妃宫女太监纷纷奔出宫苑,凝望着十王宅这边的方向,惊讶不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传来如此激昂的欢呼声。

  皇帝李亨的情绪也因此被调动得无比激动,他昂首挺胸一脸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