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唐-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适哦了一声:“请长安候回府安置,李适这就告辞了!”
李适转身而走。
李适对孔晟已经怀有了十万分的高度警惕,他自知不是孔晟的对手,哪怕是话都不愿意多跟孔晟说半句。言多必失,若是再让孔晟抓住话把儿,无疑又会损伤楚王府的权威,李适绷紧了心头的那根线。
孔晟目视李适离去,却又笑吟吟的向薛安等人拱手见礼:“孔晟在大理寺数日,有劳各位大人关照,实在是感激不尽。今日孔某回府,明日必派人送上美酒十坛,略表心意。”
薛安拱手赔笑:“薛某不敢当,长安候请走好!”
此刻,薛安暗道侥幸,庆幸自己没有像有些无知愚蠢的人一样,为了迎合楚王李俶,就向孔晟下手。如今孔晟胜出,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赌约,但事关重大、又曾经闹得满城风雨,孔晟变成了最后的胜利者,这其实意味着长安候在与楚王的争斗中,又轻描淡写地胜了一场。
而且,孔晟用这种超越社会常规的方式,向世人展现出楚王的诸多弱点,从长远来看,对楚王在朝在野的声威都是一种无形的重创。
孔晟朗声大笑,飘然行去。
长安候府派出来接孔晟回府的马车早已等候在衙门之前,唐根水亲自带人来接。而赵王李系亲自出迎,只是来晚了一步。
其实不仅仅是长安侯府的人,长安城有不少百姓也闻讯而来,大理寺衙门前拥挤着不少百姓,人声鼎沸。见孔晟出了衙门,神色从容,衣袂纷飞,不由都纷纷开始鼓掌欢呼起来。
孔晟向众人拱手微笑致意,他正要上车,眼角的余光却陡然发现一道黑色的寒光从人群中飞射而出,直逼他的咽喉要害。
孔晟大吃一惊,但情急中他避无可避,唐根水怒吼一声,奋力将孔晟撞飞,然后挺身迎了上去。
一把锋利的匕首透过唐根水的甲胄射入他的肩窝,殷红的鲜血崩流。
人群骚乱起来,纷纷奔走逃避。
唐根水忍痛捂住伤口大吼道:“来人,保护侯爷!众人闪避,抓刺客!”
数名持刀护军冲上前来,将孔晟团团保护在其中。而大理寺的捕快衙役也纷纷奔出衙门来,试图控制现场乱哄哄四散奔逃的百姓。
一个小贩打扮的男子原地窜起,飞跃上了大理寺衙门的屋脊。他站在屋脊上向孔晟投过杀气腾腾的遗憾的一瞥,然后身形弹射如同星丸,飞檐走壁,瞬间消失不见。
唐根水这些人虽然勇猛,但却没有轻身功夫,根本上不得飞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刺客从容逃遁而去。至于大理寺的衙役捕快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哪有这个本事。
竟然有刺客在大理寺衙门之前行刺长安候孔晟!
消息震动全城,而京兆府当即下令,命长安县和万年县出动全部人手,开始面向全城搜捕。大理寺卿薛安也不敢怠慢,立即进宫面圣,请皇帝下诏处置,紧闭城门,捉拿刺客。
所以,等李辅国出宫来时,刺客事件已经发生,全城都在搜捕刺客,他赶到大理寺没有见上孔晟,只能继续赶往长安侯府。
一路上鸡飞狗跳,长安县和万年县的衙役联手出动,借着搜捕刺客的名义,大肆扰民捞各种好处,满城商贾百姓是敢怒不敢言。
李辅国当然不会管这种闲事。他没有必要也没有心情去帮长安的老百姓抱打不平,只是他心里非常惊讶,怎么会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朝廷司法重地大理寺衙门行刺长安候孔晟,而且选择在孔晟离开大理寺的这种时机下,似乎有些与众不同的味道啊。
到底是谁?
李辅国脑海中闪过楚王李俶的名字,旋即摇头否认。李俶就是对孔晟动了杀机,也不至于如此愚蠢,以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当众行刺孔晟,又在大理寺衙门重地,这该有多愚蠢?
那么,会不会是叛军派人秘密潜入长安,试图除掉孔晟?李辅国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毕竟孔晟是收复洛阳将安庆绪赶出洛阳的人,安庆绪必对其恨之入骨,在叛军的必杀名单上,孔晟的名次恐怕不会太低。
孔晟是安庆绪的眼中钉肉中刺,应该符合情理。
长安侯府。
孔晟神色阴沉地匆匆进府,唐根水因为负伤已经被人带下去疗伤。几名护军全神戒备跟随在他的身后,得到消息后悔没有亲自去大理寺迎接保护的穆长风也陪伴在侧。
孔晟心头非常愤怒。今天真是太危险了,可以说他的性命命悬一发。当时那个势头,若不是唐根水反应快、拼死以身相替,他就是不死也会重伤。
孔晟也没有料到竟然有人敢在大理寺门口行凶。这让他突然意识到,明面上的争斗倾轧他并不怕,李俶这种权贵的打压他也不在乎,可这种神出鬼没的江湖人行刺手段却是防不胜防。
其实他心里大概猜出了刺客背后到底站着什么人。长安城中想置他于死地的人不是没有,比如说李俶这种,但公开行刺的人却不会出现。更何况,在今日的时机之下,任何轻举妄动都会引火烧身。李俶不会这么愚蠢和肤浅。
只有安庆绪的人。
孔晟没有跟安庆绪照过面,但他想来,安庆绪必然是当世最痛恨他的人,没有之一。安庆绪在洛阳正在苦苦支撑局面,不成想却凭空冒出来一个孔晟来,凭借数万兵马纵横河南,生生牵着叛军的鼻子走,安庆绪不得不出逃邺城,伪燕朝廷因此走向穷途末路。
若不是孔晟,安庆绪假以时日必将伪燕兵马全部掌控起来,史思明也不会趁机趁火打劫,而在与李唐朝廷的抗争中,安氏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安氏败落,孔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安庆绪对孔晟恨之入骨,是可想而知的。
事实上,孔晟猜测的大差不差。安庆绪一个月前就秘密遣出了不少江湖刺客,暗暗潜入长安,择机干掉孔晟。今天的刺客,只是其中一路,恐怕还有不少刺客隐藏在长安城中。
只是孔晟平时深居简出,长安侯府又是戒备森严,刺客无从下手。今日孔晟离开大理寺衙门,满城皆知,刺客伺机下手也在情理之中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谁是最后的赢家(3)
第三百七十三章谁是最后的赢家
这让孔晟意识到,对于自己的保安工作必须要加强。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种神出鬼没的江湖人手段如果不小心一定会阴沟里翻船。
孔晟望向了穆长风。
穆长风会心点了点头,他早就向孔晟建议,招徕一些江湖奇能异士为侯府所用,轮班值守,保护孔晟出行,防备的就是江湖人的手段。
以穆长风的名望和他的交游广阔,再加上孔晟的盛名,长安侯府养几个江湖人门客,根本不成问题。
原来孔晟没有太当回事儿,但现在看来,这已经是当务之急了。
穆长风立即下去安排。孔晟深吸了一口气,走向了内庭。
内院的花厅前,飘然若仙的司马承祯笑吟吟地迎风而立,身侧是一脸激动之色的道童阿泰。孔晟眼眸中掠过一丝难得一见的激动,这一生当中,能让他激动的人和事绝对不多了,司马承祯和阿泰算是其中之一。
司马承祯堪称改变他人生命运的关键人物。若不是与司马承祯在江宁城中偶遇,得其传授道家上清传统内家功法,并在郭子仪面前再三举荐,经郭子仪之手上达天听,哪里会有孔晟的封侯拜将的今日!
一个人,你再有本事,没有机遇也是白搭。金子埋在土里,永远都是土坷垃。
对于司马承祯,孔晟一直怀有很真挚的感激情感。
孔晟几步上前,拜倒在地:“孔晟拜见恩师!”
司马承祯微微一笑,示意阿泰将孔晟搀扶起来道:“贫道何德何能,敢让名满长安的长安候大礼参拜?”
孔晟凝声道:“恩师授艺举荐之恩,孔晟毕生铭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尊光临,孔晟敢不顶礼膜拜?”
司马承祯抚须大笑:“孔晟,你这痴儿!贫道果然没有看错你,以你今日之功名爵位,能不忘初心,弥足珍贵。为师已经在你这长安侯府呆了数日了,我们师徒在长安相逢,也算是注定的缘分。”
阿泰也笑吟吟地抓住孔晟的胳膊,热切道:“孔师弟,你在那大理寺大狱中没有受屈吧?多日不见,师弟一向可好?阿泰听闻你在河南甚是得意,如今又来长安做了逍遥自在的长安候,这才拖着师傅来长安见你……”
孔晟哈哈大笑着,与阿泰紧紧拥抱了一下。
师徒三人相见,寒暄不过几声,司马承祯就又提及孔晟自酿的美酒。这两日,司马承祯在长安侯府可是没少畅饮这等烈酒,早已食髓知味。
孔晟大笑着吩咐乌显乌解摆酒设宴,他要与司马承祯和阿泰不醉不休。但酒宴刚摆上,李辅国就到了。
孔晟不得不撇下司马承祯师徒,出厅迎接李辅国。司马承祯对李辅国这种宫里的太监不感兴趣,自然回避不见。
李辅国笑了笑状若关心道:“听闻长安候遇刺,杂家心甚震惊,匆忙赶来,见长安候安然无恙,杂家也就放心了。”
孔晟微微笑着抱拳道:“有劳李大总管挂念!”
李辅国受皇命在身,也不敢怠慢,更不敢拖延,因为皇帝还在宫里等候着孔晟。而在麟德殿之外,还有以楚王李俶为首的众多朝臣在等候皇帝召见。
“长安候,陛下口谕,传你速速入宫见驾!”
孔晟讶然:“臣遵旨——李大总管,陛下突然召我入宫,可有什么事吗?”
李辅国目光灼灼地望着孔晟道:“长安候,今日相州兵败的军报传到宫中,陛下震怒。今楚王殿下率群臣在麟德殿外请陛下召见,但陛下却闭门不见,只是命杂家出宫来传你入宫,想必,想必与相州兵败之事有关吧。”
孔晟沉默了一下,缓缓点头:“请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