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北宋小厨师 >

第875章

北宋小厨师-第875章

小说: 北宋小厨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只能自问自答了。李奇见他们铁了心的不回答,只好道:“士子和读书人就不多说了,至于士大夫,微臣以为,不管怎么样,至少要当得了四个字。”

“那四个字?”

“德高望重。”李奇不卑不亢道。

“理应如此。”宋徽宗点点头道:“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皇上开口了,群臣自然不能闭口不言了,纷纷站出来附和。

李奇笑道:“既然各位都赞同,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说,德高望重就是士大夫一项必备的条件,反之,那些不具有这一点的人,就不能称为士大夫。”

好小子。果然有一套。

蔡京等人听到这里,算是明白了,敢情这小子是在重新定义太祖训言。

群臣也是恍然大悟,想不到自己已经极其小心谨慎了,还是着了这小子的道了,但是他们也不能否认,因为谁若出来反对,那不就摆明说自己乃是无德之辈,人都是爱面子,特别是对士大夫而言。

而李奇就是抓住他们这一弱点。“夸”的你们无言反驳。

宋徽宗点头道:“那是当然,倘若连这四个字都当不上,那怎配的上士大夫这个称号。”

“皇上说的是。”李奇一拱手,又道:“由此可见,太祖当初之言,是针对那些有气节,有抱负,能够为国出力,为君分忧。德高望重的真士大夫,而非那些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士大夫的招牌,欺上瞒下。坑害百姓的假士大夫,他们歪曲太祖之言,来替自己的罪行辩驳,这简直就是在侮辱太祖。陷太祖于不义,试问这种人留着还有何用,应该有多少杀多少。绝不姑息。这也是微臣为何说,士大夫也是这次事件的受害者,正是因为这些害群之马的存在,导致那些真正的士大夫的名誉受损。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微臣也不是很理解,为何还有人提这些人开脱,难道他们不知道,他们已经被那些心肠恶毒之人给利用了吗?还是,其中另有猫腻呢?”

一部分大臣听得是心惊胆战呀,大汗直流。

宋徽宗笑着点点头,道:“其实关于这一点,朕也不是很理解。朕也想问问那些人,究竟是如何想的?”

“微臣知罪。”

一部分大臣齐声道。

宋徽宗摇摇头,没有搭理他们,朝着李奇道:“李奇,你以为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李奇道:“谨遵太祖训言。对于那些德高望重、心怀抱负、国家、百姓的士大夫,朝廷应当给予相应的厚待,将我大宋自开国以来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但是,对于那些贪官污吏,特别是那些标榜自己是读书人、士大夫的害群之马,应当罪加一等,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天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难道士大夫还能凌驾于天子之上吗?”

群臣听罢,那是汗毛竖立呀,这罪名可就大了去了。李奇瞧他们这表情,暗自偷笑,打不死你们,也要吓死你们。

宋徽宗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随即正色道:“不错,尔等一定要谨记,太祖之言,指的可不是那些贪官污吏,而是真正的饱学之士,对于后者,朝廷必将会给予优待,但若是士大夫贪赃枉法,也应当罪加一等,今后谁若替这种人求情,当一同治罪。”

“臣自当谨记。”

群臣颔首道,心里不但不恼,反而暗自庆幸,因为李奇没有趁胜追击,彻底颠覆士大夫掌控朝廷的传统,换而言之,也就是说皇帝只是想敲打敲打他们,并非对他们心生恨意,想铲除他们,将来朝廷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器重读书人。毕竟如今谁都知道,这件事其实就是宋徽宗和李奇这一对君臣一手导演的。

好小子,年纪轻轻便能做到收放自如,即便大胜,也未被胜利冲昏头脑,光这份胸襟就已经超出很多人,也怪不得皇上如此器重他。蔡京淡淡一笑,心里唯一的担忧也随之飘散。

蔡京、李邦彦等人虽然是李奇这边的,但都是属于士大夫阶层,要是李奇做过了,他们也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没人能想到李奇上朝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替士大夫平反,虽然李奇利用这次件事消除了士大夫的一部分权益,但他还是维护士大夫的核心权益。当然,他说这番话可不是为了自己,为了真理,而是为了皇帝。

他心里很清楚,不管怎么样,赵家都会坚持用文人治国,绝不会用武臣来替代文臣,只是因为文臣的势力与日俱增,虽然不至于造反,但是已经侵犯了皇权,所以,皇帝必须得想办法平衡士大夫的权力,这也是宋徽宗为何会答应与他联合,共同对付士大夫的原因。

但是你不能做过了,要知道宋徽宗只是想要收回部分权力,绝不会傻到去彻底颠覆士大夫势力。所以这个度,他一定要把握好,不能有丝毫偏差。否则,不管理是否在他这边,皇帝一定不能让他得逞,这是底线。

李奇作为一个买卖人,他自然明白若是想得到皇帝的支持,必须要给皇帝足够的利益,只要皇帝开心了,那么他的报酬自然也不会低,双赢的局面,也是他一直以来做生意的原则。

所以,这次的争斗的结果,宋徽宗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经过这次事件,他手中的权力增长不少,能从容不迫的面对士大夫阶层,太祖的训言,也从士大夫手中的利器,变为了他手中的利器。

很明显,李奇这事办的,真是太合宋徽宗的心意,堪称完美,既打压了士大夫,维护了皇权,又没有打破这个传统,力度掌控的是不多不少,以至于宋徽宗忍不住的赞许的瞧了李奇一眼,心里对李奇是更加的器重了,这小子实在太懂事,太明白朕的心意了。但是这话可不能明言,轻咳一声,转移话题道:“近日许多大臣都上奏,由于近年来我国战事连连,导致粮价一路高涨,于国于百姓即位不利,朕也甚感担忧。不知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该是我收回最后一份报酬的时候到了。李奇嘴角勾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第八百一十章新秩序(求月票)

纵使李奇将商业说的天花乱坠,但他也不得不承认,粮食始终是古代王朝的根本,没有那个王朝敢轻视这一点,可见粮食的重要性,而且粮价也直接影响物价,甚至于整个经济体系。

商务局已经争取到了调控货币的权力,但是,如果商务局不能掌控粮价,那么就根本无法对于全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然而,由于宋朝并不抑制土地兼并,导致地主的土地越来越多,换而言之,也就是他们能随意炒高粮价,又再加上之前王安石变法失败,更是让这一现象加剧,特别是那青苗法,本来是一个改革的重点,于国于民都极为有利,但是由于执法不当,利息过高,导致各地官府以高利贷的形式强制百姓向朝廷贷款,结果百姓还不起这利息,只能将土地抵偿给地主,以至于地主手里的土地是急剧增加,这真是好心办了坏事。

即便是对于朝廷,那也是极为不利的,很多官僚主义,官官相护,趁着朝廷急需粮食的时候,以次充好,高价敲诈朝廷,导致国库空虚。

其实不光是李奇,凡是变法之人,都会对粮食出手,这是不能避免的,这也是变法能否成功的关键,但凡涉及到粮食,那么就是朝中大臣的必争之利,不过,无论如何,李奇一定得做到的这一点。

所以,他将此设为自己重新上任的必须条件,他以此为借口,逼迫宋墨泉这些保守派,率先提出粮价的问题,如此一来,就减少了很大一部分阻力,那么他就能做到游刃有余。

宋墨泉率先站出来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朝廷应当下达命令。严格控制粮价,一定得阻止这势头。”

“皇上,此举万万不可。”

黄信仁急忙站了出来,道:“如今正是我国农业恢复的时期,若是强行限制粮价,那无疑会损害农民的利益,会减少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再加上经济使的经济建设,微臣恐会加剧农民向商人的转移。”

李奇听得暗笑,好你个宋墨泉。竟然也给我玩起了双簧,那就看谁玩得过谁吧。

显然,宋墨泉是有意为之,其实李奇并没有让他这么说,他之所以这么说,无非就是给其余保守派一个反对的借口,先就把李奇的话给堵死,以来阻击李奇向粮食伸手。

宋徽宗皱眉道:“黄爱卿言之有理,若是朝廷强行降低粮食。恐怕会引起农民的不满。”他说着目光一瞟,又落在了李奇身上,道:“李奇,你身为经济使。此事与你也有些关系,你如何看?”

李奇笑道:“微臣以为宋学士和盐铁使的话都非常有道理。不过,微臣以为当今最重要的不是粮价,而是提高国家对于粮食的储备。这几年来,军队年年出征,粮仓空虚。该是时候补充粮仓了,假如朝廷今年粮仓充裕的话,那么当初凤翔也就不会出现那种情况了,而且,只要国家储备了足够的粮食,那么粮价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宋墨泉听得双目一睁,暗道一声糟糕,又上了这小子的当,原来这粮价只是一个引子,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啊。

宋徽宗点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储备粮食乃是国家的头等大事,那不知你有何计策?”

李奇道:“如今青苗法刚废不久,朝廷又没有拿出一套完善的农业法,以至于在农业方面冒出了各种莫名其妙的苛捐杂税,微臣甚感担忧,于是最近在家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套的新式常平仓制度。”

这常平仓是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宋徽宗哦了一声,道:“你且具体说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