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225章

三国之袁氏枭雄-第225章

小说: 三国之袁氏枭雄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进入高密县地界,问及郑玄,于路的牧童、樵夫、猎户及贩夫走卒无不争相指路,所以没费太大波折,袁否一行便找到了郑玄所居的郑公村。
  一进郑公村,袁否便看到村口有一颗数人合抱的百年古松,古松虬枝横出,树干上布满了龟裂的枯树皮,仿佛在向世上诉说着它曾经经历的无尽苍桑。
  百年古松下,一须发皆白的老者正跪坐在蒲席之上,娓娓而谈。
  在老者四周,如拱星拱月般跪坐着数以百计的儒生,侧耳聆听。
  史载孔子讲学,最盛时有数千人听讲,对经袁否是非常怀疑的,因为几千号人围坐在一起,就算能够保持良好的秩序,孔子的声音也不可能传达外围,孔子不过一介书生,没有张飞那样的大嗓门,外围的学生听个蛋?
  以袁否估计,能有几百人听讲就不错了。
  然而,在看到了眼前这一幕之后,袁否却开始相信,孔子讲学的盛况许是真的。
  眼前围坐在老者四周的儒生纵然没一千,却也不会差太多,袁否粗略的数了数,少说也有八百人,古有三千弟子听孔子传道,今有八百士子听郑玄授业,郑玄老夫子还真是不让孔夫子专美于前哪。
  郑玄讲的认真,士子听得更认真,竟没人注意到袁否的到来。
  徐盛蹙了蹙眉,当时就要上前打断郑玄授课,却让袁否给制止了。
  袁否制止了徐盛的无礼举动,然后翻身下马,恭恭敬敬的走到人群最外围席地坐下,跟着认真的聆听起来。
  郑玄的声音有些低沉,却极具穿透力,袁否虽在外围却仍能听清。
  却是巧了,郑玄正在讲解的正好是尚书,袁否便命徐盛打开包袱,从里面翻出了之前在庐江时候印刷、装订成册的郑注尚书,这册郑注尚书,用的是蔡侯纸,雕版的却是马钧,所以印刷质量非常好,可谓精美。
  旁边的儒生手里拿的都是竹简以及木牍,袁否却捧着一本印刷精美的纸质书册,两相比较,真是高下立判。
  不过周围的儒生都在认真听讲,竟没有人注意到。
  袁否这一举动,当真是媚眼抛给了瞎子,白瞎了。
  郑玄足足讲了一个时辰,始才停下小憩,袁否便收起书册,上前拜见郑玄。
  “学生袁否,草字显责,拜见郑老夫子。”袁否按着学生礼,向郑玄大礼参拜。
  如今的袁否在士林中间可谓是名闻遐迩,听闻是袁否当面,郑玄也起身长揖回礼。不管怎么说。袁否都是袁氏子弟。而袁绍如今却是冀、青、并三州的主人,郑玄虽然超然世外不问俗务,却也不敢太过托大。
  有贵客到访,郑玄便命士子们散去,然后将袁否等人引入了草庐。
  分宾主入座,袁否也没有半点客套,直奔主题问:“敢问夫子,士子读书所为何?”
  郑玄微笑笑。不动声色的反问袁否:“若以公子之见,士子读书所为何?”
  郑玄原以为袁否会回答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既便不是,答案也定然相类似,郑玄甚至猜到了袁否的来意,公子否这次来,无非是想求他给他举荐几个士子,仅此而已,然而袁否的回答却大大的出乎了郑玄的预料。
  袁否从席上跪坐起身。很装逼的说:“士子读书,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郑玄闻言顿时神情一肃。
  旁边陪坐的刘晔也向袁否投来震惊的眼神。
  袁否在经学上有多少造诣,刘晔心知肚明,这位公子哥虽多才多艺且智计过人,但在经学上却委实没有太多的造诣,但是袁否方才说的这一番话,却是道尽了读书的真谛,也让刘晔对袁否的印象完全的颠覆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好,说的好,说的太好了,这一番话真可谓是道尽了读书的真谛。
  当下郑玄从席上跪坐起身,肃然说:“公子高见,老朽深以为然。”
  “学生何敢当老夫子大礼。”袁否赶紧起身回避,不过心里却难免有些得意,这句话可是北宋张载的名言,张载是什么人?人家可是程朱理学创始人之一,姑且不论程朱理学优劣与否,单说张载能够创立理学,便是极大的能耐。
  门派学说,又岂是阿猫阿狗随随便便能够创立的?
  张载的这句千古名言一出,郑玄便立刻收起了方才的敷衍之心。
  当下郑玄很严肃的问袁否:“那么,敢问公子,如何才能为天地立心,如何才能为生民立命,如何才能为万世开太平?”
  袁否心里道一声,干货来了!
  能否说服郑玄担当他的儒学校长,全在此一举!
  袁否知道他在经学上的造诣平平,所以并没有跟郑玄探讨经学的意思,而是直奔困扰读书人将近三千年的主题——书藉!
  说来说去,这个时代的书藉太贵,读得起书的人还是太少了。
  袁否说道:“要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首要在人!”
  停了一下,袁否又接着说道:“请恕我直言,以方今天下之读书人数量,要想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却是万难!若是有朝一日,无论贵贱,无论士庶,人人皆有书可读,人人皆有机会求学,则人人知礼仪、懂尊卑,则生民自然就会安居乐业,江山社稷自然就能够万世太平,老夫子以为然否?”
  郑玄听了之后深以为然,袁否这番话简直说到他心里了。
  郑玄虽然是官宦之后,但幼时家境贫寒,最苦恼的就是没书可读、没学可上,当时为了向当地的士族借一本书藉,却不知费了多少波折,为了求学,他更是花了几十年时间遍访天下名师,不知流了多少汗,磨破了多少双鞋。
  如果真如袁否所说般,有朝一日能够做到人人有书可读,人人有机会入学,那简直就是郑玄梦寐以求的王道乐土。
  只是郑玄知道,王道乐土终究只是幻想。
  当下郑玄叹道:“公子的设想虽然很美好,但要想实现却是大不易。”
  袁否嘿然一笑,起身说道:“若是我能够做到无论贵贱,无论士庶,人人皆有书读,人人皆有学可上,老夫子可愿意为我担负起教化万民之职责?”
  老夫子可愿意为我担负起教化万民之职责?
  袁否终于亮出了他的獠牙。(未完待续。。)


第261章 约定

  老夫子可愿意为我担负起教化成民之职责?
  经过最初的试探之后,袁否终于亮出戏肉。
  郑玄闻言先是微微一愣,遂即摇头笑曰:“公子莫要寻老朽开心。”
  显然,袁否并不相信袁否就真的能够做到无论贵贱、无论士庶,人人皆有书读,人人皆有学可上。
  袁否也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将准备好的雕版印刷本《郑注尚书》从包袱拿出来,双手递给了郑玄。
  郑玄初时还有些不解,不知道袁否给的是个什么东西。
  但是,当郑玄看清楚手里拿的是什么之后,脸色便微微一变。
  是书,袁否给他的竟然是一本书,而且还是一本纸质的书藉!
  对于纸张,郑玄并不陌生,早在几十年前,蔡伦就已经发明了蔡侯纸,不过蔡侯纸价格昂贵,相比丝帛也是不遑多让,既便是普通的士族也是消费不起,所以鲜少有人拿祭侯纸来抄书,世间书藉仍然多用竹简、木牍。
  袁否送了这么一本抄写精美的纸质书,可谓是一份重礼。
  尤其袁否送的还是郑玄自己注的尚书,这就格外的难得。
  当下郑玄起身向袁否拱手作揖说:“老朽何德何能,蒙公子馈赠如此重礼。”
  “区区薄礼,夫人又何必挂怀?”袁否却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接着说道,“若是夫子喜欢,我便送上百册、千册又有何妨?”
  “什么?”郑玄瞠目结舌的说道,“百册、千册?”
  袁否便不再废话。回头向徐盛使了个眼色。徐盛便跟太史慈将一个大包袱抬进来。然后当着郑玄的面解开来,里面却整齐叠放着上百本书册,郑玄起身上前,抓起其中一册,果然跟他手中的那本尚书一模一样,字迹也是相仿。
  “这这这……”郑玄有些凌乱了,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在印刷术出现前,书藉的传播全部靠手抄。甚至还有专门的抄工,但既便是最专业、最优秀的抄工,也不可能将字迹写得如此之工整,工整到两本书中的字迹竟然近乎于相同,至少郑玄从未见过有这样的手艺。
  抄书费时费力,用来承载文字的竹简、木牍又太笨重昂贵,这是阻碍书藉大量出现、大量流行的主要原因,正因为此,除了少数世家大族以及商家外,既便是一般的士族豪强。家里也没有几册藏书,所以读书人才会如此稀少。
  一句话。抄书的不易和竹简、木牍严重阻碍了知识的传播。
  但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并且完美结合,却破解了这一难题。
  隋炀帝之所以得以推行科举,跟印刷术推广之后造成的书藉价格的断崖式下跌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书藉价格的断崖式下跌,才使广大寒门士子有了读书的机会,寒门士子有了读书求学的机会,就使国家的读书人群体变得更加庞大。
  读书人群体的庞大,才使得世家豪门垄断知识成为了昨日黄花。
  有了寒门士子的强有力的竞争,科举的推行才成为可能,否则,若是没有书藉的盛行于世以及读书人群体的空前庞大,推行科举就是个笑话。
  郑玄是一个懂行的,他立刻就从袁否提供的这一叠书藉中品出了玄妙。
  当下郑玄问袁否说:“公子,如果老朽没有猜错,这些书并非是抄的,对吧?”
  “夫子慧眼如炬。”袁否说,“不错,这批书册并非手抄,是使用雕版印刷印的。”
  说完,袁否又将雕版印刷的原理跟郑玄说了,郑玄听了连声赞叹,所谓的雕版,其实跟印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印章小,字也少,而雕版却要大得多,字数也更多,但原理是相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