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十二生肖戾气转 >

第351章

十二生肖戾气转-第351章

小说: 十二生肖戾气转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有边际。古者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来戒惕自己,实因口过之患、扬恶之害,足以酿造滔天大祸,不可不慎!
  ※古云:“规过于室。”在劝勉时,当于私室规劝,以保其尊严。切戒公开指
  陈令其难堪。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光明、有黑暗,良师益友往往是支撑的力量,我们应当珍爱这份得之不易的友谊!
  ※益友之可贵;在能坦诚以对、在能相互切磋、在能勉励向善。何况知心之交,
  一生中难逢几位,肯面对面规过之友,犹要更加珍惜!
  ※义与利之间的取舍;往往是很难把关的。只有心地光明磊落,晓明义理之人,
  才能大公无私,不为贪欲所迷惑。
  ※一切的苦难与祸害,莫不从贪欲中来。明了世间无常,一切了不可得的道理
  后,自能轻松的放下一切。
  ※尊重别人,就不可轻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凡事之开端,都要
  细细地先问自己,有无危害到他人。
  ※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是何等残忍!角色对换,我将何堪!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这一生有恩于我们,不知凡几。想想
  父母养育之恩、国家赋予我们安定之恩、师长教诲之恩、众生努力生产之恩,这四种恩义,究竟我们感恩、回馈过多少呢?!
  ※当别人对我不好时,是否也曾想过,我亦曾欺负、刻薄于人。同样的道理,
  在面对委屈、受侮之时,只有能完全放下怨恨的人,才能从中体悟包容宽恕的伟大!
  ※谚云:“上梁不正下梁歪”。以身作则,最足以作育英才;教化于人。毕竟,
  言教远不如身教。
  ※古语:“仁者无敌”。故仁者必能爱人、宽人、容人、恕人。在上者,若能
  体会属下之劳苦,常予勉励关怀,必能得其忠心。而严正,虽足以树立威势,倘过于严苛,那是最损德折福的,不可不慎!
  ※古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主人与部属的关系,应当建立在彼此
  的信任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惟有如此才能和睦共事,成就永续的事业。
  ※以势服人,非真服;以理服人,方无言。尤其人在拥有权势之后,很容易迷
  失方向,沉沦威权中。此刻,最易树立敌人而不知;当知,权势不当足以造作无边罪业,可不慎乎!
  ※人生境遇虽有不同,但努力向善又知勤学之人,往往能扭转劣势,创造自己
  的命运。怕的是仗恃优越,浑浑噩噩不知努力,而虚度此生!
  ※芸芸众生中,平凡者居多,如何出类拔萃,非努力用功,无以致之!
  ※仁者所散发出的威仪,自有一股摄人的力量。那种发乎自然的敬畏,不是惧
  怕,而是出自内心的折服与尊敬。
  ※美丽的言辞虽然好听;但未必能动人。而真心所流露的肺腑之言;却最能感
  人。
  ※在生命中,可以不间断地陪伴我们走完人生的仁者――圣贤经典。因为它是
  最真实的仁者,也是最永恒的仁者!
  ※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鼓舞着我们学习的态度,应当每天
  都要求进步,不可一日懈怠。因为“勤有功,戏无益”,更何况“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善知识、好老师犹如明镜、灯塔般,可以照见污垢、导引方向。勤照勤学,
  不但德业涵养与日俱增、身心也益见清净。是故,老师、善知识,的确须臾不可离也!
  ※君子目光远大,小人视见短浅。有豁达开阔的胸襟,才有一番的作为,远离
  小人,亲近仁者,这一生方不致于偏差。
  ※读书在求变化气质、明辨是非、成圣作贤。故贵在能依教奉行,落实于日常
  生活中;倘非如是,则读书仅是得些知识、技能而已,与没有读书丝毫无别!
  ※务实学习的人,能得到真实的益处;好高骛远又不肯吃苦,只能永远沉醉在
  梦想中!试看古今中外,凡成功者莫不历经千锤百链而后得!
  ※人皆向往优雅的气质,而气质的变化,其实来自于勤向圣贤的学习与薰陶。
  古云:“好学近乎智”,智慧与性德的结合,即是美丽的气质。
  ※人生最可叹的是;随心所欲造了一身罪业,犹浑然不知,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而何以会如此,乃不读圣贤书之过!
  ※读书无有窍门,惟专心与勤学而已!
  专注当中;一念不生;无论作任何事都容易成就。心乱不定,则无论作何事,
  都将一事无成。人何以不能成就,只在于心难专而已!
  ※许多人字丑,都归咎于因为自己没有天分;但端详其字,不是写得不好,只
  是缺乏那份耐心罢了!
  ※人因有格局,故风格有深广宽阔,所散发的气质自有悬殊差异;而陈列书籍
  若能分类置放整齐,不但展读方便,更凭添几许书香气味,令人终日欢喜沉潜其中!读书人首先把书籍收好,善待它是第一件要事。
  ※书,如同老师般,每日展读,犹如天天与老师学习。对书不敬,如同对老师
  不敬。能以此心来读书,自有更深邃的体悟!
  ※读书,遇有急事亦当对书恭敬,收束整齐,以免遭到污损。尤其家有小孩,
  更应收好!欢喜读书,即当珍爱书本。切记!恭敬心,才能契入圣贤的智慧领域。
  ※保持经典干净,即是敬书之始。古人书本得之不易,故视之如瑰宝。今虽得
  之容易,然恭敬心却少有。诸如:喜欢折角折页、书上任意涂鸦、翻阅粗鲁、汗手或手脏读阅、或马桶上读…等等,这虽是小事但却常犯!礼记曲礼曰:“毋不敬”,读书更当要礼敬!
  ※好书,犹如良师益友,长相左右,可以丰富人生、启发智慧,得到永恒的快
  乐;劣书,如同损友,能侵蚀心智,泯灭善良德性,足令人生走向灰暗,应当即时屏弃!
  ※人何以智慧不开,只因心志遭到严重污染与破坏;故慎选所读之书,亦是重
  要的学问。
  ※立志,是人生的第一件要事,也是一生成败的关键。人最怕的是放弃自己,
  丧失信心,颓然不敢勇于面对现实,坚强的奋斗到底!
  ※成圣成贤,不是遥不可及之事,只要有心,亦终有成就的一天。有道是: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愿我们彼此相互勉励,向圣贤之道迈进!
  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
  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
  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万缘放下,一尘不起。
  ※修身以俟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日俟,则一毫觊觎,一毫
  将迎,皆当斩绝之矣。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
  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
  即一日无步可进。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
  生。
  改过:
  ※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
  之矣。
  ※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
  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
  ※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俗改无由矣。
  ※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
  ※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必有效验。
  积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遇有横逆,辄反躬自责,怡然顺受。
  ※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
  ※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
  ※凡欲积善,绝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
  ※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
  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
  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为善而心不着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着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
  而已。
  ※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
  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
  ※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夫子论为仁,亦曰先难,所谓难舍处能舍也,难忍
  处能忍也,故天降之福亦厚。
  ※随缘济众。
  ※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
  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
  ※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此良工苦心也,吾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