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明海风 >

第94章

大明海风-第94章

小说: 大明海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没有小天有啊。小天表示,只要他肯投钱,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汪直当然有兴趣了,相比于他弄不太明白的资本殖民,还是对造枪造炮更感兴趣,当即表示,愿意跟小天去参观他的这个秘密基地。

    小天也表示没有问题。两百万两总不可能是打水漂的,虽然还没有建完,但基本的结构大体已经完成了。对于外行来说可能还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对于内行来说,已经足够他明白小天想要建什么了。

    当下,汪直表示愿意亲自,只身去小天的地盘去参观,如果真的切实可行,他愿意拿出最少三百万两银子入股。

    汪直现在对小天的信任程度远高于历史上对胡宗宪的信任,因此,只带了二十来个亲卫,就跟着小天回航了。

    这个高炉炼钢生产基地,小天的目标是矿石进来,武器出去,而且不只是火炮,火枪,刀剑,铠甲统统都要建起流水线,上面十分庞大和复杂,即使是汪直这样的内行,没有个把月也休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可是小天已经没有时间陪汪直参观了。

    从倭国返航,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等小天回到侠客岛的时候,已经秋收了。

    秋收绝对是小天的大事,因此,将汪直自己一个人留在岛上,安排了徐渭陪着,小天自己则十万火急的进京了。

    秋收跟小天有什么关系?第一,他在京师北直隶附近皇庄种下的土豆和玉米要收了。这样激动人心改变历史的时刻,他自然要回京见证一下。

    第二,他做得好大的生意,都指着这次秋收,茶叶要采摘,这么大批量的茶砖当然不可能是春茶,自然要拿秋茶充数。蚕宝宝也要吐丝了,现在,东南各个省份的缫丝作坊全都停工了,火红着眼睛等着这一季江浙两省产的生丝开工,只要生丝能供应上,丝绸就绝对没有问题。印花棉布跟丝绸差不多,也等着棉花呢。这关键时刻他也必须进京坐镇,以防在出什么差错,或者是被哪个大佬使坏下绊子。

    第三,今年春天江浙两省的改稻为桑,虽说春天是对付过去了,可去年的存粮也吃光了。现在就是你有钱你也没处买粮去,一旦秋收的粮食供应不上,江浙一定会出大乱子。现在以老爹和胡宗宪为首的江浙政府,已经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天也需要在京城坐镇,江浙的粮食肯定是不够吃的,肯定得从外省掉,这里面门道可就太多了,小天也得在京里看着点。

    第四么,小天这一走小半年,又做下了这么大的事情,京里的头头脑脑都等着听他的报告呢。再说,他也想陆蕊了。

    有这四点原因,小天连李燕都抽不出时间来陪,哪里还有功夫搭理汪直,自然是火速进京了。

    京城永远是那个京城,只是小天每一次来,他都不是上一次来的那个小天了,他的成长速度实在太快,对朝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自然,他的待遇和重视也一年比一年高了。

    小天想不到,这一次进京,居然是陆炳亲自出城迎接,这陆炳于公来说是他的上司和靠山,于私来说是自己的准岳父,哪有让他来接小天的道理?吓得小天连忙下马道:“小子何德何能,竟敢劳动陆大人亲自迎接,实在是折煞下官了,折煞下官了”。小天还算有分寸,在这种正式场合也没敢直接叫岳父。

    陆炳哼了一声道:“你以为我愿意来?为了迎接你,严党和清流都打破头了,最后,这差使被如日中天的李默给抢下了,他现在官威正盛,连老严嵩都要让他三分,除了我来,谁能顶的了他,我不来,难道你愿意让他来?”

    小天听后,连忙将脑袋摇的跟波浪鼓似的,开什么玩笑,严嵩来都比李默来强,倒时候涉及到战队问题,小天战是不战?严嵩老狐狸,玩的可能含蓄些,也模棱两可些,可这李默,十足就是个二愣子,到时候他把话挑开,小天多尴尬?

    小天是不可能在这时候战队的,他只需要牢牢抱住陆炳一个人的大腿就够了,这帮臭清流一个个都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小天也不想得罪。

    再说了,别看李默现在蹦的欢,可那是嘉靖想敲打严嵩,这才把这货推前面来,严嵩也明白这一点,这才不跟他一般见识,小天可不相信他能斗得过严嵩,这重任除了徐阶没有人能够完成,因此,小天决定尽量躲着点他,有多远躲多远,最好干脆不碰面才好呢。

 第一百三十三章 来自李默的难题

    小天诧异道:“再怎么说我不过一个晚辈,哪里有让这些朝廷大佬出城的资格,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道道啊。”

    陆炳欣慰的点了点头,开口道:“能想到这一层,说明你还不糊涂,我还担心你年少无知,膨胀了,看来是多虑了”。

    小天连忙道:“自己的肠子不用别人量,我这点本事还是清楚的,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陆炳道:“你也不用妄自菲薄,你进贡的土豆和玉米都已经成熟了,亩产高的吓人,只等钦天监算个黄道吉日出来就可以收了,好家伙,陛下足足派了两万多人守护,谁也别想偷出半点来,陛下自己都舍不得吃,即使是我,也是得了陛下恩赐才有幸尝了一口,全都留着做种子呢,各藩王宗室为了要种子都动起手来了,礼部现在一开门全是这些王爷。

    这是大功于社稷,要不是因为这个,即使李默和严嵩再不要脸,也不可能出城接你,我也不可能出来。不过,他们之所以这么重视你,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党争。你要清楚,你跟他们,甚至我在内的这些宰执相比,你最大的优势不是你的船队,而是你的年轻,千万别牵扯到党争上面来,那才是得不偿失,严嵩都七十了,就算他是老王八成人,活到一百也就三十年,三十年后你才四十多,你明白么”。

    这道理小天当然不会不明白了,连忙点头称是,又问道:“可是我一向远离朝堂,说是自成一派也不为过,他们斗得再凶,跟我又有什么关系,拉拢我又能起多大作用”。

    陆炳道:“你的作用可大了,李默要对赵文华动手了,据说收集来的证据足足有一大筐,陛下也有意搬倒严党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敲打敲打他,严嵩首辅十几年,陛下已经不放心了。这赵文华简直就是活靶子,名声不好,把柄又多,这趟下浙、江又得罪不少人,加上他垄断肥皂生意人缘也不太好,不收拾他收拾谁。

    可李默收拾些小鱼小虾,他还能忍,可赵文华是他干儿子,他要是再忍,这严党他以后可就不用带了,因此,他这回就算明知道这是陛下的意思,恐怕也要斗一斗了。

    而赵文华这件事上,你就很关键了,这赵文华是浙,江的钦差,长期跟你父亲共事,那边又是倭乱又是改稻为桑,是朝廷的重中之重巡抚胡宗宪又是他一手举荐,陛下要动他也要思量思量,就怕东南出乱子,抗倭和改稻为桑这两件事都绕不过你,因此,这件事你的意见就格外重要,这才是他们不遗余力的拉拢你的理由”。

    小天自然也就听明白了,要说倭乱也好,改稻为桑也好,朝堂里没有人比他更有发言权了,现在的情况是,朝廷即想动赵文华,又怕浙【江】乱起来,这时候自然要看小天的意见了。

    虽说小天现在羽翼渐丰,但面对这两个大佬的压力,恐怕还真扛不住,这第一次站队被陆炳给挡住了,谁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能不能躲得过去?

    小天进京之后半点没有耽误,直接就进了西苑,嘉靖和各部堂官以及内阁大学士全都在这儿等着呢,自然也不会给他时间休整,可怜的小天还饿着呢。

    不过小天现在可是真正的红人儿,用简在帝心这个词都不足以形容他的红度,等小天跟嘉靖见完礼,嘉靖十分温柔的说道;“怀贞一路风尘,想来还没有吃饭呢吧,黄锦啊,去拿些莲子羹来给怀贞吃了再说话”。

    黄锦笑着答应,用精致的玉碗盛了,亲手给小天送了下去。

    小天自然是受宠若惊,连忙双手接过,连称不敢。不过他也确实饿了,接过来也没客气,胡撸胡撸的就给吃完了,别说这到底是宫里嘉靖吃的东西,明明是最普通不过的莲子羹,吃起来却格外的香甜。

    吃完了莲子羹,自然就要做汇报了,其实小天需要汇报的东西早就通过急递汇报过了,这时候也就是确认一下,都是好消息,也没啥需要朝廷决断的,嘉靖有时候都想,要是天下所有的官员都像小天一样该有多好,那他这个皇帝当的得多轻松啊。

    倭国的事儿朝廷是最大的受益者,即使嘉靖不是个好大喜功的皇帝,这等无异于开疆扩土的事情,他还是脸上有光的,小天绘声绘色的给嘉靖讲了一段评书,把这一战描述的那叫一个精彩,给嘉靖听的大感过瘾。

    嘉靖笑道:“好啊,好啊,这一仗不但给朝廷打出两个大银矿,也送来了数千名俘虏,这些都是精锐的战士,送到边关,那是有大用的。很好,众爱卿都说说吧,对这一战,你们都是什么看法”。

    严嵩眯着眼笑道:“定远侯这一战,不但让倭国的那个什么长的称臣,还得了许多实质的好处,比如那两个大银矿。经过勘察,这两个银矿每年足足可以开采四百多万两的银子,派出两万多的将士守卫,军饷还是倭国那边掏钱,这生意可真是稳赚不赔啊”。

    徐阶也道:“而且此举,即杨了我国威风,又能有效的遏制倭寇,当真是百利无一害,那个率先跟我大明称臣的织田信长,我看要重赏,这次回赐,可以让礼部拟一个单子出来,多赏赐一些他用得着的东西。以后,倭国这边还可以继续下力气发展么。这两座银矿就是四百多万两,要是多弄几座,咱们朝廷的日子可就更好过了”。

    一派和谐中,吏部尚书李默这倒霉催的,却有了不同的意见,也不管他和徐阶是盟友,只听他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