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明海风 >

第51章

大明海风-第51章

小说: 大明海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敲完后,黄锦便说道:“议事吧”

    我擦,这就议事了呀,嘉靖这b装的满分呀。

    什么是朝会?朝会就是吵架,大朝会就是大吵架,小朝会就是小吵架,难怪明朝的皇帝都不愿意上朝,明明文官那头只有二十多人,却能吵成一锅粥,咋一听感觉大家说的都挺有道理,可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大部分都是废话,最最有意思的是他们吵的特别激烈,吵着吵着就摘帽子,动不动就提辞职,还危言耸听,好像他这条政策推行不了,大明就要亡国了似的。不是个例,是全特么这样。

    小天啥时候见过这个?他这排太监都对这情形见怪不怪了,只有小天觉得新鲜,一群位高权重的老头子撸胳膊卷袖子,口沫横飞的在皇上面前骂街,你说,这多有意思。

    当当当,帘子后面的嘉靖又敲了三下铜罄,那帮大臣一下就安静了。黄锦就说:“议事就议事,不要动不动就扯到丢官罢职上去,都是为国分忧,咱们就事论事也就是了”

    大哥,他就敲了三下罄,你咋翻译出这么多话来的?小天渐渐领悟到了,原来一个成功的装b者,一定要有一个非常的捧哏,这样你的b才能装的与众不同。

    他们具体吵的什么呢?一个字,钱。

    嘉靖朝基本上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钱的问题。事实上他后面的那几任也一样。报账的时候,这个说,你怎么花这么多,你让我怎么给你票拟。那个说,我这是特殊情况,有这样这样和那样的困难。这个说,这笔钱是什么时候花的,我怎么不知道,那个说,我这是某年某月干啥啥啥花的,不花不行。总之,就是管钱的不给钱,办事的还一直要。

    吵了半天,好不容易把今年的捋清楚了,一算,居然有足足两百多万两的亏空。明年的预算都没心情议了。

    当,嘉靖又敲了一声,表示认可了今年的预算。黄锦也开口道:“既然都没有问题了,那就麻烦内阁拟出来,司礼监披红盖印,今年,就算过去了”。

    严嵩作为首辅,这个时候要总结发言了,开口道:“这两年朝廷过的确实是难了点,北边打鞑靼,南边打倭寇,去年sd刚遭了灾,今年两淮又发了水,盐税也没能收得上来,说实话,我都不知道今年是怎么熬过来的,好在这今年是过去了,希望明年,咱们大明可以风调雨顺。大家都不容易,咱们互相都多体谅一下吧,你们难,我也难,皇上更是难,大家伙,勉为其难吧”。

    黄锦开口问道:“明年的预算做出来没有,这两百万两的亏空,补得上吗”

    果然,对面又吵起来了,兵部侍郎陈芳说:“北边抗鞑靼的一百万两军费,无论如何也不能少,南边打倭寇,报上来的八十万两军费也不能少,西边传来消息,yn元江的土司也起兵叛乱,山高路远难以征讨,怎么也得一百万两的军费,加上各地其他守军常规开支,也得要一百二十万两,加起来四百万两,这是军国大事,无论如何不能少了”。

    工部那边严世藩也报告:“今年两淮发水,新安江大堤在雨季之前一定得修完,无论如何不能少于一百三十万两银子,给陛下修万寿宫,也得要一百一十万两,加上各地的大小工程,无论如何也得二百万两,这是内阁讨论过的。我这最少要四百四十万两。

    接下来吏部礼部刑部纷纷报账,就没有低于一百万两的。加在一块,又是五百多万两的银子。这还只是预算,万一哪块受个灾,哪个土司闹个事,又得一大笔钱。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户部,虽然众人心里都有数,但万一有奇迹呢?

    户部侍郎刘文适硬着头皮开口道:“今年两淮发水,赈灾的银子是用两淮的盐税做的担保借下的,明年两京一十三省,顺利的话,能收上一千八百三十二万两的银子”。

    果然没有奇迹啊,一千八百多万两听起来很多,但其中少说得有七百多万两要用来供养各地的藩王宗亲,公侯勋贵,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少说得在手里留下个几百万两应急,大家心里一算,得,别说今年的亏空补不上,明年的预算都超支了足足三百多万两。

    没办法,减预算吧。银子就这么多,大家都伸手要,吵吧,于是大殿上又变成菜市场了。

    小天终于明白为啥嘉靖把自己藏在帘子后面了,这情形,要是小天的话非得被吵的把脑仁给炸了不可,估计里面嘉靖的脸都绿了。

    吵了半天,减了再减,连吏部给官员开工资的钱都给减了,可还是差出一百万两,加上今年的两百多万两,也就是说,还得再减去三百万两以上的开支才行。大家都没注意了,一齐朝嘉靖一跪,齐声道:“请陛下圣裁”

 第七十一章 开海了

    后世电视剧上总看皇帝说自己难,小天还想呢,皇帝有啥难的?今天这一看才知道,皇帝绝逼是天下最难的差使啊。怪不得皇帝都命短呢,这烂摊子嘉靖居然能活到六十才死,绝b是吃了仙丹啊。小天觉得,一年开一次小朝会就已经够折磨人的了,那些三天开一次大朝会的皇帝,你们真的跟我们是一样的人种么。

    嘉靖敲了敲铜罄,黄锦默契的把帘子给拉开了。大哥这玩意又不是乐器,你是怎么领悟这么多意思的?

    嘉靖这时候脸色如常,刚刚再帘子后面像吃了屎一样的表情已经被他收起来了,小天心想,果然不愧是嘉靖大帝啊,我一个观众都觉得闹挺,你居然都能稳得住。

    嘉靖道:“当家无非就是开源和节流,怎么都光想着节流,就不能想想办法开源么”。

    严嵩这时候颤颤巍巍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开口道:“回皇上,臣前些日子见到定远侯的折子,他说能给我大明赚来大量的银子,只是朝野上对他的折子争议很大,臣今天看到定远侯也来了,不如就趁着正主在,大伙再议一下,要是实在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好一个严嵩,看小天穿了一个麒麟的补子,直接就叫定远侯了。真不愧是朝廷第一马屁精,说话让人就是舒服。

    小天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大家心里明白,侯爷是早晚的事,今天皇上让他穿麒麟袍,已经再明显不过了,这时候跳出来挑事既得罪了严嵩,也得罪了皇上,还会得罪这个新贵,因此,大家伙也就默认了这个叫法。

    嘉靖也道:“定远侯,你也别一个折子一个折子的上了,明年总共能卖多少货物,都需要些什么,你掐算个总数出来吧”。

    小天一想也是,想了一会,开口道:“丝绸七十万匹,茶砖五十万块,印花棉布一百万匹,景德镇的瓷器六十万件,应该就差不多了,我之前没想到朝廷这么困难,我这可以再紧一紧,多挤些利润给朝廷,就五百万两吧,不过工部得造几艘大船给我当耗损,其中抵账的奇珍异宝能占到两百万两到三百万两,还不确定,如果经手珍宝局卖了的话,应该还能赚两百万两左右”。

    大家都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成祖年间也开过海,当时举国之力也赚不了这么多银子啊,本以为之前奏折上说的两三百万两的利润就已经够恐怖了,哪成想,今天直接蹦出来个七八百万两的利润。他们哪知道,当年郑和下西洋走的毕竟是东南亚和非洲的航线,哪有现在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财大气粗,这些东西要是能运到欧洲,两千万的利润也赚的出来,人家现在穷的光省钱了。

    嘉靖自然是大喜过望,你想想,刚才吵了一个时辰,吵出少说三百多万两的亏空,这还是一减再减落下的,这转脸有个人告诉你他明年能给你挣八百万两,你是什么感觉?嘉靖简直都想下来亲小天两口了。开口道:“好啊,这不就补上了么?还有结余呢,你们看看,都有哪些困难啊,朕特意将定远侯叫来,就是要议事吗”

    左都御史王恒站出来道:“不可,祖宗之法。。。。。”说了一大堆,反正就是不让开,因为朱元璋说过,不许开海禁。

    嘉靖这时候差点没把手中的法槌扔出来,都想用他一身天下第一的内力把他给劈死了。强忍着怒气说道:“还有谁不同意”。

    果然,又有两个站出来了,嘉靖点了下头,法器一放,两腿一盘,又开始打坐了,两边的太监心领神会,将帘子放了下来,朝臣们好像得了信号一样又开始吵吵起来了。

    尼玛,这帘子还可以这么用啊,你们得多有默契啊。

    小天看出那俩二货似乎打算朝自己开炮,麻利的往太监里一钻,低头看自己胸口的麒麟,意思恨很明显,你们吵你们的,别带上我,所有冲他开的炮就当没听见,头都不太。啧啧啧,这针工局手艺真不错,这麒麟绣的微风八面的,真是好看。

    吵啊吵,又是半个时辰,你说你们这帮老头,咋这么有体力呢?小爷站都要站的腿麻了,你们居然还吵的动?闹了半天在明朝当官是个体力活啊。此时小天十分羡慕严嵩,自从他七十以后,嘉靖就允许他坐着上朝了,看着就是个普通的木墩,可其实人家那里面是空心的,四周镂空,里面点着火呢,还不是炭火,里面点的都是正宗的紫檀木。老头的头摇啊摇啊,我靠,你丫不是睡着了吧。

    反对开海的毕竟还是少数,东南豪族的狗多数都是小官,这屋子里的都是出门跺脚都地震的主,再说小天之前的做法已经给严党分润了不少利益,又能充实国库,何乐而不为呢?要知道即使没有小天,历史上隆庆朝也是开了海的。

    嘉靖看吵架分出胜负,敲了一声铜罄又拉开了帘子,开口说道:“那就这么定了,以后谁再敢拿太祖皇帝说事,就把大明律拿出来,挨条往自己身上套,套不死的再来跟朕说话”

    前文提过大明律对贪赃枉法的处罚,那么,大明的官员难道一定就要贪赃枉法么?是的!明朝一个内阁大学士的工资是一百四十两,巡抚的是一百两。师爷,幕僚,车马轿子,政府招待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