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风-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样的,我跟你表个态,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但老夫会全力支持你的动作”。
小天道:“谢过阁老,您老放心,我乐天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这次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严嵩道:“只是打仗讲究师出有名,吕宋毕竟名义上是咱们的属国,你想跟他打仗,总得有个名头才好啊”。
小天道:“这个我早就想好了,吕宋现在跟咱们大明一样,也进来一帮强盗,跟倭寇性质差不多,不过他们跟咱大明比差远了,西班牙人已经占领了他们许多地方,他们又没有本事撵走,咱们作为他们的宗主国,自然要帮他们驱赶强盗,用这个理由,他们不但不会抵抗,反而会欢迎咱们”。
严嵩点头道:“如此理由自然是再好不过,只是我大明这两年因为你的原因,虽说日子好过了不少,但充其量也就是还能勉强维持,实在担负不起大额的花销,你的意思我能理解,可是咱们要吕宋有什么用?成祖年间,咱们也占领过交趾,可庞大的开支远高过得到的好处,也就放弃了”。
小天道:“我知道,这个您尽管放心,我现在跟您说不明白,但我乐天什么时候做过赔本的买卖?打仗您或许信不过我,但赔钱么,这两个字跟我压根就没什么关系。
严嵩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这要是别人,严嵩非得问到底不可,可这是小天,当然就要区别对待了。一来,就像小天说的,俩人经济水平差距太大,小天愿意说,他也不见得就能听明白,二来,也确实是因为小天这财神的名号,朝廷上上下下就没有不服气的,不管他干啥,就算他说明年冬天在辽东卖扇子赚钱,恐怕大伙都会相信。
最关键的,小天打仗不用朝廷的花销啊,别人打仗都花钱,可小天打仗从来都是赚钱,人家人手都是自己的,朝廷最大的作用无非也就是给个名分罢了。
于是,这一场会面持续到了深夜,老严嵩最后身体实在扛不住了才走,算是宾主尽欢,虽然严嵩没有答应什么实质的东西,但也表示愿意出力,有了基本的态度。
临走时,严嵩才开口道:“赵文华跟你共事也许久了,还是能够实心用事的,江南那一滩,全靠你们俩撑着,你们要精诚合作啊,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吧”。
小天道:“自然没有,起码我这儿跟他一直是很愉快的”。
聪明人说话没有必要说透,两个人谁也没有多说一句话,严嵩却表明了自己的意思,小天也给出了他的答案,小天的意思分明是说,自己未必能保得住赵文华,但至少不会害他。
至于其他的,就说不好了。小天也不会承诺什么。
没等吃晚饭,下人便来报,“少爷,李尚书又派人来了,您是不是躲一躲?”
小天开口道:“不用了,既然见了一个,就万万没有不见另一个的道理,让他等会吧,我换身衣服就跟他走”。
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明朝便有了所谓的清流这样的群体。这是一个大明独有的政治群体,历朝历代也都有清官,但从来就没有清流这样的说法。
所谓清流,是相对与浊流而言的,这帮人平日里不贪污,或者是贪的比较少,从而树立了高尚的人品buff,平日里无人不喷,多数都是言官,以喷的皇上恼羞成怒打自己板子为荣,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得到士林赞叹,甚至是名垂青史,实在不知道是不是脑袋有病。
而李默,就是此时嘉靖朝的清流首领,严党之外,基本上都以此人马首是瞻。
李默这人跟严嵩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清字。
能力怎样先不提,最少两袖清风,李默是做到了。身为吏部的堂官,每天变着法儿给他送礼的人无数,他居然神奇的从来没有收过。
千万别以为这是一件容易的事,银子化成水,大象也能泡软了,行贿的手段千变万化,防不胜防,直接送银子到家门口的那是脑袋没发育完全的表现,没听说过雅贿这个词么?
雅贿的手段有很多,许多根本就是防不胜防,最简单的,就是送些不值钱的古董字画,权当人际往来,再派人高价从他那购买,当然这种手段毕竟还是初级了些,高级点的,可以反碰瓷,就是故意弄坏人家家里点啥,整个托来鉴定一下赔偿个高价,或是让他的管家无意间经常性的采买些简陋的东西,高价求一些他的字画之类的。
这些还是一般的手段,算不上高明。啥叫高明?一种是女人。在古代,女人的用法多种多样,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就算是你岁数大了,或是心智坚定,可你总有儿子侄子吧?总有门生故旧吧?总有亲戚朋友吧?只要肯下工夫,肯想办法,总能把女人送出去。
第二种,就是人情。极端一点的,我儿子把你孙子给打了,送你些古董赔罪,你就说你收不收吧,不收,你就是不给我面子。假冒你的字画卖了钱,苦主找不着了,案犯却抓到了,你说这赃款不给你是不是也不合适吧。如此种种实在太多,让你根本就想拒绝都拒绝不了。
可李默就做到了,凡是莫名其妙收到了礼物或是赚了便宜,统统都扔到大门外去,每年他家大门都能扔出好几万两银子的宝贝。
这样的人品,小天是极为佩服的,不管咋说,清官总比贪官好,而且人品好的人,多少也愿意干点儿实事儿。
果然,李默比严嵩要直接的多,简单寒暄了几句,李默就不绕了,直奔主题道:“怀贞啊,要说今年,咱们朝廷的日子可是比去年好过了不少,这其中,你是功不可没啊。你今年可当真算是风头无两了,今年的大事,几乎都跟你有关,唯一能勉强跟你抢一下风头的,恐怕也只有杨继盛了”。
小天当然知道,前面夸他那些都是铺垫,后面故意提杨继盛才是重点。沉吟了半天,只说了一句:“是个令人敬佩的硬汉”。
李默道:“是啊,可敬可佩啊,他是做了必死的准备啊,奈何即便如他这般惨烈,却依旧没能动得了严嵩这奸贼,真是太可惜了,严世藩还公然叫嚣,说什么‘任尔燎原火,自由东海水,实在是可恨至极”。
小天心想:“你这不是得了便宜卖乖么,要是没有杨继盛闹这一出,你以为严嵩还能容你蹦跶这么久?”
小天道:“杨继盛的折子,天下人都知道了,其慷慨激昂,正气凛然,确实让人动容。可多少还是有些夸大之处,真要向他说的那样,岂不是说咱们陛下都被严阁老操控了?陛下真要相信他那封折子,首先就得承认自己是个昏君”。
李默道:“皇上自然是圣明的,可是皇上尊崇的,是黄老之道,欲效仿文景二帝,这天下,说是严嵩一手遮天,也未必就是错了,文景二朝,那时国库越来越富,可到了我朝,明明不见什么大的花销,却是越来越穷,难道,这不是严嵩之过么?”
小天沉默没有说话,这话题已经扯到嘉靖的治国方法上了,这样的话小天是不方便开口的。
文景之治,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就是俩皇帝勤俭节约,没有大工程,攒钱给汉武帝打仗,这当然没错,不过更重要的不是攒钱,而是攒人口。初汉时人口凋零,经历二朝才回过元气,这才奠定了雄汉的基础。
可嘉靖不同。嘉靖的问题其实是人口过剩。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养活大明六千万百姓多少有些困难,更重要的是宗室的数量比建国初年翻了何止百倍,每一个都要花费大量的钱粮来供养,而且他们每个人都兼并大量土地,还不交税,农民的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这才是大明危机的根源。
这时候,最应该干的是改革,确实不适合嘉靖的黄老之治。
当然,嘉靖未必就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应该是懒的。相比自己费力不讨好,他似乎更愿意将这个烂摊子交给自己儿子去处理。
所以说,这一切很难说是严嵩的错,只要嘉靖还在,换了谁做那个位置,也不见得就能强哪去。当然,这话小天也就心里想想,不会说出来。
李默却越骂越激动,一口一个奸党,到最后情绪高涨,直接就骂严嵩是个老不死的。
平心而论,小天虽然不认可李默的许多说法,但其实心里还是尊重李默的。清流有许多毛病,最典型的就是夸夸其谈,一个个都跟愤青似的,动嘴都是大才,动手做事也未必就比严党强了,圣人的话是拿来读的,拿来做事却是百无一用。
但至少,人品好的官,官品基本上都不错,所谓浊流媚上,清流邀名,邀名至少得为百姓做些实在事儿,而媚上,就干脆把精力都放在拍马屁上了。
不过,小天不是圣人,没有那么崇高的道德洁癖,对倒严并不热衷,最要紧的是小天来自后世,熟知历史发展,心里十分清楚,现在根本就没到倒严的时候。这时候他能做的,顶多只是不帮着严嵩祸害他,想让他摆明车马的跟严嵩打擂,那是想也别想。
小天干脆跟李默摆明车马,小爷这么年轻,上边又不是没人罩着,何必趟你这趟浑水?
这要是严嵩,肯定呵呵笑笑就过去了,但李默不同,在清流眼里,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小天不站在他一边,在李默眼里这就是节操有问题,就不是个好人,就是要打倒的对象。
冷哼一声,李默开口道:“想来你跟老贼早就谈好了条件了吧,是不是严嵩答应了你什么?”
小天无奈道:“是商量了一些国事,但跟党争无关。我只能说,赵文华这件事上,如果陛下问起,我会实话实说,不会针对他,也不会包庇他”。
小天觉得自己没什么毛病,哪知李默却炸了,开口怒斥道:“乐怀贞!枉我以为你是个实心用事的栋梁之才,没想到你居然心甘情愿的和严嵩老贼同流合污,你投笔从戎,舍身报国的热情都哪去了。”
清流必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