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219章

名门妾室-第219章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秀曾跟这些掌柜们说过,若她们出嫁,拿的分红自然都是嫁妆,颜家还会另外给添点。柳絮做了锦绣绸缎庄的大掌柜,手里少说也有个万两银子。
  一般大户人家出嫁,陪嫁可能也就三五千两。
  柳絮听到玉秀的话,想到赵全生从蜀中回来时,两人的婚事必定会说起,不由也脸颊飞霞。
  玉淑看她终于害羞了,高兴地说,“柳管事就欺负人,还好我有我姐。”说着挽住玉秀的胳膊,腻到玉秀肩头。
  “不说了,大娘子这嘴,我可说不过。”柳絮硬撑着回了一句。这种男女之事,在青楼时她早已见惯,可一想到嫁人,却还是羞涩了。
  平时最是泼辣的一个人,忽然这样腼腆了。
  玉秀和玉淑不肯放过她,又故意说赵全生娶亲啊、嫁衣啦等等,直恼得柳絮要换马车。
  说笑着回了家,随砚着急地迎过来。
  玉秀看他神色焦急,“小四出了什么事情?可是文会上出了什么事?”
  今日玉梁跟着谢惠灵出门会文,好像是和国子监的几个学生,还有几家京官的公子。玉梁以李承允和谢惠灵师弟的身份,又有奉旨进京的名头,应该没人敢给他难堪才是。
  随砚摇头,“不知道怎么回事,小郎君满嘴是血地跑下楼,跟小的说回家。现在正在院子里,小的问什么都不肯说。”
  随砚看玉梁不肯说话,生怕出了什么事,自己担待不起,才急着找玉秀姐妹俩。
  玉秀听说满嘴是血,吓了一跳,难道是文会上被人打了?有谢惠灵在,就算有些矛盾,也不至于闹到动手吧?
  玉淑听到玉梁满嘴是血,丢下东西就往内院跑,玉秀顾不上再问什么,也追了上去。
  两人急冲冲赶到玉梁的院子,玉梁一个人坐在院子石桌旁,看两个姐姐这么冲进来,他吓了一跳,蹭一下站起来,“大姐,二姐?”
  玉秀和玉淑冲到他面前,就探头看他嘴,脸上没伤痕,嘴角也没破,这是怎么了?
  玉梁被两人打量得满身不自在,死死抿着唇后退几步。
  “小四,随砚说你嘴里出血了?”玉淑急得伸手把他拖过来,就想扒开他嘴巴看看。
  玉梁连忙躲开她的手,“没事,我没事。”这一说话,有点破音。
  玉秀仔细一看,玉梁门牙少了一颗,“你牙掉了?”
  玉梁不好意思地捂嘴,往后退了几步。
  “怎么掉的?痛不痛?”
  “不痛。”玉梁捂着嘴含糊地说了一句。
  玉秀和玉淑面面相觑,玉秀灵光一闪,忽然想起玉梁好像还没换过乳牙呢。
  村里的孩子,一般六七岁就开始换乳牙了,像玉秀自己,就是六岁开始掉牙的。玉梁却一直没动静,难道是现在开始换牙了?
  玉秀把玉梁的手拖下来,让他张嘴看,“快点给我们看看,到底是不是换牙啊?”
  玉梁躲不开,只好张嘴,露出缺了两个门牙的嘴,“大姐,我就夹了块排骨,不小心咬在骨头上……”说着脸红了起来,吃排骨把门牙崩掉了,大家一定觉得他很馋嘴。
  玉秀扑哧笑了,“牙呢?”
  玉梁摊开手掌,手里是两颗细小的门牙。
  “你真是……真是急死我们了。这是换牙啊。”玉秀戳了戳玉梁的脑门,“还以为你被人打了呢。”
  玉梁听说换牙,也不好意思地低头,又辩解道,“村里铁蛋他们都换好牙了,你不是说我不会换了吗?”
  “大家都六七岁就开始换了。”
  “二郎君与众不同,难怪聪明,都说是文曲星下凡呢。”宫嬷嬷看没事了,在边上插嘴说道。
  玉秀拉了玉梁的手进屋,走到床前,指着床帐说,“来,站这儿,然后把两颗牙扔到帐子顶上去,说‘金牙换银牙,银牙换颗老鼠牙’。快点,脚要站齐了,不然长出来牙齿要不好看的哦。”
  玉梁扭不过玉秀,只好站在床前,嘴里说着,手上用力,把两颗门牙丢到床帐顶上。
  这是东屏村那边的习俗,大家都觉得老鼠牙是最坚硬的,再硬实的木头都能咬碎,把牙丢到床帐顶上,意思是和老鼠换颗好牙。而且,下面的牙掉了要丢到床帐顶上,上面的牙掉了就得丢到床底下去。
  玉秀小时候,王氏就是带着她这么做的。所以她依样画葫芦,带着玉梁这么做。
  “换了乳牙,以后可就是大人了。”
  玉梁一下缺了两颗门牙,说话有点漏风,样子也滑稽。他怕被人笑,躲在家里不肯出门。
  谢惠灵白天看玉梁满嘴是血地跑走,有点担心。到傍晚的时候,过来探望,知道只是换乳牙,放心了。看玉梁实在害羞,中秋也快到了。就让他安心在家准备御前献书的事。

  ☆、355章 万寿节

  玉梁一下掉两颗门牙,开口说话就漏音。
  玉秀和玉淑两个就一直逗他开口,让他又气又急,偏偏还不能拿两个姐姐怎么样,气的一张白净脸庞皱成包子样。
  进了八月,京城里更加热闹,武帝的万寿节,礼部从年初就开始筹备。
  今年不是武帝的整寿,北方、蜀中还有天灾人祸,但这万寿节,办得比往年更隆重几分。
  外地地方官员进京献吉祝寿,永定附属小国或派使臣或国主亲自道贺,京城街头熙熙攘攘。
  玉梁躲不了几日,听随砚说起外面的热闹,忍不住不看。第三天就跟着玉秀和玉淑上街看热闹了。
  姐弟三个坐在马车上,不时能看到打扮各异的异国人。像满身银饰的南蛮,一身行头叮叮当当的招摇过市。西域的舞娘,居然胳膊腿都露出来了……最好玩的是幻术表演,一粒种子丢到盆里,一下就能开花结果。
  有些东西就连玉秀也是头一次见,三人看得目瞪口呆,直惋惜玉栋不在,看不到这些热闹。玉秀和玉淑嫌幕篱麻烦,还做了少年衣衫,出门和玉梁一样扮做少年,大摇大摆地上街。
  家里都是玉秀管着,有她带头,宫嬷嬷等人压根就没敢开口劝。
  有一回还有个西域舞娘看中玉秀俊俏,直贴过来,吓得玉秀脸色都白了。幸好有钱昌和钟有行跟着,才没出大乱子。
  宫嬷嬷几个私下谈笑,都说大娘子真是女装好看男装俊俏,天生的好坯子。
  玉秀经过那一吓,才不敢带着玉淑和玉梁随意乱走。
  看了几天,那股新鲜劲也过去了。
  八月初二,露华香脂粉铺开张,玉秀姐弟三个到露华香对面茶楼里,要了个雅间,看着自家铺子里人来人往。
  京中各家夫人娘子们,派了仆妇争相采购,一时客来如云。
  到晚上结账,柳絮高兴地合不拢嘴,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一天就赚了几千两,高兴地连连催着木海快点安排人运货。
  新铺开张的大事了结,玉秀和玉淑俩一时也没别的大事,街头上也没新热闹看。三人收心在家,玉梁忙着准备练字的事,玉秀和玉淑专心做针线。
  宫嬷嬷不愧是在针线局做过女官的,针线果然很好,各种绣法手到擒来,花鸟鱼虫栩栩如生。
  八月十五就要面圣了,玉秀新得了几块衣料,就想为玉梁赶做一身新衣裳。
  宫嬷嬷在宫里待过,有他指点,也不怕衣裳颜色花纹犯忌讳。玉秀和她商量着,最后选了一块银白色布料来做衣裳,拿红色滚边点缀喜气,衣裳上绣着祥云,衣领处竹叶暗纹点缀。
  不过四天功夫,三人就赶做出一套圆领长袍。
  小孩子对新衣裳总是喜欢的,玉梁虽然觉得自己新衣裳做得太多了,可听说要穿,还是很高兴。
  他穿上衣裳,腰间围了一条同色腰带。
  玉梁的眉眼还未完全长开,五官细致,脸上还有点婴儿肥,看着就像是菩萨身边的童子。穿上新衣裳后,他迈着方步走了几步,却又透出几分沉稳,俨然是一个翩翩公子。
  “二郎君穿上这身衣裳,真是好看极了。”宫嬷嬷赞叹一句,又在腰间下摆做记号,这身衣裳得做得合身些。
  玉秀买的锁片,送寺庙里请高僧念经开光过。
  进宫可不能太素净。她拿了金锁给他戴上,那锁片上有玉淑用红色和银白丝线交错打的络子。
  玉淑又拿了两块玉佩出来,比划之后,最后选了一只小佛手挂在腰间。那白玉佛手莹白泛光,佛手下是红色的穗子。
  “我家小四真好看。”玉秀让玉梁转了几个圈,看完之后,忍不住抱着夸了一句。
  玉梁看宫嬷嬷等人在边上,不自在地扭身,“大姐,我长大了。”
  “对对对,乳牙都换了,已经是大人了。”玉秀点头附和,惹得玉梁又是跺脚气急。
  八月十五,转瞬即到。
  这天一大早,礼部就派马车来到颜府,接了玉梁进宫。玉秀和玉淑戴了幕篱送到家门口,拉着玉梁又是好一顿叮嘱。玉梁笑眯眯点头听着,一点儿也没不耐烦。礼部来接人的官员暗自点头,八岁孩子能这么沉稳,还是很难得的。他又是得了叮嘱的,所以还挺客气,等颜家姐弟说完话后,才插嘴提醒时辰快到了,又让玉秀姐妹俩不要担心。
  玉秀微微示意,宫嬷嬷上前递过几个荷包,只说辛苦大人们一早过来。
  礼部的几个人捏了捏荷包,态度更加和善,还有人提醒玉秀给玉梁带些点心和提神醒脑之物。
  历来万寿节,早上是朝臣们觐见贺寿,然后是圣上到太后宫中请安,再是后宫嫔妃皇室宗亲们贺寿。到了下午,各地属国、地方官员觐见,一直到晚宴时,才是歌舞器乐、御前献书等活动。
  这么一算,玉梁今夜必定要半夜才能回家。
  宫嬷嬷往年是知道宫宴规矩的,玉秀得她提醒,早就给玉梁准备了几个荷包。昨夜李承允又让人捎话,说他今日也在宫宴上。
  礼部官员这提醒总是好意,玉秀自然谢过,又拿了一小袋点心让玉梁带着。
  玉秀和玉淑一直到马车拐弯再也看不到了,才转身回府。玉秀前世没进过宫,可她一直听说宫中凶险,稍有不慎就会送命,这心里一直七上八下。
  “姐,小四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