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郭嘉新传 >

第53章

郭嘉新传-第53章

小说: 郭嘉新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在军中?”李儒听了李肃的话心中甚是不解,这京城形势已经如绷紧的弦一般,此时此刻,丁原军中却不见了其头号武将,这样的状况倒很是奇怪了。

“不在也好,正好明日与丁原约战城前,没了吕布,并州那点军马还是我西凉铁骑的对手?”董卓倒是浑不在意道,对西凉军马的战力,董卓还是十分自信的。

“难道丁原的并州军还有存货?没准吕布回并州是为了引并州军马来了……”李儒想了半晌,似乎也只有这样一种可能,并州军马倒不足为患,只是那曹操的青州军,据说战力非凡,想到这里,李儒忙道:“岳丈大人,赶紧封锁城门,不要让那些地方官都跑回驻地!”

第四章 重回洛阳 NO。14 城门邀战

洛阳城封城了。

洛阳四面的城门被西凉军堵了个水泄不通,城内风声鹤唳,老百姓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西凉刺史刚一进京,就弄出这么大的场面,百官更是被董卓的这一手搞的心惊胆战,朝堂上议论纷纷,不少官员纷纷指责董卓如此过分行事,皇城说封就封,董卓也太不把皇上跟百官放在眼里了吧。

“本官也是为了稳定京畿治安,不让宵小之辈作乱城中,据我所知,青州牧曹操已经趁乱出城了,此时出城,本官实在不知其意欲何为!”董卓不慌不忙的面对着满朝文武的质问,振振有词道。

“董刺史此言差矣,青州牧大人出城之际,跟在下说过青州有黄巾余党异动,急于回到青州平乱,倒是董大人此次封城,实在是令人寻味……”丁原冷笑一声,继续道:“皇城说封就封,董大人难道就不在意皇上怎么想,众官怎么想,百姓怎么想么?”

丁原此话一出,众多官员纷纷附和,董卓被百官连番质问气得须发皆张,怒声道:“本官就下令封城了,你们又能奈我何?本官率西凉兵将前来勤王,劳苦功高,居然还被你们这些无能之辈如此诽腹,本官倒要看看,你们这些无能之辈还能闹成什么样子!”

董卓话一出口,李儒连忙拽了拽董卓衣袖,这番话董卓说的实在托大,朝中百官啥时候被人指头上骂过“无能之辈”,就连灵帝都没这样说过吧。不过话说回来,董卓在西凉也是土皇帝,并没有看过他人脸色,如此作色倒也难怪了。

“董刺史好大的官威!”王允怒声道,“既然董刺史以为可以用一己之言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的话,那老夫这个司徒之位让与你又何?”说罢便拂袖而去,心道这洛阳果然如奉孝所言,在此当官又有何意?颓然离开朝堂的途中,王允暗道:自己果然是老了,努力了一辈子,也该找个地方养老了,还是择日启程,去青州寻那奉孝和蝉儿吧,自己在世上还能有多少个岁月?索性什么也不管,享受几天天伦之乐吧。

司徒大人愤然辞官而去,朝中众官瞠目结舌,这三公说不做就不做了,王大人可真够洒脱的。可是百官也不仔细想想,导致这一切的一切,完全是当今朝政混乱,司徒大人心力交瘁无力回天,只能回避乱世了。

董卓也被王老头这一手搞的闷闷不乐,王允说的倒是好听,司徒之位让与自己,难道从西凉大老远的跑过来就是为了当个文官?没有兵权,在朝堂上还能挺直腰板说话?董卓正欲叫住王允,李儒却抢先上前道:“司徒大人说要辞官也太过儿戏了吧,众所周知,王大人在朝中兢兢业业,何必为了一时之气,说辞官就辞官呢?”说罢,群臣连连附和,李儒继续道:“朝廷再也经不起这样连连折腾了,两位皇子俱已回朝,还望王大人以大局为重。”

若是郭嘉在此,也要佩服李儒此番激将了,以王老头的性格,必不会留个烂摊子交给群臣,更何况董卓此番刚一进京,根基不稳,朝中根本没有多少党羽,正需要王老头这种能稳住大局的人平抑朝中混乱格局,西凉派系的官员们再趁机收买人心,等到大局已定,朝堂上就该改性董了。

王允听完李儒此言,冷笑一声,道:“若要老夫留在京师也不是不可以,只要刺史大人将西凉军权交予皇上,由皇上裁定西凉军下一步该如何行事便可。”说完,若有深意的看向董卓。

“王子师,你别给脸不要脸!”董卓听了王允的话后,怒声道:“西凉诸部,皆是本官所训,还轮不到你来说三道四,要滚就滚,何必多言!想要削我兵权,没那么容易!”

李儒心中暗道王允厉害,居然釜底抽薪,这样一来,西凉军的所作所为可是路人皆知了,既然如此,也只能一不做二不休的把王允留在洛阳,若王允归去青州,各地官员必因王允声誉纷纷勤王,以西凉一旅之师倒是有些相形见绌了。

李儒忙上前小声在董卓耳边嘀咕一阵,董卓听罢连连色变,看着王允离开朝堂的背影,董卓心中狠道,定要把这老头软禁于京师,这次封城,虽然跑了个曹操,但是大部分的地方官员仍在,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然而王允开了个辞官的先河,众地方官员们也想通了此时京师不是久留之地,纷纷向董卓请辞,并要求董卓取消城禁,董卓听罢冷笑道:“京畿众地,想进就进,想出就出,你们也太不把本官放在眼中了吧。自今日起,京城封城一月,众位有何异议?”说完董卓便拂袖而去。

“董刺史,你西凉军可还未进京,禁军也不由你统驭,你有什么资格说此大话?”丁原看董卓想要离去,终于爆发,怒道:“自今日起,我并州军马若遇你西凉军兵,杀无赦!”

“哼,本官在西凉杀人的时候,你还在并州吃奶呢!本官还怕你不成?择日不如撞日,明日城前一战,谁不去谁是孙子!”董卓连连冷笑,并州军马就来了那点兵马,正好拿丁原的向上人头来威慑群臣。

百官可没想到今日朝堂之上会闹到如此地步,连连劝阻,可是丁原和董卓都不为所动,两人分别离去,回到府中布置来日城前之战。朝上消息很快传到百姓耳中,京中又要起战事了,可是洛阳四门尽封,这日子还叫不叫人过了。

“丁原小儿,明日定要让你吃点苦头!”看着渐渐阴沉下来的月色,董卓冷声道:“你那义子去了青州,还有何人能阻我西凉上将?!”

抱歉抱歉,这段时间过少……主要是假期将至要回家,日常琐事比较多的缘故,希望大家理解……

第四章 重回洛阳 NO。15 张辽扬威

一日疾行,老曹等人已过濮阳,遥遥可以望见兖州城门。老曹坐于马上一脸的忧虑,抬头看向身边平静的吕布,奇怪道:“奉先难道不担心丁刺史么?这次走的仓促也是怪我,若奉先还在洛阳,董贼必不敢异动。”

吕布听到老曹如此抬爱自己,咧嘴一笑,道:“主公何必多虑,依在下看,西凉铁骑虽是悍勇,也不一定能破的了高顺的陷阵营,更何况在下观西凉军中,武艺稳胜文远者亦不会有几人,再加上义父运筹帷幄,西凉军绝对讨不到好!”

曹操本以为吕布是在安慰自己,料想并州兵少,即便和西凉铁骑有一战之力,那也必是败多胜少,可是吕布如此自信满满,却让曹操很是疑惑,并州军马难道战力会是如此之强?西凉铁骑可是闻名天下的军队,即便自己从青州引兵而战,也不敢保证一击而胜。想到这里,老曹把困惑的目光投向了郭嘉,问询了起来。

“回禀主公,若是战场厮杀,在下倒是同意奉先的说法,并州也是人才辈出之地,想奉先如此推崇此二人,这两员武将必是不差,并州军马倒是有自傲的资本,只是属下有些担心李儒多智,战阵之上,将士用命虽然重要,但是若是对手奇谋百出,这仗便是不好打了。”郭嘉说完,苦笑了起来,不过对于张辽高顺,郭嘉还是很看好此二人能拖上西凉军一些时日,一个是后来的五子良将之首,一个是闻名后世的八百陷阵的统领,即便面对西凉铁骑,也不是没有胜算。

“但愿如奉孝所言吧……”老曹暗叹一声,快马加鞭疾驰而去。身后吕布典韦急急跟上,郭嘉无奈,只得催马而上,这一日颠簸,浑身都要散架了,自己是个文官,却还要如此遭罪……

洛阳城前,一眼望去尽是黑压压的西凉铁骑,董卓天色未明就来到西凉营帐中与诸将议事,这并州军马此时冒头,定要一战而就,只有几千兵马的并州刺史就作为血洗洛阳的开胃菜吧,这次灭了并州军,再入朝廷,还有谁敢忤逆自己?董卓自信满满的看了看身后杀气腾腾的骑兵,冷笑了起来。

并州军前却是静悄悄的,高顺令陷阵枪营分于骑兵两侧,保护队伍侧面不受冲击,丁原张辽居于阵前,看着对面一眼望不到边的敌人,丁原原本忐忑的心情反倒平静了下来,军中武将们也纷纷请战,兵马不多的情形下,上将于阵前擒杀敌将,必是鼓舞士气的重要因素,没等丁原说话,张辽抢先道:“大人,我愿出阵一战!”

看丁原点头,张辽一马当先冲出阵中,冷然扫过对面众多西凉骑兵,朗声道:“西凉军中,谁敢出阵一战?”

张辽的话如当头棒喝般让董卓有些摸不着头脑,并州军马就这么点人,居然敢主动寻衅,更何况自己有上将华雄镇守中军,要说那吕布邀战,没准自己还要寻思寻思,一并州小卒居然敢阵前叫嚣,难道当西凉无人?

“此人自信满满,必是马上功夫不差,岳丈大人应遣华将军首战此阵,若事有不济,再令铁骑直接冲杀敌阵。”李儒看了一眼阵中张辽威风凛凛,忙道。

“大人何必长他人志气,在下愿意出战,一举擒下敌将!”话音刚落,一七尺大汉走上前来,董卓见了来人,笑道:“此阵就交于李傕将军了,定要将敌将斩于马前!”

“何不遣上将华雄亲战?岳丈大人不可轻敌!”李儒看着阵中张辽泰然自若,心下惴惴道。

“李儒大人何必小觑于吾?难道大人就如此惧一小卒?本将愿立军令,定斩此人于阵前!”说完,李催提枪上马,头也不回的向阵中策马冲去。

“来将通名,我李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