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曹植 >

第654章

曹植-第654章

小说: 曹植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丕眼眉一挑”目光闪烁地望着邹氏道:“若立字为据,夫人拿此凭据去父亲那里告密”那本公子……”

邹氏轻笑道:“二公子不想立,那便算了。本夫人也可当二公子今天晚上没有来过。”

曹丕闻言,却是低头沉吟了许久才说道:“此事可否容本公子三思?”

郏氏颌首道:“这是二公子的选择,本夫人强求不得。”

曹丕轻轻点头道:“如此”本公子先行告辞了。”

郏再微笑道:“二公子请便。”

曹丕行礼之后”立即拉开房门大步而出。在外间那凛冽的空气吹拂下”曹丕忍不住打了个鸡灵”脚下的速度就更快了。

看着曹丕那离开的影子,邹氏双目中露出思索的神情,小声道:“果然还是逃不过夺嫡。”说到这里,郏氏却是轻叹道:“曹子桓你城府如此深,本夫人又岂敢信你。看来”只有那个家伙才能帮我。”

说完之后,郏氏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匆匆换了身黑色衣服,悄悄出了府邸。

就在曹丕找邹氏的时候,那边曹植也在赵云的安排下出了司空府,来到了许昌城南一座人迹罕至的府邸前。

曹植上前轻轻敲了敲大门,很快大门便打开,一名小厮探出头来问道:“来的可是四公子?”

曹植闻言”心中一惊,但还是很快地轻轻颌首。那小厮笑道:“四公子请进,先生吩咐过”若四公子来访,直接可以去见他。”

曹植道了声谢,闪身进了府邸。也无需小厮带领,曹植便熟门熟路地往府内走去,边走之时心中却是暗道:“果不愧是贾狐狸,连本公子来访都能预先猜出。”

很快,曹植便已经来到书房之前拱手道:“文和先生,曹植求见。”

里面却是传来一把温和的声音道:,“门没有锁。”

曹植推门而进”却见到贾诩正捧着一卷书籍在灯下读着。曹植也不敢打扰他,小心将门带上,而后坐到一边。

贾诩并没有让曹植久等,很快就放下手中书卷道:“四公子深夜来访,看来心中有不少解不开的疑惑呢。”,

曹植轻轻颌首道:“特来求教文和先生。”

贾诩轻轻摇头道:“四公子乃天下才智之士,而且又与荀公达、

郭奉孝他们交好,些许疑惑,应该不难解决吧。”

曹植却是用似笑非笑的目光盯着贾诩道:“此事只有文和先生能帮我。”

贾诩见着曹植那目光,轻轻颌首道:“看来四公子己经意识到了,只不过在下一向不太管事,四公子来求教却是找错人了。”

曹植听得没有在意,反而说道:“当日若非文和先生相助,以金箭提醒”只怕本公子现在早已苦不堪言。”

听到这个,贾诩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神采,随即说道:“那都是四公子机敏,与在下无关。”

看着这个油盐不进的老狐狸,曹植有些无奈道:“本公子刻意与奉孝先生他们疏远,就是为了不让父亲见疑。如今的确只有文和先生能帮我。”,

眼见曹植坦白”贾诩露出淡淡的笑容,问道:“那四公子可知自己哪里做错了?”

听到贾诩发问,曹植心中大喜,沉吟了一下头道:“可是表现太过了?”

贾诩缓缓摇头道:“非也。

为何有疑?那是因为把握不了,故而才疑。四公子无论如何表现,都是司空大人的亲子。司空大人之所以疑,那是掌握不了四公子之心。若非四公子乃司空大人亲子,只怕早就身首异处。”

对于身首异处这个说法,曹植并没有觉得半点不悦,相反还知道贾诩是说得轻了。若他是外臣”以曹操的性格和曹植这等表现只怕是要被安上谋反的罪名然后灭族。

顿了一顿”曹植露出虚心的神情拱手道:“请文和先生指点!”

正文 第四百七十章 曹操的心意

贾誋到露出淡淡的笑容道:……四公子现在要做的,便是化解司空大人的疑。若是司空大人不疑,那么观四公子所做就不会不安,相反还乐于见到四公子有此功绩。”,

曹植闻言,轻轻点头,贾诩所说的其实是一种心理把握。曹操若看自己不顺眼,那么无论自己做什么都会不合他意。若是看自己顺眼,即便自己小有错处,曹操也会原谅并提点。这道理曹植自然明白,于是问道:“那植应该怎么做,才能消除父亲的疑?”,

贾诩轻笑道:“一个父亲最希望自己儿子如何?”,

曹植想也没想就答道:“孝!”,

贾诩颌首道:“然也,不过四公子不能久在许昌侍奉高堂,此乃一弊也。再者,寻常事孝,却难以感动司空大人,四公子当另想妙法。”

听到贾诩的话,曹植也是暗暗点头。孝这东西主要是靠长年累月而来的,另外便是患难间方能见真情。只不过前面一点曹植现在到了淮南,比较难做到。至于患难,曹家此时早已没有什么大难了。

想到这里,曹植忽然灵光一闪道:“若编撰一书,专述孝道,不知可能搏得如此好感?”,

写书写文章,这是曹植最为擅长的,若是编撰一书专述孝道,那么曹植作为书中的作者,就必须以身作则了。如此一来虽然没有像侍奉高堂那么直接地表达孝道,但为了名声着想,曹植也不可能做出有违孝道的事。

这是一个曲线取信曹操的办法,编撰孝道书籍,必须以身作则。

这就间接向曹操说明,他也是一个孝子。既然是孝子,当不能违背父亲之言,故而有了这层枷锁曹操对曹植应该也会放心不少。

贾诩闻言也是轻轻点头道:,“四公子此法,虽不是完全尽孝道,

然就目的而言,比之侍奉在司空大人面前效果更佳。”,

曹植听得便明白贾诩的意思了。以曹操的多疑,即便你在他面前尽孝道,他亦难保不会起疑心。相反,像曹植这么做虽然没有在曹操面前尽孝道,但多了名声的牵制,反而能让曹操更加安心。

毕竟大汉是礼仪之邦,不是胡人。一旦有违孝道即便是天子,也会被骂个体无完肤,让你遗臭万年。那些文人可不管你是不是天子,总之有违圣人之道便会骂。这时代,哪个不是将名声看得比性命更加重要的或许这可以说成是死要面子。但不得不承认,在古代名声能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归心晏然重要,但制衡亦是一种手段。

曹植轻轻点了点头,转而说道:“植恐怕,此事还有人从中作梗。”

听到这话,贾诩轻笑一声道:“司马仲达虽然隐藏得深,不过奉孝与吾都盯紧他四公子大可放心。”

对于贾诩知道司马懿的能耐,曹植没感到太过出奇。而真正让曹植不解的,还是贾诩的态度。毕竟历史上,这只老狐狸就善自保,自始至终都没有跳出来支持过谁。而当曹操问起的时候,早就大局已定贾诩只不过是猜到了曹操的心意,给他一个理由罢了。

反倒是是现在,大局尚未明朗,这老狐狸便支持自己,让曹植颇感惊讶。

仿佛看出了曹植心中所想贾诩凝声说道:“四公子不必多疑,其实吾等五人曾经悄悄商讨过此事。实话告诉四公子吧,官渡之战前文若、公达、仲德都是支持大公子的,只有奉孝支持你。然大败袁本初之后仲德便转而支持四公子,公达也没有原来坚定,只有文若继续。然而那次文若自寿春返回之后,态度大变。这里面的含义,相信四公子明白。”

听到这话,曹植却是真正惊讶了,轻呼道:“连荀老师地……”,

贾诩轻轻点头道:“乱世讲的还是实力,现在天下虽已有大一统之势,然各地还有不少强势诸侯。司空大人能否完全平定,还未可知。

这里面,司空大人必然产生两个选择。若平定天下,他将选一个守成仁厚之人为君;然若未能平定天下,他将选一个能权谋手段皆出众之人为君,即便此人心性恶劣,但为了曹家他必须作出此等选择。”,

听到这里,曹植总算明白过来,历史上的自己为什么会输给曹丕了。关键不是曹丕和自己的表现,而是大势。历史上赤壁大败,导致曹操不能统一天下,曹植仁厚有余,然为人太过散漫,若为君只能守成而不能进取。相反,曹丕虽然心性恶劣,但为人有手段,在国与国的博弈中能保证不落下风。

不过现在却是有些不同,此时的曹植不仅能文,而且还武事亦是非凡。无论才能心性,都是一代英主,只是由于一直表现太突出,才被曹操有些刻意疏远罢了。

顿了一顿,贾诩又接着说道:“然而以四公子之才,文武兼资,不论能否平定天下,都是最佳人选。而且,四公子还有一点是司空大人最为看重的,也是司空大人即便疑心再重,亦没有对四公子怎么样的原因!”,

曹植指了指自己道:“父亲最为看重的?”,

贾诩接着说道:“就是四公子不仅有对付世家的心,还有对付世家的手段!”,

“世家!”,提到这个,曹植瞳孔微缩。

贾诩颌首道:“大公子仁厚有余,他亦清楚世家的危害。可惜他没有对付世家的手段,若由大公子继承,世家地位不会有半分动摇。”

顿了一顿,贾诩继续说道:“而二公子,则已经与世家合作,由他继位,世家必然复燃。”说到这里,贾诩指着曹植道:“只有四公子,有对付世家的手段以及魄力,司空大人亦清楚,管治天下真正的关键在于世家,他最看重四公子的亦是这一点!”,

说到最后,竟然还绕回世家这个问题里,曹植既欣喜,又感到责任重大。

这时贾诩却是微叹1口气,凝声道:“四公子其他的还是别想那么多了,只要消除了司空大人的疑惑,基本上地位便能稳固。另外四公子当专心在淮南做出一番成绩,特别是对世家的手段,做得越好司空大人越倚重。父与子可以说是一种延续,子继承的不仅仅是父的权位,还有便是权位所带来的责任。这方面如何选择,司空大人心中早已有数。”

细细咀嚼贾诩的这句话,曹植由衷地感鸡贾诩,恭敬地拱手道:“多谢文和先生解惑。”

贾诩轻轻领首道:“夜已深,四公子请回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