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快停车!”
马车停下,众多侍卫也停下脚步,似乎张望在做好安防。韩王成探出车窗时,尹旭已经策马到了近前,拱手一礼道:“尹旭参见韩王!”
马背上行礼,尹将军明显偷工减料,不过韩王成浑不在意。他虽贵为韩王,却几乎是个光杆司令,如今避居彭城,颇有寄人篱下的意思。楚国的重臣,高级将领是不敢得罪的,尹旭就更不用说了。从盱眙到彭城,尹将军的厉害之处他们见识好几回,宋义都闹得灰头土面,自己也得不了什么便宜,故而更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如沐春风般笑道:“尹将军不必多礼,唤寡人有事?”
尹旭笑道:“是有些事情想与大王谈谈,不知大王有空否?”
韩王成眼珠子提溜一转,没搞懂尹旭的目的,不过听他语气似乎确有重要事情。当下不敢怠慢,客气道:“既如此,尹将军不若与寡人同车而行?”韩王晚上本有安排,却又急于知道尹旭的来意,故而邀请同车而行,正好两人回府有很长一段路重合。
街道之上总不能隔着窗户说话,再者事情多少有些机密,给人听到也是不好的,尹旭当即便答应。
马车再次启动,车厢里韩王成说道:“尹将军要与寡人聊点什么呢?”
尹旭笑道:“此番救援赵国,大王也打算了回到韩国了吧?”
韩王成若有所思道:“是的,寡人不日将要返回韩国,招募军队,重振我国。”
尹旭道:“韩地刚刚遭受战火,百废待兴,百姓正翘首以待大王归去。振兴朝纲,中兴韩国,韩王您有的忙了。”
“是啊,此乃寡人分内之事。”说话间韩王成不禁暗自腹诽,尹旭不会闲的没事找询问这些事情,扯东扯西的铺垫,目的何在?
尹旭看在眼中,笑道;“大王,振兴韩国少不得要有能臣谋士辅佐于您才是?”
韩王成狐疑地看了一眼尹旭,干笑一声道:“是啊!尹将军的意思是……”
尹旭眉间一笑:“韩王,我今天来是给您推荐人才的?”
韩王笑道:“何人?尹将军要是愿意随寡人赴韩国,寡人尊为上宾,委以重任。”
一句玩话把尹旭逗笑了,战国七雄最不济的便是韩燕两国,昔年燕王任用乐毅,打的齐国险些灭亡,也算是辉煌一时。韩国则一直积贫积弱,只有挨打的份,投奔哪一国也不会是韩国。何况,尹旭现在可是楚国将军,楚怀王亲封的绍兴侯,地位尊崇,前途无量。
尹旭笑道:“韩王开玩笑了,尹旭何德何能?蒙大王高看了。说到的才能,在下又如何能比得上贵国智谋高远之士呢?”
“尹将军说的是……”韩王成若有所思,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身影,只是有待确认。
“张良张子房!”尹旭故作高深,笑眯眯地看着韩王成。
“张良?”韩王成猜到几分,对人选并不惊讶,奇怪的是尹旭为何要来找自己点明。
尹旭道:“没错,子房先生乃韩人,祖上在韩国累世为卿相,本人更是智慧高深的谋士。若是韩王您有张良辅助,此番回国振兴岂非事半功倍?”
韩王成为难道:“好是好,可是张良如今在沛公府上高就,寡人即便有心,这也不方便……”
“哎,再怎么说子房先生都是韩国人,效忠于韩王您是本分,是他应该做的。至于在沛公那里,不过是暂时的,想来昔日韩王您尚未复国,子房先生急于投身反秦大业,恰好遇到刘沛公,相互合作而已。”尹旭一番话说的冠冕堂皇,彼此心知肚明。
“哦?”韩文成将信将疑,疑惑地看着尹旭。
尹旭会心一笑,续道:“大王您复国即位一事上,子房先生积极奔走,出力不少,可见他一直心怀故国,并付诸实际。在下与之相处交流中,亦曾见到子房先生流露故国情怀。之所以未离开沛公,一来是沛公知遇之恩盛情难却,没个合适的理由离开。二来,韩王您不是也没召唤吗?今日大殿之上,刘沛公表现精彩,少不了子房先生在后出谋划策。此时正是用人之际,韩王您该早已重用子房先生才是,有他为您出谋划策,韩国兴复指日可待。”
今日殿上情形韩王成看得一清二楚,张良的名声和本事没得说,要是真有此人辅助,确实是好处不少。只是……韩王成叹道:“只是沛公那边不好说吧?张良愿意随寡人回韩国吗?”
尹旭劝慰道:“韩王莫要担心,张良是韩国臣子,您诏命自己的臣民天经地义,沛公反对不的。再者,您是韩王,身份尊贵,没什么可怕的。至于子房先生,他本就心怀故国,您要是亲自迎接,礼数周到,自然马到成功。到时候韩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张子房投效故国也可传为一段美谈不是?天下有识之士争相投效也是很有可能的。”
美好的愿景说的韩王成心花怒放,他只能隐约猜测尹旭的目的,不过这并不重要,请回张良一事倒确实可行。马车刚好到街口,两人府邸方向不同,尹旭趁机告辞下车。韩王成坐在车厢里思虑片刻,吩咐道:“去沛公府上!”
尹旭翻身上马,看着韩王成车驾在前面街口转道,露出一抹会心的笑容。小声道:刘三哥,礼尚往来,不成敬意,望笑纳。说完之后,拍马扬长而去。
沛公与张良匆匆回府,不明就里的樊哙迎上了,笑嘻嘻说道:“恭喜沛公即将荣任关中王!”此事他们也只是道听途说,尚不知其中内情,故而十分兴奋。
说完之后才注意到沛公刘邦的脸色不好,萧何见状问道:“怎么?究竟何事?有什么不妥吗?”
刘邦少不得费了一番口舌,说完之后众人才意识到巨大的荣耀后面,潜在着巨大的危急。
张良叹道:“本来由沛公率军袭取关中,积累财富,收获名誉,发展实力最好不过。未曾想怀王会介入其中,借题发挥,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谋划半天,唯独忽视了怀王……”说起此事,子房先生不免有些郁闷。
樊哙天不怕地不怕,想法也不似别人那么深远,嚷道:“怕什么,只要打下关中,沛公坐上关中王不是很好吗?”
萧何摇头道:“哪里会在这么容易,能不能顺利攻取关中尚未可知。即便是攻下了,到时宋义和项羽方面也不会善罢甘休,不好应付啊!”
周勃不无担忧道:“而且,巨鹿的局势会如何发展也未可知……”
正在此时,下人来报:“沛公,韩王来访!”
韩王来访?众人面面相觑,刘邦与张良对望一眼,一种不好的预感浮上心头。
!!
第一二八章进招退路
宋义有些郁闷地回到府上,众多侍从看到主人阴沉的脸色,都远远地躲开,唯恐一不小心触怒了宋令尹,惹来祸事。好在宋义匆匆走过,直接进了内书房,众侍从如蒙大赦,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令尹府后院有一条小河流过,宋义便在此开挖了一座小池。回廊绕柱,春夏时节流觞曲水,花红柳绿,风景极为优美。宋义的内书房便建在此处,夏日里清凉幽静,不过此时已经深秋入冬时节,显得有些萧索。
宋义进屋的时,早有人等待书房内,赫然是范文轲范三爷。侍女进来点了暖炉,奉上香茗便知趣地离开了。
“宋令尹,情况如何?”范文轲见宋义脸色不好,心中暗叫不妙。
宋义叹道:“尹旭那小子刚好赶回来了,和项羽一唱一和,再加上刘邦从中搅合,廷议决定出兵救援赵国。”
范文轲点点头,显然已经有所预见,并不十分惊讶,沉声问道:“如何救法?”
宋义冷哼一声,脸色稍微好转,笑道:“老夫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出征救援巨鹿。刘邦率军袭取关中,对了,怀王约定诸位先破关中入咸阳着王之!”
“关中王?”范文轲大吃一惊,这样一条消息任谁听到都会咋舌。
宋义无奈地点点头,今夜的彭城,注定会有很多人为这个关中王寝食难安。
范文轲也颇感诧异,发出阵阵冷笑:“看来这位年轻的怀王不简单啦,至少敢想敢做,有胆量!”
宋义颇为不屑道:“终究是个孩子,即便攻克了关中,刘邦能坐稳这个关中王吗?先不说老夫,项羽都未必愿意!”
范文轲心中一笑,按照他对宋义的了解,这老匹夫这会一定嫉妒的要命。嘴上不露声色道:“此事先不打紧,先说说出兵巨鹿的事情,令尹大人打算怎么办?”
宋义叹道:“唉,他们一伙子人多势众,老夫一力反对,未有丝毫效果。章邯、王离有四十万精锐,楚军兵力不过六七万人,这仗怎么打?打的赢吗?非要说什么唇亡齿寒,御敌于国门之外,我看啊!不过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范文轲道:“确实,秦军势大,楚军兵力与战力都明显不足,相差太过悬殊,胜利的可能确实微乎其微。”
宋义冷冷道:“可不是?让老夫率军救援,这不是为难人吗?我说吧,想去送死的自己去,何必拉上别人。”说到底宋义都是不愿意去的,他认定此战必败,有去无回,也间接说明这厮怕死,怕的还不是一点点。
范文轲灵机一动,劝慰道:“哎,怀王把楚国兵权全部送到令尹手上,大好机会就在眼前,不是很好吗?”
“嗯?”宋义若有所思,疑惑问道:“先生的意思是?”项梁遗体运回彭城,宋义暂时陷入窘境时,正是范文轲献计接楚怀王来彭城,还亲自前往祭拜,摆脱了尴尬。自那时候起,宋义便对范文轲格外器重,有什么事也愿意主动咨询他的意见。
范文轲说道:“军权在你手中,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了彭城过不过大河,去不去巨鹿全在宋令尹您说了算。到时候大可略施小计,拖延形成,隔岸观火,等秦赵两国斗个你死我活,再图谋后计。”
“先生说的是,军权在我手,我说了算。怀王年轻孤单,少不得得依靠我,想来也说不了什么。”
范文轲露出几分深沉,奸笑道:“依项羽和尹旭的性情,令尹你停滞不行,他们一定坐不住。定然会三番四次来请战,刚开始或许还能顾全着礼数,越到后面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