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刘璋-第5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合常理,可是对这个孩子却是灾难。
司马懿可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攫取权力的,现在司马懿到处散播说是郭嘉留下计策。最后导致天子身亡的消息已经广泛流传开来。
司马懿传播出去的时候,就没说这是谣言,言之凿凿,连司马懿自己都相信了。所以那些世族也相信了,世族相信了,以世族的影响力,那天下人就相信了。就算刘璋不找伏寿出来对口供,这个屎盆子也结结实实叩在了郭嘉头上。
郭嘉根本没法辩驳。他当然知道天子是司马懿主动留下的,可是除了曹操还有谁知道?郭嘉出去澄清,那些世族就信了吗?天下人就信了吗?
而且郭嘉也没法说什么,因为曹军现在正需要世族支持,就算曹操相信郭嘉,也相信他的才华,也不可能因为郭嘉得罪世族,哪怕曹操心里同样不喜欢世族,这个节骨眼上,没有世族,曹军早已灰飞烟灭。
世族到处传播着这个消息,郭嘉反驳了没人信,也不能反驳。
郭嘉这时才感到一种绝望,一个寒门,在军中哪怕地位再高,可是没有背后的势力支持,根本没有话语权,以前自己一直避免与世族冲突,还能混个军师祭酒当当,哪怕没什么权利也逍遥自在。
可是现在世族给自己扣屎盆子,自己竟然还是无法反抗。
但是无论曹操和郭嘉都没想到司马懿这一招真正的目的,在与击倒荀彧,郭嘉聪明厉害,但是毕竟只有一个人,荀家可是一个大家族,要从荀彧手上夺权,那可太难了。
自从世族开始给郭嘉扣屎盆子后,荀彧来找过司马懿一次,还问过其他当初坚守颖水的将领,都是为了核实留下天子的命令是谁下的。
可是司马懿穿的是谣言,可是连自己都欺骗进去了,自己都不断催眠自己那就是郭嘉献的策,荀彧能问出什么。
三人成虎,在群情汹汹之下,荀彧真的有些相信了,而且荀彧觉得曹操这种枭雄,在自保和天子之间选择自保,实在是大有可能,更加笃定就是曹操示意郭嘉,然后郭嘉将天子留给司马懿的。
司马懿心中有一些得意,虽然自己有才名,可是世人还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才能,要是荀彧知道司马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很深的了解,或许不会上当。
可是偏偏司马懿现在只是和当初隆中的诸葛亮一样,只知道有才,很有才,可是具体咋样没人知道。
郭嘉坐实了罪名,荀彧怀疑了曹操,司马懿眼看自己的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执行,可是偏偏这时候川军要进攻。
司马懿可是知道曹操心里跟明镜似的,要是川军进攻,他就有理由不顾世族反对,重新启用郭嘉,那些世族胆小怕事,生怕司马懿和郭嘉内斗不能挡住川军,必定默许。
这样一来,自己的计划岂不是前功尽弃。
司马懿想不通川军为什么进攻,只觉得刘璋就是个疯子,而联系到以前川军进攻汉中荆州西羌南蛮,都是很不利的情况下出兵,司马懿丝毫不怀疑这次川军也是动真格的。
司马懿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事情,前来陈留觐见曹操,曹操本来在准备将都城迁移到黄河北岸的邺城,可是川军进攻,迁移的事情不得不停下来,立即聚集文武商议对策。
听说司马懿到来,曹操忘履相迎,自从颖水后,司马懿虽然与徐晃一起统军,又帮着曹军征召新兵,但是并未正式任职,也没有来见过曹操,这次前来,曹操带了众文武来迎接司马懿。
司马懿曾经两次言中,第一次是不打关中之战,第二次是提前撤出许昌,虽然都没被采纳,可是事后都证明是绝对正确的决定。
第一次让曹军损失了四十万多大军,第二次更是让曾经反对撤退的许昌世族付出血的代价。
现在曹军中除了几个有理智的人,其余人都把司马懿当成神来看待了。
颖水之战,司马懿挽救了曹军,避免了川军进入兖州,是一个天大的功劳。
现在就算不明说,所有人包括曹操在内,都知道世族真正扶持的对象是司马懿,得到司马懿就得到无数的钱粮信望和人力人才。
这三点,尤其是第三点,都让曹操不得不重视这个人,再也无法像以前几次征召司马懿那样简单,这次迎接司马懿已经超出国士的礼节。,
“哎呀,仲达,曹操可把你盼来了,你要是再不来,我这火都烧到眉毛了,仲达,这次可不要像以前几次那样,无论什么条件都可以,我曹操只要仲达先生为我曹军出谋划策。”
“司马懿拜见丞相。”
哪怕这么高规格的礼节,司马懿也面无表情,平静如死水,向曹操行礼也是全礼,没有一点国士的傲慢。
而司马懿心里暗自心惊,这曹操果然一代枭雄,要不是自己知道曹操心里亮堂,换了其他人,肯定被曹操这一番盛情吹到云里雾里,以前的许攸就是个例子。
就从这一刻,司马懿已经为自己定下了原则,投效曹军之后,只要曹操还在,就要慎之又慎,决不可因为背后有世族支持,就大步迈进。
司马懿不是司马徽,没那么迫切要得天下,甚至司马懿现在压根没想过得天下,司马懿相信只要水到渠成,自然什么都有,强求很可能是葬送自己。
但是如果找到致命的机会,司马懿也不会放过,十年磨一剑,正是司马懿的拿手好戏。
“仲达啊。”曹操挽着司马懿的手进入大堂,带着叹息道:“真是愁死我了,我军大败还未恢复,川军又在颖水岸边增兵,三十万啊,本相实在没有把握,正要仲达拿主意,仲达觉得川军这是在虚张声势,还是真的要打过颖水。”
“拿主意不敢,不过司马懿觉得肯定不是虚张声势。”司马懿谦恭地说道。
“哦?”曹操正要松开司马懿的手回到主位,听到司马懿这么言之凿凿,倒是很诧异,而荀彧荀攸郭嘉等人也都诧异地看着司马懿。
要知道这事他们已经分析过了,至少五成的可能是虚张声势,因为川军的弱点,粮草,关中建设,降兵,大迁移,以及门户洞开的江东,都让川军难以动兵。
为什么这司马懿张口就“肯定不是虚张声势”?
“仲达这么说有什么理由?”曹操好奇地问道。
“没有理由。”司马懿理直气壮地答道。
曹操和众人都同时感觉一阵窒息,这……是谋士该说的话吗?
可是许多人同时恍然大悟。
ps:#暴君刘璋#感谢天雪心之痕的200打赏
第621章 冢虎
人家司马懿说话就是不需要理由,可是言之必中啊,就像关中战前,就像许昌撤兵,人家也没理由,或者理由牵强的过分,但是人家就是说对了。
这时立刻就有人出来,陈群向曹操道:“主公,司马懿言之必中,已经得到验证,这次绝不可等闲视之,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迎战川军,否则后悔晚矣。”
“是啊是啊。”华歆出列道:“司马懿之才实在神鬼莫测,比鬼才还鬼才,主公切不可大意。”
一旁的郭嘉明显听出华歆有针对意味,自己就是被人称为鬼才,比鬼才还鬼才,那不就是说比自己厉害吗?
可是这还不会让郭嘉介意,最重要的是当初关中之战自己是第一席谋士,结果接连败北,要是当初听了司马懿的,或许就不是现在这个局面。
比鬼才还鬼才,是真的击中了郭嘉内心,郭嘉只觉得胸口一阵疼痛。
“哈哈哈。”曹操哈哈大笑,走上主位,对司马懿道:“仲达,这次本相完全相信你的话,那你就说吧,川军要来进犯,我们该如何应对,打还是和,还是降?”
司马懿向曹操施了一礼,众人都啧啧有声,看,世家出来的子弟就是不一样,多有礼貌,不像那个鬼才,整天吊儿郎当,又喜欢喝酒又喜欢嫖娼,却什么本事没有。
郭嘉的忍不住咳嗽了两声,强压下去,面色有些苍白。
司马懿当然注意到了郭嘉的情况,其实刚才自己那样说,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荀彧是自己头号大敌,可是郭嘉才华超群。也是很有威胁的敌人,只有将权力全部揽在手上,才能放心与川军作战。
司马懿自己心里就知道,川军虚张声势的可能占了五成以上,可是说真话有用吗?
曹操问那句话,司马懿实事求是回答虚张声势和强硬进攻参半?那说了不等于没说,不是废话吗?那怎么显示出自己才华?
回答是虚张声势?别开玩笑了,要是川军真打过来,他司马懿脸就丢大了。也不符合自己一直塑造的奇谋形象。
只有回答肯定是强硬进攻,才是完全的计策。
第一,这样肯定的回答能吸引眼球,能看出他司马懿的坚定态度和对自己智慧的毫不怀疑,与当初关中战前和许昌撤退。一样高深莫测。
第二,如果川军真的强硬进攻,那自己就言中了,不管最后怎么打,这第一功肯定是自己的,自己的智慧也超过了其他人。
第三,如果川军是威吓恐吓。那也没关系,司马懿才不信曹操敢笃定川军是恐吓,以现在曹军的状况,如果川军不顾自身情况发动全面进攻。几乎可以肯定败的还是曹操。
所以曹操就算对川军虚张声势信了八成,还是会做应对,而现在自己到来,曹操不向自己问对策就有鬼了。
自己回答川军是强硬进攻。只要自己献策了,并且达成了与川军的和平。那自己就是避免了曹军在虚弱时陷入战火的功劳。
这份功劳绝对比自己说什么虚张声势和强硬进攻参半来得实在,如果自己说是虚张声势,那更是半点功劳也没有。
如此一来,回答虚张声势或者五成虚张声势,都对自己没好处,反而是回答川军必定强硬进攻,无论事态怎么发展,司马懿都赚尽便宜。
而司马懿刚才用肯定的语气说话,配合关中战前和许昌撤退两次预言,显然已经有了效果,现在曹军大部分文武都已经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并且陷入川军即将进攻的惶恐,迫切希望司马懿出主意消弭这场战祸。
只有荀彧荀攸少数几人在思考司马懿为什么这么回答,可是他们都是实事求是的人,哪怕智谋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