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第10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贾诩丝毫不怒,反而笑嘻嘻的解答道:“沮公有所不知,现在安息帝国内乱频现,只要暗中添油加柴保证五年之内必定国力大衰,而六十万大军的物资保障,这就要请子扬给您老解释了。”
不等沮授开口,刘晔先一步道:“沮公可还记得蒸汽机车?”
闻听此言,沮授双眼骤然一亮,难抑激动道:“那个大家伙可以用了吗?真的?”
刘晔狠狠地点头:“年底前就能开始铺设奉天至蓟县的第一条线路”
“好,好,好啊想不到短短几年竟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天佑华夏,天佑华夏啊这么说,南下是为了北击,北击是为了平安?想不到你们这群小子如此大手笔,驱虎吞狼,吞的好,吞的妙啊”
仔细审视过三年内的作战计划,高勇长吁口气仰靠在椅背上,默默的注视着屋顶精美的玻璃吊灯。“如果没有记错,现在应该是罗马帝国的塞维鲁时期,具体什么时间称帝记不清了,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塞维鲁当政的这段时间内,罗马帝国四处征战,且其本人出身军人独断专横,上台后大肆扩军,接连发动数次战争,一步步把罗马帝国拉进了深渊。也许,现在正是绝佳时机,只要能够把握的住……”目光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书柜内摆放的渔阳级巡洋舰船模和它旁边的燧发枪上,“或许不必等到后膛枪研发出来,单单依靠前装线膛枪和即将装备的火炮就足以横扫欧洲大陆,只是后勤补给……唉,还是得等到蒸汽机车实用化啊”
事实上,高勇的记忆大体准确,在这个时期,也即是公元二百年前后,塞维鲁结束了罗马帝国的内战,并且发兵击败了帕提亚人,吞并了美索不达米亚,而这恰恰是击败安息帝国之后取得的,也是动摇了安息帝国(帕提亚)的根基,使得延续了四百余年的安息帝国走向了末路。
现如今高勇要做的就是迅速结束内乱,让另一个时空因为东汉分裂三国内战浪费的几十年宝贵时光不再虚度。只要抓住了机会,中国将疆域延伸到波斯湾将不再是梦想,或许还能够趁着罗马帝国的内讧而将触手伸入欧洲。照此计划,即便是将来扩军完毕,帝国拥有常备军队近一百五十万,也不见得能够守卫得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
“时间,时间啊”高勇眺望屋外,顺着三层楼的窗户,可以将奉天城一览无余,“帝国,将从这里延伸出去……”
四月八日,高勇下令魏明部第一军、张辽部第六骑军启程南下。同时,统帅部众军师、将官正在对南征方案进行最后的讨论完善,预计四月中旬就能确定完毕,而后发给所有参战部队。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庞大战役规划,囊括了三个州,地域纵横数千里,参战部队超过五十万,可以说是在平定西域的经验总结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相比较同时期的罗马帝国,军队数量最多时期也不过一百余万,其余大部分时期仅仅维持在三十万至五十万左右。换句话讲,单兵对战不知道结果如何,可一旦大兵团作战,罗马帝国十有八九不是自己这支部队的对手。
四月十日,先于作战计划的扩编方案通过,计划用五年时间将常备军队扩充至一百二十万,内陆腹地基本交给警备队和少量的步兵军、骑军负责,其余兵马绝大部分都将参与到外线作战。海军的扩充方案也进入尾声,计划组建三支舰队,其中主力联合舰队将拥有渔阳级巡洋舰三十至四十艘,设计中的战列舰五至十艘,另有本土守备舰队、和南洋巡逻舰队,大体实力为联合舰队的一半。相信这样的联合舰队,足以横扫五大洋上的所有敌人。
四月十三日,参与阅兵的所有部队悉数抵达,奉天大营内训练呐喊声此起彼伏。几乎所有部队派出了精锐将士参与这次大阅兵,并根据所属军的不同,分设了数十个方阵,步军、骑军乃至海军都拿出了最强大的战力。
四月十五日,驻扎安息边境的第二军团送回军报,安息正在从边境抽调部队,据商人探知,与其西部接壤的国家的战争落败,国内动荡不堪,不得不从边疆抽调军队。为此,安息国王派出了使者,希望能从本国购买军械和粮草辎重。看到随附的长长清单,高勇真不知道该不该笑,西方人的想法永远理解不了。不过,当看到购买价格后,即便是高勇也不禁露出了贪婪的神色。
“奉孝,你说既然安息人如此热情,一口回绝是不是不大好?”高勇抬起头问郭嘉。
郭嘉嘿嘿一笑,“这样的冤大头不宰白不宰,拿下汉中后从张鲁部曲手中收缴的老旧铠甲兵器还没有回炉,正好可以给安息人送过去。记得长安、洛阳的府库中尚有许多老式羽箭,一并处理掉。如果可以,把淘汰的军服也卖给他们,能赚一点是一点,免得将来打起来钱粮不够。”
“你呀,拿敌人的钱买敌人的命,不是君子所为啊”高勇摇头轻叹,“不过,国家之间可没有君子道理可讲,就这么办,你去和陈群沟通安排吧。”
郭嘉点点头,“主公,马上就是登基大典,以后就要改口称皇上了,能不能别再如此忙碌,休息休息不好吗?陪陪家人孩子?别老是守着政务院、统帅部。现如今各项工作已经步入正规又有据可循,还有如此众多英才辅佐,何必过度劳累呢?”
看一眼郭嘉关切的眼神,高勇很是感动,“难啊,时不我待,时不我待”
第十二卷 明日帝国 第三章 定鼎华夏(7)
第十二卷 明日帝国 第三章 定鼎华夏(7)
四月三十日夜,天空中繁星点点,轻柔的微风吹拂,带来原野芬芳。初夏的气息弥漫,让人不忍打破这夜的宁静。然而,今时今日的奉天城却是灯火辉煌彻夜无眠,大街上人们喜气洋洋的互相行李,祝福的话语此起彼伏。茶肆、酒家内座无虚席,人们聚拢在一起,听着说书人讲述秦王的故事,时而静静聆听,时而大声叫好,每一个人物、每一段事迹,都引起了人们无限感慨与钦佩。
老年人眼中泪光闪闪,回忆那似水流年的往昔岁月。中年人则面带微笑,庆幸赶上了一个好时光,遇上了千古明君大帝。年轻人却是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目光炯炯充斥着对未来的无限期盼。
此时的奉天城内外主干道上,披挂了无数旗帜,触目可及的黑鹰、刀剑、鲜红,这是军人的热血、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旗帜下,负责奉天警戒的兵士一队队巡逻,虽然面容严肃不苟言笑,却能带给百姓无尽的安全感。
秦王府内,高勇正在与家人一起享受丰盛的晚餐,趁着难得的机会,认真的陪伴妻儿,做好丈夫、做好父亲。因为从明天开始,忙碌将成为常态。歌声、笑声阵阵,透着一片祥和。书房内的屏风上,两面全新的旗帜悬挂在那里,第一面自上而下分别是红黄黑三色(红太阳、黄皮肤、黑土地,又有铁与血的象征,黄色是高贵的颜色,有皇室的意义在),中间绣着巨大的并列五爪金龙,龙身蜿蜒直立,双龙背靠几欲腾飞,龙目威视左右,远观似一个小篆体的“龙”,含义为龙的传人,也意为统帅部、政务院携手威加四方,也有以奉天城为核心,向西延伸至欧洲大陆,向东横跨太平洋达至美洲的期盼。这是经过半年讨论最终确定的大秦帝国的国旗。第二面是皇室专用旗帜,以红黄黑三色为底的三角形旗面,中间一条金色腾龙。至于即将更名的皇家近卫军,则计划采用双头鹰标识,代表着既要守护皇室,也要守护国家的寓意。
明天登基大典开始后,高勇将郑重的向全体国人展示国旗,并期望它能够成为国人灵魂的归宿,成为国人奋勇向前永不言败的象征。而从明天开始,这面国旗将逐步树立在帝国的每一块土地上,与黑鹰旗共同引导国人保家卫国。
“夫君,听说新洲建设的越来越好,那边气候宜人四季如夏,是不是寻个时间全家人一起去啊?”赵青端着一个果盘女孩般蹦蹦跳跳的来到高勇身旁撒娇道,一点也没有身为人母的觉悟。
“好呀”伏寿、蔡琰、大乔齐声附和,并且眨着眼睛暗示苏雪莲、薛兰赶紧跟上。“呵呵,你们啊,天下这么大,哪里去不得啊?兴州的林海雪原、西域的戈壁沙漠、大洋的碧海蓝天,都是绝佳的去处是不是夫君?”苏雪莲读懂了几位姐妹的心思,立刻趁势而上。只余下薛兰掩嘴微笑。
高勇无奈摇头,“好想去哪里都可以”说着大步走到书架前取下一副地图挂到墙上,再拿出笔以奉天为圆心画了一个半径千里的圆,“一年内,半径千里内任遨游;三年内,半径三千里内任遨游;五年内,五千里内任遨游;甚至夫君我保证七年后,带你们去安息故都,带你们去看看完全不同的风土人情。十五年后,我们一起西游,那里有浩瀚的地中海,有黄头发、蓝眼睛的罗马人,还有各种讲述不尽的美景物事……呵呵,美妙吗?感谢夫君吧”
“切都是空头票据”几女齐声鄙夷。
高勇哈哈大笑着将她们拢在一起,“大典之后你们就跟着海军舰队一道下南洋”
于此同时,贾诩、陈群、高顺等人围坐在一起,互相品评着对方的新衣着,“新朝新气象,咱们可不能落人之后。特别是长文,你是文官之首,不要因为官职就处处老成持重,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潇洒和魄力。说起来还是泰安的衣服最耀眼,这身笔挺的军装,太帅气了想必能迷倒大半奉天的少女们。”贾诩露出了阴损的本性,并将之彻底发扬光大,给大家带来了阵阵笑声。
高顺难得的挂着笑容,跟着贾诩的调侃又整理一遍衣装。贾诩把嘴一撇,惊呼道:“帅的一塌糊涂啦奉孝,你也弄一套军装穿上吧,顺便帮我也订制一套。”
郭嘉闻言轻哼一声,“左军师的话还是在这里说说罢了,千万别外传,咱们丢不起那人啊。唉,村里人没见过世面。高将军的军装的确帅气,但是也不过是中上罢了。等到明天的卫队师出来后,保管你知道什么叫做天字第一号,什么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