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无奈三国 >

第679章

无奈三国-第679章

小说: 无奈三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有了这些想法的各个家族观念,随即也就影响到孙权手下的那些各个大臣。家族是最重要的,没有家族。也就没有他们的存在。与之相比,在孙权或是在刘明手下为官,不过是改换一下门庭罢了。尤其是刘明的皇位乃是天子禅让来的。乃是正统大义的所在。虽然刘明父代子职,有所瑕疵。可天地君亲师,刘明乃是上任皇上地父亲,也是汉室正统的血脉。在这战乱年代,取代年小的皇上,有霍武废立的先例在前,倒也不无不可。

最主要的,就是这正好是这些江南人士的一个合理合情转投刘明地一个借口,这当然就更是顺理成章了。只是,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这么大的一个事,要是没人挑头出面,那是不行的。

于是,这些江南家族势力人士,全都云集在了江南元老——张昭那里。就在孙权思量幽州水军袭击徐州的时候,张昭的门槛,都快被那些前来拜访的人士给踏破了。

虽然张昭并不是那种一见到危机就立刻想保全自己的人士。但是!张昭却又是一个对孙家延续极为看重地人。张昭受孙策的亲自拜访出得山。本就对孙家极为忠心。又受孙策临终重托。他对孙家基业,以及孙家延续的看重,那可远比对孙权的忠诚多得多。即使孙权不能实现什么大业,甚至孙权身死。只要能够延续孙家的血脉,那张昭都是认可的。

故此,在那些江南各个家族代表的游说下,张昭也不认为孙权还能有什么回天地手段。即使诸葛亮能在巴蜀取得一些战果。可若是曹操的中原完了。整个江南独自暴露在刘明的铁蹄下,那也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于是,张昭深思之后,当即上本孙权道:“吴侯。今刘明跨海南下,夺取徐州,曹操内部空虚,刘明大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而曹操只是应付刘明先前的三路大军,就已经不堪其敌。而今刘明又出大军,可见刘明实力,果然深不可测,确如传言般的,二三百万大军不止。那曹操绝非其敌。而且,那曹操的三处要塞,刘明也无须尽攻,只须择其一处,待刘明大军会师,内外夹击,曹操的那些要塞,必然失守。如此,道路通畅,曹操绝对是回天乏力。而曹操落败,我江南必然不保。此乃定论。吴侯与诸葛军师先前就以此明示我等。我等谨记在心。而若如此,吴侯不如趁此时曹操尚在,我军尚未直面刘明之时,下令诸葛军师回防。并上表刘明,表明忠心大汉之举。如此,吴侯凭借江南地界,不失王侯之位。孙氏血脉也得以保全。敬请吴侯三思。”

孙权并不是第一次听见这种言论了。所谓时势逼人。在如今这种孙曹联军都有可能不是刘明对手的情况下,孙权不爱听,也只能听着。孙权若想调动江南的所有实力,还是要靠着这些江南大大小小的家族的。而且,哪怕就是孙权投降刘明,那也是要靠着这些家族作为帮衬和筹码的。故此,孙权只能忍。

但是!孙权很早以前就清楚地知道,江南这里所有的人,所有的大小官员都能投降刘明,可就他孙权不能。别人投降刘明,不过是改换门庭,换一个主子罢了,该有什么利益,都不会少的。在地方的推举下,凭着才学,照样能做官,照样能到处溜达。可孙权如果投降了刘明,那可就是人为刀案,我为鱼肉了。好一点,一生窝窝囊囊,寄人篱下,做一个失意人。差一点,那就容易被人猜疑,满门灭亡。这就是乱世争霸的必然下场。若是如此,那他孙权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争取这个家主之位,那还有什么意义?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不到最后时刻,怎么的都要拼一下。

这就是孙权的此时此刻的决心。故此,张昭说完之后,孙权不置可否,只是沉着脸,一言不出。

而就在此时,曹操的第二道求援信到了。这可给孙权解了围了。

曹操的求援信,说的相当清楚,除了曹操还不知道许都已经被攻破了之外,那曹操是一点都没瞒孙权。就连曹操把夏侯敦,曹仁等人调走,也没瞒孙权,直接就清楚明白的告诉孙权,你不派人来,我就可能完蛋了。

这倒不是曹操突然变老实了,跟人说实话了。而是曹操确实是拼老本了,确实是做最后一搏了。而且,那些大军的调动,也不可能完全瞒得过孙权,还不如直接跟孙权说了,争取孙权的鼎立支持。度过这个难关。而如今,就是曹操这种诚实帮了孙权。孙权摔信于桌案之上,喝道:“曹操兵危至此,尚不言败。我等君臣,尚不如曹操乎!”

孙权手下的那帮武将,也是多有血气的,当即呼道:“我等愿誓死一战!”

那热血令孙权手下的投降派为之无颜。孙权的面色也当时好看了一些。

那吕蒙更是进言孙权道:“主公。如今我等也不是未尝没有转机。我军陆战虽不如幽州军马。可我军水战,确堪称是天下第一。今刘明跨海南下,正是给我等机会,与其一决高下。只要我军能在海上击败幽州的水军,那刘明入侵曹操内地的军马就成无根之兵。败亡之日,顾首可待。”

第六百二十五回 甘宁突围

“不可!”吕蒙的话音刚落,孙权帐下的虞翻就大声喝止道。

孙权很是不痛快,看了虞翻一眼,没有说话。那虞翻却毫不在意的说道:“吴侯。先前徐元直来访我处,那铁甲战船,威猛无敌。幽州水军强大,可见一斑。如此实力,我江南水军,何敢言必胜?”

虞翻此言一出,孙权手下那些见过徐庶乘坐过的那艘铁甲战舰的文武们,不由得都是点了点头,而那虞翻却不以此罢休,又继续说道:“何况,两军交战,重在知己知彼,今,我江南水军实力如何,我等尽知,然,那幽州水军如何,我等何人可尽知?知己而不知彼,无所量度,又何言必胜?”

面对虞翻的质问,孙权等人,无不三思。

而虞翻则总结性的劝说道:“上兵伐谋,妙算多者胜,妙算寡者败。今我军所知甚少,冒然出击,必然落败。而如此,待我军落败,吴侯凭借尽失,曹军败亡之日,我军何以抗刘明?彼时,身陷绝境,再行请降,必不被他人所重。不如趁此时兵弱不显,如张大人计,即可全得吴侯福贵,又可保存几分颜面。”

虞翻刚说完,薛综立马赞同道:“仲翔所言,实乃直臣之语。今,刘明受禅让,汉室正统之位,无可挑别。以正伐逆,实乃是大义所在。与之为敌,拒之不顺。且,曹操朝不保夕,我军联盟以绝,为今之计,确如子布、仲翔所言,及早纳降,以为万全之策。”

有了虞翻、薛综打头,当即孙权的手下,又是一片赞同投降的言论。

吕蒙等一干武将的声音,再次被压制了下去。孙权的眉头也越发的紧皱了。

“列位大人。此言差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若是敌军势大,我军既不战而降,那主公还要养兵养士何用?”众人用目一看,却是陆逊站了出来言道。

陆绩当即冷笑一省道:“养兵何用?若是你等能胜得过幽州军马,我等何需在此争论?正是你等无能,我等才要为保存主公血脉而屈膝侍人!”

陆绩这番话。当即有些犯了众怒,众武将皆怒目而视陆绩。吕蒙忍不住喝斥道:“陆大人!你我皆为主公之臣,今江南大难在前。你不思为主公出力,反到诬陷我等。是何居心!”

陆绩见此,却是毫不胆怯,高声说道:“文主内,武主外。今江南米粮富饶,军马用度无缺,我等臣之本份,均可无愧于主公。然,如今天下大局如何,人皆尽知。亏你有脸面问我是何居心!”

吕蒙本不是善于舌辩之人。一时间被陆绩气的语塞。

而这时,严峻也站了出来说道:“兵者凶器,战之不祥。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今我军且不说能够战胜幽州。就算能胜得一时。可那曹操此战已经油尽灯枯。侵入曹操内地的幽州军马,只需打破曹操三处防线的一处,与那幽州贯通了起来,就算是我大军能取得大胜,也无助于曹操扭转乾坤。曹操败。我江南独木难支,落败也在迟早之间。此乃是天下大局已定,非人力可挽回。还是如子布先生所言,早早纳降,以为万全。”

孙权这个头大啊。这些家族势力为了自保,连成一片,实在是声势浩大。

而就在这时。有人来报。程普、韩当、黄盖三位将军督兵回来了。孙权大喜,连忙召见。

不多时,程普、韩当、黄盖三人走了进来,给孙权见过礼,站到一边。孙权急忙把当今地分歧给这三位元老讲述一遍。程普当即大怒道:“腐儒误国!将士卫国,不战岂可言败!那幽州虽有铁甲战船。我江南楼船,拍杆,又次得到哪里?且!两军交战,首在帅智将猛,次在兵精,军械装备等物,等而次之。凭我水军大都督妙算天下,凭我等江南将士勇猛用命。凭我水军号令一现。何军不可战?何军不可胜?”

面对程普的质问,张昭等人不敢言声了。先前,那吕蒙、陆逊虽然也是一力主战。可吕蒙、陆逊的资历还是差了点,被虞翻等人,毫不在乎的驳斥了。可这程普乃是三代老臣,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那岂是旁人可以质疑的。

孙权看着高兴。当即推案而起,拔腰中剑,一剑斩断桌案道:“我意已决!力战幽州,再有言降者!与此案同!”

众文武见孙权如此,无人再敢言语。

不过,孙权发完号令。却没有调周瑜主领水军前往徐州迎战幽州水军。如今,那鲁肃被徐庶拐跑了,本就不怎么放心周瑜地孙权,就更不能在此关键时刻让周瑜领军了。

孙权随即以兵贵神速为由,令程普为帅,黄盖为先锋,统帅吕蒙、徐盛等将领。领水军二十万,攻击幽州水军,帮曹操解决中原危机。

程普得令,随即点军出征。途中,程普召集众将商议道:“海上作战,广阔无垠。无地利等,可供筹谋。围凭实力耳!那幽州铁甲舰,我虽不曾亲见,可据传闻,那幽州铁甲舰,乃是钢铁打造,刀剑不伤。配以撞角,无坚不摧。却不知可有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