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卷天下-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闹谌耍笊芈畹馈
董卓能不骂娘吗?这些人平时一个个高官做着,厚碌拿着,美女抢着,有好处时跑得比谁都快。可到了需要他们的时候,却一个个象是哑巴了一样,都不会说话了
“太师息怒臣有一计。”在董卓怒不可遏之时,还敢献计的除了董卓帐下的狗头军师李儒之外,怕是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李儒啊,还是你最有本领,对咱家最忠。快快告诉咱家,你有何退兵之策?”董卓是迫不及待了,恨不能李儒立即说出良策来。
“启禀太师,盟军不是打着扶持汉室的名义吗?那太师何不将小皇帝带到城头去,让小皇帝下旨让他们退兵就是了。要是他们连小皇帝的旨意都不遵,就让小皇帝呆在城头,看他们谁还敢攻城”李儒阴禁一笑,说道。
“好可是咱家就怕这小皇帝不答应,哪到时怎么办?”
董卓听了大喜,眉头都笑成了一堆,没想到小皇帝还有如此妙用。
“一个只有六七岁的娃儿罢了,只要太师一哄二骗三恐吓,还怕他不听太师的话”李儒笑着答道。
“咱家就知道李儒有办法吗,这件事就交给爱卿去办好了”董卓哈哈哈大笑,说道。废物还要利用呢,更何况李儒还不是废物,更要很好的发挥作用了。
“遵命”李儒高兴地接令。去欺凌一下小皇帝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奉先,你现在可是大汉骠骑大将军啊咱家手下大将李傕、郭汜负责把守城池,你带一万并州铁骑连夜出城,在城南扎下大寨,与邺城呈犄角之势。”
董卓又看了吕布一眼,说道。这个时候,他可不想将这员虎将放在城内,是老虎就该放出去咬人不是。
吕布一听董卓的话的脸都黑了,一万铁骑在城外扎营,这不是叫他去送死吗?
要不是有皇甫剑在,吕布觉得这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自从世出了皇甫剑之后,就什么都变了,他连皇甫剑都不是对手,更何况他手下的三十万大军了。
“太师大人,城外可是有三十万大军啊现在本将率一万铁骑出去还不是去送死”吕布黑着脸说道,想让自己去当炮灰就直说,何必还要找什么借口呢
俺吕布也不是好欺负的。皇甫剑俺是无能为力,你们要是逼俺,俺还不如降了算了
“奉先啊咱家从军几十年,什么样的仗没打过,这兵法之道,讲究的就是一个互为依托,不然这邺城岂不就成了一座孤城。你率一万铁骑驻扎在城外,正可威慑敌军,让他们不能围城”董卓振振有词地说道,一付咱家说的都是对的。
“遵命”吕布见董卓是铁了心要自己去送死,也没有办法,只得答应了下来。
“启禀太师,臣还有一事要奏。”一旁李儒又想起了什么,说道。
“说,有什么事快说。”董卓见李儒一付紧张的样子,赶急问道。
“臣下听说,这次镇西将军至所以了讨贼檄文,正是因为袁绍派人去游说了镇西将军。现在袁绍、袁术都在城外,袁绍还是副盟主。而城中太傅袁隗可是袁绍的叔父,要是他们里应外合,则邺城不保啊”李儒淡淡地说道。
“嗯,不错,这个袁隗平日就老跟咱家作对。现在城外有他的两个侄儿,他安的就不是什么好心,你说咱家该怎么办?”董卓听后,一拍肥胖的大脑袋,如梦方醒地说道。
“杀将他们全杀了,不仅能震慑城外的袁家兄弟,也能让城中的有心人不敢有所异动”李儒做了杀人的动作,缓缓说道。
“杀该杀这些文人酸不啦叽,老是瞧不起咱,就该杀”董卓两只眼睛眯成一线,狠狠地说道。
“李傕,你现在就去带人将袁家所有人都给咱家抓起来,明天咱家要在城头将他们全部斩首。也让城外的袁家兄弟看看,得罪了咱家的后果”董卓对厅中的大将李傕命令道。
第六卷 黄巾之乱 第二百八十一章 邺城血案
第二百八十一章邺城血案
“诺”董卓帐下的头号大将李傕脸带着兴奋之色,高声接令。
抄家灭族这种事,是个美差,谁都愿意去做
尤其是抄象袁隗这样的权贵,府中金钱财宝哪是多得海了去了,随便拣一点也够他们花一辈子了。府中美妾歌女更是多不胜数,说不定还能趁机收个美妾什么的。
董卓一声令下,李傕带着一千精兵直奔袁府去了,一刻也不耽搁。
在李傕带兵走后,太师府中的议事也进入了尾声,吕布等人相继告辞离开。
空旷的太师府大厅里就只剩下了李儒等贴心之臣。
“太师,这时候您怎么能让温侯带兵出城,这不是明摆着要逼反他吗?”李儒一脸奇怪地问董卓,董卓的做法太让他不解了。
“李儒啊,你难道就不觉得奇怪,吕布这厮面对镇西军的近万铁骑,居然是一兵未损地跑回来了?”董卓看着李儒这个心腹之臣,淡淡问道。
这时的董卓就象换了一个人一样,显得十分睿智深沉。
“太师的意思是温侯已有异心,是镇西将军故意放他回来的。”李儒脸露出一股恍然之色,惊讶地问道。
“是不是镇西将军故意放他回来的,咱家不知道,但咱家却不可不防啊外有恶虎,要是城里再来头凶狼的话,咱家可就真的完了。”董卓长叹一声,缓缓说道。
几天时间,董卓禁受着巨大压力,肥胖的脸皱纹明显深了,头也呈花白之色。
“太师,实在不行,我们撤邺城孤城独守,难度太大面又都掌握在盟军手中,城中的粮草也坚持不了多久。并州拥有壶关、箕关之险,可挡中原之兵,依臣下之见,还不如带着皇帝和整个朝廷大臣,迁到并州去。”
李儒看着董卓有点苍老的脸,心中暗然,悠悠说道。
“撤咱家也想啊,可是现在邺城三面是敌,北临漳河,如何撤退?如果我军现在撤退,镇西军只需安排一支劲旅随后掩杀,我等便死无葬身之地。”董卓脸色更加阴沉。
董卓万万没想到自己刚刚得意了几天,就捅出了这么大的搂子。要是别人他还真就不怕,可是在镇西军,在皇甫剑面前,他实在是没有一分胜算,没有一点底气。
他实在弄不明白,一惯不理朝政,不听调,不听宣的镇西军,为何对他动兵
“眼下,只有先利用皇帝,让盟军退兵。如果盟军还是不退,那就只有以皇帝和满脸文武为人质,从壶关撤入并州。如果盟军仍然穷追不舍,我们就将皇帝和满朝文武都杀了,再跟他们拼个鱼死网破”李儒想了想,面露狠色,叹息道。
“咱家也是这个意思,这几天大家都给咱家打起精神来。尤其是要盯紧城中的大臣们,防止他们与城外的盟军串通一气。”董卓又对厅中的近臣吩咐道。
“诺”众人应诺,勉强打起精神,一个个出了太师府。
夜已深,弯月悬空,天空灰暗,太傅袁隗的府邸还是灯火通明。
今天,袁老太傅的心情显然不错,盟军已经打到邺城来了,他和朝中一些重臣,密谋国事,也是刚刚才回到府中。
他们在商谈消灭董卓之后,重建大汉朝政。压抑了大半年的大汉朝臣们,过了大半年提心吊胆生活的大汉朝臣们,又看到了希望,当然是他们又将重掌朝政的希望。
天子年幼,少不更事,大权岂不是都落到了他们这些王公大臣身。外戚灭了,宦官死了,如果董卓也被盟军消灭,将会真正开启门伐世家兴起的大时代
盟军起兵,背后就有太傅袁隗、司徒王允这些王公大臣很大一部分功劳。
是他们在背后指点袁绍,联络各路诸侯兴兵伐董的。自己的侄儿袁绍没有成为这次的盟主,让老袁隗稍微有点遗憾,但后来听说袁绍也掌握了一路大军,又让老袁隗多了些许安慰,他们的谋划没有全部白废。
袁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正可通过这次群雄伐董,确立袁氏在门伐士族当中的领导地位。袁隗确信,只要袁家能安然渡过这次难关,一定会崛起于天下。
野心不仅各镇诸侯有,这些世家大族更想称雄
“轰隆隆……”的马蹄声敲碎了静夜,本来心怀大快的老袁隗,听到这奔腾的马蹄声,又看了看夜色笼罩下的袁府,突然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太傅,不好了,一大群黑甲铁骑包围了府邸。”
就在袁隗心神不宁之时,一个仆从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进来禀报。
“完了天要亡我袁氏啊董贼终于忍不住,要对我袁家动手了。”袁隗听了仆从的话,一时手脚冰凉,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无思无想。
“老爷,怎么办?”府中侍卫也听到了马蹄声,一个个聚集到了袁隗身边。
“怎么办?”袁隗凄然一笑,有点昏花的老眼,有了一点湿润。
国家、国家在这些世家大族的传承中,始终是先有家再有国
“快快召集府中侍卫,坚守府邸。”袁隗毕竟经历过了太多大风大浪,短暂的呆滞过后,决定拼死一搏。现在多想也没有用,既然是天要亡袁,那也要死得轰轰烈烈。
袁府数百府卫立即行动起来,各提刀箭向前院走去,在前院组成了一道防线。
占地极广的袁府,已被一千杀气腾腾的董卓铁骑团团围住。黑夜之中,数千火把将袁府周围照得通明,就连一个三岁孩也休想逃脱。
“撞门”在群兵的簇拥下,董卓账下头号大将李傕趾高气扬地来到了袁府大门前。他扫视了一眼袁府那紧闭的铜质大门,眼神中露出一股贪婪,对身边兵士大声命令道。
“咣当……”
数百兵士找来了一根粗实树干,然后一拥而,抬着树干就朝袁府的铜质大门狠狠撞去。袁府的铜质大门虽固,但也禁不住攻城槌一样的树干撞击,很快就被撞开了。
“随本将进去抓人”李傕一声大喝,骑着一匹骠头大马,提着一柄黑色长矛,带着数百兵丁,如饿狼一样冲进袁府。
在他眼中,此时袁府众人就象是群剥光了的羔羊,等待着他的宰割。
“何人敢闯我袁府,还不快快退去,再要向前,可要开弓放箭了。”袁府之中不乏死士,李傕一行还没走进多远,就传来了袁府侍卫的吼声。
“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