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乱治三国 >

第27章

乱治三国-第27章

小说: 乱治三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融叹道:日后能继承我衣钵的,当为祢衡也。

话休絮烦,且不表祢衡在饕餮精神食粮的同时,物质食粮却时常断档;

不表祢衡在孤独的异乡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也不表看见别的同学饮酒嫖妓时祢衡心中的愤怒和失落,只表光阴似箭,一晃四年。

祢衡自度学业已经大成,足堪游说诸侯、定国安邦,便向孔融辞行。

孔融挽留他留校任教,祢衡婉言谢绝。做学问岂是他的志向所在。

祢衡到宿舍收拾好包袱,哼着小曲,心情雀跃而狂野。

他正准备出门,却从门外进来了一个陌生人。祢衡好奇地打量了陌生人一眼,而就是这一眼,让他下定决心在孔融门下又多待了三年。那么,这个陌生人是谁呢?

看着他,必须承认,有些人一望而知即为非凡人物。

祢衡仅仅打量了陌生人一眼,便断定他是自己今生遇见的第二个注定不朽的重要人物。

第一个自然是他的老师孔融。陌生人衣冠华丽,俊美优雅,提着贵重的皮箱,看样子像是刚来报到的新生。

祢衡作为一个老生,对这位新生却丝毫也不敢轻视。他知道,若小觑了此人,只会是他自己的损失。

祢衡的第六感告诉他,眼前此人必将是自己一生的劲敌。

陌生人注意到祢衡,也是眼前一亮。“在下郭嘉,字奉孝,游学至此。”陌生人自我介绍道。

“祢衡,字正平。”

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相逢,缘分啊。

与此相比,那些什么一男一女的相遇之类的则下之了许多。即便是才子佳人遇见,那又如何?

大家见面了,做爱了,爽的只能是自己,就算拍成A片流传后世,后人想到你们来,最多也就是性欲高涨,断然不会心魄摇荡,只悔生之晚也,不得从游请益。

所以说,境界有差距。扯远了,打住。坚决打住。

回到祢衡这边,他在郭嘉身上学到的知识不会比他从孔融身上学到的少。

郭嘉以他独特的天赋和超凡的见识,将祢衡领入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郭嘉带来的珍贵典籍、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判断、对历朝得失的深入见解,都使祢衡受益匪浅。

祢衡像一块贪婪而高效的海绵,能迅速把他所接触到的知识吸干消化。

看见祢衡和郭嘉如此相得,最高兴的莫过于孔融先生了。

他的心灵如同秋日的田野,沉浸在丰收的金黄之中。他不无自豪地在孔子画像前祝曰:吾道之光,吾道之倡,又岂在门人之寡众?视祢衡郭嘉二人,较圣门七十二贤人孰如?

日后,祢衡回忆起这段美好的求学岁月时,这样评价他和郭嘉的关系:不遇祢衡,郭嘉不失为郭嘉;不遇郭嘉,祢衡不得为祢衡。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过了三年,黄巾之乱爆发了,名利的野兽在祢衡的体内再度苏醒,他感觉到时机已经成熟,得时无怠,利在急行。

他要离开洛阳了。这次,孔融先生没再挽留,他知道,此时的祢衡不再是七年前的那个祢衡。

此时的祢衡,心如满月弓,志似穿云箭,他在向往着天下,而天下也在等待着他。

孔融先生只是问道:“汝欲何往?”

祢衡对未来的行止早已成竹在胸,当即慷慨言道:“天下方争时,吾择能者而侍之。”

孔融老先生又问:“汝何不事君(皇帝)?”

祢衡道:“君不能用尔(你),而况吾乎?”

这话勾起了孔融的伤心往事。

孔融长叹一声,闭上双眼,不再说话。

祢衡破天荒地给孔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去了。

为什么要去游历物色君主呢?因为天下即将大乱,他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而且他要证明,在弱者中间,他是强者,在强者中间,他是更强者。在他身上,不存在嫉妒这种低劣的情感。

当他初见到光芒如太阳的郭嘉时,心中并无妒忌,有的却是战而胜之的勇气和自傲。因为熊的沉默比狗的吠叫更为可怕,也更值得尊敬。

祢衡再来告别和他朝夕相处三年的兄弟郭嘉。

哥俩个年纪差不多,性情也相近,自然可以说些知心话。

他本来想邀郭嘉和自己共同游历,但见郭嘉有自己的意愿,也不便多说。

郭嘉倾囊,得十数金,悉数相赠祢衡。祢衡也不推辞,坦然受之。

郭嘉又歌了一曲:“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相见千般好,莫逢在沙场。”

听得祢衡也是好一阵感伤。两人洒泪而别。

祢衡先回了一趟阔别七年之久的家乡,一家人恍如隔世,相见无言,只是抱头痛哭。

儿子们见到祢衡,一时间还不太习惯,显得很是生分。

倒是那条黄狗还在,一见祢衡,便摇头晃脑,兴奋得不得了。

祢衡带着儿子,牵着黄狗,出平原东门,到野外追逐狡兔。这样一来,两个儿子才和祢衡熟稔起来。

然而,祢衡却又要再度远行了,他要去游历天下……

第三十三章 贵人相助

不着边际地写了这么多,接下来终于轮到了正题。

且看祢衡如何在陈留开始自己的仕途,如何超越众多的高官显爵,以布衣之身,位极人臣。我说的这个极,是最高

意义上的极。

在陈留的小酒馆里。

祢衡把他在相府门前的经历告诉了自己的同乡华歆。

听完祢衡的遭遇,华歆也是唏嘘不已,忽问道:“孔夫子向来可好?”

祢衡惊道:“汝亦知夫子乎?”

华歆道:“孔文举夫子当世真儒,桃李遍天下,谁人不知?子鱼(他的字)有一事不明,以君之才学,复持孔夫子

之荐书,何人莫不以延君为幸,奈何却难逾相府三尺之阶,徒见辱于护门之犬?”

祢衡心高气傲,离开洛阳时,压根没有想过向孔融讨要荐书,以孔融对他的器重,只要他开口,自然会给他写一封

极尽美言之能事的荐书。

手持这样一封荐书,当比今日手持五六个博士文凭更能唬人,可以少奋斗N年。

然而祢衡却并不想要,他有自己的强硬原则。

祢衡答道:“夫子惠吾已多也,祢衡愧无以报。今功未成,名不就,不得光耀师门,心实耻之。为人弟子,倘只知

假师尊之名以邀幸,不知挟师尊之术以自立,此小人之道,非君子之道,祢衡不屑为也。”

华歆心里暗赞道:怪不得夫子(孔融)对此人赞许有加,观其胸襟,果有可异之处。

又道:“君欲见相国,华某或能助之。”

已是山穷水尽的祢衡闻言大喜,道:“愿闻其详。”

华歆道:“吾与相国有故旧之谊。此来陈留,欲献策于相国,求富贵荣华。君欲见相国,如不嫌委屈,可暂时充作

华某的仆从,等进了相府,你便可在其间说说你的才华;

如果相国赏识你,希望你别忘我华歆引见之功,如果相国将你逐出,那你多留此地也是无益。天下之大,何处无用

才之地,你若想转赴别处,我愿资以盘缠。你他日有成,勿忘我华歆相助之义。”

好运来得太突然了,祢衡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祢衡原不喜华歆之长相,此时却是越看他越顺眼。

祢衡心想:陈留有那么多家酒馆,华歆却偏偏走进我在的这一家。他可以在任何时候走进这家酒馆,却偏偏在我最

走投无路的时候走了进来。也许,这便是不可测的命运吧。

当时的祢衡又怎能想到,这其实是一场有意的安排。

虽说祢衡不免认为扮充仆从有失体面,但想到终于能见到相国,这点小小的委屈实在算不了什么,于是高兴地应允

下来。

受华歆提供的利好消息影响,祢衡的股价顿时飙升,酒店老板主动张罗着给祢衡这一桌加酒加菜。

祢衡殷勤地劝酒,又问道:“不知兄台欲以何策献于相国?”

祢衡这一问,华歆也甭管他是不是自己的知音,便取出一幅地图,在上面指点着讲解开来:

“且看,泾水青水之间,这里因两水交汇……有丰岁,无凶年,陈留为沃野,得以富强。”

华歆说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以为天下妙计,莫过于此。

祢衡于水利虽为外行,却也觉得华歆的这个项目听上去很美,但隐隐又觉得其中另有玄机。

反正事不关己,他也无暇细想。

两人杯觞交错,尽欢而散,约定好次日同去相府。

第二天,一大清早,祢衡找了一条河,趴在岸边,脑袋长长地伸在水上,以水面为镜子,排演他准备多日的面见相

国时的说辞,声音何时激昂,何时低沉,语速何时该快,何时当慢,何时笑,笑到几分,何时停顿,停顿多久;

每一个眼神,每一种的表情,他都像一个追求完美的导演,设计了又设计,直至他认为无可挑剔为止。

有路人经过,还以为他要投水自尽,欢喜得不得了,一个劲地怂恿他:“哥们,你倒是跳啊。”

祢衡回到旅店,华歆的马车已等候多时。他进入马车,见里面堆满了礼物。

华歆不像祢衡那样贸然登门,照今天的说法,他是排队预约过的,根据相国的日程安排,今天可以召见他了。

因此,郑国到得相府,自有相府舍人出来接入。

忙中偷闲,先简单说说我们的主角相国张小罗的生平。

初,张小罗是个纯粹的现代人,被张角的召唤术搞到汉末,来当他的义子;

之后经历一些原因,不小心被一个神秘组织绑架了自由,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里面进行了一番特训后,就收到这个组织的头目命令,出来执行找回重要物件(部分书卷)的任务。

途中也遇到了不少同僚,如童渊王越之流……其实这些都是头目的安排。

不过这个组织的头目有些不正经。

他曾问过头目:“我是第几个派出去执行这项任务的?

“从我在的时候就开始了。”

“我逃跑的几率是多少?”

“0。01%。”

“那如果我侥幸逃跑了,躲过追杀的几率呢?”

“0。0001%。”

“那成功夺回物件的几率呢?”

“0。∞%。”

……

几经周折,书卷又被王允得到,小罗只好再继续假扮董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