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惜,保得了南越,却保不住自己的亲人啊。”
“大人宅心仁厚,正和我家大王如出一辙,难道我家大王与大人心意相通呢。”蒯彻欠身施了一礼:“我家大王也正是为此忧心冲冲,怜惜大王离家万里,部下将士故土难回,这才派我来与大王商议。”
“哦?”赵佗迅速的从感伤中清醒过来,打量着蒯彻的脸色,不置可否的说道:“是吗?”
“正是。”蒯彻冲着赵佗拱了拱手,不急不徐的说道:“大王为保黎民,闭关自守,我家大王为保关中安定,北击匈奴,轻赋税,修水利,行商贾,商农并重,富民为本,不愿为一私利与关东争雄,与大人所为岂不正是异曲而同工?”
赵佗眨了眨细长的眼睛,没有说话。中原的事情,他略有所知,但是并不是太清楚。共尉保有关中,解散秦军二十万,让他们回家务农,除了对匈奴人发动了攻势之外,他基本上是以守为主,关中大军总数不过十万,相对于关中的人口,相对于关东的形势,这个兵力确实是很少的,蒯彻说共尉是不愿为一私利与关东争雄,也不是什么空话。别的不说,巴蜀这么大的地盘,张良只带了三千士卒,就算加上巴蜀本地的郡兵,以及后来征召的蛮兵,总算也不会超过两万人,和南越的兵力相比,可以说是不值一提。也正因为如此,赵佗才不把张良放在眼里,与此同时,他觉得自己也有足够的实力,和共尉平起平坐,对等的进行谈判。
“西楚王的仁政,我虽然是边鄙之人,也是有所耳闻的。”赵佗淡淡的笑了,冲着蒯彻举了举手中的酒杯:“西楚王通商富民,我也是深得其益啊,这套酒杯,可不就是西楚的产物?”
蒯彻笑了,他看得出,赵佗已经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准备跟他谈判了。他点点头,却避重就轻的说道:“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家大王也正是欣赏大人的识时务,有仁义,这才派我不远万里的来到南越,与大人磋商相关事宜。南越与西楚之间,商贸来往,互通有余,合作得十分愉快,我家大王对大人的美意十分感激,特地让我带来礼物,献给大王,以示感谢。”
蒯彻一边说着,一边让人把礼物抬上来,很快,一个个箱子在赵佗面前打开了,淡黄的纸张,清澈透明的琉璃,装饰精美的佩剑,雕工精致的美玉,灿若云霞的丝绸,一件件都是那么精美绝伦。西楚的商品赵佗不是第一次见,西楚商人已经运过来不少,但是共尉送的当然是上品,不是那些商人所能拿得出来的。别的不说,就说赵佗手中的那套琉璃杯,原本看起来还算不错,可是跟共尉送的这一套一比,那差距可就很明显了。
赵佗端着琉璃杯,爱不释手,连声赞叹。看了好一阵,他才放下琉璃杯,手从一件件礼物上抚过,最后落在那口装饰华丽的佩剑上。他从商人的口中得知,西楚打造的剑戟锋利之极,但这些是非卖品,不准批量贩卖。当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商人们为了谋利,总有办法钻到空子,他们利用秦人百姓可以佩剑的空子,每次出关,都要带几口剑出来,到了南越再以天价卖给那些达官贵人,特别是军中的将领。赵佗的身边也有,但是因为是平民所佩的剑,装饰就比较简单,和眼前的这一口剑相比,那简直不是一个档次。
赵佗一下子爱上了这口剑,这样的剑,才是王者之剑。他解开腰间的剑,将这口剑佩在腰间,得意的拍了拍,昂首挺腰:“如何?”
旁边的侍者连忙应道:“大王,这口剑简直是为大王量身定做的,简直是相衬极了。”
赵佗大悦,哈哈大笑:“西楚王有心了。”
“大王喜欢,那我家大王的心血就没有白废。”蒯彻脸上挂着浅浅的笑,不卑不亢的说道:“大人,我们可以合作的,不仅仅是通商啊。”
“嗯,我们慢慢谈。”赵佗不为所动,摆摆手,招呼蒯彻重新入座。蒯彻也不着急,一边饮着酒,一边和赵佗商谈。赵佗虽然对共尉的礼物很满意,可是听到后面蒯彻露出了要让他归附西楚的意思,他笑着摇摇头:“兹体事大,蒯君容我和部下们商量商量。”
蒯彻也不勉强,就此打住,和赵佗扯些燕赵风俗,两人尽欢而散。虽然事情没有全部谈拢,但是赵佗对蒯彻十分满意,特地让人给他安排了驿馆,让他先住下再说。
蒯彻回到驿馆,洗漱停当,并没有睡觉,而是端坐在榻上,闭目养神。半夜时分,屋顶一声轻响,一个人影悄无声音的掠进门来,在榻前对着蒯越躬身一礼:“特勤组南越分组丙队负责人燕戈拜见蒯君。”
蒯彻睁开了眼睛,看了一眼眼前长相、打扮都和一个普通驿馆士卒并无二样的燕戈,点了点头,起身下了榻,从袖子里掏出一片竹符递到燕戈的面前,燕戈接过竹符,与右手握着的竹符一合,验对无误,这才交还给蒯彻,恭敬的站在一旁,面无表情的说道:“从现在起,丙队配合蒯君行动。”
蒯彻点点头,他注意到,他有意无意的站在了墙边,就算外面有人经过,也不会有人看到他的身影。
“赵佗心存侥幸,不会轻易归降,请回报张将军,适当的给他一点厉害看看。”蒯彻将一只铜管交到燕戈手里,又压低了嗓音说道:“这段时间内,我会走访相关的官员,半个月后,你再到我这里来一趟,会有任务交给你。”
“喏。”燕戈应了一声,靠在门边,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声音,将门拉开一条缝,闪身出门,很快就消失在黑暗之中。
蒯彻眯起眼睛,看着还在晃动的灯火,再看看刚才燕戈站的地方,有些不敢相信的摇了摇头。他隐约听说过共尉手下有专门负责打探情报和刺杀的组织,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人,甚至不知道这些人是真有其事,还只是传说。这次要到南越来逼降赵佗,共尉给了他这么一片竹符,他才算第一次真正知道这神秘莫测的特勤组的存在,而这个南越分组的一个小队的负责人身手就高明如斯,让他大开眼界。
看来这次的任务又多了三分把握。蒯彻很开心的想,这次事情办成了,按照西楚的规矩,他至少也能赏个二百户的食邑。想着即将到手的富贵,蒯彻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赵佗以为蒯彻会着急,可是出乎他的意料,蒯彻并不着急,他似乎不是来游说的,而是来游山玩水的,偶尔来和赵佗叙叙乡情,每天没事做,就带着手下的随从在番禺游玩,寻亲访友。因为他是北方人,手脚又大方,很快,他在番禺城里就成了名人。
赵佗正在不解,他的国相吕秀向他报告了一个坏消息。最近一段时间,赵佗手下的那些将领情绪有些不对,吕秀很多次看到他们在一起窃窃私语,但是一看到吕秀,他们就分开了,形迹十分可疑。吕秀派人打听了一下,这才发现不少人最近收到了家书。
“家书?”赵佗的脑子一嗡,惊得坐了起来。
“对,特别是关中籍的将领,十有八九都收到了家书。”吕秀脸色也很紧张。
“呵呵……”赵佗冷笑一声,大手握紧了腰间的剑首:“我说这个竖子怎么这么有把握呢,居然想出这等釜底抽薪之计,想乱我军心么?”
“大王,不可掉以轻心啊。”吕秀看着赵佗的眼神,火上添油。他是本地人,本来就对跟着赵佗来的外地人掌握了南越的大权不满,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了。
赵佗却没有失去理智,他转了几下眼珠,冷笑了两声:“你仔细的彻查一下,看看究竟是哪些人不太安稳,如果有和蒯彻走得太近的,你来告诉我,我要杀几个人,以示警戒。”
“喏。”吕秀点点头。
赵佗想了想,又说:“你去查一查,看是不是蒯彻传的家书,如果是他干的,我就把他赶出南越。如果不是……”他犹豫了一下,“我们还是不要太过张扬,真要惹恼了共尉,事情也不好办。”
“据臣得到的消息,这些家书不是蒯彻带来的。”吕秀说。
“那是谁?”
“商人。”吕秀咬牙切齿的说道:“是那些走乡窜户的商人,这些商人无孔不入,凡是有人的地方,他们都去,简直和逐臭的苍蝇一样。臣担心,他们会将我南越的情况通报给西楚。”
吕秀话说了一半,忽然觉得赵佗脸色不对,这才想起来自己刚才那句话说不妥。和西楚商人打交道最多的可不就是眼前这个赵佗?自己说西楚的商人和逐臭的苍蝇一样,那赵佗成什么了。吕秀一时语噎,不知道如何接下去才好。
好在赵佗没有计较他,在赵佗看来,吕秀虽然读过几天书,可是毕竟还是个蛮子,让这个蛮子做他的国相,就是要笼络南越的大族。
“看来这些商人的情况不是那么单纯。”赵佗抚着胡须想了想:“这里面恐怕有西楚的细作,确实不得不防。只是,要想防着他们,可不容易啊。”
“大王,这有何难,从现在起,禁止西楚商人入境就是了。”
“哼!”赵佗哼了一声,瞟了吕秀一眼:“且不说这样做会惹恼共尉,就说你们这些人,能没有西楚商人提供的那些物事吗?”
吕秀脸一红,没敢再说下去,他当然觊觎西楚商人手中的货物,但是他不喜欢买,因为有好多东西他买不起,他更想去抢,他是想借着这个驱逐西楚商人出境的机会,从中捞一把。可是赵佗却不想和共尉闹僵,他的如意算盘自然落空了。
“大王,西楚是来者不善,我们不得不防,他们利用乡情,扰我军心,只怕边关会有战事。大王,是不是将边关的将领做一些调整,以免……”
赵佗也正在担心这一点,他点了点头:“正当如此,可是事情要做得隐秘。现在人心不稳,如果再节外生枝,岂不正中西楚下怀?待我斟酌一下,看哪里会是西楚可能进攻的方向,我们先将那里的人员调整一下。”
吕秀思索片刻,抬起头看着赵佗:“大王,臣以为,庐江、闽中还不是西楚的地盘,他们不可能从那里入境,要想进入我南越,只有从西面的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