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

第183章

楚-第183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由手里紧紧的握着那张帛书,眼睛在桓齮的脸上扫了一下,怔怔的落在共尉的脸上,打量了片刻,喟然叹惜:“好年轻的共君侯。”

共尉淡淡一笑,瞟着李昶,再看看他手里的长剑,皱着眉头:“你想杀我吗?”

“为何不想?”李昶怒喝一声,向李由再靠了一步。

“竖子,敢对我家君侯无礼。”话音未落,虞子期身形一展,如同鬼魅一般从共尉身后掠到了李昶面前,左手在李昶面前一晃,李昶下意识的举剑去撩,胸口已经中了虞子期一掌。这一掌快如闪电,又重如大锤,一掌将李昶击得倒飞而起,越过李由的头顶三步,扑通一声重重的摔在地上,摔得他头昏眼花,七荤八素,长剑也不知道扔哪去了。他坐起身来,摇了摇头晕乎乎的脑袋,看着又回到了共尉身后的虞子期,骇然心惊。

“好身手。”李由赞了一声,扶着倾覆的战车站了起来,抬手挡住了捡起长剑又要冲上来的李昶,冲着共尉晃了晃手中的帛书:“敢问君侯,这封帛书是什么时候收到的?”

共尉波澜不惊,淡淡的说:“一个时辰刚刚送到。”

李由咧嘴一笑:“两天时间,使者尚未到达,君侯已经收到了消息。当真是神鬼莫测,君侯用间的本事,的确高明。”

“好说,都是国尉大人创见良多。”

李由苦笑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共尉说的国尉大人就是尉缭,他当初帮助秦王赢政平定天下,其中多有用间和刺客之力。后来他把这些心得全写进了《尉缭子》一书,他李由也是读过的。没想到,这些帮助秦王平定天下的本事,现在却被敌人用来倾覆天下。

李由咳嗽了几声,一股股的血沫从嘴角喷出来,他弯下腰,抬起袖子擦着嘴角的血沫,然后捡起落在地上的青铜冑,缓缓的戴在头上,又细心的系好了颈带,平静的看着共尉:“败军之将李由,请君侯赐一死。”

共尉皱起了眉头,没有吭声。桓齮上前一步,伸手要去扶李由,却被李由犀利的眼神给制止了。“老将军,多谢你的好意,不过李由一百三十一口皆在咸阳,不敢苟活。”

“你死了,家人就能活命?”桓齮勃然大怒。

“多说无益,李由命在旦夕,又何必做此儿女之态。”李由低下头看着胸口的箭羽,凄然一笑,默然半晌,又回过头看着李昶:“这是我族中的一个子弟,如果君侯能看在乡党的份上,放他一条生路,李由感激不尽。”

共尉看着死意已决的李由,半晌无语。李由跟他打了几仗,虽然最后都失败了,可是作为一个刚刚领兵作战的人,他的表现已经得到了桓齮等老将的赞许,如果他能投到自己的帐下,不仅又多一个大将,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击垮秦军的意志,对收服这些降卒很有帮助,没想到这小子却是一根筋,明明是个楚人,却非要为秦帝国殉葬。共尉忽然对李由有一种厌恶感,他挥了挥手:“那你自便吧。”说完,转身就走。

李由从共尉眼中看出了鄙夷,他怔了一下,转过头对泪流满面的李昶说:“听……我的话,不要回咸阳。”

李昶跪倒在地,抱着李由的腿痛哭失声,连连点头:“伯父……”

李由轻轻的叹了一声:“始皇帝,我李家,算对得起你了。”说完,他紧紧的握着箭羽用力一拔,带着倒钩的长箭被他猛的拔了出来,箭头上带着血淋淋的一块肉,鲜血从他的伤口处喷洒而出,淋了李昶一头一脸。李昶被热腾腾的鲜血一激,顿时大惊,连忙站起来,手忙脚乱的想去捂李由胸口的伤口,却哪里捂得住,两只手鲜血淋漓,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由倚着战车缓缓的倒了下去。

李由的双眼,瞪着漆黑的天空,看不到一点亮光。

李昶抱着李由的尸体,坐在地上放声痛哭。

共尉在山坡上负手而立,看着收拢战俘的将士们穿梭来往,押着一队队焦头烂额、狼猾不堪的秦军俘虏从面前经过。桓齮站在他的身边,沉默不语。他的眼神一直瞟着远处痛哭得已经没了声音的李昶怀中的李由,既有些惋惜,又有些惭愧。

共尉看到了桓齮的神色,不希望他再沉浸在这种负面的情绪中,便开口问道:“老将军,接下来当如何处理?”

“呃……”桓齮吃了一惊,从沉思中回过味来,他看着烟薰火燎的战场,犹豫着说:“这里这么多尸体要处理,恐怕要花一点时间呢。”

共尉眉梢颤了一下,转过头看向桓齮:“老将军,李由为什么败了?”

“是君侯用兵如神,从善如流。”桓齮搞不清共尉是什么意思,只好说了两句空话。话倒也说得不错,共尉这次在离阳城只有三十里的地方伏击李由,就是诸将议事的结果,而用火攻,也是周叔的建议。但是共尉这个时候问他这句话,显然不是想听两句谀词,桓齮话一出口,老脸就有些发烫。好在对面的战场上还有不少火在烧,倒也不会让人看出破绽。

“李由败在这里。”共尉指了指自己的心窝:“我们的计策虽然不错,可是也不是天衣无缝,如果他能平心静气的应对,我们未必能得手。李由是心乱了,他被咸阳的事情搞得方寸大乱,从他决定冒险偷袭叶县的那一刻起,他就失去了一个兵家的冷静。”

桓齮默默的点了点头,共尉说的正是最关键的问题,以他对李由的了解,天干物燥的冬天,行走在这枯草丛生的山谷之中,防备火攻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李由居然没有考虑到这些,只能说他已经乱了方寸,失去了应有的洞察力,临场反应也迟钝了不少,这才给共尉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把火就轻易的举得了大胜。

“就算他这次不败,只要咸阳一如既往的乱,他迟早还会一败涂地。我们不打败他,赵高、胡亥也会帮我们打败他。”共尉的嘴角浮现出一丝讥笑:“李由如此,章邯也是如此。或许,我们如果能够战胜的话,应该把首功记在赵高和胡亥的头上,虽然他们未必愿意领功。”

桓齮长叹一声,有胡亥这个麻木皇帝,有赵高这样的佞臣,大秦帝国焉能不败?

“君侯,那现在如何处理?”桓齮反问道。

“请老将军带人收拢俘虏,然后再沿途将那些掉队的秦军归拢起来,一并带到南阳去。”共尉胸有成竹,轻松的挥了挥手:“我准备反其道而行之,沿着李由的来路,一路赶到郏县去,抄了章平的后路。”

“章平可有七万人马。”桓齮大吃一惊,连忙劝阻:“再者这段路太远,又不太好走,君侯这么赶过去,岂不是和李由一样?”

共尉笑了笑:“你放心,我不会和他一样。”桓齮还没有搞明白是怎么回事,田伦笑嘻嘻的走了过来,一晃手中的包袱:“君侯,我找到李由的兵符了。”

“君侯是要冒充李由的人马,偷袭章平吗?”桓齮恍然大悟。

“哈哈哈……”共尉仰面大笑。

冒充李由的人马偷袭章平,说难不难,说不难也不是手到擒来,关键就在于那些会见到章平的传令兵,这些人必须是真正的老秦人,否则就会被章平看出破绽。好在共尉在南阳这么久,虽然限于军令严苛,秦军心甘情愿投降的并不多,但是找几个冒充斥候的还不行问题。桓齮的亲卫里这些人就有不少,一听说共尉要冒充李由,桓齮立刻把这些人交给陈恢带领,让他和共尉一起去。自己带着人一路随行,收拢掉队的秦军散卒。

有桓齮这样的秦军老将和陈恢这样的公文行家帮忙,炮制出来的公文岂直天衣无缝,共尉看了,大呼满意,随即找信得过的人送往章平的大营。

章平正坐在帐中饮酒,李由带着五万人马出营五六天了,传回来的消息说他进军顺利,一路轻取昆阳、叶县,楚军毫无发觉,章平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酸溜溜的不是滋味。李由提议分兵绕道偷袭的时候,他是不同意的,就是怕李由一旦被楚军发觉,偷袭变成强攻,很难取胜,可是李由冒险成功了,他又觉得十分失落。李由成功了,就意味着他的失败。

“大人。”司马李皓匆匆的走了进来,见章平正在喝闷酒,连忙停住了脚步。

“什么事?”章平斜着半醉的眼睛看着李皓。

“咸阳的使者来了。”李皓拱手,压低了声音说。

章平噌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手忙脚乱的,差点将案几撞翻,他神色紧张,一步跨到李皓面前:“是什么人?”

“不知道,听声音尖尖的,应该是宫里的宦官。”李皓指了指外面,又安慰道:“不过大人放心,听那口气,应该不是来问大人的战况的,好象是查李大人的。”

“李大人?”章平长出一口气,抹了抹额头的冷汗。自从上次章邯关照他之后,他一听到咸阳的人就心慌,总怕自家在阵前杀敌,咸阳那边却被人告了黑状,一封诏书就将他槛车征送到咸阳,直接扔到廷尉狱去。听说是查李由的,章平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不解,李由的背后有李斯撑腰,怎么会有人来查他,难道李斯也出事了?

狐疑的章平亲自出帐相迎,将使者迎了进来。这个使者年约五旬,白白胖胖的,两只眼睛都胖得眯了起来,面皮松喧得和女人一般,下巴上干干净净的,一根胡子也没有。一看到章平,他稳稳的站着,微微的抬起下巴,用鼻子看着章平,傲慢的哼了一声。

章平很恼火,可是又不敢得罪这些家伙,陪着笑上前行礼,然后客客气气的将使者迎到帐中。亲卫早就收拾好了帐中的酒食,章平请使者入坐,又使了个眼色,李皓心领神会,将一包财物悄悄的放在了使者身后。

那个使者瞟了包袱一眼,终于露出一点笑容:“多谢章大人了。”

章平也笑了,只要他收礼,看来就不是自己的事。“贵使远来辛苦,理当如此。敢问贵使,陛下安好否?”

使者皱起了眉头,抬起肥乎乎的手挠了挠稀疏的眉毛,叹了口气说:“章大人,山东乱成这个样子,陛下怎么可能安好啊。陛下天天为山东的事情焦虑,寝食不安,日见消瘦,我们这些侍奉的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