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

第164章

楚-第164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喏。”郦疥应了一声,客气的对傅宽说:“请跟我来。”

傅宽对共尉行了一礼,跟着郦疥出了营。共尉转过头,看着傻不愣登、呆若木鸡的共乔,一肚子的不高兴全都烟消云散。他走到共乔面前,怜惜的将她搂在怀中,抚着她凌乱的头发:“傻丫头,恁的心狠呢?怎么也不让人给大兄带句话,不知道大兄惦记你吗?”

共乔憋了半天,所有的担心、委屈和为难,全在他这一句埋怨中化成了眼泪。她紧紧的搂着共尉的腰,放声大哭。共尉和声细语的劝着,直等她哭得痛快了,这才松开她,对闻讯赶来的吕媭和薄姬说:“带她去休息。”

共乔被吕媭和薄姬拉着走了,她在出帐的时候,脚步滞了一下,想转过头和共尉说什么,却又生生的停住了。吕媭看在眼里,不由得叹惜一声,轻声说道:“妹妹,走吧,你大兄自有分寸。”

共乔看了吕媭一眼,见吕媭的眼中透出温和的光,心里这才好受了一些,跟着吕媭袅袅亭亭的走了。她对张良和杜鱼他们十分担心,可是又担心共尉不愿意放过这个吞下韩国的大好机会,心里十分矛盾,再加上她曾经当着吕媭和白媚的面说过的,决不干涉他们两人之间的事情,眼下虽然关切共尉的决定,却还是不好开口。

共乔她们一出帐,共尉就沉下了脸,看着沉默不语的郦食其、郦商、周叔三人,示意他们坐下。

“都说说吧,怎么办?”共尉似乎有些漫不经心的说。

郦食其看了看其他人,有些迟疑的站起来:“君侯,魏军已经战没,韩军可不能再有会差错了。否则……”

难道说话的郦商却皱着眉头打断了他兄长的话:“兄长,韩军也不是什么好人,上次君侯帮了他们那么多,他们还不是过河拆桥,说翻脸就翻脸了?这次秦军又这么多,我们要想把他们救出来,损失不会小,万一到时候他们又翻脸,我们岂不是白干了?”

共尉挑了挑眼皮,不置可否,眼神在郦食其兄弟的脸上扫来扫去,间或看一下周叔。周叔沉吟不语,他虽然已经不是魏国的人了,而且还是魏豹先抛弃了他,可是刚刚听到魏军全军覆没的消息,还是让他震惊不已,心中十分难过。郦家兄弟的分歧,他竟是没有听到。

郦食其不满的看了郦商一眼,怒道:“你说的我岂不懂?可是眼下是什么情况?秦军大军压境,这个时候如果还不能同心协心,还想着借刀杀人,一旦韩军也全军覆没,只剩下我们这三万人,能打败秦军吗?韩国是没了,可是我们依然无法占据颍川,甚至连个帮手都没有。这样就好吗?”

郦商被他说得哑口无言。

郦食其瞟了共尉一眼,接着对郦商说:“事有轻重缓急,不能太拘泥。眼下还是对付秦军最重要,不能乱了主次。再说了,韩军夹在秦军之间,就算他能逃出生天,还能剩下多少实力?他还能抗拒君侯吗,到时候还不是君侯怎么说,他就得怎么做?”

共尉眼睛一亮,心里的那些犹豫顿时没了。正如郦商所担心的,他也在想如果再救韩军是不是合适,万一救下了他们,他们再翻脸怎么办。可是郦食其的话提醒了他,韩军被两路秦军包围了,他们纵使能活下来,也没多少实力了,只能听自己的安排。更何况,他们还带着很多百姓,南阳地广人稀,百姓可就是财富啊。

他看向周叔:“你如何看?”

周叔在郦氏兄弟争论的时候已经回过神来了,他起身对共尉行了一礼:“君侯,有我军与韩军两面夹击,韩军就不会失去希望,他们会奋力作战,我们至少还能消灭李由,然后从容退守郏县。如果坐观李由和章邯击杀韩军,一旦韩军向秦军投降,反过头来再对付我们,我们的压力就更大了。”

共尉笑了,他摆摆手:“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既然如此,我们明天一早就和韩军一起两面夹击李由,争取在章邯赶到之前击杀他。”

“君侯高明。”三人同声应道。

共尉一旦做了决定,立刻行动。大军离骑岭还有三十里,他一面命令斥候全力打探李由的动静,一面让将士们饱餐一顿,早早的休息,准备明日大战。因为意外的捉住了冯敬的人马,他获得了不少粮食辎重,足够大军三日之需,原本准备的干粮都不用动了。

坐在帐中忐忑不安的共乔听到军中的行动,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总算放下了。看着她那副如释重负的样子,共尉锁着眉头,佯做不快:“傻丫头,明天要打仗了,你不要跟着凑热闹,先回郏县去吧。”

观乎共尉的意料,共乔温顺的点了点对:“一切全凭大兄吩咐。”

“嘿——”共尉惊讶的叫了起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听话了?”

共乔微笑不语,瞟了一眼旁边案上搁的琴,款款起身走到案旁,揭去琴上的盖布,抿嘴一笑:“大兄,我给你弹一曲吧。”

“你弹琴?”共尉不敢相信的看着她。共乔是个好动的人,她也能静下心来弹琴?唱摇滚可能更适合她一些。他不敢相信的看看吕媭,吕媭也不敢相信,两人相视一笑。共乔已经戴好了甲套,轻轻拨动了琴弦。

“叮”的一声响,琴声如流水一般的从共乔的手指下流淌出来,共乔的手法虽然说不上有多高明,可是在共尉这种乐盲的耳朵里听来,倒也算是悠扬。他竟是听得入迷了,摇头晃脑的跟着打起了节拍。就连琴技不错的吕媭听了,也颇为惊讶,两只眼睛紧紧的盯着共乔的手指,手指轻轻的弹动着,却是在用心记共乔的曲谱。

悠悠的琴声,从大帐里流淌出去,很多正在用晚餐的将士们不由自主的向这边看来。琴声仿佛象一只温柔的手,抚平了他们心底的恐惧和担心。

大营里不知什么时候静了下来。吃饭的停住了咀嚼,打饭的放下了手中的饭勺,擦拭武器的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们都静静的倾听着这其实并不高明、也并不十分清晰的琴声。

一曲终了,共乔看着出神的共尉,略带着三分得意的笑了。

吕媭最先反应过来,紧紧的拉着共乔的手,急切的说:“妹妹,这是什么曲子?”

“高山流水。”共乔微微一笑。

吕媭眼前一亮:“就是伯牙和钟子期的那一曲吗?”

“嫂嫂果然高明。”共乔赞许的看着吕媭。吕媭出身不错,琴棋这类东西懂得不少。共家是农夫出身,共尉前世也不通这些东西,在吕媭面前总有些自卑。可是共乔经过张良这几个月的熏陶,略通琴艺,最重要的是,她见到了许多吕媭闻名而未能见面的琴谱。张家五世相秦,这种文化底蕴可不是作为豪强的吕家所能比拟的。

“百闻不如一见。”吕媭赞道:“终于有机会听到这首琴曲了,果然是让人心神为之一清。”

“清个屁。”共尉已经发现了外面的异常,笑着骂了一声:“你再清,我这几万人明天就不用打仗了。你把琴带上,明天到阵前去弹,如果能把秦军弹得放下武器投降,我记你一大功。”

“焚琴煮鹤,大煞风景。”吕媭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焚琴煮鹤?”共尉不服气的说:“鹤是优雅,可要是遇上雄鹰,只怕就优雅不起来了吧?”

吕媭被他一句话给噎住了,一时倒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他。共乔却是眼前一亮,从琴后走了出来,跪坐到共尉面前,欣喜的说道:“大兄,你知道吧?先生也是这么说的。”

共尉翻了翻眼睛,不知道共乔想说什么。共乔却喜不自胜的说起了张良的事情,她这一说,本来因为不想救韩,却又不得不出兵救韩感到郁闷的共尉倒是忽然有了意外之喜。

张良这几个月在家里呆着,想了不少事情。

原本他是韩国复国的第一功臣,按理说,韩王成应该最重视他,应该最信任他,韩王成开始也是这么做的,任他为司徒,还准备任他为相,可谓是信任有加。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韩王成后来对他渐渐的疏远了。开始张良有些不理解,他虽然对这些名利并不是什么看重,本来也有意退隐。可是主动退隐是一回事,被人挤出来又是另一码事。他对韩王成这种行为十分不快,又觉得他这么做,不是明君所为,自己费了这么多心血才恢复的韩国迟早还要毁在他的手里。后来无意中听到一个小道消息,他顿时恍然大悟,同时也心灰意懒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姓姬。

韩国的王族是姬姓,和周的王族同宗。张良的祖先,也是韩国的王族,只不过是支族,后来渐渐的就远了,除了一点血统上的荣耀,连他自己都不怎么想到这个事情了。可是他忘了,不代表别人忘了。开始有人在韩王成面前说他闲话的时候,韩王成其实并没有在意,他还把那些人给痛骂了一通,但是有人提醒他张良也是姬姓,同样有王室血统的时候,韩王成坐不住了。

都是王族,张良的功劳又比他大,他能做王,凭什么张良不能做韩王?更别说张良还有共尉这个强援。一想到这个问题,韩王成坐不住了,他觉得屁股底下这个王位危如悬卵,朝不保夕。

张良想通了这个道理,他反而倒释然了。他想起了韩国的那个天才韩非子。韩非子虽然口吃,但是他对权术的理解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人,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荀子和师兄李斯。他不善言谈,但是很能写文章,他写的文章远传到秦国,雄心勃勃的要统一天下的始皇帝一见就惊为天人,以为是前世大贤的著作,以不能与他共谈为憾。当得知韩非是与他同时代的韩国公子时,他向韩国提出了要求。而让张良一直不能理解的事,当时的韩王居然轻易的放走了这个很可能重振劲韩的大才,最终让他死在秦国的监狱里。

但是今天他明白了,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是王室。如果是别的人,再大的才,韩王都敢用,因为你虽然有才,但是你没有名份,你永远只是韩王手里的一把剑。而如果是王室,那么这把剑对韩王的威胁就远胜于他能带来的好处。韩非越是有才,对韩王的威胁越是大,所以韩王宁愿把他送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