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摹;庚t颇有些不屑,却并不冒进,他一面派人去追击周叔,一面稳扎稳打的向前推进,对属下要求加快脚步赶到阳城的要求置之不理。
“共尉是善战之人,手下又有四万多人马,数倍于我,我们不能轻敌。”桓齮一面提醒冯延柱等人,一面加紧侦察。第三天,他得到消息,共尉得知他衔尾追来,已经在阳城加紧城防,整顿人马,准备在阳城附近与他决战。
桓齮随即下令,停止前进,就地扎营。
“大人,在这里和楚军野战?”冯延柱担心的问道,楚军的兵力有四万多,秦军只有一万,真要打起来,秦军肯定要吃亏。桓齮瞪了他一眼,把冯延柱后面的话全给瞪回去了。
共尉在阳城呆了两天,却得到消息说桓齮按兵不动,没有再向阳城进发的意思,他准备在阳城外伏击桓齮的计划全部落空了。无奈之下,他只得请来了张良和韩(王)信商量。
“看来我们的计划被桓齮看破了。”张良平静的说:“他在后面缀着,我们就不敢轻易的离开阳城,去取宛城,而时间一长,我军的粮食就会出现问题,他在等我们自行崩溃。”
韩(王)信点点头,伸手大手挠了挠有些痒的眉心:“周司马在外面时间长了,万一被桓齮看出端倪,捕捉到了踪迹,他那点人马,可不够秦军吃的。”
共尉嘿嘿一声冷笑:“这个桓齮果然老辣,箭在弦上,引而不发,却牵制得我不敢随意动作,然后等我自行粮尽,不战而溃。高明,高明。”他扫了一眼张良和韩(王)信,有些体谅他们为什么一直打败仗了,他们的能力虽然不弱,可是遇上这么一个对手,也没有多少优势可言。
“君侯打算怎么办?”张良抬起眼皮看了共尉一眼。
共尉冷笑一声:“嘿嘿,他不来,我就去呗。”
“只怕君侯赶去,他却要后退了。”韩(王)信担心的说。他身高八尺以上,高大健壮,长方脸,两道浓眉,一撇成一字形的漆黑髭须,是个标准的美男子,只是此刻锁着眉头,脸看起来有些苦,看来他对桓齮确实有些忌惮。
共尉点点头,韩(王)信说的这种可能不是没有,桓齮既然打定主意要缀着他,自然会避免和他决战,他主动迎上去,桓齮肯定会寻机退回叶县或犨县,只要卡住他的后路就行了。如果你愿意再从叶县那边撤回去,他倒不会反对,可是那么一来,共尉劳而无功,就大大的不值了。他笑了笑,看了一眼张良:“先生,我们不理他,去打宛县吧。”
“打宛县?”张良犹豫了一下:“有桓齮在后面缀着,你能安心的打宛城吗?”
“我就是想看看,我如果去打宛县,桓齮会不会也不管。”共尉阴险的笑了两声,“不过,在打宛县之前,我要吓吓他,把他赶远一点,省得他碍事。”
张良有些明白了,微笑着连连点头:“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是好计。”
韩(王)信愣了一下,有些不太明白这两人究竟在说什么,共尉也不解释,立即招集诸将,命令韩(王)信领三千多韩军和新征召的楚军守阳城,他亲率近三万五千人马出城,向北迎了上去。
桓齮一听共尉出城迎战,立即下令后撤,准备退回叶县固守。可是大出他的意料,楚军出了阳城不过半日,忽然又折向西南方向,加快脚步直奔宛城去了。
桓齮大惊,他立刻明白了共尉出城向北是虚张声势,他的真正目的是宛城。宛城是郡治所在,现在只有三千多人马,如果共尉不顾一切的强攻,他是有可能拿下宛城。宛城如果被他攻破,桓齮再想夺回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传令,全军快速前进,保持三十里的距离。”桓齮在惊讶之下,依然没有丧失警惕,他命令大军与楚军保持合适的距离,以免遭到楚军的突然袭击,不给共尉一点吞掉他的机会。只要共尉没法吞掉他,他就无法放心大胆的进攻宛县。这是一条很稳妥的计策,足以让共尉抓狂的计策。
共尉的反应果然正如桓齮所料,在几次停留捕捉战机不成的情况下,共尉虽然离宛城只剩下五六十里,却不敢再前进,进退不得。就在此时,桓齮收到了一个让他意外的消息:被他击溃的周叔和留守阳城的韩(王)信带着总共一万三千人马从后面追了上来,卡断了他的退路。
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十八节 反客为主
“一万三千人?”桓齮大出意外。
“是的,周叔五千魏军,韩信三千韩军,五千楚军,一共一万三千人。”
桓齮半晌无语,他已经知道自己中了共尉的计了,共尉根本不是要打宛城,从头到尾,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他的兵力优势,在野战中击败他。
“大人,我们回头击败韩信和周叔,他们的人数虽然比我们多一点,可是却是乌合之众,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冯延柱大声说道。
“正是,击败了他们,我们就可以安全的退回叶县,或者夺回阳城。”
“不行。”桓齮略一思索,就摇头否决了他们的建议,“我们不能和周叔他们作战,他们虽然不是我们的对手,却可以步步阻击,甚至退回阳城,他们的目的,就是拖延我们后退的速度,等共尉赶来会合,然后聚歼我军。”
“那大人的意思是?”众将不明白了。
“我们绕道返回宛城。”桓齮断然下令。众将一听不用和共尉的大军野战,心花怒放,自然没有异议。大军随即起程,加快脚步向南进发,准备在楚韩魏联军合围之间跳出包围圈。
共尉很快就得到桓齮向南窜逃,想要跳出包围圈的消息,立即下令灌婴率虎豹骑出营,跟着桓齮猛追,自己则带着三万大军继续向宛城进发。桓齮得知消息,悲叹一声,共尉这一招反客为主,彻底把他逼到了绝境,他如果不去宛城,那么宛城必失,如果他去宛城,正好落入共尉的包围之中。左思右想,桓齮无计可施,只得命令大军火速向宛城进发,争取能在共尉之前赶到宛城。如果能抢在共尉前面到达宛城,那么还有一线希望。
可是灌婴如何能让他得逞,他让虎骑和豹骑轮流袭扰,用骑射对付桓齮,桓齮要赶路,他就冲上去放箭射杀,桓齮停下来布阵,他就远远的缀着。桓齮很老到,他一看到虎豹骑的装备就知道,自己手下的一千多骑兵如果冲上去,恐怕能人家牙缝都填不满的,他干脆放弃了以骑对骑的打算,让骑兵不要硬拼,只要拖住灌婴就行,同时命令全军放弃辎重,极尽全力向宛城飞奔。
亏得有骑兵及时通报消息,共尉将桓齮的情况了如指掌,终于在桓齮进入宛城南门之前将他截住。桓齮看着严阵以待的楚军,虽然脸色依然平静,可是心却沉到了谷底。
强弩校尉周勃带着五千强弓手在前列阵,陷阵营紧随其后,赵青在左,周贲在右,五千后军警惕的注视着后方的宛城,三万大军气势森严。中军的大纛下,共尉站在由辎重车搭成的指挥台上,身边站着神采奕奕的军师张良,几十个膀阔腰圆的亲卫在虞期、田伦的带领下叉手而立。
“君侯,我们这次终于抓住桓齮了。”张良极力压抑着心头的喜悦,保持着声音的平静。和桓齮打了这么久的仗,还是第一次把桓齮逼得如此进退失措。“击败了桓齮,宛城唾手可得。”
“这老匹夫,真够狡猾的,累得我跑了这么远才抓住他。”共尉气得咬牙切齿,他本来以为在阳城就能抓住桓齮,万万没想到这老家伙这么谨慎,一直没有给他任何机会。要不是他最后下了狠心,抓不住桓齮就强攻宛城,点中了桓齮的死穴,还不知道要和桓齮捉迷藏捉到什么时候呢。
“呵呵呵,攻其必救,反客为主,君侯这个办法好呢。”张良抚着胡须,心情特别好。如果拿下了宛城,不仅解决了韩国的南面威胁,而且共尉还获得了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可以依靠南阳郡的人力、物力,到时候再打颍川郡可就方便多了。一想到韩国很快就能复国,张良的嘴角就抑制不住的想笑,连共尉跟他说了些什么都没听到。
“先生……”共尉见张良美滋滋的出神,不解的叫了一声。张良这才回过神来,掩饰的一笑。
“先生,虎豹骑已经赶到了,我们可以开战了。”共尉指了指在左右两翼列阵的骑兵,将手中的令旗交给张良:“我要到前军去,这令旗就由先生暂掌。”
张良连连摇头,一把扯住共尉的袖子:“不可。君侯虽然勇猛,可是田、敦、班三校尉也不是弱手,有他们破阵就足够了,君侯是主将,不可轻离中军。再者,秦军不过一万人,他们不可能是我军的对手,无须君侯亲出。”
共尉挠了挠头,觉得张良说得有道理,也不再坚持。随即挥动令旗,下令开战。
激昂的鼓声冲天而起,旌旗招展,吼声如雷。站在阵前的强弩校尉周勃一声大喝,最前面的一排弓手上前,齐齐的举起手中的强弓,随着周勃猛然劈下长剑,近百枝长箭脱弦而去,带着利啸飞上高空,然后转头向下,在空中飞过八十步的距离,齐唰唰的射入秦军阵前约五十步的距离。与此同时,秦军也射出了一拨箭,确定了双方相隔的距离。
两军同时敲响了战鼓,随着缓慢而有节奏的鼓点声,站在最前面的弓弩手开始互相接近,在到达射程范围后,稳步阵脚,开始对射。
长箭呼啸,鼓声隆隆。一片片乌云从阵中飞起,在空中交汇,然后错身而过,带着不祥的死亡气息,扎进对方的阵营中。长箭射到地上,激起一阵阵烟尘,射到人身上,带起的则是一声声惨哼和一朵朵血花,一个接一个的士卒被长箭射中,哀嚎着倒在地上,旁边的战友却视而不见,依然有条不紊的射出手中的箭矢,仿佛对死亡已经淡漠。
两排手持剑盾的士卒在军正的带领下,森然的站在弓弩手的身后,不过他们的眼睛不是看向对方的阵营,而是面前正在与敌军对射的弓弩手,一旦发现有大声喊叫、扰乱已方阵势的,立刻扑上前去斩杀当场。
周勃在亲卫们的护卫下,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