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沉三国-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对那人道:"此事还需由你来办,明日赵军必定还会来攻城,到时你率一队人马假作公然叛敌,杀出城去,打开城门诈敌军入城.到时在城门两侧尽布弓弩手,等敌军前队一入城,闭上城门,万箭齐发,必可破敌"
那人不知荀谌此计只怕会置他于死地,敌方一发觉有诈,定会立即除了他.却道:"先生此计甚妙,只是要令敌军相信,恐怕得牺牲一些人手了!"
荀谌断然道:"舍小取大,为了冀州城的安危,牺牲一些人手在所难免."
那人道:"先生所言甚是."
荀谌又附在他耳边仔细吩咐于他,两人各自分头去行事.
第三日,赵云驱兵来到城下,攻城没多久,只见城头突地变起,一将领数十人直往荀谌杀去,连杀数人,却近不了荀谌之身,便杀下城来,冲开城门,招呼赵军入城.
事情变化如此之快,简直令人眼花缭乱,赵云一时难以抉择,正想要不要趁机冲进城去,却见城中一队人马直往城门处开来,杀向那数十人.眼看这数十人就要被屠戮殆尽,城门也将重新落入守军之手.后面押阵的荀攸早赶上来,赵云忙问计于他.荀攸道:"将军,此等破城良机自然不可放过,但也不能不防敌军有诈."
不等赵云开口,荀攸接着道:"将军可令人领一队人马先行杀入城去,将军可率大队随后接应,只要据住城门,不管是否有诈,破城必矣!"
赵云听了,忙令人率队往城门冲去,自领大军随后赶去.
城内、城外两队人马刚好在城门处碰头,稍一接战,守军不利,退入城去,那队赵军直冲入城去,人马过处,将原先那数十人也裹了进去.城上荀谌见赵军阵中冲出一队人马,往城门而来,心里刚想:"我计成矣!"但见赵军大队转动,赵云亲率人马随后赶来,便知大事不妙,忙着人传令赶紧关闭城门.谁知人刚下城没多久,先头那队赵军已经冲进城来,这时哪里关得了城门!比及这队赵军冲入城中没多久,埋伏在城门两侧的人手正要依计冲上前去关闭城门,赵云率大队人马杀到,据住城门.那些人谁还敢上前,个个都后退不止.
城上原先伏有一队弓箭手,准备用来专门对付被困城内的赵军.荀谌一见赵云率军冲来,便令这队弓箭手转对城外施射,可哪里能阻挡得了赵军进城.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荀谌也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急忙率队奔下城来,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将赵军挡在城门处.
两侧埋伏定的弓弩手,一见那队赵军冲进伏击圈,立刻依计施射.刹那间,箭如飞蝗,那队赵军转头就退.就算他们训练有素,见事极快,在这一阵箭雨中,还是有百数人中箭倒地.这时,夹杂在赵军队中的数十袁兵立时发作,喊打喊杀起来,将这队赵军搅得乱七八糟.这也是他们大意了,以为身后有赵云大队接应,故此没作防范,才容得这数十人趁进城的当儿,四散开来,夹杂在队中.
先前那队袁兵也反身杀来,正慌乱间,赵云率队冲了过来.原来赵云进得城来,令人据住城门,放后面大军源源不断的进城来.见前队中伏,便分派两队人马从两侧杀过去,收拾那些弓弩手,自率一队人马前往接应.
等荀谌率队赶到时,城下双方混战成一片,战况却完全倒向赵军那一边.荀谌急令人马加入战团,可哪里又济得了事,比起赵军来,人数不如,士兵战力不如,这仗不用打就知道结果.
一时间,袁兵被围追、逐杀、分歼,只一个多时辰,战事便告结束.袁兵或死或降.纷乱中,荀谌为赵军所擒.
冀州城一鼓而定,荀攸一进城,得知荀谌为己方所获,大喜过望.忙令人将荀谌好生请来,亲解其缚,延之入座,谢过无礼之罪,好言劝其归降.
任荀攸百般劝说,荀谌就是不为所动,昂首不发一言.
荀谌这个样子,荀攸也拿他无法,便问道:"叔父尊意若何,还望明告侄儿!"
荀谌凛然道:"我既被擒,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第一百二十章蜀中有事(上)
、荀攸如何能眼睁睁看着荀谌自蹈死地,自然百般设辞劝荀谌回心转意.奈何荀谌心如磐石,坚定无比.动之以情,说之以理,尽皆不通.
赵云在一边看不下去,便将荀攸拉到一边道:"先生,不妨先将令叔父执下,以后再慢慢劝说他回转就是了."
荀攸一想也是,既然此时说不通,将荀谌带回汝南,由荀彧说之,必能成事.当下便着人将荀谌带下去,好生款待.
荀谌却不愿离去,对荀攸、赵云道:"可从速杀我!"不想他求死之心竟然如此之烈.荀攸不答,挥手令人将他带下去.荀谌被人强拉硬拽下去,却尤自回首喊道:"竖子安效妇人之仁!"
荀攸听了,心中如倒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赵云颇为同情的看了荀攸一眼,想要出言相劝,却不知如何措辞,随即去了.
人家好吃好喝的招待他,荀谌却破口大骂,将赵信骂了个狗血喷头.搞得看守的人听都不敢听,一见他张嘴就赶紧捂起耳朵,生怕将这些话听进肚中,对赵信大不敬.荀谌一心求死,骂了个痛快,趁看守的人走开,以头触墙而亡.
荀攸得报,整个人都呆住了,绝没想到荀谌竟然如此刚烈,枉费他一心想将其带回汝南,由荀彧劝服.俄而,大哭出声,哭倒在地.
赵云闻知,不由肃然起敬,令人厚葬荀谌,墓碑上书"河北忠贞之士荀谌荀休若".
却说曹操自得汉中以来,广开言路,颁下求才令,纳四方之士,又屡施善政,与民休息,甚得民心.又以防备马、韩为借口,募兵五万,加上原先的兵马和刘璋拨给的三万兵马,总有十万之数.
早在曹操全取汉中之时,刘璋便有意撤回这三万兵马.原先派张任、雷同二将领兵去助曹操,本有挟制曹操的意思.谁知曹操却趁势将兵权揽走,将张任、雷同二将收得服服帖帖的,唯他之命是从.而刘璋却未知觉,以为张任、雷同二将还在他掌握之中.当他遣使传令二将领兵回军时,二将却会同曹操一起上书,言汉中新得,形势不稳,况又有马、韩在北虎视眈眈,兵马不宜撤回.曹操又遣人暗中结连张松等人,使其在刘璋面前为之说话.刘璋本是个没有成见的人,帐下虽有不同声音,却是站在曹操一边的居多,经人几番说项,此事便不了了之.
探知曹操在汉中募兵五万,刘璋惊惧不已.就募兵一事,曹操曾报之于刘璋,但却说是募兵一万之数,以补战汉中之时折损的兵马.刘璋以为一万兵马无关大局,便轻率的同意了.曹操哪里将刘璋放在眼里,之所以将募兵一事上报刘璋,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蒙蔽刘璋,赢取时间,只待这五万兵马稍稍成军,便以之守汉中,发兵来取益州.刘璋又怎会知道曹操所图之事,还未疑心到曹操会这么快行叛逆之事.曹操如此阴奉阳违,刘璋心实恨之,对当初重用曹操一节后悔不已.如今曹操据有汉中,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刘璋想要办他,却是顾忌重重.要是刘璋知道当初曹操来投时就怀有夺取益州之心,不知会作何感想.
刘璋自己没有主意,只得谋之于帐下众人.殊不知,此时这些人已有多半倾向于曹操.曹操本就有心结交益州众文武,得汉中后更是无所不用其极,金银财宝不知送了多少.世人又有几个不爱钱财的,况且曹操自有他的一套,看准了人送礼,多投其所好,人家喜欢什么,曹操就送什么,这些人在曹操的金银攻势下,纷纷被拿下马来.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曹操深知人有不同,有的人爱财,有的人好名,总之是投其所好,倾心结交.在这上面,曹操可花了大功夫,费尽心力去笼络益州众人.只因这等事定要暗中秘密进行,否则一旦为人所察觉,不仅功夫白费了,连曹操自己恐怕也再难在益州立足.故此,一开始的时候,进行的极为小心.要百般挑选,确认无碍,才能下手.自得汉中之后,行事便方便多了.曹操做得极为高明,明眼人也看不出究竟.送礼的时候,人人都不落下,上至刘璋,下至一般属官,全都有份.这样一来,谁也看不出事情的首尾.一般人收到曹操的礼物,自然受宠若惊,不由得偏向曹操.曹操此举可谓一举两得,不仅能掩人耳目,还能笼络人心.当然,虽然人人都有份,可东西就大不相同了.
彼时,张松、法正、许靖、郑度、黄权、刘巴、李恢、费观、吴懿等人尽被刘璋召来商议对策.这几人当中,张松、法正、许靖、郑度四人是倾向于曹操的,黄权、刘巴、李恢三人却站在刘璋这一边,费观、吴懿二人乃是刘璋姻亲,自然也是站在刘璋一边.
众人分两边而坐,张松等人居右,许靖坐在上首,黄权等人居左,黄权坐在上首.这些人当中,对接下来所议之事或是了如指掌,或是知道一鳞半爪,或是根本不知.
刘璋先将大概的情形说了一下,然后问计于众人,当以何策应付.
黄权、刘巴二人从一开始便劝刘璋不要重用曹操,恐有养虎之患.奈何刘璋那时一则为曹操名声所惑,二则想以曹操北拒张鲁,未曾听从二人之言,以至有今日之事.在收回曹操手中那三万兵马一事上,二人更是狠劝刘璋与曹操决裂,可惜曹操此事势力已成,刘璋心中尽多顾忌,犹豫不决,最后不了了之.
等刘璋一说完,黄权起身向刘璋躬身行了一礼,又向堂上众人致意一番,开声道:"主公,诸位,曹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此刻已有自立之意,绝对不能再姑息养jian,致成大祸!"
对于曹操的野心,不管是张松等人,还是黄权等人,都是看得极为清楚.对此,张松等人与曹操是心照不宣.在刘璋和曹操两边,自然看好曹操,将今后的前程可都押在曹操身上了,当然得为曹操说话.
张松遂起而道:"不然,曹孟德自归主公以来,尽心竭力为主公效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