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乱三国-第8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何人?”
侍从还没来得及通知许攸,刘备已经警觉到了什么。一摸身边的獾尔刀,紧张看着面前这个侍从。
“皇叔,皇叔莫怕,这是我的侍从……”许攸在刘备准备拔刀之际,跑了出来。
“喔,许军师啊!”
刘备虽然诧异在此地怎么会见到许攸,但他好像很忙,也没有时间和他多说话似的,飞快的打了一声招呼了,就立刻大步窜进了马厩。看样子准备牵出自己的的卢马,就要离开了。
眼看终于等到自己要等之人的许攸,才松了一口气。他正着重注意刘备的脸色是否好看时,刘备却着急要走了,弄得许攸赶紧一蹦一跳的跟上刘备,并招呼道:“刘皇叔慢行,慢行……”
只是刚刚短短的一瞬间,许攸很肯定自己看到了刘备的脸色不是很好。但是令许攸吃不准的是,刘备的脸色虽不好看,是沉着脸一路行进来的。准确的说还是黑着一张脸,更令许攸产生疑虑的是这张黑着的脸上,到不全是闪现着怒色,却反而有几分尴尬和委屈,好像受了某种侮辱,但又有几分解脱。
许攸一时说不上来刘备的脸上的神情,但因为刘备急着走,他也没多余的时间分析,只能先招呼上刘备。
“许军师有何事啊?”差不多和沮授一样的开场白,令许攸心里很是没底。
“皇叔议完出兵许都之事了?”许攸从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
“哦,议完了!没有军师在场其实谈不上议事,只是袁公吩咐,我听和接受罢了,哎……”
刘备的悲叹,让许攸看到了希望。他甚至有种错觉,刘备是在反过来暗示他什么。
“哎,我这军师,就快到头了……皇叔要是不嫌子远多事,还想问上一声,袁公准备分兵多少,让皇叔率领前往攻打许都啊?”许攸厚着脸皮问道。
“哼!三千!”
“三千?打许都?……”
在许攸的惊讶声中,刘备肯定的点头确认,脸色较之刚才更为阴沉了。再次叹了一口气后,再次对许攸拱手一下,转身准备离开。
这次许攸没有阻拦,他此时正陷入失望和沉思之中。从刘备得到的兵力,许攸不难看出,刘备也是和他一样,是在袁绍不得宠的一类人。甚至比他都还不如,是个被袁绍明显抛弃的对象。
三千兵马前往许都,这不是让刘备去送死,就是袁绍太高估刘备和这三千兵士的战斗力了。
“得得得……”
并不显得急促的马蹄声,惊醒了沉思中的许攸。许攸抬头一看刘备这时到不急着走了,而是上了他的的卢马,几步踱到许攸身边,停下身后,似乎还在等许攸还有什么话说。
“皇叔……今日子远做东,我请你喝一杯吧!”认识许攸的人都知道,许攸很少请人喝酒。但今天已经大方两回,请了两个人去喝酒。但这两个人似乎都不太领他的这份情。
“不用了,我军务紧急,要马上走了!唉……”刘备似乎对于许攸最后的表现也很是失望。最后叹了一声气后,就准备打马离开了。
“皇叔……皇叔今后有何打算?”
许攸的最后这个问题,倒是让刘备眼前一亮。刘备绝对不是什么好料,在看到许攸出现在这里,后又感觉许攸是在此地特地等他,也就猜到了许攸的些许目的。于是他就想在离开之前,也给袁绍添点火,做些撬挖墙脚的龌龊工作。
“袁绍你不仁,休怪我不义了!”这就是刘备故意停下脚步的目的所想、所在。对于怀揣着不可告人目的的许攸,刘备也不准备心慈手软。
“天涯何处不能容身……”
大有深意的回答,直白的叛逃之意,让许攸心下一惊,抬头再次迎上许攸的目光时,他都不敢面对了。
刘备的回答有点露骨,差不多已经明示着告诉许攸,自己要谋反袁绍,离他而去吗?
面对刘备灼灼的眼神,许攸有些手足无措的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摆放了。他狠袁绍不器重他,他狠审配、郭图等小人针对他,但叛逃袁绍,许攸倒是还没想到过,也没敢往这上面想。
但刘备是不是在暗示要自己跟他一同离开之意,一想到这点上,许攸显得有点手足无措。很快他从身上摸出了一样掩饰内心慌乱的物品。
“今日出门带钱不多,这是一点小意思,权当子远送与皇叔路上做些盘缠!”
许攸拒绝刘备一通叛逃袁绍的好意的同时,拿出身边仅有的二千钱,塞到的庐马背上的刘备手里,表示着他对刘备的离别赠情。
“呵呵,哈哈哈……。好,多谢军师!”刘备没有因为许攸的这份好意,而多做感动之词。而是凄凉的一阵惨笑,道出心中苦涩和悲凉之情时,最后对着坐骑下的许攸道:“军师之情,玄德铭记于心。但刘备走后,军师就要多为自己费心了……”
“什么意思?这不是明摆着话里有话吗?”
许攸一把拽住刘备的马缰,惊慌道:“皇叔但请直言……皇叔不能看着许攸身受无妄之灾啊……”
许攸说到最后,竟然对着刘备跪了下来,哭哭啼啼的恳求到刘备留步,为他指点迷津。许攸从刘备的暗示中,好像读到了了什么事关切身利益的信息。
刘备对于许攸的大礼,好像也是深受感动似的,忙下了马,扶起哭泣的许攸,安慰几句后,就左右一望,并拽着他向更深的阴暗处行进了几步后,才语重心长道:“不满子远兄,我刚才在大帐也是无意听到了审大人和郭大人对于你外舅(儿子的岳父,古代称外舅)在内黄县所犯之事的禀报……”
“他们说了什么?”许攸一听证实自己猜想,是这两个小人在他背后捅他刀子时,不由显得很激动,眼神也变得阴历起来。
内黄县的“有秩(即现在的乡长)”的确是他儿子的岳父。应该说这个官很小,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官职了。但就是这么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地方小官,此人仗着和许攸亲家的关系,利用职务之便,和许攸在袁绍身边担任高官的影响贪污税赋、滥受贿赂,为非作歹,能被审配等人查出的脏钱数目和枉法之事的确不少。并且这里头很大一部分钱财都通过许攸的儿子进了许攸的口袋,那些许多贪污罪行很多也是通过许攸的儿子实施的。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中牟之谈
袁绍这个大将军现在可以说已经名存实亡,他不但一直以来不能左右许都、或是朝廷的军政要事,甚至不能入主许都朝廷。现在更是只等着曹智的大军踏进邺城,就算正式消亡,并在献帝的这一朝中除名了。
而华歆、王朗等被曹智收留的天下颇有名望的名士,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丢了自己原先的地盘,但在天下名士中声望颇高。给了他们曹智新政体系中下三公中的太保、太师虚名,只不过是要以他们的道德崇重个名望,以正这些官职之名,让天下名士、清流人士看到了汉室复兴的希望,并没有实权。
曹智的目的就是在大清洗之前,先安抚好大部分的朝中士大夫,并且做出一番只追究首恶。不能让朝廷人人自危的先乱起来,那些还在惶惶不可终日的小鱼小虾大可放心,他是不会追究的,甚至有些与袁绍通信行列的人,还莫名其妙地被他升了官。
但实际权力曹智和他的亲信还是牢牢掌控的,特别是军权。在政治上鼓励和扶持一批清流士大夫,一来是要缓解他抓了孔融这样的圣人之后的不利负面影响,二来也是要为自己受封“吴公”蓄累影响和支持率。
而且也隐隐预示了曹智准备为自己登上更高职务“丞相”,而在做准备。
曹智的这一系列处置,是颇显成熟和老辣的。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这份封赏令中依然没了尚书令荀彧和毛玠的名字。
又加上这两人被夏侯渊提前请出场之举,令底下的众人不难看出和联想到些什么。看来一些都是如人们猜测的那样,曹智就是要追究几个首恶了。
在颁完封赏圣旨,钟繇又正好打完崔琰的屁股回来复命。曹智遥控的一些列动作,即震慑了一下许都朝堂,也在打一把撸一把的同时重新稳定政局。
接下来,看明白其中关键的殿上大大小小突然都跑出很多人来,跪在殿中,向献帝请罪责罚的同时,一一主动承认起自己曾经或多或少与袁氏有来往的罪行。很快朝堂之上掀起了一阵自我揭露罪行的风波,在这些人看来,他们的罪行不但不会被曹智追究,最多像崔琰一样被打顿屁股。但接下来可能被曹智赏识,甚至出位,官职再上一个台阶的可能都有。
那些之前害怕曹智会兵败官渡,而暗地里与袁绍提前有书信往来的,本身就是些机会主义者和贪生怕死之辈。本来还在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忐忑不安时,现在却不但没等到惩罚,还看到不小的好处。那这帮人还不见缝插针,赶紧挤上捞好处的末班车。
于是,一场朝堂上抢出承认罪行,要求责罚闹剧似的高c在超乎李儒等人的想象下,迅即铺成、传播开来。
第二日清晨,东方第一线阳光照耀在许都的皇城之上时,后宫的长寿宫的偏殿中,当御史大夫郗虑和新近三师的华歆带着几十虎贲侍卫闯入这间偏殿时,伏后正趴在刘协的跟前,痛不欲生的哭着。
被废后,打入冷宫,昨日她就已经知道,并已经被强行移居长寿宫。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看见一群凶神恶煞似的侍卫闯进殿中时,伏寿哭的更大声了。但她的痛哭除了引来刘协陪同的一阵落泪外,对其他人没有什么影响。
“废皇后伏寿,尊曹公令,请皇上降旨,赐其自缢!”华歆目无表情的道明来意后,就听伏寿狼嚎似的的悲呼又起。
“陛下,陛下,看在你我夫妻一场的面上,你不能让臣妾活一命吗?……。”
此时拿着不知是曹智亲自,还是出自他那个属下之手草拟的圣旨,刘协已是哭的两眼发花,泣不成声。
对于妻子的央求,刘协只能扶着伏寿的乱发,泪如泉涌道:“我救不了你,怪只怪你,不该图谋曹爱卿的权利和性命……”
“我不要了,我什么都不要了。郗大人,郗公,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