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搅乱三国 >

第364章

搅乱三国-第364章

小说: 搅乱三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第三日中午,行出了十数里,一队穿青衣骑兵前来迎接。袁绍指着打头一个极不起眼和普通兵士一样青衣布裤的军官,道:“那就是鞠义,他知道我到了,这是来迎接了。”

曹智撑起脑袋寻找着鞠义的身影,这北地的军士和曹智南方的兵士不一样,南方说热就热了,不再会气候反复,而北方不一样,气候不但早晚温差极大,这天有时还会说变就变,***突然下冰雹的机会都有,这种情况越往北越严重,这也是为什么说这里是苦寒之地原因。所以骑来的这队官兵中穿普通单衣的也有,还披着熊皮皮衣外袍的也有,这种把春夏秋冬四季行头都背在身边的习惯在北方士兵中很流行,也是一种普遍的做法,这样要添加更换起来也快。但这就造成了曹智辨认、寻找鞠义的麻烦,曹智远远地一瞧,只觉黑漆麻乌的一片,装扮的也不想一支正规军,倒是有点北方土匪的味道。

那鞠义显然是个不喜欢出挑的人,一时曹智也未看清那个才是大名鼎鼎的鞠义。待到这队兵马行到近处,齐声吆喝,同时下马,分立两旁,打先一模样甚是威武之人朝前两步,越众而出后,单腿下跪,躬身低头道:“恭迎主公!”

袁绍微笑着举手行礼道:“请起!鞠将军请起,鞠将军劳苦功高。辛苦了!”

曹智心想这大概就是鞠义了吧?只见随着袁绍的虚情假意,这个鞠义也毫不客套,袁绍说请起,他马上从地上站起身,绝没有什么“领导辛苦”了的马屁话,只是神情冷峻的朝袁绍一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曹智趁机细细打量即将把公孙瓒赶出历史舞台的不二人选,竟是长得如此普通,三四十岁的年纪,方方正正的脸,脸颊上长着不是很整齐的短胡渣,大概今天还算是剃过的。接着是不大不小的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两只耳朵,最后配着两条不粗不密的眉毛。穿的也是和普通士兵一样的粗布衣衫,上面还有好些灰尘、污垢,除了和普通兵士不一样的帽子,也就是来说鞠义这个人脱了那顶代表将军的头盔,任往哪一站,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士兵。

曹智没想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鞠义竟是这般普通,曹智听沮授介绍过这个鞠义,鞠义的家族在灵帝年间就举家从平原避难到西平,鞠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也在凉州发展起了自己一定的势力。他训练的兵马也像那些少数民族的勇士般骁锐,鞠义成年后从西平回到冀州成为了韩馥的一员部将。后来冀州的政治较量和争斗,鞠义都不曾参与,他相对是个不喜欢政治的人,也不善交际,所以在冀州官场不但不受重视,有时甚至是个被人忽略和遗忘的人物。

袁绍接手冀州后,大赏对他登上冀州州牧之位的有功之臣,这里自然没有鞠义什么事,他初时在袁绍手下只是担任一个六七百人的偏将,不是很得势。后来袁绍身边又有无数能人义士来投效,袁绍更是没有注意到鞠义,直到界桥之战,袁绍随意拨给鞠义的八百弓箭手,却发挥了决定战役胜负的关键作用。从此鞠义也一战成名,成为袁绍手下的大将,并被袁绍委以重任,逐渐把对北方战事的军权都交给他。

鞠义也没有辜负袁绍的厚望,不但继界桥之胜后,侵占了一部分幽州的地盘,还遏制了多次公孙瓒及其部将的反扑,巩固了袁绍在幽州的地盘和势力,是袁绍的兵马在幽州站稳脚跟。这几年他很少回冀州述职,常年带兵在荒草丛生的北幽之地,与公孙瓒交战,你来我往的战事也是一直不断,除去年的蝗旱大灾,双方暂时偃旗息鼓外,其他时候都是摩擦连连。

曹智还未看明白这位朴实的鞠义时,袁绍大手一招,哈哈大笑着对曹智指着鞠义道:“智弟啊,这就是你一直想见的鞠义了。”袁绍说完再转首对着鞠义道:“鞠将军这位是丹阳太守曹智,我从小长大的兄弟,你们亲近,亲近。哈哈鞠将军我智弟来到冀州第一个要见的人就是你,对你崇拜的紧,看来你的名头已是传遍天下了,哈哈”

鞠义被袁绍的夸奖说的老脸一红,知道袁绍的话里其实还有些妒忌之意,但也不知圆滑辩解或是回捧袁绍几句“都是袁绍领导有方”等等的场面话。而是直接跳过袁绍,对着曹智一拱手,爽朗道:“振武将军曹智是吧?鞠某也听过曹将军的威名,听说曹将军前些年在扬州庐江和一个叫濡须坞的地方,以兵力上的劣势,完胜过号称有十万大军的江夏蛮?”

曹智一听更加确定袁绍对曹家兄弟的关注历来是不曾放松过,对曹智、曹操的一举一动一直看得比较紧,连素不相识的鞠义都这么了解他的几年前打的皖城之战,看来袁绍并不像表面上的那样糊涂,看似只沉迷于酒色。其实他应该把天下诸豪,或是正在发展的势力都有详细的了解,同时也让曹智隐隐看到了袁绍不小的野心。

第五百二十二章 隔河对持

曹智此时也不及细想袁绍未来的宏图大计,对于鞠义的夸赞马上回礼道:“鞠将军过奖,皖城之战,曹智还是的小将,主要还是靠当时的扬州刺史陈温,庐江太守陆康等诸多扬州官将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皖城,在濡须坞曹智只是运气好,打了些小胜仗,整个战局最后能反败为胜主要还是靠扬州各位大人的运筹帷幄,非曹智之功所致。倒是此次曹智有机会鞠将军合作,让曹智欢喜得紧,曹智一定要好好跟鞠将军学习用兵之道。”

“唉,曹将军此言差矣,据我所知,濡须坞一战曹将军就以”

“哎,两位好了,好了,我老沮一路劳顿,这把老骨头着实累了,两位将军以后再叙,我们先入帐歇息一下吧?”

老奸巨猾的沮授一看愣头青似的鞠义碰上有共同话题的曹智一再说个没完,就马上从中打断,提议入军营休息了。

沮授太了解自己这个主公了,袁绍表面上乐呵呵看着曹智和鞠义说话,其实心里头早已把不识好歹的鞠义给恨死了。袁绍向来在任何地方都喜欢做绝对主角,而不是配角。这鞠义竟敢直接忽略掉他和曹智穷聊起来,而忘了自己是何人的属下,此地何人才应该受到最多关注。

沮授阻止的另一个原因是鞠义为人耿直,不善拐弯抹角的政治阴谋和交谈陷阱,再让曹智和鞠义说下去,鞠义很可能透露更多他们的内部信息。虽说鞠义对他和袁绍等人进行的阴谋诡计知道的不多,但据沮授对曹智的了解,这个家伙特别擅长举一反三,根据被人话语中露出的点滴信息,他可能分析出很多东西来,所以不能在让他们说下去了。

鞠义也不是个特爱啰嗦的人,沮授一说累,就和曹智停了话语,对着袁绍一拱手,纵步行前,飞身上马,对着身前军士一声叱喝,前面带路的军士就开始开拔上路,袁绍、曹智等人也纷纷上马,进车,跟随在鞠义其后,开拔前行。

行到傍晚,绕过一处山丘,就见到一座大山气象宏伟,一条大河哗哗水响,前面引路的鞠义臀不离鞍,半转着身对袁绍等人道:“主公,各位大人过了前面那个山坡,咱们便到了。”一行人从山坡旁奔流而南。转过山坡,眼前旌旗招展,一片大草原上密密层层的到处都是营帐,成千成万骑兵步卒,围住了中间一大片空地。军营旁就是一条长长蜿蜒的大河,那就是鲍丘河了,而河的对面隐约已能见到一座低矮的土黄色城池,那边应该是鲍丘城了。

曹智知道此处就是袁军的主营地了,看袁绍现拥有一州之地,势力就以如此,怪不得将来能成为天下第一诸侯。

此时护送袁绍白马义从各队官兵取出号角,呜呜呜的吹了起来,不一会儿就见一处大帐旁,闪出另一队身穿白衣的白马义从卫队前来迎接袁绍进了密密层层营帐中央的大帐。

曹智只道一进帐中,便可与袁绍的众多属下相见,并直接进行袁绍到达幽州的第一轮军事会议。岂知帐中毡毯器物甚是华丽,矮几上放满了菜肴果物,帐中却无其他不相干之人。随后袁绍的解释道:“智弟,我们先吃饭,吃晚饭我已替你安排好营帐,你好好安宿一宵,明日在和其他将领相见,商议军情。”

曹智知道袁绍讲求生活质量,就是在这两军对阵之时,他也不会马虎了排场和养尊处优的生活习惯。这也只有像袁绍出生豪门,通过几代人才能培养出来的一种对生活追求和高雅习惯。曹智在这方面和袁绍一比简直就是个土包子,曹智也不多问,坐到几边,端起酒碗便喝。帐中有四名白衣军士斟酒割肉,恭谨服侍曹智、袁绍饮宴。

第二日一早曹智也如愿见到了夏侯渊、许褚等自己的部将,得到了重要的一条信息,乐进极其曹智的一部分属下军士在曹智到来的前三日,已被调往易县,那是一个幽州与并州相邻的一个县城,归属幽州。调军的理由是防止并州韩遂向幽州增兵,韩遂现在虽说在进犯长安的战役中失利,现在的实力大不如前,但他依旧是并州一霸,势力在北方根深蒂固。他在公孙瓒取得辖制北方六州的圣命后,也就表示了臣服,名义上受公孙瓒管辖。袁绍因韩遂对他进犯幽州的举动态度不明确,所以要部队在幽州边界上堵住韩遂,防止他突然对公孙瓒增兵。

这份军事考虑倒是没什么错,但为什么突然调曹智的兵呢?而且听说命令不是鞠义下的,而是直接由身处权利中心的邺城发出的。曹智赶到鲍丘并没有在路上有所耽搁,而命令却比他们先到三天,可见命令是在袁绍和曹智离开邺城之前就发出的,那么曹智可不可以理解为袁绍在和曹智出征幽州前,就已拟好了命令,或者在他们动身之前先发出了这道命令。因为现在在邺城主事的审配、逢纪、郭图等人无权对在幽州的前线部队发调令,这个权利只有袁绍才有,所以曹智才会推断袁绍对曹智的兵马安排早有定计,他这么做的目的,曹智暂时不知,但目前看来这个任务好像没多大危险性,韩遂不是傻蛋,他不会在公孙瓒和袁绍谁弱谁强,还没分出胜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