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我乃刘备 >

第323章

三国之我乃刘备-第323章

小说: 三国之我乃刘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相信,只要刘繇看了,他一定会生气,到时候,他一生气,说一句不送,那机会立刻就来了。不送是吧,那就开打!

当然,如果你把太史慈乖乖的交出来,我自然高兴。高兴过后,再给你找茬,惹你生气。反正,直到逼得你跳出来跟我干仗不可。

刘备的主意就是这些,这封书写好,立即让人送到了曲阿城的刘繇手上。

刘备的书信送出去了,但还要经过数天往返才能有结果,为了不至于在枯燥中等待,刘备的秣陵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他将为刘备解开许多不解之谜。

来的,是左慈。

左慈突然的到来实在让刘备心喜,他亲自出迎,对左慈可谓毕恭毕敬。左慈跟刘备寒暄了一阵后,刘备问了赵云义子赵允的近况,左慈一一说了,反正让刘备放下一百二十心就是。说了这些后,他说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我是来祭拜于道兄的。”

刘备一愣,实在不知道左慈跟这位姓于的有何种关系。

刘备领了左慈到于道人的坟地,左慈对着于吉的坟墓看了良久,然后长叹一口气。刘备见他许久不开口,也不忍开口。只没想到,左慈一开口,却是问他:“为何这墓碑上还是空的?”

刘备见问,窘迫的告诉他,不能怪我懒,实在是不知道这位道兄的大名。

“于吉。”

当这两个字从左慈的口里迸出来时,刘备实在应该早就想到了。

“于吉!”

刘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位神仙级的人物不论在三国演义,还是在史书上都是绝对有名的,孙策应该比刘备更加了解这位道兄。

刘备没有引发感慨,因为左慈在告诉他这位道兄大名的同时,也同时告诉了他一个更加重要的信息。这个信息,一下子就破解了一直萦绕在刘备脑子里的所有悬疑。

当初攻打寿春时,为何寿春坚固高大的城池在一场雨后,突然全线崩塌?

答:是被于吉做了手脚。

前几天,我城中已无粮,为什么一夜之间,多出了数万斛粮食?

答:还是被于吉做了手脚。

如果那时有“乾坤大挪移”这样时尚而又中肯的形容词,此刻应该可以被用上。

当然,左慈告诉了他这些,还有一个疑问没有告诉他。

孙策是如何死的?

答:被许褚杀死的。

不对,没有答全。

答:孙策是被于吉的阴魂缠绕,引发了孙策的幻觉,这才在梦魇般的情况下,被许褚一刀给轻易解决了。

恭喜!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和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没必要知道了。刘备在听了这些解答后,现在最关心的,是下面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我跟于吉从未谋面,他如何会帮我这些忙?

作案有动机,做好事坏事也有动机,那么他的动机在哪里?

“他跟我是道友。”

这是左慈给出的答案,在刘备看来,这已经足够,已经很明了了。刘备可以这么理解,在于吉看来,左慈在东平帮了刘备,他也绝对不能不跟上形势。所以,继左慈后,于吉抓住刘备江东之行的机会,也决定出手帮帮刘备。当然,要穷追他们两为什么要帮刘备的动机,可能只有一个。他们希望天下早日太平,百姓早日安稳,少遭罪。所以,他们愿意把赌注押在刘备身上,以实现他们的“仁爱天下”之心。

左慈祭拜了于吉后,也就飘然离去,回天柱山继续炼丹去了。而刘备在这时,也接到了刘繇的回信。

刘繇给刘备的信里,首先是感谢刘备,然后,为了感谢,又请刘备自己到曲阿来。

刘备看完信后,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信里,自始至终,他都未曾提到太史慈!

刘备当然不必纳闷,这是政治老手一向惯用的伎俩,他当然也知道,这又是一场鸿门宴。

刘备将信交给了陈宫等人看,那些人看后,都不同意刘备冒险。但刘备却是笑了,他很自信的说道:“我正想去曲阿会会他,他既然有此邀请,我怎好拒绝?”

刘备来了曲阿城,只带了赵牛和十数骑。

刘繇接见了他,并为他安排了隆重的筵席。在筵席上,刘繇的眼神很是不自在,跟刘备说话,也在刻意躲避着。这厮在什么打鬼主意,刘备当然能够看的出来。

就在前几天,刘繇接到刘备的这封信后,当即表现出了他强烈的个性。他也不看完,就把书札往案上一摔,立即喝叫:“将来使给我逐出城去,让他告诉刘备,要想得到太史子义,先踏平我曲阿!”

他能为太史慈而甘心得罪刘备,看起来刘繇对太史慈的确不错。你要那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太史慈,刘繇别说送,就是贱卖他也可以甘心情愿做到。但问题是,太史慈是自己的人,他自己再不待见,也轮不到别人说要就要的。这是立场问题,刘繇自然不能退让。

更何况,他对刘备早就有了意见,自从他刘备来了曲阿,击败孙策后,不但赢得了江东士族的欢心,削弱了他本身在江东的影响力,而更重要,更实际的一点,他将原本属于他的城池全都占了,而且有永不归还的迹象。这人太不要脸了!

这是刘繇这些天的感愤。他整日恨不能马上派人撵走刘备,还哪里有耐性听他刘备啰嗦,自然在看完书信后,立即做出了在许劭看来很不明智的举动。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汉末著名人物评论家。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曹操就因为得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而激动了半生。

现在,这个叫许子将的人,就在刘繇手上干活。

他在看到领导如此冲动后,赶紧进来阻止,并帮他分析了情况。他警告刘繇,刘备不是好惹的,连孙策这样的猛人都败在他手上……当然,接着不能说“再说就你这瘪三”之类的侮辱性语言。他直接告诉他,如果领导你真的对刘备恨之入骨,那么也好办,几百年前项羽为了试探刘邦不是开了个饭局请刘邦来吃饭么,我们也来搞个翻版鸿门宴也不是不行的嘛。

就这样,刘繇听了他的话,举办了这场鸿门宴。

当然,在这场鸿门宴里,刘繇不是项羽,刘备也不是刘邦。

刘备之所以敢来,他也不是没有准备的。在看到刘繇举棋不定的眼神时,他可以确定,这个家伙虽然拿了案板,但一时不敢抽刀子,看来,他是在犹豫。

刘备在说主题前,当然不忘记跟他拉关系,套近乎。说到同是姓刘,便说他们祖上八百代肯定是一家子。然后,在刘繇确定这个“祖上八百代”跟“(***)祖宗八百代”有那么一点微妙的区别时,刘备接着阐述:“正礼公与我都是朝廷所命之州镇,一心同为国家出力,皆是国之股肱。公镇扬土(扬州),我镇徐土(徐州),说起来还是邻居关系。所以,说直白一点,公扬土若有事,我徐土便不能太平!

于是,在听到袁术、孙策之辈与公为难时,我便禁不住要插上一手。当然,我今日插手,并不是如外;¨;w;é;n; ;r;é;n; ;s;h;ū; ;w;ū;¨;界所说那样,是为了得到扬州土地。我之所以在公没有任何正式的请求下便冒然发兵前来,只不过是为了救百姓于水火,还扬土一个安定。现今,孙策之流既然已经伏诛,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我不日就要回徐州去了,希望在我走之前,能和公商议好城池的交接问题,不知公有何想法?”

刘繇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脑子里一愣,怀疑的看了刘备一眼。刘备说话态度很是中肯,没有骗自己的表情。刘繇这时确定,刘备说的是真话。

要是真话,那这鸿门宴就不能照原计划进行了。

他谦虚了几句,“终于”接受了刘备的提议。三天后,刘繇再到秣陵去,准备洽谈接收的事。

气氛终于和缓了。

刘备也终于在心里,会心一笑。

既然对方已经上当了,那好办,再接再厉,继续忽悠。

刘备接着提到了太史慈。

刘繇这时二话没说,立即叫人将他请来。对于刘繇来说,当初太史慈投靠他,别人劝他用太史慈做大将时,刘繇保持了高度昏乱的头脑。刘繇非但不用他,还说出了一句让人啼笑皆非的话:“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

于是,并不是很受刘繇待见的太史慈,在刘繇手上干的活就特别简单了。“但使慈侦视轻重”,说白了,也就是个侦察兵。既然刘备要一个侦察兵,给他就给他了。

刘备见到太史慈后,为了不让刘繇起疑,反感,所以对太史慈只是冷冷对待,一副上下级之间认真办事的关系。在刘繇放心的看完这一幕后,他也没有任何后悔。但等他送出刘备,让刘备带走太史慈后,他后悔了。

并不是他觉悟高,而是许劭听到刘繇愚蠢的举动后,立即提醒了他:“刘备世之枭雄,他说过的话怎可相信?再说,你答应他去秣陵,那不是自投死路么?”

刘繇觉悟了,出了一身冷汗后,才确定自己是被人忽悠了。

他想派人去追,不过也不用他吩咐,因为守在城门边的张英、樊能二将已经替他办了。

在张英、樊能看来,先前他们早就知道刘繇这次请刘备来不是吃饭的,而是深藏杀机的。可刘备进去后,不但平安的出来了,还带出了太史慈,他们就不干了,肯定是刘繇被人蒙蔽了。他们于是立即将刘备的去路阻挡了,并负责的告诉刘备,要想出去,再等等,我们回去请示领导。

再等个屁!就是太史慈也看出了危险,他虽然在刘繇手上办事,但刘繇既然不待见他,把他随手送给了刘备,他可以不为刘备出卖领导,但为了刘备这个朋友,他只得选择得罪领导。

刘备也是着急了,本来所有环节都解决了,就差这一步了,出城就万事大吉了,突然出城的道被拦住了,刘备自然心急。不过也不用刘备发话,赵牛也知道形势紧急,二话不说,带了十数骑冲上去就干。

面对如此尴尬局面,太史慈自然没时间选择了,干吧!

干了也不会有愧疚,刘繇既然将我送给了刘备,我从此就是刘备的人了。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