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第一强兵 >

第668章

三国第一强兵-第668章

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王羽面前,袁术的确没什么脾气,但以他的性格,这种话也不可能当面直说,用这种暗示的方式说出来,已经是极限了。

“如此也好,公路兄你就在九江安享几年太平吧。待某安定了北疆之后,你我兄弟再会猎于中原,岂不快哉?”王羽有样学样,用相同的方式给出了他的承诺。

“那感情好,不过……”用这种政治家口吻说话,袁术可比王羽老道多了,他一听即明,知道王羽是让他安分一点,等到青州开始争雄中原的时候,肯定不会忘记他的功劳。

听是听懂了,但做起来却不大容易,袁术迟疑道:“鹏举啊,你先前不是答应了我,说那件事没问题吗?”

“是没问题啊,所以你不要急。”

“可是……”袁术欲言又止,但狐疑的眼神却表露了他的心情,显然,他对王羽的答复不是很满意。

王羽皱皱眉,耐着性子解释道:“其实呢,这种名分上的事,我是不在乎的,可问题是,北疆若真的打起来,我可能很长时间都无暇旁顾。若有人犯我疆界,自有人迎头痛击,可越境出兵这种事,光是来回请示就耗时良久了,到时远水解不了近渴,岂不糟糕?”

正如公孙瓒和刘虞的仇怨一样,袁术虽然表示了服帖,但他同样也有个心结,那就是他要称帝的梦想。

在之前的谈判中,王羽默认了袁术的要求,表示不支持,也不会干涉。但随着形势的改变,王羽觉得,袁术若能在江淮一带多坚持几年,对青州更有利,所以他劝告袁术,还是老实一点的好。

历史上,袁术称帝后可是被一群人群殴了的,现在虽然没了刘备,但袁术称帝的风险还是很大,王羽可不希望江淮好没几天就陷入混乱。

“那……也好,依你便是。”迟疑了好一会儿,袁术不情不愿的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但不知怎地,王羽心里总有些没底,怀疑袁术会不会搞阳奉阴违那一套。

有心给袁术解释一下,自己不在意他称帝,虽然不能让他在中原过皇帝瘾,但可以让他去倭岛、南洋、西域这些地方去当土皇帝。

未来的海外战略一展开,殖民总督和皇帝又能有多大区别?无非就是个名称的问题呗。用这点麻烦换取江淮今后数年的稳定,完全是值得的。

可看袁术那副悻悻的模样,这事儿还真不好解释。

对海外世界确信无疑的,除了自己之外,也只有太史慈最能理解了,其他人,就连贾诩对此都是半信半疑。拿这个说法安慰袁术,弄不好是要起反效果的。

想了想,王羽觉得,还是不要继续这个话题的好。

不提这个话题,气氛便恢复了,但毕竟还是多了点隔阂。

启程之际,望着强作笑颜的袁术,王羽在心里无声的叹了口气,世事果然很难尽如人意啊。

王羽选择的回程路线是先沿着淮河东进,在五河转向北行,正好路过睢安郡的治所夏丘。

他带着的部队都是轻骑,行动迅捷,离开义成后的第二天傍晚,就已经到了夏丘。太守王朗得了消息,早早就等在城门相侯。

“怎敢劳景兴先生在此久候?真是折杀羽了。”

“王骠骑说得哪里话?”王朗摆摆手,笑容满面,显然对王羽的态度甚为满意。

“将军以弱冠之龄征战沙场,屡屡力挽狂澜,忠义之名遍布海内,朗虽在江东偏远之地,亦是如雷贯耳。将来大汉中兴之时,青史之上,将军之名必居榜首,朗有得附骥尾之幸,全摆将军所赐,在公在私,对将军都应敬重有加才是,否则岂不为世人所笑,以中山狼讽之?”

“景兴先生太客气了。”王羽听得心中赞叹,不愧是老牌政客,这一番话说的真是四平八稳,滴水不漏。

拍马屁还在其次,关键是王朗的暗示,他将投效之意夹在一大堆歌功颂德之间,不落话柄,又达成了目的。最后,他还绕着弯提起了当日祢衡骂袁绍的旧事,显然是故意提起这桩得意事,是为高级马屁也。

寒暄几句,王朗没有继续拍马屁的意思,而是脸色一肃,开始说正事了。

名义上是三不管,但睢安的建设方针却是在王羽的指导下进行的。按照王羽的设计,睢安郡将来会成为一个以物流商贸为主的地带。

商贸繁荣的地方,交通必然发达,睢安地处睢、淮二水之间,水路很发达,但陆路的情况就差得多了。

这时代的路,基本上是靠脚踩出来的,只有官道是例外。官道通常是用三合土铺就,宽敞平坦,往来便利。不过三合土毕竟不是沥青、水泥,就算是沥青、水泥,也不可能一口气用上几十年。

江淮一带的官道,很多都是自桓灵时代起,就一直怎么没修过,到了现在,昔日的官道也变得坑坑洼洼,满目疮痍了。

晴天还好,等到了雨季,这些路可就要命了。泥泞的道路足以让骑兵变成步兵,步兵变成乌龟,后勤供应,更是噩梦级的难度。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王羽才最终决定,做出一定让步,与袁术重新缔结盟约,怀柔江淮一带的豪强。

没办法,这里根本就不具备展开大军的条件。如果还继续先前的政策,对豪强赶尽杀绝,光是这片土地上林立的坞堡,就足以让人绝望了,再加上袁阀在此地庞大的潜势力,别说一年半载,三年五载也别想打出来个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魏国对东吴的战争中,始终无法在江淮战线取得突破。而反过来,吴国逆袭的时候,也经常被魏国以少量兵力击退。

地理情况使然,这一带根本就没办法展开大兵团作战。

王羽将睢安定位为物流中心,深意也正在于此。商业司打着‘要想富,先修路’的旗号,在睢安做了很多基础建设的规划,核心就是如何能让交通更加便利。

修路,挖渠,建设港口码头……不出意外的话,等上个两三年后,睢安这个联通南北的地方,会变得四通八达,不但方便商旅往来,同样也方便大军行进。

到时候,无论统治江淮的是什么人,向抗衡青州的大军压境,都没办法依靠地利了,只能硬抗。当然,反之也是一样,如果有某个强大势力从江淮起兵,北伐中原,睢安同样会给其提供充分的便利。

但王羽有自信,这种可能性很低,就算真的发生了,也没什么可怕的,无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第644章 等着你回来

“儁乂在徐州,须得小心在意,周公瑾、陈元龙都是擅谋之人,眼下虽不足虑,但若掉以轻心,难免为其所趁。我留士元在徐州辅助,他年纪虽幼,却机敏得很,敌军若兴兵犯境,战阵之上自然由你为主,但若是有拿捏不定的情报,在回报高唐之前,不妨与他多做商议。”

王羽觉得自己的叮嘱已经有些啰嗦了,可没办法,不这样他不放心。

在这个没有无线电和电话的时代,数百里之外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样,徐州军团虽然是自己麾下的部队,但想要做到精细指挥是不可能的,顶多就是下达全面进攻,有限度的攻击,增援或者防御这种简单的命令而已。

如果真有什么突发情况,就像是历史上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江陵,襄樊战局瞬间崩溃那种,高唐的距离虽然比西蜀到荆州更近,但也很难做出及时的反应。

张颌的个人武艺或许稍逊,但他比关羽稳重得多,王羽倒不担心他大意轻敌,只是他面对的对手,比吕蒙可高明多了,周瑜加陈珪父子的组合……也就是这两边不是一路人,否则拼着多耽误些时日,多付出些代价,王羽也只能先扫平广陵再走了。

想了又想,他最终还是把庞统给留下了。

张颌本来就是久经沙场的宿将,阅历经验都无可挑剔,徐州羽林的实力攻敌未必足够,但守境还是绰绰有余的,怕的只是敌人的智谋和诡计。

庞统年纪虽小,但内秀于心,机智过人,这一文一武如果能精诚合作,应该就能最大限度的消除这些隐患了。

有了和江东众将对战的经验,王羽很担心,怕张颌又过份谦让,导致权责不明,所以也只能反复叮嘱了。

“主公的教诲,末将都记下了。士元天赋卓越,有机变之能,末将心里也是佩服的,必与之精诚合作,令主公无后顾之忧。”

换了太史慈,王羽要是这么叮嘱,他早就心不在焉,一耳进一耳出了,但张颌却听得很认真,不但听着,时不时的还会就一些细节提问。

“主公,若是九江有事,我军该以何种方针行事?”

“若孙策攻袁术,你可以视情况,酌情予以救援。若是刘表攻庐江,你只管作壁上观即可,若是袁术……招致四方围攻,你只管出兵守卫睢安,震慑群敌即可。到时,我会让公明接应于你,不须担心徐州安全。”

听到这话,张颌皱了皱眉,迟疑问道:“主公还要去濮阳?”

和其他几位领兵在外的大将不同,徐晃面对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兖州的吕布。徐晃得以抽身南下的先决条件,就是吕布和青州结成了紧密的同盟。而按照吕布的性格,他既然开了口,那么,除非王羽上门求亲,否则就得不到他的认同。

问题是,以目前的形势,青州方面根本没必要对吕布如此笼络。

“吕布虽得兖州之地,然他既不能拒守东平,亦不能切断元父泰山之路,拒险截击我军,而是屯兵于濮阳。无险可守,军力、钱粮皆远逊,我军如今周边无忧,大可三路进击,他根本无法抵御。形势如此,尚桀骜若此,可见此人虎狼之性也,信之不若取之?”

于禁、徐庶的大军在魏郡,徐晃的泰山郡在济北,徐州这边暂时没什么外患,也可以随时抽调大半主力北上进击,这就是三面夹击的战略优势。

而兖州不比淮南,这里一马平川,正是用武之地,唯一的几处险要,已经被青州占下了。一点都不夸张的说,一旦青州大兵压境,吕布别说抵御,他连回旋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所以,张颌的意见是干脆转为强硬态度,若吕布不肯就范,那就趁着周边无事,速战速决,以泰山压顶之势将其拿下再说。

张颌的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