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悬疑推理电子书 > 迷徒 >

第70章

迷徒-第70章

小说: 迷徒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大爷的家就在码头边上,一套才修建起来不过十来年的新房子。站在小木门外,李大爷说“这里就是我家,前面临街,左边是我二儿子来宝的茶馆,右边是我大儿子来玉的铁匠铺子。从这里进去,后面是我和你李大妈开的客栈。不过,来宝这小子在成都上学的时候就天天发传单、闹学潮,现在是政府的人,在镇上当耍笔杆子的秘书,天天忙得不可开交,连相亲的工夫都没有,哪里顾得上茶馆?茶馆平日里全靠老大媳妇帮忙经营。”

这一次,不要李大爷多说,李涵章跟着他就进了小门。

2

在青龙镇吃的这第一顿饭,让李涵章有了回家的感觉。

李大爷家的房子和四川沿江一带的房子结构差不多,前面临街是铺面,后面临江是客栈,背靠背从中间隔断,只有通过那个小门,穿过一条甬道能进到后面来。甬道狭长,只能容得两个人错身而过,当然是两个一般的人,要是有人在甬道那头看见李大爷过来,最好是等他先走;要是无意间在甬道中间相遇,那这人就只能贴墙站着,等李大爷挺着他的大肚子,先过去。

出了甬道,是一条木板搭的悬空通道,李大爷径直左拐,李涵章跟着他。走了两步,李大爷回头说:“左边是我和老婆子住的地方,右边是客栈。说是客栈,一般都空起的,来住的人少,三天两头有那么几个,去古城的、去重庆和广元的,有些去进货,有些去走亲戚,还有些去看病,住在这里等船最方便。”

李涵章答应着,也不敢东张西望,只是跟着李大爷往前走。过了两扇紧关着门的房间,到了一间大屋子,正中一张大圆桌,桌子上已经摆了几样凉菜和一壶酒。李大爷站在门口高喊一声:“老婆子。”

从最左边的房间里出来一个弯腰驼背的老太太,扶着门框问:“老头子,你回来了?”

“嗯啦,我回来了。这位是张兄弟,你认识一下嘛。”李大爷又转头对李涵章说,“张兄弟,这是我家老婆子。”

李涵章于是就弯腰拱手,喊了一声:“李大妈。”

“这是咋喊的?乱了辈分。”李大爷哈哈笑着。

“李大爷,我一个做小生意的,不敢和您老人家称兄道弟啊,您老人家还是直接叫我张子强吧。”

见李涵章又是打拱又是作揖,李大爷说:“好嘛好嘛,我喊你张老板。”

李大爷说着话,进了屋,径直坐到了主席上。李涵章一边把他的背篼取下来放在门外,一边对弯腰驼背的老太太说:“李大妈,劳烦您老人家了。”

“不劳烦,不劳烦。快进去跟你李大爷喝酒,他是人来疯,最喜欢家里有客人来。”说着,笑眯眯地对李涵章挥挥手,“我还在煮饭,你们先慢慢喝着啊。”

李涵章进了屋,站在桌子前面,不好意思地搓着手说:“李大爷,这咋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千里万里来了,那不就是个缘分吗?吃顿饭算啥?”李大爷抽一口烟,用烟锅子敲敲他的左边椅子说,“坐嘛,不要客气。张老板,你是田老板的亲戚,那就不是外人。人活天地间,讲的是‘义气’两个字,你再客气,就是信不过我。”

李涵章还想再说几句什么,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听得出来是两个人,前面的迈着大步落脚重,后面的走路快落脚轻。

脚步声在李涵章背后停下。

李大爷靠在太师椅背上,对站在门口的两个人说:“来玉、来宝,你们进来认识一下,这是先前租我们旧房子那个田老板的亲戚,你们要喊张大哥。”两人进来,前面一个憨憨地喊了一声“张大哥”,站着没动;后面一个也喊了一声“张大哥”,却伸出手来要和李涵章握手。李涵章有些意外,急忙伸出双手抱住对方白白的小手,暗想,估计这就是来宝,看来他在镇上当秘书的时间不长,还是一双学生娃娃的手啊!

兄弟俩走到父亲身边,等李涵章在左边挨着李大爷坐下以后,才各自归位:来玉坐到了父亲右边,来宝坐到了李涵章的左边。

刚刚坐下,李涵章一看来玉拿起酒杯倒酒,慌忙忙地站起来,摆着手说:“李大爷,不好意思得很,我年轻的时候为喝酒误伤了人,就在关二爷面前发过毒誓,这辈子不沾酒,您老人家千万要见谅。”

还没等李大爷开口,来宝一把拉住李涵章的袖子,边拽着他坐下,边说:“不喝酒好,有啥需要别人见谅的。”

“来宝啊,你是书读得越多越不知礼。”李大爷看看小儿子,对李涵章说,“张老板,你莫要在意。喝酒嘛,随意就好,随意就好。有客人来,不摆酒,是主人家失礼;客人不喝酒,主人家要硬劝,也是失礼。那我们就两便,好不好?我和来玉喝酒,你和来宝多吃菜。”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宠么儿,看样子,李大爷也很疼爱小儿子。但刚才听他说,这个李来宝在成都上学的时候就是个激进分子,现在还是共产党政府里的秘书……李涵章心里暗想,还是要多留个心眼才好。

“张大哥咋就到青龙镇来了呢?”李来宝问。

“他原本是来投靠田文清的……”

李大爷的话没说完,李涵章站起来,从身上把证件全部拿出来,双手捧给李大爷说:“初来乍到,承蒙李大爷您老人家看得起,帮我找人,还留我吃饭,我张子强感恩戴德。李大爷,这是我的证件和证明,烦请您老人家过目。”

李大爷笑笑,用烟杆推了出去:“人活天地间,讲的是‘义气’两个字。田老板的亲戚我能不信吗?”

李涵章正犹豫着是不是要把证件收回来,李来宝却眼疾手快地一把抓了过去,边看边说:“爸爸啊,你老人家那一套要改改,江湖义气害死人的。我来帮你看。”

李涵章转身看着李来宝,连忙点头:“兄弟请看。”

看了两遍之后,李来宝把证件还给李涵章,大笑着说:“张大哥啊,真是巧,你看看这个介绍信。”

李涵章看着介绍信,问:“有啥不对吗?”

“当然没有,张大哥啊,真是太巧了,一看笔迹我就知道,这个李大勇,是我在成都上大学时候的同学。我们一批分出来的,几十个呢,他留在了成都,我回了古城。前段日子他才来信说,去了涪陵。”

李涵章的心一下放回了肚子里,拉着李来宝的手说:“哎呀,你们李家真是出好人呀,那位李主任也是有本事的人,亲自安排我去双江口的榨菜厂给解放军加工榨菜,对我好得很,还和我讲起过他在成都半晚上去抓特务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他都给你讲过呀?看来,那家伙做事情还是热情有余哦,这样的事情哪能随便讲嘛……”

李大爷打断小儿子的话:“来宝,不要乱说,人家既然跟张老板说了这些事情,证明人家没有把张老板当外人,你也就不要拿张老板当外人了。说生分的话,伤和气。”

“那是,那是。张大哥,兄弟我这样说,也没有其它意思,刚解放,不稳定因素多,我们都要提高警惕。”李来宝把证件还给李涵章,接着说,“现在对流动人口管理得严。你要是回去,就尽快走;要是不回去,就赶快带上户口外迁证明,来镇政府找我,把户口上了。”

“李大爷,两位兄弟,说老实话,我家里父母都不在了,才一路出来边做小生意、打短工,边找姐姐。现在晓得姐姐和姐夫日子过得好,也就放心了,不想再东跑西跑了。只是我投亲不遇,又没有钱粮,咋生活哦?”李涵章做出一副落魄的样子说。

“把户口办下来,就啥都不怕了,青龙镇来来往往的人多,做个小生意就能求生活。”李大妈端菜上来,听了几个人的话,边喊他们动筷子边说,“出门的人都有难处,你先在我这里住下,等以后挣了钱,再跟我结账。”

3

李涵章在李大爷家落了脚,跟着李来宝去镇里上了户口,在李来宝的帮助下,又在税务所办了经商的执照。现在,他的户口本和执照全是真的,看着这些在别人眼里再平常不过的东西,李涵章心里真是百感交集:他不敢相信自己会有那么好的运气,能拿到这些可以堂而皇之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证件。

那天晚上,他抱着那些证件睡着了。半夜醒来时,他心里还在想,总算安全多了,能活下去了。活下去,才有希望见到父母和孩子。就算纸包不住火,总有暴露被抓的一天,不过,以后的事情很难说,自己也许会在暴露前病死,也许会在暴露前掉到水里淹死,也许会被抓住枪毙,也许在抓的过程中被击毙……

对于生死,李涵章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认真考虑过。每个人生下来再活下去,最后总有死的一天,以前把人通过努力争取才能得到的东西看得太重,现在每天都面临可能随时失去自由和生命的时候,他才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最让他舍不得的,除了亲人,就是明丽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澈的江水。他舍不得这些天赐的好东西,有太阳的时候,他尽量不走背阴处;有风吹过的时候,他尽量迎风站着,让风把自己打着补丁的衣衫吹得鼓胀鼓胀的;到江边,他脱掉鞋,踩着鹅卵石,尽量往水深处走,让躺在水底的鹅卵石抵自己脚上的穴位、让水里的小游鱼在自己浮起的汗毛间跑来跑去……这是多么美好的日子啊!只有活着,才能享受到这样美好的日子!

只是,好兄弟周云刚永远也看不到这些了。还有江辉琦,自成都分手之后,就没有一点音信,也许他已经逃到境外安全的地方,也许他早就被抓了,也许半道跟了霍金寿、张司令那样的人,又走上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路,被剿灭了,也许像自己这样,“潜伏”下来了……但不管如何,李涵章相信,江辉琦绝不会像苟培德那样,在这个世界上不干不净地活着。

川东北的秋天,早上五点多,天就开始一点一点地亮了。李涵章躺在李大爷的客栈里,通过打开的窗户看外面模模糊糊的景色逐渐清晰,看青翠的竹林、江岸上赶路人仓促的背影和泛着磷光的江水上柳叶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