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无忌闯三国-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徐荣跟公孙度两个人也对上了。
————————————————————————
天哪,有人竟然猜出郝昭了,厉害……
第二六零章 取辽东
徐荣看了看远处的公孙度,说道:“升济(公孙度表字),好久不见了!自从初平年间一别,现在也快十年了啊!”说道这里,徐荣仔细的看了看公孙度,当年那个英气逼人的年轻人现在已经老了,两鬓也斑白了。举手投足间,总是带着一丝上位者的气息。
“徐将军,多年不见了!”公孙度一拱手,但是脸上看不到半分尊敬的样子。
徐荣眉头一皱。这个公孙度,当年投奔自己希望让自己给介绍个好前程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公孙度对自己恭敬万分,哪像现在这般。
自己将他推荐给董卓,董卓封他当辽东太守后,这家伙还到自己这里来对自己千恩万谢,自己当时觉得都是同乡,帮帮忙是应该的。
看到公孙度如今这般态度,徐荣知道,物是人非事事休,眼前的公孙度,已经不是当年的公孙度了!
“徐将军,多年不见,为何兴兵来犯我辽东!”那边徐荣还没开口,公孙度却话音一转,来了个先发制人。
“公孙将军,在下的来意,我不多少你也知道,希望公孙将军能够悬崖勒马,归降我家主公!”
“归降张德?哈哈哈……笑话!我凭什么要归降张德!就是当初袁绍袁本初也没有这么大的口气!”
公孙度看来,如今的张德,虽然势力庞大,但是比起当年的袁绍,还是要差些,冀州一战,整个冀州的兵力大部分都归了曹操,张德只得到了幽州田豫的那些人马。加上战争中的损耗,一战下来,张德的人马并没有增加多少。
“公孙将军,你若是有什么条件,可以提出来,我们可以商量!”徐荣说道。
“好,只要张德答应,以后辽东一地永归我公孙家所管,不赋税不纳贡不征兵不派官,我就愿意归降!”
“公孙度,你真的要当辽东王不成?”
“哈哈,徐荣,你说对了,告诉张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公孙度没有什么野心,但是辽东是我的地盘,别人想要插手进来,休想!”
其实并不是公孙度狂妄,公孙度手下人马虽然不多,但是多年跟乌丸、扶余作战,全都是精兵强将,加上东北天气寒冷,恶劣的环境也造就出一批精兵。
张德手下精锐的青州兵也许能跟辽东兵有一拼之力,但是青州兵是步兵,辽东兵却是清一色的骑兵,冷兵器时代的骑兵对步兵有着先天的优势。历史上,公孙度死后,公孙康曾经依靠手下的辽东雄兵击败高句丽,并且攻破高句丽的都城,使得整个高句丽一直到南北朝时候才恢复过元气。
徐荣在董卓手下的时候也是骑兵将领,一眼就能看出来辽东骑兵个个都是精锐之师,放眼中原,还真的找不到这么强大的骑兵。就是当年董卓的西凉铁骑,比公孙瓒这些辽东骑兵也要差上一筹。心中的轻视之心顿时削去了大半。
面对辽东骑兵,徐荣没有贸然选择进攻,而是选择了跟公孙度对峙。任凭公孙度怎么挑战,就是不出大营,公孙度也没有办法。看看徐荣大营挖的那些坑道和摆的那些拒马,专门是对付骑兵的,公孙度也不敢贸然进攻。
而此时,甘宁的海军也抵达了辽东东鲁港,先行的一万兵马成功的登上了辽东大地。
当公孙康一早起来的时候,听说城外浩浩荡荡的都是张德的大军,可真是吓了一跳。
辽东的守备部队都被公孙度带到了前线,城中只有两千人马驻守,而城外却是一万大军,就算是辽东骑兵多厉害,人家五个打一个,自己也撑不住。
让公孙康稍微有些庆幸的是,张德并没有立即攻城。一万人马到了城外后就安营扎寨,丝毫没有攻城的意思。
三天后,甘宁将第二批一万人马运到了辽东。又过了三日,攻城器械也运到了,这时候公孙康才明白,原来张德一直在等攻城器械!
看看张德那些投石机和弩车,公孙康知道,这城是守不住了,当夜,公孙康和弟弟公孙恭便带着城中人马突围,前往昌黎跟公孙度汇合。
建安六年初,张德占领辽东,公孙度带领手下人马逃往高句丽!
……
占领辽东并没有给张德带来多少喜悦,相反,张德却感觉到了莫大的责任压在了自己的身上。
幽州北面是游牧民族。虽然现在这些游牧民族跟大汉相比还不够强大,但是张德却知道,几十年后,当三国结束之后,五胡乱华的时代就要开始了。
经过三国数十年的战乱,中原人口已经不多了,而西晋的当权者并没有休养生息,反而热衷于权力斗争,“八王之乱”使得刚刚恢复的中原地区元气大伤,当后来五胡乱华的时候,仅仅鲜卑族的人就多达二三百万,中原的汉族人在胡人面前没有任何的人口优势!
人口众多是汉人的最大优势。汉人不是游牧民族,所以婴儿的生存率要比游牧民族高得多。一般来说,只要没有战乱,汉人的人口总是飞速的增长。
但是几十年的三国时代,使得中原元气大伤,西晋末期,汉族人口跟五胡的人口差距已经不大了。没有了人口优势的西晋灭亡了,而汉人也只能迁到长江的南面。
在张德看来,五胡乱华只是一个民族融合的过程。南北朝结束以后,中原地区已经见不到什么“鲜卑人”、“氐人”、“羌人”了,这些少数民族最终被汉人同化,成为了汉族的一员。就连后来的隋文帝、唐高祖,身上都流着鲜卑人的血统。
到了隋朝初年,经过数百年的民族融合,长江以北已经很难见到纯正的汉人。而那些长江以南的人却有人因为隋文帝身上流着胡人的血统而看不起隋文帝。殊不知道,长江以南的地方,在春秋战国时候是吴楚之地,那时候楚国人可被称为是楚蛮子!
想到这,张德无奈的笑了笑,现在看来,那些二十世纪大呼“五胡乱华”的愤青们,说不定身上就流淌着“五胡”的血脉呢!
————————————————————————————
下面的几章要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了,先清理清理后院!
第二六一章 北域都护府
中国古代,中原跟北方游牧民族的争斗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可惜的是胜少败多。汉武帝虽然打跑了匈奴人,可是却把整个大汉人口给打没了一半!李世民虽然赶跑了突厥人,但是安禄山这个胡人却差点颠覆了他的大唐天下!除了这两场胜利,张德实在找不出别的胜利了!
汉朝,高祖奔匈奴人围在城里,靠着给匈奴大汗的妃子送礼才逃回了长安;晋朝,五胡夺取了西晋半个天下;宋朝就更加不堪,北宋忙活了二百年,不但没有夺回燕云十六州,临了被人打跑到长江以南不说,还被俘虏了两个皇帝;南宋就更别提了,好不容易出了个岳飞却被自己人给害死;明朝土木堡之变,强大的大明最后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瓦剌,后来更是被女真的大清夺了江山!
不得不说,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比起来,农耕民族永远是处在被动防守的阶段。
张德很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这些游牧民族,可是在冷兵器时代,这是不现实的!
想要彻底的征服游牧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融合!让游牧民族变成汉人,文化的侵略才是最可怕的!屠刀永远无法完全灭亡一个民族,可是文化却能让一个民族消亡!
翻看中国古代历史,汉人好像一直是个比较排外的民族,汉族当权者总是将别的民族视为蛮夷。汉中数千年丰厚的文化底蕴也让汉人以为,自己才是最高等的民族。
不同时期,不同的当权者有着不同的民族政策。但是绝大多数的民族政策却是不平等的。汉朝对待匈奴的政策,除了汉武帝差点给匈奴来了个斩草除根以外,其他皇帝想的都是和亲!
东汉的王昭君、唐朝的文成公主,就算到了后来的明朝、清朝,和亲政策一直是当权者最主要的武器。
元朝实行的是等级制度,将人化为四等,而原先的南宋遗民被列为第四等的南人,地位还不如蒙古人的一只牲口。这种不平等的政策激化了民族的矛盾,短短几十年,强大的元朝土崩瓦解。
清朝的统治者就要聪明得多,清朝奉行的奴化政策。本身满族人的结构就是一种金字塔的形式,金字塔下层的是上层人的奴才,而金字塔最上层的当然就是皇帝。满清入关后,多尔衮将这种理念带给了汉人,让汉人留辫子的同时,不忘了进行思想上的侵略,一面用血腥的手段镇压反抗者,一面拉拢那些投靠满清的人,清朝初年,又多少汉朝大员被入了八旗籍,或者成为满族贵戚府上的包衣。
但是在多尔衮心中,满族仍然是高等的,要不然也不会定下满汉不能通婚的规矩。
多尔衮做的很成功,汉人逐渐被奴化了,成了满族人的奴才,这也是当权者最希望看到的。清朝皇帝需要的不是人民,不是百姓,而是忠于自己的奴才。
相比较元朝跟清朝,同样是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前秦跟北魏的民族政策就要成功的多。
前秦苻坚,任用汉人王猛,推行改革,实行汉化,最终统一了北方。而后北魏孝文帝更是继承了这种政策,学习汉文化,使用汉字,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连姓氏也都改为了汉姓。
鲜卑人学习到了汉人的一切,包括汉人腐化和汉人喜欢窝里斗的特点,所以北魏灭亡了。但是,鲜卑人的这种民族政策却是值得张德学习的。
跟北方的游牧民族相比,汉人无疑有着优势的文化,当优势文化统治弱势文化的时候,弱势文化会被逐渐的同化,消亡!而张德需要的正是这种效果,让北方游牧民族统统的被汉化!
想让游牧民族被汉化,首先要消除的就是民族之间的矛盾。消除民族矛盾的关键钥匙,就是平等!
建安六年二月,张德成立北域都护府,委任鲁肃为北域都督,总管幽州附近游牧民族事宜。
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