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横行无忌闯三国 >

第146章

横行无忌闯三国-第146章

小说: 横行无忌闯三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糜竺皱了皱眉头,想了半天才答道:“回禀主公,据在下所知,天下最好的纸当数进贡皇宫的贡纸,而京中官员所用次之,不过若是大人大批量使用,还是蔡侯纸好,价格最为便宜……”

张德想了想,蔡侯纸质量虽然差强人意,但也不是不能用,只是印刷出来的字迹实在是不堪入目。要是实在不行,就干脆用蔡侯纸算了。

此时,王修突然开口道:“主公,在下倒是认识一人,精通造纸之术!”

“哦,是何人,叔至快快道来!”

“主公,此人姓左名伯,字子邑,乃是东莱人,说起来还是修的老乡。此人擅长书法,名声与毛弘并列,稍逊于邯郸淳。”

张德点了点头,说一个人写字有力,往往用力透纸背来形容,传说明代文征明可以写穿十几层纸。想必这个左伯写穿个四五层纸应该没有问题。可是就凭这蔡侯纸的质量,对于真正精通书法的人,却是是远远不够。也是因为这样,左伯才亲自研究造纸之术。

东莱距离北海城很近,三日后,左伯便被招到了北海,并且还带来了他自己所研制出的纸。左伯纸果然比蔡侯纸的质量要好上许多,而且价格也相差无几,虽说比不上现在用的纸,但是用于印刷已经足够了。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试验,印刷术算得上是基本成功了,于是,张德开始物色自己的第一波印刷品。

……

郑玄最近的小日子过得不错。自己的弟子崔琰和国渊二人官是越做越大,特别是崔琰,主管刑律,权利大得很,北海城大小官员见了崔琰都得给他三分薄面。而郑玄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如今的郑玄已经是快七十岁的老头了,平时研究研究学问,和北海的大儒探讨探讨,再教教学生,办个“讲座”,看着弟子一个比一个出息,郑玄心中也很是高兴。

这日,郑玄正在屋中弹琴,门下弟子来报,说太尉张德大人亲自来访。

郑玄点了点头,如今的张德已经今非昔比,好歹挂着个太尉,位列三公,所以郑玄立刻亲自前去迎接。

“小老儿见过太尉大人!”郑玄嘴上说得好,但是却没有下拜。而张德也没有跟郑玄计较,一个七十岁的老人来拜自己,心里面也不会舒服。

进屋后,分宾主落座,郑玄才问道:“不知道太尉大人前来所为何事?”

“郑先生,在下是前来求书的!”张德答道。

求书?这个太尉大人什么时候喜欢看书了!听弟子说这个太尉大人好像对经学没有什么兴趣,难不成转性了?郑玄满脑子疑问,于是开口问道:“不知道太尉大人所要何书?”

“在下听闻郑先生刚刚注得一本《论语》,所以特来想借!”

郑玄听完眉头一皱,自己前些日子却是是对注解了一本《论语》,郑玄将自己大半辈子的心得和对《论语》的理解写成了一书,此书可谓是郑玄的心血,门下弟子想借去抄写,自己都没舍得。哪里能说借就借呢!

第二二零章 张德卖书

 看到郑玄犹豫的表情,张德便知道恐怕郑玄不肯将书借给自己。其实张德也能够理解,毕竟这个年代,弄本书是很不容易的,文人想要读书,主要是靠借,实在想收藏的便借来找些一本。

如果是一些珍贵的书籍,即使是你想借来抄,恐怕收藏者也不会借给你,毕竟书籍在这个时代太过珍贵了!

张德并没有感到意外,反而一拍手,下人接着抬上来一个大箱子。

郑玄眉头一皱,不悦道:“太尉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我郑玄启示贪图富贵财物之人,大人如此未免太看不起在下了!”说着郑玄甩手就要离开。

张德见郑玄误会了自己,立刻开口说道:“先生误会了,这些并不是金银财物!”说着亲自过去打开箱子,里面整整齐齐放着的都是书籍。

郑玄回头一看,里面竟然都是书籍,郑玄的脸色顿时缓和下来,原来张德拿来的是书。

一箱子的书,在郑玄看来也是不少的。以来,这年代书籍非常少,二来,这些书全都是纸制的书籍。这可比那些竹简质量高的许多。

有记载司马迁的《史记》,当时是用竹简记载的,一套史记需要一个大车来搬运,而如果用纸来记载,不过厚厚一打,一只手就能拿的了。这整整一箱书如果是换成竹简的话,不知道要用多少车来拉。

郑玄随手拿过来一本,原来是一本《论语》,这《论语》郑玄不知道研究了多少遍了,可谓是倒背如流,郑玄随手翻了翻,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这的的确确是一本《论语》。

郑玄又拿起第二本,竟然还是一本《论语》,紧接着,第三本,第四本……整整一箱,竟然全部都是《论语》!

郑玄惊呆了,说实在话,郑玄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本《论语》,那可是整整一箱子《论语》啊,这要抄多长时间才能抄出来!

只是张德抄写这么多《论语》干什么!即使是张德想要学习孔孟之道,也没必要弄这么多的《论语》来啊!

看到郑玄不解的神情,张德笑道:“先生可看出这《论语》有何不同?”

《论语》还能有什么不同,自己可是研究这东西一辈子了!突然,郑玄惊异的发现,这些《论语》竟然全都一样,无论是字体、字形、大小、甚至两个相同的字,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一本也就罢了,可是整整一箱,每一个字都是这样,郑玄真的惊呆了!

“先生,在下刚刚发明一印刷术,此书都是印刷术所造,可日产千册!”张德解释道。

日产千册!虽然这只是现在张德的产量,但是已经足够给予郑玄震撼了。郑玄研究了一本经学,手下门徒子弟不过几百人,而即使是六艺术院这样的北海第一大书院,不过弟子百余人。

郑玄想传播经学,书籍的普及一直都是个障碍,郑玄敏锐的看出,这个“印刷术”能给大汉带来多大的变化,如果真的像张德所说,恐怕用不了多少年,大汉的读书人将会翻上好几番!

……

十天后,张德又来到了郑玄府上,这次仍然带了一个大箱子,但是里面方的却是张德刚刚印制好的《论语郑注》,也就是郑玄注解过的《论语》。

当天,北海城的知名大儒全都汇集郑玄府上,包括六艺术院的管宁。整整一个一个下午,这些北海城的大儒全都集中在郑玄府上。

紧接着,所有人都急匆匆的回到自己的府邸,翻箱倒柜找出了自己得以的著作,来到了郑玄府上。

东汉末期,北海城一直都是大儒的聚集地,比起洛阳长安那些地方的大儒来,待在北海城的大儒都是真正想研究经学的人,很多人都属于那种对名利不是很看重的,所以这不经意的举动,立刻引起了北海士子的主意。

而且,这次太尉大人也在郑玄府上,难道,太尉大人又有什么大动作!

……

三日后,传出了消息,太尉大人要卖书,而且卖的还是郑玄的新作《论语郑注》,这立刻有引起了大家的轰动。这年头,书都是抄的,拿出来卖的人很少,更何况还是《论语郑注这样的书籍,一时间,北海文坛变得风起云涌,文人们都想一睹《论语郑注》的真容。更有人带了大笔的钱财,就是为了能够买到《论语郑注》。

但是让大家都想不到的是,这次张德一卖就是数千本,使得到场的文人每人都乐呵呵的买了一本回去。

紧接着,其他的书籍,像是四书五经,都开始有的出售,而其他大儒的著作,也相应的开始发售。

一时间,作为张德卖书唯一“代理商”的糜家商铺,成了读书人最向往的地方,紧接着,在徐州的糜家商铺,也出现了大批量的书籍。糜家,也因此声名鹊起,特别是在读书人的心中,糜家商铺的地位顿时提高了不少,连带着其他生意都有了不少起色。

而其中收益最大的却是那些寒门士子,像是世家之流,对于儒家典籍当然有不少收藏,但是寒门子弟却不像世家子弟那般家资厚实,往往能有本书看就不错了,根本没有能力去寻找一些孤本典籍来看。而张德也没打算从书本上挣多少钱,基本上书平价出售,所以一时之间,天下士子对张德可谓是感恩戴德。

……

“好个张德,果然厉害!这招妙啊!”田丰拿着一本从青州买的《论语郑注》不住的赞叹道。

严格的说来,田丰并不能算的上是个儒家,相反,田丰更喜欢的是法家的那一套。不过田丰还是命人从北海还来了一些张德“出版”的典籍。

袁绍听田丰夸奖张德,心中有些不悦,问道:“军师,不过是本破书罢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主公,经细作打探,张德发明了一种印刷之术,此书可日出千册啊!”田丰道。

袁绍不屑的哼了一声:“那有怎么样,张德卖的那么便宜,就是他卖万册也挣不到什么钱!”

田丰见袁绍还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于是便放下了手中的《论语郑注》,道:“主公,此事之玄妙之处,请听我慢慢道来……”

第二二一章 郭嘉论书

 与此同时,郭嘉也在向曹操解释着这次张德的举动。

郭嘉手里拿着一本《论语》,递给曹操,问道:“主公,可识得此书?”

曹操一看郭嘉拿的是《论语》啊,心想郭嘉定然不会无故问自己,于是答道:“操虽不才,自幼不爱儒家之道,但是此书读了也不下白遍了!”

郭嘉点了点头,将《论语》举了起来,又问道:“众位想必读过此书吧!”

两旁文臣武将全都一愣,文臣就不用说了,武将像是夏侯渊、曹仁等人也都是世家出身,虽是武将,但是也是个有文化的武将,像是《论语》这种启蒙读物哪里会没读过?

众人都期待郭嘉的下文,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从曹操身后传来:“军师,俺没读过书,俺不识字!”

哗的一下,大伙都乐了,郭嘉一看,正是新近归降曹操的典韦,郭嘉无奈的摇了摇头,还真有人不配合的。而曹操也叱责道:“不许对军师无礼,听军师说下去!”

只听郭嘉接着说道:“《论语》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