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的北运河)援救犷平,乌桓逃奔出塞。
建安十一年正月,曹操亲自率军进攻高干,围攻壶关(今山西黎城东北太行山口)。高干留部将守城,亲诣匈奴求救。高干准备逃往荆州(今湖北襄樊),被曹操的上洛都尉王琰捕杀。至此,高干势力覆灭,曹操于是平定并州。刘琮突然有点懊悔了,这个高干或许有点用,自己的历史知识还是不过硬啊,早知道派人接应下高干,给曹操留个祸根。
如果估计的没错,随后曹操便是选派梁习治理并州,为征讨三郡乌桓,开凿平虏、泉州二渠以通水运。二渠开通以后,黄河以南的物资可以通过白沟,以此二渠入海,然后经海运直达辽东。于此,曹操为北征乌桓作好了物质上的准备。
破了乌桓,曹操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离曹操平定北方越来越近了,曹操平定北方之日便是他南征之时,刘琮的心头的乌云是越来越大了!而孙权方面也不让刘琮省心。从自己穿越以来到赤壁之战前,孙权便与黄祖在江夏展开了多次拉锯战,互有损伤。
说到江夏就不得不说黄祖,黄祖对于现在荆州可以说至关重要,在历史上也是如此。虽然黄祖之名不被后世所熟悉,但鉴于江夏的地理位置,和黄祖奉命镇守江夏,与江东孙氏数番较量,刘琮在军事可上也曾做过了解。黄祖的统帅能力就算比不过蔡瑁也应该和他差不多,不然刘表也不会放心让黄祖镇守江夏十余年。
早在群雄格局的时期;江东猛虎孙坚死于江夏。一万人的江东军在江夏太守黄祖指挥的反击下不到一天几乎是全军覆没;孙坚的战败原因很多;一是由洛阳南下马不停蹄。属于劳师以远;二是深入敌人腹地;刘表的蔡冒兵团以从侧翼包抄过来;黄祖以重兵扼守长江渡口使其不能进;另外刘磐黄忠部早已经在江南布防;孙坚这时候就是神仙也别想从江夏飞过去。
面对刘表的强兵。孙坚选择了从正面攻击;当然勇气可嘉;不愧是江东猛虎;但是万人部队却瞬间即逝;留下了孙策南投寿春了袁术。在数年之后孙权和黄祖两人围绕江夏的控制权展开拉锯战。其中建安八年孙权西伐黄祖,破祖舟军,但城未克而后方山越又蠢蠢欲动,孙权只好班师回营。
建安十一年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领邓龙领兵数千人入柴桑,被吴将周瑜讨击,邓龙被虏。
建安十二年孙权又西征黄祖,虏数万百姓其而还。也在当年孙坚战死的同样的地方被同样的将领打败也折损了一员大将;他的名字叫凌操。
当然后来刘表的军队布防的调整;将重兵向北防止曹操导致南线的兵力的空虚。孙权在甘宁等人的协助下总算,偷袭江夏成功;可惜一代名将黄祖就这样完了。黄祖的性格虽然不怎么地;但在这两次的战术指挥上干净漂亮。
但正是由于黄祖的死,孙权顺利占领了江夏,也导致了曹操迫不及待的南征。曹操是在不想看到荆州落到孙权手中,由此便直接导致了赤壁之战,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站在刘琮的角度,与公与私,黄祖不能死,江夏也不能丢!江夏在手救可以延迟曹操南征的时间,黄祖不死就能增加一员统兵的大将。
关于江夏的战略地位,相信刘表、曹操、刘备和孙权各有思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真的很重要,是一个战略要地。研究过三国历史的刘琮自然明白江夏对于荆州,对于自己正在进行的事业有多么的重要!
刘琮心中有一副三国鼎立图,打开这副地图;在地图的正中央附近很快就能够找到江夏这个地方;在长江中游地带在长江北岸。四周由山地和大面积的长江洪水泛滥区组成;由于地势居高长江洪水不能淹没到江夏;这样江夏就成了这一带人的定居点人口较密集。在冷兵器时代,人口意味着经济,意味着财力和战斗力!
但是这还不能够说明江夏的战略位置的重要。江夏在三国时代属于三国交界的重地;向东北挺进可以直出寿春攻击合肥;往西北挺进却能够出襄阳以取樊城;要是将合肥、江夏、襄樊。三地看做一个整体。那么刚好成为一个品字型的战略体系。
在曹操晚年就凭借着这一大纵深战略品字型的防御体系打败了关羽和孙权;后世许多人很崇拜的张辽也是拜这一防御体系而一战成名;曹仁将军也凭着这一战略体系成就了大将军的荣誉;但真正的英雄也是大家经常被忽略的一位名将。那就是江夏太守;大将文聘。好在现在这员大将在自己手中!
曹操南征,刘备弃新野;奔夏口;投江夏;看看刘皇叔哥的行动路线;出发地点是新野;然后经过襄阳;然后改道跑到夏口去了;这就给大家想象的空间了;为什么刘备不选择襄阳为目的地;而是选择江夏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此时刘备夺取了襄阳;那么他将独立的承受曹操的攻击;在襄阳地区没有后援保障一但曹操兵临城下将迅速的形成对襄阳合围;这时候想跑都跑不掉了;全军覆没只是时间的问题。
刘备选择了江夏,但凭这一点;刘琮就十分佩服,事实也证明了刘备这个选择的英明。当然在江夏好但是军事上的孤立也能够使主动变为被动;所以嘛刘备就迫不及待的和孙权签订了盟约;其实孙权也在害怕;你刘备跑到江夏来干什么;一双老猫的眼睛盯着我这一亩三分地;把曹操引到我的正面;让我睡觉都做恶梦;动机可耻!
就这样孙权派出来个鲁肃;说我们结盟吧。这样刘备的后援就得到了保证;当然孙权的侧翼安全也完完全全的交到了刘备的手里;这也是刘备后来在荆州是耍无赖的最重要的法码;江夏就是孙权的眼中钉自己不能占领;因为自己占领了;自己面对曹操的将是大半条条长江防线啊。
第一百零二章 战略要地
而南郡又不再孙权手里,合肥和荆州把江夏的兵兵孤立得死死的;等于给别人补充兵力;别人占领了;就好比一把钢刀钉在自己的下腰那个地方;虽然要不了命但是会痛得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刘大耳耍无赖他是有本钱的;本钱就是江夏。
赤壁之战;虽然主要是由孙权军队的对曹作战;但是号称孙刘联军的这个刘在干什么呢?刘这时候可以说是他这辈子最清醒最冷静的时期;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曹操的补给线;象个耗子一样的预测曹操的进攻和后撤路线;随时随地的准备捅曹操的腚眼。
曹操虽然号称80万;其实刘备在江夏给他的压力是难以承受的;恨不得将所有兵力集结起来攻击刘备这个该死的江夏;但是孙权那里还有一大拓海狼正等着你转移长江防线呢。天气冷起来了。不知道老天竟然给曹操开起了个巨大的玩笑;曹操刚把战船连起来想组成个航母编队。
可是那时候的造船水平还达不到造航母的水平;可能人们以为铁制的东西不能浮在水面吧;所以大家选择了用木头造船的思路;要么怎么说周瑜厉害啊。这可不是盖的;就这么一点点战机被他抓到了;一场大火成就了一个丰富的三国鼎立时代。
面对曹操在长江一线的崩溃;刘备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漫山遍野的抓俘虏扩充兵力;这时候刘备出江夏对曹操的侧翼实行打击;以关羽为前部迅速击溃张辽防线;一刀子直插曹操的本部;但由于大雨过后山路崎岖难行;在关羽军到达华容之时曹操已经被曹仁接到江陵去。
所以根本不会有义释曹操这一出。但是刘备得到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将兵力扩大到足以席卷荆襄的力量了。选择败退襄阳面临的可能是灭顶之宅,选择江夏却让刘备就此咸鱼翻身,这样的选择一辈子那怕只有一次也足够了。
而反观孙权,由于过江的补给被限制,在荆州又没有稳固的基础,加上展现拉长,已经产国了孙权的承受能力。这样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刘备捡这个大便宜了。
赤壁之战是如此,关羽失荆州其实跟江夏也有莫大的关系!
由于刘备夺取西川;关羽要独立的承担保证刘备东线;和北线曹操的军事压力。为了使兵力在局部保持对敌人的震撼那么就必须压缩防线;将兵力集中;将襄樊地区作为战略前线;用长沙四郡作为后援保障;但是啊。现实就应了一个人的话了;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孙权这个人实在不怎么地;这时候来拆关老爷的台;把四个郡要走了三个;这还让不让人活拉;关羽在前面打仗打得快要当裤子了;孙权还嫌自己赚得还不够把算盘打在自己盟友手里;就好象老美一样;大发战争财;但你孙权不是老美;拆台的事情也不是一两次;可能习惯了吧。
对于关羽;刘琮始终保持客观的态度;为了应付三郡被瓜的事实;他能做的只能是收缩兵力;于是江夏就在这一特殊时期被文聘站住脚跟;曹操可能这时候早就预感到;关羽完了;能给曹操这样的预感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江夏是我的了。
就这样曹操的大战略纵深品字形防御体系已经形成;从这里就已经决定了魏国统一全国的事实;但也不是绝对的;这一体系也能击破的;那就是蜀军占领长安;进取洛阳;在魏国后防形成强大的攻击兵团;不过呢魏延的攻击长安的战略思想诸葛亮被否定;那么魏国的这个防御体系就可以称得上是无敌的。
所以关羽就是命苦啊;本来只有一线的防御重点这一下子就成了多线防御;兵家大忌啊。至于后来的水淹七军也算是关羽最后的爆发了;当然这也是他能力的体现;一个天才对敌人形成强大的攻击;却要由蠢才来为天才做战略配合;而且是一堆蠢才;关羽打仗再厉害也会被拖死;如果;有那么一个大将;能保证关羽的侧翼;保住江夏!
别说一个徐晃就是十个也难以抵挡关羽的攻势。这样的例子很多;正面;反面都有;正面的就说李广吧;他就专门给其他天才担当侧翼保护和战略佯动的主;没他;卫青;霍去病难以成就盖世其功。反面的;大唐薛仁贵来说;大非川之败没人配合他;副将郭时封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把打仗当一回事;战场抗命结果让薛部的精锐部队孤立的处于敌人纵深地带;最后导致大败。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