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兴汉 >

第277章

兴汉-第277章

小说: 兴汉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很快第二拨近六万大军很快就会抵达。但曹操第一次真正的动摇了!自从乱世扯旗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刘琮或许比袁绍还要难对付……

而徐庶的一名随从也刚刚从对面大营过来,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详细的告诉了徐庶。徐庶听后欣慰的一笑,这下看曹操这个老狐狸如何应对,主公的这几位将军还真给力啊。别看曹操一直占据优势,但他们很好的完成了牵制曹操两翼的任务。而在需要他们有所突破来增加谈判筹码时,两场大捷压得曹操几乎喘不过气来。

很快曹操就再次召见徐庶。他还是那张看不出什么内容的笑脸:“徐先生,我营中住的还习惯吧?”

“多谢曹公款待!庶今日接到主公消息,催促庶早日返回。和谈细节不知道曹公考虑得如何了?”

曹操尴尬的干咳了几声:“先生莫不是以为我曹操就是必败?不瞒先生,再有十天半个月,我军将有六万支援军抵达宛城,完全可以弥补这两战的损失……”

“曹公所说,徐庶完全相信。不过如此下去,冀州和中原必定空虚,若是有人趁机起兵,曹公后院必定大乱。而且就算是冀州和许昌平安无事。只需一两个月,江东孙权必定大军进犯合肥。到时候我军只需从江夏派一支水军,顺江而下……庶斗胆问一句曹公有把握在几个月内打赢这场战役?

又有几成把握在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之后还能从容支援江淮和徐州地区以保证这两个地区不失?而这几个月内与曹公有隙的马超、韩遂会眼睁睁的看着么?”徐庶将之前重复过的话再次翻出来反驳曹操,那意思就是我家主公没有必胜的把握,你曹操也没有。就算有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速胜!不能速胜,就必定会引起内乱和其他诸侯觊觎中原……

徐庶用嘴,而刘琮却用行动告诉了曹操,他不能速胜,如果徐而图之,又不是曹操本意。曹操也没有做好长期战的准备。至少在没有掌控住孙权之前,确实没法跟刘琮一直在南阳消耗。当然徐庶说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曹操更加担心的。那就是内乱!

尽管曹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但一个上位者就必须面临其他家族的挑战。如果曹操在南阳无限制的消耗小区,许昌、邺城必定流言四起。而以前曹操还是汉室朝廷的维护者,汉天子的拥立者。现在他失去了这个光环,那些士族们,那些持有不同政见的反对者们便会跳出来横加指责。一个死去的孔融和一个逃离许昌的荀彧并不能确保从此曹操的领地内一片祥和。

“你家主公这次又想说什么?”曹操知道在聪明人面前一直装下去也不是那么回事,该坦白的时候就不能隐瞒,如果说张颌溃败,曹操还在犹豫的话,现在徐晃岌岌可危,他必须做出选择了,不能等到徐晃被消灭。要么立即增兵湖阳,要么双方罢兵!

“主公让庶转告曹公,他身为汉室宗亲,拥立天子责无旁贷,请曹公莫要再惦记。如果曹公愿意,我家主公愿意立即撤出湖阳等地驻兵,回到战前的新野。当然,由于这场战役胜负未分,自然也就没有赔偿一说……”

“好一个胜负未分!你家主公真是高风亮节,宽宏大量啊!”曹操对于刘琮这样的条件还是基本满意的,双方罢兵,退回战前的界线,至少对曹操是有利的,不然文聘驻守湖阳,宛城和鲁阳就像被插了一把尖刀,如鲠在喉!

而此前曹操提出让刘琮赔偿也是为了找个台阶,以及向军中将士有个交代。当时就不怎么指望刘琮能够答应!而现在徐晃一败,曹操更加清楚,刘琮断然不会答应这个要求。而自己第二拨五万兵马到位之后也顶多就是重新构建与刘琮能够对峙的三条战线。但己方的士气就成了大问题!这一点曹操清楚,想必刘琮也十分清楚!

双方经过一番唇枪舌战的谈判,最终曹操同意了刘琮的绝大对数要求,就此各自败兵。按照约定,曹操带着无尽的遗憾和不甘首先撤回了宛城,随后关羽、黄忠撤回邓县,文聘、刘磐等人撤回新野,南阳地区逐渐恢复往日的平静!

数日之后,双方更是请出了汉天子从中调停,以汉天子昭告天下的名义要求两人就此缔结了和平协议。为拥护汉室,为天下百姓计,双方三年之内不得再起刀兵!

这样一场双方动用几十万军队,几十万民夫的战争,在僵持、对峙了一个半月之后,因为刘琮五天内的两场胜利而最终以和平收场。曹操或许想不到这是他最后一次主动攻击荆州,攻击刘琮。此后便是攻守易形了。一个日渐老去的枭雄将会不断面临一个日渐成熟的政治新星的挑战。

而两人以和平收场,最开心的自然是两人辖下的百姓。许多家庭因为免去了兵役。尤其是南阳地区的百姓,也可以赶在夏天到来之前安心补种粮食了。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战事早点结束。

曹操集团和刘琮集团的文武百官们也松了一口了气,在这么打下去,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如果是自己一方,他们已经拥有的舒适生活就要泡汤了!

但有人欢喜就会有人忧。消息很快传出,蠢蠢欲动的孙权自然也接到了。对于曹操能够忍下这口气与刘琮议和他感到十分震惊!说实话,虽然他与刘琮是同盟,但骨子里还是希望刘琮这场战役输。当然也不是一败涂地,而是元气大伤,这样至少刘琮无暇东顾,他这个盟友还值钱。当然如果伤了元气,孙权甚至也能进攻江夏和长沙。

在孙权的预料中,刘琮就算是胜利也是惨胜。这样,他便可以趁机攻曹,夺取淮南一带,甚至徐州!总之两个人打得越久,打得越惨!孙权得利就越大!和解是孙权最不能接受的。而三年的和约更是让孙权坐立不安!曹操此前本就领兵南征,现在以汉天子名义缔结三年和约,刘琮断然不会撕破和约。

而三年时间曹操必定会征西凉或者扬州其中的一个,而扬州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可恶啊!这个刘琮居然背弃盟约!”孙权看完书信,当着文武官员恶狠狠砸着自己胸前的案几!将在场的众人吓了一跳。其实众人心里明白这是主公孙权不讲理。刘琮与他是缔结了盟约,不过是攻守同盟。现在汉天子下诏,刘琮是丞相岂能不尊?天下没人能够以此责怪刘琮。这就是拥立汉天子的好处,刘琮很快就将他的作用发挥出来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和解真相

别的诸侯、一般的武将或许不能理解征战多年的曹操在兵力尚占优势的情况下,仅仅以为损失了五万将士两场局部战争的失利就同意与劲敌刘琮和解。但刘琮知道,曹操的死穴不在战场上,而在政治上。这一次刘琮正是掐准了曹操的死穴才大胆的提出和解。

刘琮是穿越者,对于历史上的曹操研究过无数次。历史上随着曹操权势的增大,政敌也越来越多,他不得不腾出手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进献三个女儿、杀伏皇后一家、诛孔融,如何平衡汉朝与自身的关系,耗费了曹操的许多精力。

不得不说,刘琮对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目前曹操确实面临着内部个大世家的牵制。

历史上,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

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当时北方初定,荆州投降。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刘备一路逃亡,只剩下江东政权摇摆不定。从曹操写给孙权的信来看,他颇有已视江东为囊中之物的自大。

虽然刘琮的横空出世,历史轨迹发生了偏移,但消耗曹操经历的政治斗争并没有消失。而恰恰正是汉末的乱逐渐兴起了左右华夏上千年的门阀世家。而正是这些兴起的门阀世家牵制了曹操,乃至将来的刘琮也会受到他们的制约。

这么多年以来汉室朝廷,虽然处于乱世,曹操却不敢轻视他们的力量。更不能视他们为,可以随意欺负的昏庸文官。

或许有人以为,许昌汉室朝廷在曹操刀剑之下,瑟瑟发抖,何必惧之?

但是,只要稍许了解三国历史的人,点点朝廷各类大小朝臣,谁再敢轻视朝廷的能量?稍稍举几个例子。

譬如前司空杨彪,他相继代替黄碗为司徒,代替朱偶为太尉。或许大家对杨彪这人有点生疏。但是他儿子,也就是那个因为“鸡肋!鸡肋!”被曹操诛杀的杨修。大家或许会有点印象。

杨彪,出自于弘农杨氏。弘农杨氏,是汉末唯一一家,能够与汝南袁氏并列的名门大户。

汝南袁氏,是四世三公;弘农杨氏。亦是四世三公!汉末之际,四世三公的豪门。唯有汝南袁氏、弘农杨氏两家。

尤其令曹操忌讳的是,不仅仅是弘农杨氏的巨大能量,更有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的婚姻关系!杨彪的妻子,是袁术的亲姐姐!即是说,司空杨彪,是袁术的姐夫!他们扶持,相互牵制。并不是刀剑就能将他们砍尽的。如今虽然袁家已经不复往日。但很快便会有新的世家替代。

又譬如陈纪,那是陈群的父亲!

即便是忽视颍川陈氏累高声望,曹操便是单单为了让陈群在自己手下尽心做事,也得对陈纪客气点不是?还有河内的司马氏。从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开始就在朝廷为官,到了司马这一代更是有司马八达之说。

还有钟繇。他不但在历史上,他现在就是替曹操镇守着长安,大家对于他的儿子钟会应该是相当了解。还有被曹操杀掉的孔融,想杀却没有杀到的荀彧……

在这个靠口口相传的年代,名望足以瞬间武装一支军队,也能压垮一方诸侯。曹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自然明白其中的厉害。荀彧跑了,他却不能继续追究荀攸。

樊城之战后,曹操损失的数十万士兵(大部分是他的精锐青州兵)一时难以恢复,而马超、韩遂甚至趁机占领了潼关以西,他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